敏捷方法之外,有什麼更合適的模型嗎?

2021-01-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導讀:瀑布模型、敏捷方法的對立統一從20世紀70年代就出現了,其實本質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粒度去對項目管理提出的方法論,都是實現目的的手段。站在今天,我們是否可以用一個新的名稱和模型來統一取代呢?

一、瀑布模型vs敏捷方法簡述

1.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將軟體生存周期的各項活動規定為按固定順序而連接的若干階段工作,形如瀑布流水,最終得到軟體產品。1970年溫斯頓·羅伊斯(Winston Royce)提出了著名的「瀑布模型」,直到80年代早期,它一直是唯一被廣泛採用的軟體開發模型。

核心思想:

瀑布模型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將問題化簡,將功能的實現與設計分開,便於分工協作,即採用結構化的分析與設計方法將邏輯實現與物理實現分開。將軟體生命周期劃分為制定計劃、需求分析、軟體設計、程序編寫、軟體測試和運行維護等六個基本活動,並且規定了它們自上而下、相互銜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級下落。

瀑布模型有以下優點

1)為項目提供了按階段劃分的檢查點,或者叫做裡程碑。

2)每個階段嚴格區分,前一個不完成不進行下一個,當前一完成後,您只需要去關注後續階段。

3)可在迭代模型中應用瀑布模型。增量迭代應用於瀑布模型。迭代1解決最大的問題。每次迭代產生一個可運行的版本,同時增加更多的功能。每次迭代必須經過質量和集成測試。

4)它提供了一個模板,這個模板使得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和支持的方法可以在該模板下有一個共同的指導。

5)瀑布模型把開發人員定義為流水線上的工人。比較適合規模化、流程化的大項目,便於管理效率提升,充分降低人的因素,將人作為螺絲釘功能存在具備可替換性而不影響項目的推進。

瀑布模型有以下缺點

1)各個階段的劃分完全固定,階段之間產生大量的文檔,極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2)由於開發模型是線性的,用戶只有等到整個過程的末期才能見到開發成果,從而增加了開發風險。(變化的外部市場和用戶在C端市場非常普遍,B端則相對穩定)

3)通過過多的強制完成日期和裡程碑來跟蹤各個項目階段。

4)瀑布模型的突出缺點是不適應用戶需求的變化。

瀑布模型有個重要前提是假設條件固定,按照既定的條件和目標往前推進直至標的;好處當然是程式化,管理效率高,減少了人的因素;缺點就是那個要命的前提假設。

2. 敏捷方法

首先回答#敏捷#方法是不是什麼情況都適用?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適用背景大概如下:

①新興市場、產品、行業,充滿X,很多都是未知的,你的產品不成熟、用戶不成熟、市場也不成熟,都在認知成長過程中 ②產品生命周期短、需求變化快、不可控因素增多

所以,我們不得不保持以下原則:

你得用儘量小的腳步,這樣你才能靈活(想想凌波微步)即時調整方向;你得以少為多,化繁為簡,也就是MVP最小可用單元,你想吃火鍋的時候或許1個饅頭也可以你得明白唯一的不變就是變,擁抱變化(阿里巴巴價值觀中就有這麼重要的一條)你得做這一步的時候想著下一步,或者說為了做下一步做了這一步(比如微信當年推出的打飛機遊戲,其實主要是為了讓你升級版本,用的連環套)你得找槓桿大的feature,力求四兩撥千斤你得時刻確保你的用戶(直接用戶、間接用戶、支持性用戶)想要,你是保持接觸的

3. 瀑布、敏捷圖形抽象

對於兩種模型:

①瀑布模型像是一條直線,給定了初始方向和力,然後沿著線條往前單向推進,直奔原定的目標,如下圖(雖然很可能達到目標時候,目標已經沒有意義了,就好比你現在要潛心開發一個新汽車發動機可以提高很多燃油效率,但是顯然新能源的趨勢不可阻擋,你的產品面世之時,說不定汽油發動機都幾乎沒有市場了)

