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終於輕鬆了?世界人口或在50年內停止增長,反而帶來隱患

2020-12-05 姿勢分子knowledge

有一個詞組,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那就是人口爆炸性增長。

自從剖腹產解決了難產的問題後,世界的人口就開始了指數級的增長。尤其隨著世界範圍內整體的和平,以及人類的生產力不斷突破,更是讓人口可以急速攀升。世界人口從10億到20億用了大約123年,從20億增長到30億花了33年,從60億到70億僅僅用了12年。

然而地球就只有那麼大,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平均每個人的資源就會不斷減少。同時,當生產力跟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就會帶來飢餓、貧窮等巨大問題。比如今年7月3日公布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顯示,2019年世界飢餓人口約為6.9億,和2018年相比增加了1000萬。當然我們感受不到這樣恐怖的饑荒,這是因為我們的政策比較好。但是在非洲或者其他一些國家的貧民窟,這樣的情況觸目驚心。

因此,人們才對人口的爆炸式增長非常恐懼,希望人口能夠早日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甚至很多科幻作家都以此為題,描述人口過剩導致的災難場景。儘管這樣的描述未免有點誇張,但是人口過剩帶來的問題也有目共睹。

不過,一項發表在權威學術期刊《柳葉刀》上的最新研究表明:我們也許在50年之內就不用再為此發愁了。來自華盛頓大學健康計量與評估研究所(IHME)的生物統計學家Stein Emil Vollset與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支研究團隊進行了這次估算,並且得出了結論:大約在2064年,世界人口將會比現在再增加大約20億人口,達到97億的最高水平,然後開始下降,並且在21世紀末回落到88億。

這個推測和以往其他科學家做的相關預測顯然大相逕庭,以往的研究普遍認為人口的增長讓我們看不到盡頭,甚至有人認為2100年時世界人口將達到恐怖的132億,並且沒有任何停止的跡象。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到底該相信誰呢?

實際上,這就要看我們更相信哪項研究所引用的數據和分析數據的方法了。在做人口變化模式的估算時,科學家們所參考的最重要指標就是影響人們一生之中孕育子女數量的各種限制和激勵措施。

在此之前,其他的科研人員主要參考的數據,就是一個女人一生之中能生下多少個孩子。

但是,Vollset的團隊則更加關注另一個數據——分組生育能力,也就是一組女性在某個年齡段生育子女數量的平均值。在本次研究中,他們取的年齡段為50歲之前。與此同時,他們也研究了人口遷移對一個地區人口的影響,並且計算的方法也和以前略有不同。

他們在論文中指出:「我們的模型把生育率、死亡率和遷移模式可能變化的渠道進行了明確,因此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未來的變化趨勢與以往有何不同。」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口已經呈現負增長,他們推測,隨著生育率的持續下降,日本和義大利等國家的人口可能會在幾十年後比現在少一半左右。

正是通過這樣的方法,Vollset的團隊才得出我們開篇時介紹的結論:世界人口在2064年達到最高峰97億,並將在2100年降低到88億。根據他們的模型,如果沒有過於劇烈的變動,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口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目前平均每個女性孕育4.7個孩子,大約在2100年會降到人口替代率(出生率與死亡率達相對平衡的比率,目前的標準值是2.1)以下。尤其是尼日,平均每個女人生育子女數高達7個,而在2100年預計會降低到1.8;日本:在2017年有大約1.28億人口,到了2100年可能只有6000萬;中國:他們也對我們這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進行了推測,認為我國在2100年可能人口降低到7.3億。看到這裡,很多人會鬆一口氣,覺得地球得救了,我們似乎可以避免人口過剩帶來的災難了。不過,這件事到底是好是壞,還真不好說。

主要作者Vollset指出:「雖然人口的減少似乎給碳排放的減少和食品的壓力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是隨著老年人的增加和年輕人數量的減少,經濟方面的難題就會浮現出來。工人和納稅人在減少,就會導致國家用來為老年人提供社會福利和醫療保健的財富隨之下降。」

他們在論文中也對我國的經濟進行了分析,表明:我國的GDP很有希望在幾年之內超越美國,但按照人均GDP來計算,如果我們的人口真的在2100年不足10億,那麼很可能世界第一的位置又會被美國佔據,這也提醒我們必須要提高人均GDP才可以。

當然,他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口和人口對經濟等方面的影響,並沒有考慮許多其他的因素。我國的人均GDP同樣在不斷攀升,而且還要考慮社會、政治等許多方面的因素。這同樣也不是我們主要介紹的內容,我們也不過多討論。

