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縣黃橋鎮四合村的侯大爺五頭耕牛不見了,什麼情況?

2020-12-04 天天邵陽

12月1日上午,洞口縣黃橋鎮四合村的侯大爺望著失而復得的五頭耕牛,喜之而泣,顫抖著雙手從民警手中接過系牛的繩索,哆嗦的嘴唇雖然說不出話,卻難掩他心中對幫他尋牛的民警、一村一輔警的深深謝意。

事情經過

今年70多歲的侯大爺先天性語言功能障礙,無兒無女沒老伴,飼養的五頭耕牛是他的全部家產。11月30日,侯大爺如往常一般將牛趕到在山間放養,傍晚時分去山上趕牛回家時,卻發現牛群沒了蹤影。他心急如焚,漫山尋找,一夜無果。這牛若是丟了,可不是要了老人的「命」?12月1日,天剛放亮,侯大爺便在鄰居的陪同下來到洞口縣公安局黃橋派出所尋求幫助。

副所長劉繼清問清情況後,立即通知四合村及周邊村的「一村一輔警」肖功喜、譚國平、尹邦權、劉法、肖鈺、彭偉偉等人趕到四合村待命,民警向波利用天網監控系統監控查看各主要路口監控錄像,確認耕牛沒有被偷運帶走。劉繼清帶領大家以耕牛走失現場為中心,四周散開進行搜尋。搜尋人員不顧勞累,翻山越嶺,披荊斬棘,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搜尋,終於在離走失現場五公裡外的一處深山老林裡發現牛群,經清點,五頭大水牛一頭未少。

