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通過晶片聽音樂,人機共融的進一步發展

2020-10-18 陳述根本

/陳根

經典科幻電影《黑客帝國》中,描繪了一個人類與計算機並存的世界將人類的大腦同機器相連接,大腦就可以與虛擬世界連接並且進行溝通。事實上,這類科幻在科技的加持下已然進入我們的生活,並且有一個非常科技的命名——腦機接口。

目前「腦機接口」主要分為植入式和非植入式兩大類。植入式和非植入式兩種方式都各有優劣,植入式更精確,可以編碼更複雜的命令,但手術創傷不可避免;非植入式電極這種頭皮貼片雖然方便,無需開顱植入,但是能探測到的腦電信號範圍和精確度有限。

Neuralink是馬斯克和其他八位聯合創始人創辦的神經科技公司,負責研發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繼去年發布首款腦機接口產品之後,Neuralink 又有新動向。近日,馬斯克在 Twitter 上透露,Neuralink正在研究一款能夠使用戶直接通過晶片聽音樂的產品。

  

通過晶片將音樂直接傳遞進大腦,這意味著人們可能不再需要耳機這類穿戴式設備。當然,目前我們暫時無法得知 Neuralink 的腦機接口新產品將如何繞過耳朵、耳蝸神經,將音樂傳遞進大腦。

  

不過,馬斯克的目標似乎不止於此。Neuralink 的設備在需要的時候模擬催產素、血清素等化學物質的釋放可以幫助控制激素水平,利用它們來增強我們的能力、減輕焦慮等。此外,馬斯克還在 Twitter 上透露了更多細節。Neuralink 可以用來重新訓練大腦中與成癮或抑鬱有關的部分

  

馬斯克表示,短期內, Neuralink 將用於治療帕金森症等腦部疾病,長期目標是讓人類與 AI 競爭。該系統的早期版本已經在動物身上進行了測試,並且有望在今年內進行人體試驗。

  

事隨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腦機接口技術正不斷顛覆人類生活方式和人機關係。在醫療行業,腦機接口技術已經能為一些殘疾患者建立與外界交互的橋梁,通過意念控制,實現患者康復訓練。

兩年前的《加油!向未來》節目中,一位名叫林安露的22歲女孩,就藉助腦機接口技術來控制自己的智能義肢和鋼琴家郎朗成功完成四手聯彈。而來自查爾默斯理工大學等研究人員的最近報告稱,有史以來最先進的仿生假肢之一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與成功。該系統被整合到病人的神經中,讓他們只需想一想就能控制假肢,就像使用自然肢體一樣。

對於人機關係,馬斯克曾表示,人工智慧將在智力上超越人類,人類唯一擊敗人工智慧的方法就是擁有相同智力水平的腦機接口。希望人與 AI 能實現某種共生,到某種程度之後,人類的語言將被淘汰。

在他的設想中,這種情況將於五到十年內發生。屆時,人類無需講話,彼此之間也能實現快速、準確的溝通。腦機接口的未來使命或許是突破人機界限,實現人機融合。毫無疑問,我們所想像的,都將變為現實,但在此以前,我們首先要有一個與科技相適配的時代新倫理。