他們同時指出:人口的下降還意味著老年化的加劇,到了本世紀下半葉,80歲以上的人口將會達到現在的6倍,這對於醫療資源和一些社會福利來說都是巨大的壓力。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模型並不是什麼最終結論,而只是一種借鑑。就像研究團隊自己說的那樣:這只是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然而實際上,意外總是會發生,眼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這些預測的意義從來都不是告訴我們某個結果,而是一種借鑑,讓我們能夠未雨綢繆。

儘管地球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問題,但是單純地減少人口數量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我們應該做的是提高生產能力。生產力和人口的數量達到一種平衡,才是最好的狀態,而不是為了生產力去削減人口,這大概就是我們老祖宗所說的中庸之道吧。

相關焦點

  • 世界人口50年內開始下降 但這未必是好事
    視覺中國供圖本報記者 陳 曦在人們的印象裡,全球人口長期以來一直增長,給地球環境資源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不過,科學家最新預測,全球人口形勢將發生變化。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柳葉刀》上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受生育率下降影響,世界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約97億的峰值後開始萎縮,到2100年將降至88億左右。到2100年,日本、韓國、泰國、西班牙、葡萄牙等23個國家的人口將減半,我國人口將減少48%。不少人以為,生育率下降帶來的人口負增長,是一樁減輕環境資源壓力的好事。
  • 世界人口50年內開始下降!但這未必是好事……
    在人們的印象裡,全球人口長期以來一直增長,給地球環境資源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不過,科學家最新預測,全球人口形勢將發生變化。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柳葉刀》上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受生育率下降影響,世界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約97億的峰值後開始萎縮,到2100年將降至88億左右。到2100年,日本、韓國、泰國、西班牙、葡萄牙等23個國家的人口將減半。
  • 世界人口50年內開始下降!但這未必是好事……
    在人們的印象裡,全球人口長期以來一直增長,給地球環境資源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不過,科學家最新預測,全球人口形勢將發生變化。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柳葉刀》上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受生育率下降影響,世界人口預計在2064年達到約97億的峰值後開始萎縮,到2100年將降至88億左右。到2100年,日本、韓國、泰國、西班牙、葡萄牙等23個國家的人口將減半。
  • 科普:如果全球人口停止增長,將發生什麼?
    據美國大西洋月刊報導,如果全球人口停止增長,將發生什麼?專家預測稱,非洲將變成人口最多的大洲,全球居民趨於老齡化。在人類發展史上,全球人口數量增長的確很緩慢,公元前1萬年,預計全球人口為400萬,在接下來的1萬年時間裡,地球人口達到了1.9億,即使到19世紀,人口總數仍低於10億。
  • 地球人口爆炸 專家:1/4的動物在50年內滅絕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自然》周刊發布的一系列研究報告顯示,世界各地近25%的哺乳動物和13%的鳥類有可能在未來50年之內滅絕,其中位於非洲、亞洲和南美洲的360多種大型哺乳動物面臨的威脅最大。地球正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而人類應對此承擔主要責任。
  • 《Lancet》預測:203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全球人口將在50年內開始減少
    」在這項新研究中,Stein與IHME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團隊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收集的數據來評估全球人口增長狀態。」這些結果不僅為未來幾十年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提供了一個更新的數字,還描述了不同國家人口密度的波動圖和公民身份構成的關鍵變化。如今,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中平均每名婦女一生生育4.7次,到2100年這一數字將降至人口替代率以下。例如,2017年的尼日創下了驚人的記錄,每個母親生育7個孩子。根據這個最新的模型,到2100年,該數字應降至1.8。
  • 模型預測:50年內地球人口開始萎縮!多國被腰斬
    但是在接下來的10年裡人口生育率會開始下降,日本、義大利等國家的人口數量甚至被「腰斬」,流失多達50%。從全球來看,人類數量將急速萎縮。研究結果表明,2064年前後地球人口總數量將穩定在97億(2020年為78億),然後人口數量持續萎縮,到本世紀末地球總人數回落到88億。雖然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在關注人口爆炸的現象,可未來人口銳減將是一個黯淡的現實,且這種全球人口總體下降對地球和社會的影響尚很難確定。
  • 印度作為世界人口第二大國,並且高速增長,為什麼不控制呢?
    因為,印度現在還沒有必要控制人口。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並且還在高速增長,以目前的增長速度到2030年之前,印度的人口就將會達到15億。那個時候,他就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了,而佔世界人口的比重也會從目前的17.7%下降到佔世界人口的17.6%。
  • 「印度」人口總量世界第二,而且還在迅速增長,優缺點有哪些?