②敏捷方法像是一個螺旋線,每個小圈就是一次迭代過程,在朝著目標推進的過程中,採用了儘量小的渦旋前進模式,像是對每一個小成果的一次驗證,迭代-修正-迭代不斷往復推進,顯然對於多變的背景是更為適用的。如圖:

敏捷強調擁抱變化,瞬息萬變的時代,哪有不變的前提。就像最近的買菜大戰,誰想到前兩年還是小玩家先烈般的探索,倒下一批又一批,今年後半段大戶就一併湧入了,大戶也沒想到剛湧入國家調控就出了。

敏捷vs瀑布,下面這張流傳的圖片很形象的展示給了我們答案,嚴格的階段劃分+一始而終的前進,如果缺乏必要的中間驗證和接觸,後果是多麼的離譜……

瀑布和敏捷2個陣營還進行過大辯論,網絡上相關內容也是紛紛擾擾,到最後的結果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優劣。

假如提出1個新的模型方法,是不是就可以完美解決了呢?

二、流體模型

一個兼具瀑布模型和敏捷方法於一體的模型設想,這個靈感來源於大學時候流體力學那門學科。

1. 物理學角度看流體模型

我們先從流體力學的角度展開,如上圖,湍流和層流都是流體的一種流動狀態:

【瀑布狀態】當流速很小時,流體分層流動,互不混合,稱為層流,也稱為穩流或片流;【混沌狀態】逐漸增加流速,流體的流線開始出現波浪狀的擺動,擺動的頻率及振幅隨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種流況稱為過渡流;【敏捷狀態】當流速增加到很大時,流線不再清楚可辨,在流場中有許多小漩渦,層流被破壞,相鄰流層間不但有滑動,還有混合,從而形成湍流,又稱為亂流、紊流或擾流。

2. 流體模型的拆解

流體模型——正是基於瀑布和敏捷的兩種理念的交融:

①瀑布狀態(層流狀態)

如同流體模型中的層流狀態,這時候流速很小,也就是外界環境相對穩定不存在多變的條件、複雜的背景。整個產品開發和項目管理流程按照有序的狀態和嚴格的先後次序進行流水線開發及管理。

②轉換條件(過渡區)

隨著外界複雜性,變化速度的加快,層流形式(即瀑布模型)不再能夠適應環境。在產品和項目的場景中,外部條件包含:市場的變化、用戶需求的變化、政策及經濟環境變化、競品市場變化;內部條件有:戰略方向調整、團隊變動等。致使若繼續一味按照層流即瀑布模型會背離環境變化,導致最終偏離目標。

③敏捷狀態(湍流狀態)

轉換條件發生,模型自動轉換為湍流狀態,也就是敏捷中的小步快跑、不斷迭代、擁抱變化。

1)湍流狀態特徵

下面聊一下流體模型中轉換為湍流狀態後的特徵表現:

湍流基本特徵是流體微團運動的隨機性。湍流微團不僅有橫向脈動,而且有相對於流體總運動的反向運動,因而流體微團的軌跡極其紊亂,隨時間變化很快。湍流中最重要的現象是由這種隨機運動引起的動量、熱量和質量的傳遞,其傳遞速率比層流高好幾個數量級。——引自湍流的物理學釋義

2)湍流特徵和敏捷不謀而合

湍流的軌跡紊亂,隨時間變化快——正是敏捷強調的擁抱變化,變化因素具有相通性質,看似有序的世界和環境,不過是無序的一種特徵值體現;湍流有相對流體總運動的反向運動——敏捷中最小成本驗證,可以視作如此的案例。每一次驗證時一種嘗試,可能正確可能方向錯誤導致失敗,正如流體模型中湍流狀態時無序甚至和總方向相反的亂流一般;湍流引起的動量熱量和質量傳遞速率比層流高好幾個量級——敏捷在不斷的找支點、放槓桿,迭代之間可以獨立且存在依託,所產生的價值槓桿對於與層流(瀑布模型)的一始而終,是不可比擬的,對於標的達成的撬動能力更是不可言喻。

