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在經典科幻電影《黑客帝國》中,描繪了一個人類與計算機並存的世界,將人類的大腦同機器相連接,大腦就可以與虛擬世界連接並且進行溝通。事實上,這類科幻在科技的加持下已然進入我們的生活,並且有一個非常科技的命名——腦機接口。
目前,「腦機接口」主要分為植入式和非植入式兩大類。植入式和非植入式兩種方式都各有優劣,植入式更精確,可以編碼更複雜的命令,但手術創傷不可避免;非植入式電極這種頭皮貼片雖然方便,無需開顱植入,但是能探測到的腦電信號範圍和精確度有限。
Neuralink就是馬斯克和其他八位聯合創始人創辦的神經科技公司,負責研發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繼去年發布首款腦機接口產品之後,Neuralink 又有了新動向。近日,馬斯克在 Twitter 上透露,Neuralink正在研究一款能夠使用戶「直接通過晶片聽音樂」的產品。
通過晶片將音樂直接傳遞進大腦,這意味著人們可能不再需要耳機這類穿戴式設備。當然,目前我們暫時無法得知 Neuralink 的腦機接口新產品將如何繞過耳朵、耳蝸神經,將音樂傳遞進大腦。
不過,馬斯克的目標似乎不止於此。Neuralink 的設備在需要的時候模擬催產素、血清素等化學物質的釋放,可以幫助控制激素水平,利用它們來增強我們的能力、減輕焦慮等。此外,馬斯克還在 Twitter 上透露了更多細節。Neuralink 可以用來重新訓練大腦中與成癮或抑鬱有關的部分。
馬斯克表示,短期內, Neuralink 將用於治療帕金森症等腦部疾病,長期目標是讓人類與 AI 競爭。該系統的早期版本已經在動物身上進行了測試,並且有望在今年內進行人體試驗。
事隨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腦機接口技術正不斷顛覆人類生活方式和人機關係。在醫療行業,腦機接口技術已經能為一些殘疾患者建立與外界交互的橋梁,通過意念控制,實現患者康復訓練。
兩年前的《加油!向未來》節目中,一位名叫林安露的22歲女孩,就藉助腦機接口技術來控制自己的智能義肢和鋼琴家郎朗成功完成四手聯彈。而來自查爾默斯理工大學等研究人員的最近報告稱,有史以來最先進的仿生假肢之一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與成功。該系統被整合到病人的神經中,讓他們只需想一想就能控制假肢,就像使用自然肢體一樣。
對於人機關係,馬斯克曾表示,人工智慧將在智力上超越人類,人類唯一擊敗人工智慧的方法就是擁有相同智力水平的腦機接口。「我希望人與 AI 能實現某種共生,到某種程度之後,人類的語言將被淘汰。」
在他的設想中,這種情況將於五到十年內發生。屆時,人類無需講話,彼此之間也能實現快速、準確的溝通。腦機接口的未來使命或許是突破人機界限,實現人機融合。毫無疑問,我們所想像的,都將變為現實,但在此以前,我們首先要有一個與科技相適配的時代新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