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更多相關視頻
南海網瓊海3月1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高鵬)3月18日,瓊海市在大路鎮啟動了為期3天的田園集市旅遊文化節,並向社會正式發布了瓊海全域5A級景區品牌,將該市全域13個鎮獨特的風情定位、標誌和宣傳語向外界展示,展開了一幅「田園城市幸福瓊海」品牌標誌「田園畫卷」。
瓊海各鎮標誌。瓊海市提供
在發布的瓊海城市形象標識中,以田園畫卷作為核心設計主體,結合中國傳統山水畫卷與現代色彩的表現手法,完美傳達出瓊海豐富多彩的海洋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的同時,描繪了融萬泉河、玉帶灘、絲綢之路等景觀於一體的美麗田園畫卷,將「田園城市、幸福瓊海」的主題通過視覺形式完美傳達,盡展視覺之美好。現場根據各鎮區特色文化開發的百餘種旅遊紀念品,被前來趕集者搶購一空。
隨後,瓊海各鎮還將設計出各自獨特的風情定位、標誌和宣傳語等品牌形象向外界正式展示發布。記者看到,每個鎮都有自己獨特的標誌LOGO及宣傳語,比如,大路「農耕文明康莊大路」,嘉積「嘉積新紀元」、博鰲「絲路天堂潮汐博鰲」、潭門「千年漁港蔚藍潭門」、長坡「椰韻小鎮時尚長坡」、塔洋「湖伴七星邑立塔洋」、會山「黎苗風彩小調會山」、萬泉「萬泉水鄉河畔人家」、中原「風情萬種獨念中原」、陽江「紅色家園傳奇陽江」、龍江「綠野仙蹤桃源龍江」、石壁「民俗濃鬱韻味石壁」等,每一個鎮logo都有自己的獨特內涵,每一個鎮的宣傳語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獨特定位。
瓊海:
設計理念:點.幸福主題:以田園畫卷作為核心設計主體,融合了田園、藍天、 大海、萬泉河、紅色文化、農業豐收等多種內涵元素,描繪出了一幅「城在園中,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的美麗畫卷,而中國傳統山水畫與現代色彩的完美結合,既富古典韻味,又具現代時尚氣息,將「田園城市、幸福瓊海」的主題通過視覺形式完美傳達,盡展視覺之美好。
道.多彩文化:瓊海具有豐富而多彩的文化元素,藍色海洋文明、綠色農耕文明、紅色革命文明等。標識運用豐富色彩,以藍、綠、黃、紅為主色調來表現瓊海豐富的文化內涵。藍色明淨,盡展天空之澄澈、萬泉河水之靈秀;綠色自然,象徵著田園城市的環境之美、生態之佳;橙色溫暖,道出瓊海人的熱情樂觀、動勞質樸;紅色激情,表明瓊海「瓊崖革命」、「紅色娘子軍故裡」的深厚紅色文化底蘊及永遠燃燒的革命精神。
繪.田園畫卷:一幅舒展的畫卷,那色彩斑斕的畫卷猶如靜靜流淌著的「萬泉河」,孕育出瓊海的鐘靈毓秀;又像「玉帶灘」那靈動飄逸的絲帶,象徵著瓊海城市發展的「絲綢之路更像山清水綠、碧水藍天的豐收田園,述說著瓊海人的幸福生活。
彬村山:
設計理念:「海南島印尼村」,在僑鄉彬村山,印尼村是絕不能錯過的所在,那濃鬱的印尼風情,讓你遇見海南島最美的異國情調。
標誌設計的整體造型像一棟異域風情濃烈的印尼傳統建築,既表現出了強烈的印尼特色,又傳遞著一種「房子」與「家」的情感,凸顯出祖國是印尼歸僑們永遠的家的歸僑文化內涵和歸僑們對家園的熱愛與依戀。
而以彬村山大門牌坊作為標識的設計元素,經過簡單的形態設計便能喚起人們的記憶,將標識與彬村山相聯繫。取特色建築之外形,得印尼風情之神韻,彬村山標誌設計,造型獨特而富有建築美感和藝術效果,獨特而具內涵,簡潔而形象鮮明,讓你從標識中便沉醉與那濃鬱的印尼風情中。