相關焦點

  • 機器人市場邊界無限 在多機互聯的場景下實現人機共融
    機器人市場邊界無限 在多機互聯的場景下實現人機共融 高工機器人 發表於 2021-01-12 15:52:08 撰文 | 劉凱程 12月22日,2020高工機器人&高工移動機器人年會技術向新專場
  • AIR 030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共融機器人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3.機器人與人類高度適應:人機之間高度共融,機器人將能夠理解人類的思維和動作。面對這三個共融層面,丁漢教授從結構、感知和作業系統這三個層面闡述了共融機器人的研究內容和方向。其中具體包括:具備剛-柔-軟結構的行為順應與可控性;具備多模態感知的交流溝通能力;兼具自主性和群體合作性的智能分布式作業系統構架。
  • 馬斯克或開發可植入人腦的音頻晶片,那就能直接通過晶片聽音樂了
    馬斯克為探索「大腦信號」進行了相當大膽而多方位的謀劃,其中之一就是將音頻晶片植入人腦,從而人們就能直接通過晶片來聽音樂。有人在當時就問他「如果植入了Neuralink,是否可以直接從我們的晶片上聽音樂」?馬斯克的回答相當簡潔——「是的」。不用耳機或者揚聲器聽音樂,本身並不是一個新鮮概念。貝多芬當年就是將一根杆子的一端連接到他的鋼琴內部的發聲板上,然後咬住另一端,這樣他就可以「聽到」振動。此外,一些「骨傳導」耳機、骨錨式聽力植入設備和助聽器的工作原理也是如此,通過頭骨傳遞振動,繞過外耳,直接撞擊內耳。
  • 「人機共融」時代,中國該如何搶抓機遇?
    「下一代機器人將『與人共融』,如果能抓住這個機遇,中國將在機器人創新舞臺上扮演一個特殊的角色。失掉這個機會,也許會更加落後。」13日,在2018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暨2018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中國賽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說。
  • 黨建引領「三中心」共融發展,凝聚黨群服務「乘數效應」
    黨建引領「三中心」共融發展,凝聚黨群服務「乘數效應」 2020-11-10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工業與協作共融艾利特機器人助力企業自動化升級
    艾利特CEO曹宇男博士在發布會上表示,這次的雙產品線上新,意味著艾利特機器人公司在「工業+協作共融」之路上又向前邁出了一步。在艾利特看來,當前大部分廠商主要面臨兩大問題:越來越高的成本、以及產品需求多樣化導致生產工藝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 中國電子學會智能人機互動專家委員會成立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9月6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20智能科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電子學會智能人機互動專家委員會成立。據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介紹,近年來,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BCI腦控機器人大賽」和「共融機器人挑戰賽」作為世界機器人大賽的科研類賽事通過競賽活動推動了腦機接口和共融機器人等高精尖技術的創新發展和成果落地,並逐步積累和匯聚了來自軍科、清華、上交、西交、浙大、哈工大、華科、沈自所、航天科工集團、兵工集團等多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相關領域專家資源。
  • 陳根:自擦除防偽晶片,技術下的技術較量
    文/陳根被篡改的假冒電子產品在市場層出不窮,而除了相關部門的監管,用技術克制技術則是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的研究人員努力的方向。近日,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自擦除晶片,當晶片暴露在光線下時,它會擦除上面列印的信息,清楚地表明有人打開了盒子,這將幫助阻止假冒電子產品,或者在敏感貨物被篡改時發出警報。
  • 通過晶片聽音樂?刺激血清素釋放?馬斯克透露腦機接口進展
    當地時間7月20日,SpaceX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推特上透露,其領導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能夠實現「直接通過晶片聽音樂」的功能。這可能意味著無需耳機等設備,而能夠通過腦機接口將音樂直接傳遞進大腦。
  • 陳根:激蕩六十年,晶片風雲
    文/陳根晶片是市場的靈魂,也是信息產業的三要素之一,晶片起則科技起,科技興則國家興。那麼晶片發展至今,都經歷了怎樣的變革?後疫情時代,全球晶片產業地圖是否會變化?是一切恢復如初還是面臨行業的洗牌?電晶體的發明揭開了半導體器件的神秘面紗,開啟了晶片的發展歷史,引發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步入了電子時代。
