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灣或感潮河口,可見到海水或江水每天有兩次的漲落現象,早上的稱為潮,晚上的稱為汐。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月球、太陽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轉效應所造成的。漲潮時,大量海水洶湧而來,具有很大的動能;同時,水位逐漸升高,動能轉化為勢能。落潮時,海水奔騰而歸,水位陸續下降,勢能又轉化為動能。海水在運動時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潮汐能。潮汐發電與普通水利發電原理類似,通過出水庫,在漲潮時將海水儲存在水庫內,以勢能的形式保存,然後,在落潮時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間的落差,推動水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與潮汐發電相關的技術進步極為迅速,已開發出多種將潮汐能轉變為機械能的機械設備,如螺旋漿式水輪機、軸流式水輪機、開敞環流式水輪機等,
潮汐發電原理
【相關試題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錢塘江大潮被譽為天下奇觀,全世界只有巴西亞馬遜河的湧潮可與之媲美。錢塘江的最佳觀潮地點在海寧縣的鹽官鎮,觀潮的最佳時間是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
(1)錢塘潮被稱為「天下第一潮」,試分析其形成原因。
【相關試題2】根據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歐洲西部局部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英吉利海峽有豐富的潮汐能資源,南岸尤為豐富,聖馬洛灣沿岸建有世界上最早的潮汐能發電站。
(3)簡析聖馬洛灣沿岸潮水位高的原因。(12 分)
【相關試題1】杭州灣是三角形海灣,口大內小(2分),海潮湧起時,海水由外海進入灣中,潮位堆高,(潮差可達10米);(2分)夏秋季節夏季風盛行,加劇了潮勢。(2分)
【相關試題2】有穩定的西風(3分),使洋流自西向東流(3分),受東側半島阻擋(3分)和地轉偏向力右偏的影響(3分),推高潮水位。
非常感謝您的關注,希望小賴分享的教學資料對您有幫助,要是覺得此文不錯,希望您能將此文轉發給更多需要的人,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使人快樂,以後小賴會繼續分享更多的教學資料。希望能讓您少花點時間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源,如果需要這個《潮汐發電原理》的視頻,可以關注公眾號「小賴地理私享」並在公眾號聊天窗口回復「潮汐發電原理視頻」來獲取。
往期分享(點擊藍色字體查看):
【好物分享】04.66組自然地理易混淆概念
【好物分享】03.高中地理綜合題答題思路
【好物分享】02.美觀又實用的地理教學ppt
【好物分享】01.一線老師編寫的教學用書
【地理實驗】10.山地的形成
【地理實驗】09.大氣的水平運動——風的形成
【地理實驗】08.地轉偏向力
【地理實驗】07.風力作用
【地理實驗】06.影響水土流失的因素
【地理實驗】05. 密度流和補償流
【地理實驗】04. 風海流的形成和規律
【地理實驗】03.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地理實驗】02.熱力環流
【地理實驗】01. 河流侵蝕作用
【flash動畫】01. 等高線的繪製和應用
【flash動畫】02. 冷鋒和暖鋒的形成過程
【flash動畫】03. 冷鋒和暖鋒過境前後的天氣狀況
【flash動畫】04. 流水的作用(侵蝕、搬運、堆積)
【flash動畫】05. 月相
【flash動畫】06. 焚風效應
【flash動畫】07. 風力作用
【科普趣味】01. 冰川運動
【科普趣味】02. 關於水的唯美實驗
【科普趣味】03. 狹管效應
【科普趣味】04. 龍捲風的形成
【科普趣味】05. 達坂城風大的原因
【科普趣味】06. 都江堰工作原理
【科普趣味】07. 吉林霧凇的形成
【科普趣味】08. 冰泡的形成
【科普趣味】09. 貨櫃的生產和運輸過程
【科普趣味】10. 水電站發電原理
【科普趣味】11. 厄爾尼諾現象
感謝您的點讚和轉發,更多內容進入公眾號查看歷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