    作為南亞地區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印度的人口總量實在龐大。截止2019年,印度的人口總量為13.5億人,穩居世界第二,而且印度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依然在1.11%,放眼全世界這也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可以預測的是,在未來的某一年,印度的人口總數就將一躍成為世界第一。
  • 地球不用擔心人口過多:專家估計,在50年內,世界人口將開始減少
    科學家發現,到2060年,地球上將會只剩下20億人。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由於出生率的下降,世界上的人口也會下降。一些國家,例如日本或義大利,人口將會減少一半。很難預測這種趨勢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地球。我們可以假設,隨著人口的減少,對食物的需求也會減少,環境將不會過度擁擠。
  • 世界人口排行榜:2027年印度人口超中國
    此前《2010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和《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訂版》都使出,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丹妮卡·卡馬喬,於2011年10月31日零點前2分鐘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喬斯法貝拉公立醫院降生。她成為全球範圍內幾名被宣布成為象徵性的世界第70億人口的嬰兒之一。
  • 地球上出現過的人口,與現有人口哪個更多?
    根據相關數據,截止2019年10月,世界人口已經超過75億,年增長人口將近1億人,預計2050年世界人口接近100億,然後世界人口將停止增長或者緩慢下降。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醫學水平得到了提高,世界人口開始了爆發性的增長,幾個數據如下:1、世界人口在1804年突破10億。2、1927年突破20億,期間用了123年。
  • 但從這一年開始,世界人口將不再增長!
    二戰以後,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提高,全球人口進入了迅猛增長的階段。那,現在的地球村,究竟居住了多少人?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的一份報告顯示,到目前為止,世界人口總數是78億,到了2100年,人口將達到109億。
  • 人口膨脹會帶來什麼?世紀末將超過,地球的承載極限是多少?
    據科學家預測,到本世紀末,人口將超過100億,地球能承受嗎?人口膨脹現在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一個大問題,然而我們住的地方有限,資源也有限,因此由於不可能。事實上在世界人口只有10億左右,在過去裡,人口幾乎翻了一番。
  • 世界人口史!未來40年,亞洲人口可能再增加13億
    儘管 20 世紀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但在20 世紀前半葉,年平均增長速度仍未超過 1%,但在 20 世紀後 50年,世界人口數量激增,年平均增長率近 2%。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增長速度越來越快,每年超過 1.8%,1960 年突破 30 億,1963 年增長率為 2.2%,增長率達到了歷史峰值。1974 年達到 40 億,47 年世界人口再次翻番。
  • 如果未來10年地球停止降雨,你猜會發生什麼?
    眾多植物將在短時間內陸續消失,光合作用減少了70%以上,剩餘的氧氣只夠人類再支撐100年。地球停止降雨2年受植物消失的影響,食物鏈開始逐漸崩潰,眾多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也陸續滅絕,而人類畜牧業更是停滯不前,奶類和肉類價格開始瘋狂增長。
  • 聯合國專家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達100億
    法國著名人口學家卡特琳·羅萊日前指出,據聯合國人口學家預測,到本世紀中葉,世界人口將達到90億至100億。人口、環境和健康將成為人口問題的核心內容。  羅萊在自己的新書《世界人口》中指出,截至2005年6月,世界人口已接近65億。人口增長速度在20世紀一直呈加速狀態,在60年代曾達最高峰。不過,21世紀的人口增長速度將減緩。
  • 32年後將達98億!地球最多能承受多少人口?
    那麼,目前全球人口的發展趨勢如何?人口增長會給地球帶來怎樣的影響?地球是否可以無限期地養活這麼多人?等等,這些複雜問題不僅涉及生態、政治、倫理等各領域,而且也非常迫切。   該報告囊括了233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信息。報導預測,從現在到2050年,世界人口增長的一半將集中在九個國家——印度、奈及利亞、剛果、巴基斯坦、衣索比亞、坦尚尼亞、美國、烏幹達和印度尼西亞。印度人口預計將在七年內超過中國;奈及利亞預計將在2050年前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三大人口大國。
  • 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97億
    原標題:研究報告:#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97億#,#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出現負增長#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法新社15日報導,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15日發表於《柳葉刀》雜誌上的研究預測,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出現負增長。
  • 世界人口日|一起來說說關於人口那些事兒……
    2020年7月11日是第31個世界人口日。1987年的今天,地球人口達到50億。為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1989年,在聯合國發展規劃署理事會建議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以喚起國際社會對人口問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