陽江:
設計理念:「紅色家園,傳奇陽江」,本次設計,以陽江紅色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娘子軍為設計元素,創意的以中國傳統版畫形式進行視覺傳達。整個造型既像一座紅色娘子軍雕塑,那昂首向前的姿態仍引領著革命的步伐;又像一幅鮮明的革命宣傳畫冊,號召著陽江永遠燃燒的革命精神的傳承;更像一枚鮮豔的紅色印章,透著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加蓋著瓊崖革命的史篇。
標識以中國紅為主色彩,顏色鮮豔亮麗,充滿溫暖、激情和無限的活力,讓人望之而熱血沸騰;搭配上紅色娘子軍的形象和中國傳統版畫的創作,使標識在歷史莊重中透著生動,不僅極富視覺衝擊力、形象識別性,更充分體現出陽江「海南紅色第一鎮」的獨特魅力。
會山:
設計說明:山清水秀、綠樹成林,黎苗風彩、獨具風情,秀美景觀和特色黎苗文化是會山的特點與魅力所在。本次設計中,從會山傳統黎苗文化中提取元素,通過對苗族自然崇拜中的樹神形象進行藝術設計,創作獨具苗鄉特色的小鎮標識。
「樹神」是苗族崇拜的自然神祝之一,樹植根地下,枝葉伸向天空,是萬物生殖力的主宰,它可以使六畜興旺、五穀豐登,被苗族奉為遠古的最高神祗之一。以「樹神」為設計主體,不僅具有濃鬱的苗族特色,更富含深刻含義,體現了苗族的自然崇拜和文化傳承,也寓意著苗族、會山與自然生態之間的息息相關。
而標誌整體造型在「樹神」基礎上的藝術加工,既形似篆文的「苗」字,形象生動富有意趣,又像一顆生機勃勃的大樹或一片枝椏交錯縱橫的森林,傳達出會山環境之優美和苗家人對森林的喜愛和崇拜;而那黑、紅、藍、綠、黃吳中色彩的構成,就如身著盛裝、顧盼多情的苗家姑娘,傳達著「五彩會山的精彩生活」。
「吖辣米」,苗語中的「我愛你」,一句「吖辣米」,道出會山人民對家園的依戀,對現在幸福生活的喜愛。
大路:
設計說明:描.農耕文明:千百年的農業時光,無數輩與土地田園相伴的歲月,農耕風情早已成為大陸最美的特色。大路鎮,一個古樸的農業小鎮,一個崇尚自然農法的小鎮,用他們的親身經歷講述著人與自然的哲學之美。
繪.幸福現在:一畝耕地,一頭耕牛,夕陽西下,農作的人面朝黃土背朝天,樸素的字體、淳厚的畫面表現粗狂卻又不失文化內涵,使品牌標誌整體形象上傳達出「自然的美好」。
展.美好未來:標識整體強烈地色彩感表現出藝術的視覺美感,豐富的畫面感凸顯大路鎮的田園「農耕風情」和「康莊大路」的美好寄寓,完美表達出大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
嘉積:
設計說明:嘉積鎮因便利的交通而逐漸發展出發達的現代商業文明,而如今的嘉積鎮街道縱橫、商鋪林立、道路四通八達,盡顯瓊崖商埠巨鎮的雄偉之姿。本次設計從嘉積發達的商業文明入手,以繁華街道為設計元素,結合嘉積「JIAT字母形象,以抽象的表達形式來表達出嘉積新時代的繁榮與發展。
標識由「JIAJI」字母變形而來,充滿藝術美感的對稱圖形,既像繁華的街道,川流不息,燈火通明;又像集市的牌坊,暗藏「嘉積」-「美好集市」的深刻寓意;更像一道新世紀的大門,通向幸福的生活。而明麗的紅、黃、紫主色調,展現出嘉積現代商埠巨鎮蓬勃向上的生機與活力,給人日新月異、多彩多姿的現代文明之感。
簡潔、明快的總體造型在給人美觀的視覺享受的同時,將嘉積鎮的歷史背景、發展動力和時代氣息結合起來,巧妙地嵌在嘉積"jiaji」的拼寫 中,極富新意又極好地體現了「嘉積新紀元」的小鎮定位,巧妙而別具深意。
