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宋同學
就在今天北京時間早上六點多,美國總統特普朗又使用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公布了美國一名重要官員的任免信息。當然,這一手法已經成了特普朗治下的美國「新常態」。
「我很高興地宣布,約翰·博爾頓將成為新的國家安全顧問將於4月9日生效,我對於麥克馬斯特將軍的出色工作非常感激,並還會與他保持友誼正式工作交接將於4月9日進行。」
這一短平快的兩句半通知,信息量是相當豐富的。選擇半個月之後再進行交接,可能只是因為適逢西方重要節日復活節,所以手續順延至節後。
總統先生也有可能是想在復活節當天給大家一個「彩蛋」
特普朗很可能再次複製了不久前不預先通知便解職國務卿的做法。同樣,這一任免也是因為川普本人的意志與麥克馬斯特在美俄關係及朝鮮半島問題上的觀點有一定出入。
觀點不和的特普朗總統和顧問麥克馬斯特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也被稱為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是美國總統有權自由任命的高級官員,不受國防部和外交部管轄,為美國總統在國防和外交方面提供獨立意見。因為這個職位幾乎只需要與總統打交道,所以受美國歷任總統的個人性格不同影響,工作權限和範圍都有較大差異。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位於正常行政體系之外的超高級別官職。下面我們從剛剛「被前任」的麥克馬斯特和即將上任的博爾頓說起,談一談這一職位對於美國國防外交的重大影響。
候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
鷹派將軍
麥克馬斯特是一位從軍經歷豐富的陸軍中將(擔任國家安全顧問期間仍維持軍籍),他一年多以前擔任這一職位時受到了資深議員麥凱恩和名將彼得雷烏斯等著名鷹派人物的一致推舉。當他還是少校的時候,便曾寫過一本分析越戰失敗的著作。在他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前,他的本職工作幹的是局座的老本行——未來學研究,並且專攻未來軍隊建設。
他最精彩的軍旅生涯是1991年海灣戰爭中率9輛坦克在23分鐘內擊毀伊拉克軍28輛坦克,並一兵未損。這一戰例後來被美軍作為教學案例廣泛使用,並被湯姆·克蘭西(局座親自翻譯過其作品)的著作報導。後來,他便不斷晉升,在美國中央司令部(轄中東、北非、中亞)的領導層任職。美國陸軍的各種同事對他在軍隊建設方面的獨到觀點也讚不絕口。
美國中央司令部徽標
超鷹派外交官
相比麥克馬斯特的戎馬生涯,候任的博爾頓則是典型的高學歷官員:名校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出身,早早進入政界鍛鍊,有相當豐富的外交官工作經驗,在2005年至2006年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的級別要高於其他所有駐外大使。小橘子們想像一下我國前任駐聯合國大使劉結一日常懟美英法的出色表現就可以感受到這一職位需要多麼強大的實力。
我國前駐聯合國劉結一大使工作在唇槍舌劍的安理會
更早之前,博爾頓早已先後在裡根、老布希、小布希三任總統的政府中擔任了最高至副國務卿的官職,是一位履歷十分豐滿的共和黨建制派。得益於美國著名的政商「旋轉門」,他不擔任公職期間便履職多家保守派智庫。
博爾頓2015年在美國保守行動會議上演講
具體的工作,他是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的主要倡導者。對於伊朗、朝鮮、古巴等與美國交惡的國家,他的措辭一向十分激烈。甚至對於聯合國這樣的國際組織,他也多次出言不遜,表示美國繳納的會費都會被貪汙。也許在這一點上他也與新老闆特普朗不謀而合。他甚至因為過於「鷹派」而在聯合國引起了極大爭議,導致沒有長久擔任駐聯合國大使。
不過,博爾頓也多次表示應和安理會其他常任理事國多進行政策溝通,這其中當然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其實早在特普朗第一任國家安全顧問福林卸任時,博爾頓便是考察對象之一,這次被選上也是如願以償了。
可以見得,大量的前線作戰經歷或是豐富的外交經驗,才保證了國家安全顧問有足夠的謀略為美國總統在外交軍事方面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議。
精英雲集
自1953年美國設立國家安全顧問起,該職位清一色由美國政軍商學各界精英擔任,許多人更是橫跨多領域。下面我們再簡短回顧幾位著名任職者:
最有知名度的國家安全顧問要屬我們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基辛格了,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促成中美建交中居功至偉。他於1969年至1975年擔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並在1973年至1977年還兼任國務卿。按照上文說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一職有極大的彈性,基辛格在任時這一職位有相當大的實權,並從政策提供者走到前臺成為了執行者。
毛主席、周總理會見基辛格
最有思想的國家安全顧問毫無爭議應當是布熱津斯基教授。布熱津斯基是一個學者風範十分明顯的戰略家,先後在哈佛、哥倫比亞、約翰霍普金斯等多所美國頂級名校任教。波蘭裔的他崇尚絕對是實用主義外交,布熱津斯基生前同樣主張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和複雜性。其著作《大棋局》、《大失控與大混亂》等十分準確地預測了21世紀前20年的烏克蘭危機、朝鮮半島等問題的走向,是十分值得閱讀的地緣戰略學術著作(有漢語譯本)。布熱津斯基任職期間仍保持其學者本色,僅提供建議而較少進行直接的外交活動。
鄧小平接見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
布熱津斯基生前多次訪華
除了上述二位出色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科林·鮑威爾、康多莉扎·賴斯、蘇珊·賴斯等眾多美國知名人物也曾擔任這一職務。
從左到右分別為科林·鮑威爾、康多莉扎·賴斯與蘇珊·賴斯
介於麥克馬斯特是自1989年後久違的現役軍官國家安全顧問,他卸任後美國在國際上的戰略很可能從「武鬥」轉回「文鬥」為主。近期特普朗籤署的鋼鋁關稅法案及其他增加關稅的備忘錄等,值得進一步關注。
(內容來自「局座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