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能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很早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早在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期間,已有科學家專門研究如何利用潮汐發電的問題。但時至今日,由於認識及資金等種種原因,人類對於潮汐的利用還遠遠不足。據世界能源理事會的資料顯示,全球海洋中所蘊含的可用電力高達100萬千兆瓦每小時,而我們目前所擷取的僅僅是「滄海一粟」。
在礦物能源逐漸枯竭、氣候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成為未來能源發展趨勢,對於潮汐發電的研究也成為世界上各海洋大國爭相投入的研究重點。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7月10日刊登文章,介紹了目前利用潮汐能發電的海洋波浪能量轉換設備的種種精巧設計。
PELAMIS:世界上第一個商用「波浪發電廠」,稱得上是人類潮汐發電史的裡程碑,位於葡萄牙北海岸,由總部設在愛丁堡的海蛇波浪能公司建立,於2008年投入使用。
該裝置採用半潛式設計,由通過鉸接節頭連接在一起的3個150米長的筒狀構件組成。這些節頭隨波浪一起運動並將波浪的動能傳遞給水力夯錘,後者通過平滑的蓄能器將高壓油輸送給液壓馬達,驅動發電機發電,其功率為750千瓦。
CETO:由可再生能源控股公司(REH)設計,與AWS類似,其水底浮標利用水壓變化發電。為避免惡劣的洋面環境,該浮動裝置安裝在水下,通過向管道中泵水,運行陸上基地的水輪機(這樣發電設備就避免了海水的腐蝕破壞)。該裝置2008年安裝在西澳大利亞弗裡曼特爾附近,表現良好。第一個商業化工廠計劃在2009年晚些時候投入運營。據稱5公頃面積的陣列浮標可產生50兆瓦的電力。
SEAGEM:2008年安裝於在北愛爾蘭斯特蘭福德灣入海口,由英國洋流渦輪機公司(MarineCurrentTurbines)設計製造。該裝置裝有兩個潮汐能渦輪機,可為當地提供1.2兆瓦的電力。洋流渦輪機公司計劃到2011年在威爾斯海岸共安裝可提供12兆瓦電力的該種設備。
潮汐發電是潮汐能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潮水漲落產生的水位差來發電。SeaGen潮汐能源系統長約37米,好似一個「水下風車」,旋翼由潮汐流帶動工作。潮汐發電機的原理與風力發電類似,只不過把風力推動改為潮汐和水流推動,由此而產生更為環保的電力。
推薦閱讀》》
蘇格蘭海床開發潮汐電為數據中心供能
潮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