3.流體模型回顧

流體模型,正是描述同一種流體即同一個組織在產品和項目的實現過程中,當面臨不同的外部和內部條件變化,有層流狀態(瀑布狀態)和湍流(敏捷狀態)的銜接切換,中間過渡區的存在,有瀑布和敏捷的相互結合,從而達到目的。

實際工作中,有時即便是在適用瀑布模型的項目中,也難免的採用到敏捷的方法作為支撐,比如:關鍵時期高頻的信息觸碰、外部條件的監控等;而敏捷項目中又何嘗不存在瀑布的影子,你的需求管理流程等都又是瀑布的做法;現實中已經很難再將瀑布和敏捷完全區分,共生或許已經是常態,只是存在一個「過渡區」讓二者可以自由的銜切。

4. 流體模型中將弊端也一併展示

對於一種流體,在外部條件引起湍流後,一方面它強化了動量、熱量、質量傳遞和反應過程;另一方面極大地增加摩擦阻力和能量損耗。

這在組織和項目中何嘗不是呢,當我們進入敏捷狀態之後,面臨的變化、不斷迭代、時刻專注、保持接觸等,一方面會極大的促進組織活力、產品成長,激活產品生命周期曲線;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這種節奏對精力的消耗,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快速的人員迭代在組織中也是常態;同時,這種狀態下各個小組或產品項目未達成自己的目標,會產生並行情況,比如在職能線的模式中,不同的產品項目就會產生較大的阻力而不得不在產品評審中殺的你死我活。