  • 陳根:大腦晶片構建模擬神經元文化,將帶來什麼?
    文/陳根在科學實驗中,研究人員往往首先以小白鼠為實驗對象。但動物測試也面臨成本高且耗時,同時無法精確體現人類反應的局限。近日,來自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多學科科學家團隊開發了一款三維「晶片大腦」(brain-on-a-chip),它能夠捕獲體外培養活體腦細胞的神經活動,並提出了一種建模交互神經元群體及其網絡結構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構建在晶片上培養腦細胞的模型。
  • 馬斯克的人機晶片接口的最新實驗
    在北京時間8月29日,有著科學狂人稱號的埃隆·馬斯克對人機大腦晶片接口實驗有了最新的成果。其中實驗機構稱,Neuralink設備現在的主要功能能夠讀取大腦的活動,並現場讀取活豬進食時大腦內歡樂(high energy)腦訊號讀取輸出的音樂,其整個晶片「大約一枚硬幣大小」,
  • 陳根:腦機接口是與非,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
    2017年,馬斯克成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兩年後,馬斯克和他的Neuralink團隊發布了其首款產品,即「腦後插管」新技術,通過向大腦植入電極的方式來讀取大腦信號,並宣布了他們進一步開發腦機接口的計劃。可以說,腦機接口幾次在科技界掀起軒然大波,而這次的升級版腦機接口在帶來震撼過後,討論的聲音也漸趨理性。
  • 共融生活美好!融創華南的2020品牌煥新之路
    基於這樣的初心,融創華南區域集團就在5月8日發布了2020年度企業品牌主張—共融生活美好。其中「共融」是融創華南事業版圖、城市文脈、個體單元間的共通與互融;「生活」是深度整合融創現有資源打造的「歸心生活圈」;「美好」是以前瞻性的研判力與引領時代的創造力,不斷打造匹配時代、城市發展的「融創式」美好願景。
  • 陳根:體感交互將開啟無人機控制新時代
    陳根:體感交互將開啟無人機控制新時代 2020-04-30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陳根: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言過其實」還是「確實如此」?
    向大腦植入電極的方式來讀取大腦信號,並宣布了他們進一步開發腦機接口的計劃。」2019年中旬,馬斯克公布了第一代腦機接口,也可以簡單描述為一個「腦後插管」技術,通過一臺神經手術機器人,像微創眼科手術一樣安全無痛地在腦袋上穿孔,向大腦內快速植入晶片,然後通過 USB-C 接口直接讀取大腦信號
  • 捧出「中國芯」共圓北鬥夢——訪中國北鬥導航晶片研發先鋒韓紹偉...
    韓紹偉:北鬥定位晶片主要分為導航型、高精度型和特種應用型。隨著智能應用的廣泛推廣,市場對精度的需求會越來越高,從而形成晶片、模塊、板卡、終端、系統和服務的北鬥產業鏈。同時基於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拓展應用,通過多技術融合,可以進一步開拓新興市場,帶動產業發展。
  • 陳根:意念控制術?讓殘疾人重生
    文/陳根意念控制在當下已經不再是一項神秘的技術,更不是意念控制其實就是腦機接口的一項技術,藉助於晶片與人工智慧技術來解讀大腦意念,從而實現對依附於身上的智能設備進行控制。由於其與自身肌肉、神經的連結技術,假肢通過手術固定在患者肢體的剩餘部分,固定在骨頭上以保持穩定。在肌肉和神經中植入電極,使用者可以打開和關閉手部,感受到感覺反饋。在使用過程中,用戶如何感受「觸摸」的真實感,當然離不開傳感器的接入。
  • 通過LED固態照明技術提高人機界面的質量
    通過LED固態照明技術提高人機界面的質量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3-08 09:00:00 人機界面(HMI)是物理,電子或虛擬環境,人類操作員和機器之間發生交互
  • 催化融合質變 放大一體效應:省級黨報地方分社與縣級融媒體中心共...
    當下,我省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步入快車道,媒體融合不斷地向縱深化發展,縣級融媒體中心已成為省內一支重要的新聞宣傳力量。為進一步做好「下沉」文章,浙報集團溫州分社先行先試,圍繞《浙報集團縣級融媒體中心聯盟建設方案》,聯合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立共享聯盟,加強與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內容生產、主題策劃、運營活動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有效提升了縣域融媒體中心策、採、攝、錄、編、發等能力,實現「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應」的預期目標,更好地發揮新聞宣傳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