龍江:
設計說明:「綠野仙蹤.桃源龍江」,從標識中便讓你 遇見一個不一樣的秀美龍江。
標識的整體造型取材於中國水墨畫藝術的風骨,用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意境美,緊扣「桃源小鎮」的定位,繪出了一幅小鎮城郭的桃源仙境之景,表現獨屬於龍江的意境之美、優雅風情。
「取其外形,得之神韻」,用濃淡相宜的簡單筆觸勾畫展現一片綿延的墨色屋脊,盡展龍江特色民居風韻。在黑色幾何圖形的構造中仿佛能看到層層迭迭的白牆灰瓦、縱橫交錯的小巷、古樸寧靜的村落……那黑與白的強烈對比、虛與實的相生互補,充滿中國式用筆的古典韻味與詩意情懷。
而紅色三角梅的巧妙運用更是讓標識錦上添花。一朵由淡而濃的紅色三角梅與水墨鄉村相映成趣,又給人轉過青磚小巷乍見一片嫣紅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之感,更添小鎮優雅風情。
石壁:
設計說明:展.民俗風情:自然雕琢山水奇景,軍坡暈染民俗風情,冼太夫人文化與軍坡習俗造就了石壁濃鬱的民俗 魅力與風情。標誌設計中,對石壁傳統民俗文化元素進行精粹提煉,通過具象表現形式的巧妙融合,充分表達了石壁「山水、民俗」的特色,展現出了一個充滿民俗風情的魅力石壁。
傳.傳統文化:標誌以石壁的「石壁」兩字為主體,洗太夫人軍旗、椰樹、山水、苗族紋飾等構成。「壁」字在書法小篆的基礎上進行藝術設計,凸顯石壁民俗小鎮的悠久文化和獨特性。山水、椰樹圖案簡單勾勒出南牛山和萬泉河的動人景致和河谷兩岸的秀麗風光。高豎的冼夫人軍旗寓意深刻,將石壁冼太夫 人文化的傳承展現的淋漓盡致。
顯.古典韻味:統一的深藍色調、鏤空的設計形式、復古的視覺傳達,使整個標誌簡潔純粹而富有古樸的 韻味,既富藝術美感,又具有強烈的視覺吸引力和高識別性,亦景亦物,逸景怡情,盡顯石壁民俗小鎮的特色魅力與古典韻味。
中原:
設計說明:展.僑鄉風情:中原僑鄉,是一座充滿南洋風情的小鎮,典型的南洋色彩是中原獨具的魅力所在。標識設計中,從中原南洋特色出發,將中原鎮墟建設的南洋元素進行抽離、概括,將南洋建築風格與文字巧妙結合,外形典雅大方,寓意深刻,突出了中原的地域特色形象,充分展現了中原的南洋風情。
繪.南洋風光:從一個標識,看出一個城市,從一座建築,追尋一段記憶、一種文明。標識中將「中原」漢字與「騎樓」的結合,不僅體現了中原鎮當地文化與南洋文化的完美融合,而且將騎樓所承載的下南洋歷史、僑鄉文化、南洋風情通過建築的藝術美感完美表達,體現了中原鎮一種對情感的呼喚、對歷史的記憶、對文化的歸一。
長坡:
設計說明:「椰韻小鎮,時尚長坡",長坡的魅力在於那椰林大海相伴、水藍天相依的自然風光,在於那敢為人先的時尚風情。
標誌整體造型宛若一棟閃爍著七彩華燈的時尚建築,立體建築凸顯時尚氣息,象徵著長坡迅速發展的經濟、現代小鎮的繁榮;強烈的色彩相互疊加,猶如時尚都市絢麗奪目的霓虹,彰顯長坡時尚魅力和長坡人的美好生活。
長坡二字巧妙的字體設計與時尚建築完美結合, 既反射長坡「立面改」的現代街景,又與字體中的椰樹相互輝映,將時尚元素、自然風光與人文氣息相融合,構圖巧妙,內涵豐富、寓意深刻,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效果和審美價值。
譚門:
設計說明:「千年漁港文明,蔚藍海洋風情」,海洋元素是潭門最具魅力的所在。標誌設計中,從潭門特色海洋元素中取材,通過圖文結合式設計,以「潭門」漢字和「鯉魚燈」為主體,輔之以珍珠、海浪等圖案,以藍、紅兩色 為主色調,整體設計簡潔大氣、構思巧妙、內涵豐富、 寓意深刻,具有較強的個性、文化性與海洋特色。