三、結語

我們在不斷的探索中會走過的路有很多:一個需求的生老病死,一個項目的開始完成,一個產品的生老病死,一個組織的生老病死……

但方法終歸不是目的,它只是我們實現目的的手段,手段的目的又是為了給使用者提供更有力的抓手(溝通、協作、管理)。

本文由 @Kris_3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O協議

相關焦點

  • 瀑布模型|敏捷方法之外,有什麼更合適的模型嗎?
    導讀:瀑布模型、敏捷方法的對立統一從20世紀70年代就出現了,其實本質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粒度去對項目管理提出的方法論,都是實現目的的手段。站在今天,我們是否可以用一個新的名稱和模型來統一取代呢?
  • 敏捷開發超強指南
    編輯導語:敏捷開發以用戶的需求進化為核心,採用迭代、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軟體開發,也是如今很流行的軟體開發方法,但是你真的知道什麼是敏捷開發嗎?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敏捷開發的流程以及團隊內部的敏捷分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傳統溴甲烷燻蒸的原木將不再被允許進口,有更合適的替代方法嗎...
    為什麼要對燻蒸方法進行規定和限制?還有其它能夠替代且更加合適的方法嗎?本文將從進口原木處理技術的角度,為大家梳理當前原木在進出口時面臨的問題。 二是有害生物種類更加複雜:2008年以來,僅青島局從木材中截獲有害生物有雲杉八齒小蠹、非洲大蝸牛、松材線蟲、六脊堅甲等林木害蟲156種,共計2117批次,其中檢出危險性有害生物41種、532批次。 三是國外蟲害疫情形勢更加嚴峻:全國各口岸記錄顯示,目前所有70多個原木輸出國中,均截獲到各類有害生物。
  • 敏捷組織,敏捷流程——《架構與流程蛻變之道》
    為了避免企業變成滅絕的恐龍,「敏捷組織」應運而生。在本次分享課程中,國內著名流程專家張巖博士將會和大家分享敏捷組織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首先,定義什麼是敏捷組織。 簡單說,就是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快速反映能力和專業人士的專業決策能力的組織。
  • 華為雲MVP黃雋:從排斥到布道者,敏捷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難道敏捷出了問題,或者說敏捷轉型有這麼多痛點,敏捷還適合軟體開發嗎?在敏捷專家黃雋看來,"如果本身對敏捷開發就存在誤解,這很容易導致錯誤的實踐方式。"那麼,敏捷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且聽黃雋慢慢道來。黃雋認為,"敏捷開發只是一個指導思想和原則,並沒有給出具體的實施步驟。在實際工作中,如果企業只是覺得不用敏捷好像很老土,一再對外強調敏捷開發是沒有意義的。重要的是在敏捷原則和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哪些實踐和方法可以幫助達到目標,或者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從而達到目標。"在從事敏捷開發過程中,黃雋看到許多企業因為認知偏差走進了死胡同,更加堅定了他的敏捷開發之路。
  • 宇宙有邊際嗎?有邊際的話那邊際之外又是什麼?
    你是否以前上物理課時想過:宇宙有盡頭嗎?宇宙之外是什麼? 1920年,天文學家哈洛·沙普利等人根據當時掌握的測量恆星距離的新方法,算出了銀河的真實寬度是10萬光年,其中包含的恆星總數達2000—3000億顆。同20年前的看法相比,銀河「擴大」了100倍,而且還斷定這極度擴大了的銀河,並不是全部宇宙。
  • PAAI方法參考模型簡介
    為了詳細說明PAAI方法的工作機理,這裡給出PAAI方法的參考模型,如下圖所示:圖1 PAAI方法參考模型簡要說明:1.該模型的主要作用是以流程治理和資產庫治理為抓手,來實現企業架構的落地;2.模型主要包括:戰略管理、流程治理、
  • 宇宙直徑為930億光年,那麼宇宙之外叫什麼名字呢?
    要討論這個話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下宇宙的概念,宇宙是所有物質能量以及時間與空間的的統稱,據現代天文理論,我們的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一次暴漲,這從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以及宇宙膨脹等觀測中獲得部分證實,在有更合適的理論替代之前,我們姑且信之!
  • 霧霾的健康效應研究,需要更合適的方法
    然而,PM狀況與當地居民健康情況的評估數據是否有效,使用的分析模型是否得當,卻是值得重新關注的問題。觀察性研究的局限性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也許是最適合研究PM與健康相關性的方法,但此方法在許多具體問題的研究中可行性並不高。因此,在過去的40年中,美國主要依據觀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ies)的結果對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進行修訂。