「潭門」兩字的字型設計源於沙灘字,搭配由淺到深的藍色漸變和底部的珍珠海浪,既典雅莊重又富含海洋特色,寓意著潭門悠久的海洋歷史文化和燦爛的海洋經濟和藝術文明。
「鯉魚」元素則從潭門特色風物「鯉魚燈」中提取,向上跳躍的鯉魚代表了潭門人民銳意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現了潭門人民的生活審美情趣,寓意著潭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追求。
萬泉:
設計說明:一曲「萬泉河水清又清」聞名遐邇,一段傳奇愛情美麗千年。萬泉河水的清波漣漪孕育萬泉鎮的南國水鄉風韻,元文宗與青梅的愛情故事道不盡似水柔情。
一輪明月低掛,月色下的萬泉河水水光粼粼、漣漪清清,兩枚金色的萬泉鯉躍出水面,嬉戲追逐,帶起串串水光……標識用一幅如詩的畫卷描繪出了萬泉的水鄉之美。那如水月光下輕起漣漪的萬泉河是小鎮最美的景色,將萬泉水鄉的寧靜、溫柔展現的淋漓盡致;那嬉戲的萬泉鯉宛如青梅與元文宗的愛情化身,訴說著那一段 幹古難得的愛情和如今萬泉河畔人家「幸福有餘」的美好生活。
「萬泉」字型設計元素吸取萬泉鎮建築風格的神態,現代與傳統的融合,簡潔有力的字型,簡約而富時尚感; 而與萬泉河漣漪的巧妙結合更展現一絲柔美風情,道出 水鄉文化淵源,傳遞純樸有禮的萬泉民風。
塔洋:
設計說明:標誌以字體設計為主,根據塔洋「古邑」和「農耕」特色進行創意設計,整體造型古樸、典雅,盡顯塔洋六百年縣治文明的古典韻味。
以字寓意,「塔」字融入「土」、「人」、「樹木」、「糧倉」和「房屋」等元素,「洋」字中有「水」、「羊」和「耕作工具」,描繪出了一幅塔洋人民耕作土地、澆灌水源、種植莊稼、養殖畜牧、喜獲豐收的幸福生活畫面,完美傳達了塔洋鎮的農耕文化特色。
1357則具有特定含義。「1」為著名古蹟「聚奎塔」,寓意塔洋鎮千年古邑文化;「3」是三個龍頭企業、三個萬畝基地、草根三味農家樂、代表了塔洋鎮現代旅遊發展;「5」是特色美食「五色佳餚」,代表了塔洋鎮的美食文化;「7」是指自然美景「七星伴月」,代表著塔洋的秀美自然景觀。短短四個字便涵括了塔洋鎮的諸多特色,精粹簡練而富含創意。
博鰲:
設計說明:博鰲,一個集江河湖海於一體,沙灘、奇石、 溫泉、田園等風光於一身的風情小鎮,總能撩動那份獨一無二閒適的心情,為追求,也為欣賞。
述.鰲的淵源:博鰲-博者,大也;鰲,神話中龜形龍身,頭頂仙山的瑞獸。博鰲「鰲」文化盛行,標識造型設計中取鰲之「神」氣,表現出神鰲宛若暢遊於大海、翱翔於天地的神韻,簡約卻不簡單,生動而具生命。
講.海的故事:在博鰲天堂,有一方時空,讓人忘卻塵世煩憂,有一方時空,漾起心靈的漣漪。帶你來到你夢想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縈繞著每個人的心靈。
繪.絲路天堂: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一條 銀色飄帶(玉帶灘),連起了各國的文化,形成如今的絲路天堂。標誌圖形如一條飄逸的藍色絲帶,象徵著玉帶灘的神奇景觀,表達著博鰲國際溝通橋梁的重大寓意;又如一個司南,在茫茫海路為人們指引前行的方向,述說著博鰲悠久海洋文明長河中的一個個動人故事。
責任編輯:冉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