  • 馬斯克如何以敏捷迭代的方式徵服火星
    不管是在直播間抽大麻,還是去看剛出生的兒子,他都是穿著那件(或者像小扎一樣有好幾件)「佔領火星」的T恤:對了,今年5月出生的小兒子的名字都是火星文:X Æ A-Xii每次的浩浩蕩蕩好像並沒有讓人類往徵服火星的目標更近一步。 另一方面,馬斯克的SpaceX採用了截然不同的方法。他們並沒有開發出可以將人類帶入火星的巨大(且昂貴)的宇宙飛船,而是選擇製造更小的火箭並對其設計進行更新迭代。馬斯克2002年創立SpaceX的時候,沒有人會料到該公司將成為整個行業顛覆者。他的方法稱為迭代開發。
  • 肚臍貼減肥有用嗎 減肥該用什麼方法好
    而減肥的方法有很多,選擇了合適自己的方法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最終就能夠獲得好的減肥效果。但是如果方法不得當,想必是非常影響減肥的效果的。 減肥早已經成為一個「全民」話題,生活中很多人都為了保持苗條好身材而不斷努力。而減肥的方法有很多,選擇了合適自己的方法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最終就能夠獲得好的減肥效果。
  • 使用if-else進行分支的方法已過時,分析多態性和現代方法更合適
    如果你傾向於說「那就應該是一個switch」,那你應該花點時間思考一下軟體開發中到底什麼是重要的。Switch對if-else來說完全無關緊要。你每時每刻都會受到新要求的打擊,誰曾想到呢?你曾以為不會發生任何事情。
  • 8Manage:在敏捷項目中使用WBS的好處
    ,如果使用敏捷看板方法來管理項目,就不能使用工作分解結構(WBS),反之亦然。但結果真的是這樣嗎?  敏捷看板和WBS不能協同工作是一種誤解  實踐敏捷看板的人反對WBS的理由是,在項目開始階段,工作範圍是未知的。他們還注意到,在項目生命周期中,需求經常變化,市場也會變化,競爭不會減少,反而讓你感到吃驚。因此,敏捷實踐者認為,在項目開始階段,花時間在WBS上對任何敏捷項目來說沒有用處,完全是浪費時間。
  • 地球之外有沒有外星人?外星有生命存在嗎?
    那麼,地球之外有多大,外星有生命存在嗎?我們通過什麼方法來尋找地外生命呢?人類探索星空的歷程自從我們人類出現在這個星球之上,我們一直在追問著三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是誰?我們從什麼地方來?我們要到什麼地方去?
  • 《迷你世界》自定義模型製作器如何獲得 自定義模型製作器作用介紹
    導 讀 迷你世界自定義模型製作器怎麼做?自定義模型製作器合成方法。
  • 宇宙有邊際嗎?如果有邊際之外是什麼?會是一堵牆嗎?
    會達到宇宙的邊界嗎?如果宇宙有邊界,在距離邊界很近的地方射箭,箭會飛向哪裡呢?會撞到一堵牆嗎?但牆的另外一面又是什麼呢? 為何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並不僅僅是因為宇宙大爆炸理論,也是因為如果宇宙是無限的,會出現一些悖論,最簡單的悖論就是如果宇宙是無限的,就不會有白天和夜晚之分,因為無限的宇宙意味著無論何時都會有無數光線照射到地球上,而白天的太陽光相對於無限的光線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數學概念上無限+1仍舊等於無限!
  • 既然有人說宇宙不是無限大的,那麼宇宙之外是什麼?
    而之外還有多大,只能根據模型來推測......但理論上,如果根據宇宙暴漲理論,宇宙確實不是無限大的!暴漲的宇宙會使早期宇宙膨脹超過光速,而局限於光學或者電磁波段觀測手段的人類來講,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過快的速度產生的紅移會將可見光波段拉伸至微波段,而微波段則趨向於低頻段直至無法觀測的水平狀態!
  • 普世萬優推出SmartDrawing敏捷標註免費試用活動_軟體動態_信息化...
    在活動期間(2015年5月5日~2015年8月13日),凡在「普世價值」微信公眾號上對SmartDrawing敏捷標註軟體提出合理、有價值的改進意見和建議的用戶,均有希望獲得以上獎項。    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北京普世萬優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 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宇宙有邊界嗎?如果有,邊界之外是什麼?
    如果我們確實發現了宇宙的邊緣,我們必須面對另外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令人不安的問題:邊緣之外有什麼?首先我們知道的,是希臘的哲學之王名字叫Architus,他對於宇宙為何是無限的有一個論證,他說,如果我們來到宇宙的邊緣,射出一支箭,這支箭就會到達下一個「宇宙邊緣」,如此循環,得出宇宙必須是無邊的。
  • 敏捷還是瀑布?為什麼一個好的PPM工具可以同時管理兩者?
    瀑布,敏捷或混合都是管理單個項目的方法和實踐,目的在於通過合適的流程和實踐把項目完成,進而做好。而對於企業來說,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把很多項目組合在一起進行管理。PMI對組合管理的定義為即項目組合管理是指在可利用的資源和企業戰略計劃的指導下,進行多個項目或項目群投資的選擇和支持。確保項目符合企業的戰略目標,從而實現企業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