當民警將牛群交到老人時,老人淌著眼淚,感激之情無以言表,參與尋牛的村民也紛紛對民警的無私幫助和大愛情懷大加讚賞。民警囑咐老人以後一定要看好牛群,有困難找警察。

相關焦點

  • 男子5天殺害5人是什麼原因 男子與被害人有什麼深仇大恨
    據中古喲青年網最新消息,湖南邵陽市洞口縣黃橋鎮這兩天發生了令人髮指的命案。該案件嫌疑人竟然在5天內殺害了5人,也就是平均每天殺害一人。而目前該嫌疑人不知去向,當地警察正在毯式搜捕中。那麼,男子5天殺害5人是什麼原因?男子與被害人有什麼深仇大恨?一起來了解。
  • 「張張嘴」「轉轉頭」 37000元就不見了!
    他就是讓我「張張嘴」「轉轉頭」 …… 近日,吳大爺急匆匆地跑到城北派出所尋求民警幫助,稱自己銀行卡內原本有50000元,現在有37000元不見了。 這50000元錢,是吳大爺一年到頭辛辛苦苦賺的血汗錢。為了存下這筆錢,他平時省吃儉用,打算過年回老家採買年貨,如今在銀行查帳時卻發現一大筆錢不翼而飛,急得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
  • 黃橋鎮專項整治豬副產品加工作坊
    中國江蘇網6月26日訊 近日,市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協調聯絡組交辦了泰興市黃橋鎮豬頭加工小作坊環境信訪問題。泰興市政府和黃橋鎮政府高度重視,立即調查處理。目前,黃橋鎮已對該行業啟動專項整治。6月11日,黃橋鎮組織環保、市場監管、食藥監等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對小二房區域環境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勝利村黨總支書記周春安介紹,整治前期先對當地加工作坊進行斷電,到戶送達自行拆除通知書。為了推進整治速度,該村組織三個組的專業幫拆隊進行設備集中拆除。
  • 「頭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今冬會很冷?專家:已成定局
    在以前沒有預測未來天氣的設備,古人只能根據多年的生活和勞作積累下的經驗來推測未來的天氣變化,比如人們要想知道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時,便會用「頭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來判斷。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在頭九時沒有下雪,那麼整個冬天便會很暖和,雖然用六月形容冬天的天氣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如果在頭九沒有下雪時,冬天會很暖和,是個暖冬。說到數九天氣,便不得不想到耳熟能詳的數九童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連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農村俗語:「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像是這句「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這句原本不是俗話,是從古代一種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教材中傳下來的,它有著自己的含義在其中,但後來傳到民間成為俗話,跟原本的含義有了根本性不同。那究竟都是什麼意思呢?兩者有什麼不同?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
    鄉下有許多關於九的俗語,像今天要講的「九不見雪,九如六月」這樣的俗語,這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沒道理?新春佳節,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是數九寒天。在冬至到來時,有九個人開始計算。持續到九九八十一天後才結束。到處都有以九來不同描述的九首歌,在北方的九首歌中也是這樣描述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岸望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走。
  • 「空心石榴」變「紅心石榴」——洞口縣高沙鎮石榴村產業致富記
    「空心石榴」變「紅心石榴」——洞口縣高沙鎮石榴村產業致富記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曾宇琪 記者 張佳偉 「石榴紅,火紅的石榴,你是我祖輩紮根的熱土!」經濟能人返鄉,創新來了「領頭雁」石榴村位於洞口縣高沙鎮蓼水河上遊,建檔立卡貧困戶45戶137人,2014年被評定為省級貧困村。為謀生計,村民外出務工成風,大量良田荒蕪。如何讓青山綠水「活起來」,是擺在鎮村幹部和「石榴人」面前的一道難關。
  • 木工大爺坐高鐵,因為錘子無法過安檢,只好用鋸子把錘子鋸下來
    一位木工大爺坐高鐵,因為錘子頭是鐵的,無法過安檢,只好用自己帶的鋸子把錘子頭鋸下來。高鐵給大家帶來了極大的出行便利,高鐵行駛速度快,安全舒適,大大縮短了以前漫長的旅程,所以深受人們的歡迎。但是高鐵的安檢也讓人頭痛。
  • 大爺去城裡看女兒,打開門漆黑一片不見人,報警後傻了
    掛了電話,大爺去了院子裡,醬缸就在那。這是地方特產的大醬,是自家釀造的,風味獨特,口味鮮美。女兒自打去了縣城,說吃不慣外面賣的醬,所以都是大爺給她捎去家裡的醬。不過這段時間女兒忙,也沒顧得給女兒捎去,她娘去的時候,他也把這茬事給忘了。大爺把將舀在罐頭瓶中,擰上蓋用白紙包好,又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包裡。中午吃過晌飯便去了鎮上的車站。
  • 關羽以「漢壽亭侯」 自居,來自於曹操的冊封
    說到這裡才切入主題,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了蜀漢政權,之後,對各將領和謀士進行封賞,諸如張飛因據水斷橋,有護衛之功,被封為新亭侯,後又被封為西鄉侯;趙雲被封為永昌亭侯;馬超封為斄鄉侯;黃忠定軍山斬殺夏侯淵立下大功,被封為關內侯;龐統死後,被追封為關內侯;法正死後,其子被封為關內侯;魏延被封為都亭侯等, 除了以上這些名聲顯赫的,還有一些名氣並不是很大的,也被同時封侯
  • 家力量|侯秀珍家庭,讓南泥灣精神薪火相傳
    出生於1946年的侯秀珍,十幾歲時隨家人從河南老家出發,來到南泥灣投奔老鄉劉寶齋,像她家一樣從河南來到南泥灣的有十幾戶人家。聽到駐留下來的戰士講大生產的故事,侯秀珍深受感動。「雖然沒有親身經歷大生產,但是從小耳濡目染,我很受鼓舞,向他們學習,16歲時我就被選為婦女幹部。」聽著南泥灣的故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在侯秀珍的心裡慢慢紮下了根。
  • 公侯伯子男?西周五等爵制沒這麼簡單
    77.1西周重要的社會制度提到爵制,很多人自然就想到"公侯伯子男",不少資料說五等爵制隨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一同出現,但實際情況與此不符。西周五等爵制的形成經歷了較長的發展過程:初期繼承了殷商爵制(侯、伯、子、男(任)、田(甸)、帚(婦)、衛等七種),出現了"公、侯、伯、子、男、甸、採、衛"等較混亂的爵制;中期以後,伴隨著西周禮制的變革,逐漸形成系統化的"五等爵制"。有關西周爵制的文獻記載,最早見於《孟子·萬章下》:"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軻也,嘗聞其略也。
  • 我的眼睛怎麼看不見了?——視神經炎
    李大爺從今年3月底無明顯誘因出現右眼視力下降,病情逐漸進展,而且非常迅速,僅僅在4天的時間裡裡,右眼的視力下降到僅剩下光感。李大爺很納悶,「我的眼睛怎麼看不見了?」李大爺的女兒帶著他反覆到眼科就診,眼科也針對眼睛的一系列檢查,虹膜、角膜、晶狀體、黃斑、視網膜都是正常的,僅僅右眼視乳頭邊界稍模糊。
  • 王朔懟侯耀華:擱以前都是要飯的,裝什麼豪門?
    其實,侯耀華這位多起事端的核心人物,早在2007年就被王朔發文公開質問:「擱以前都是要飯的,裝什麼豪門」,面對極盡羞辱的言辭,侯耀華為什麼卻從未反駁呢? 說侯家是要飯的,到底是一時氣憤還是知根知底呢?
  • 宜侯徙封
    於是,武王在周廟立即「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於周……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周天子明白,那些殷商的遺民們,那些原先效忠殷商的大小邦國們,還有那些被商「歷剿而不滅」的邊境「戎狄」和「東夷」們,甚至還有正在崛起的其他邦國,他們無不對新興的周天下虎視眈眈。此刻,周的領地迅速擴大和膨脹,邦國集聚,疆土廣袤。
  • 「漢壽亭侯」是古代的官職嗎?為何讓關羽感激曹操?
    曹操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關羽非常感謝曹操如此重視自己。那麼,「漢壽亭侯」到底是什麼呢? 事實上,漢壽亭侯是爵位名,並不是一個官職名。將這幾個字拆為「漢」和「壽亭侯」來看,「漢」,指的是漢朝,壽亭侯則是侯的名稱,《後漢書百官志五》中記載的是:列侯,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意思是說在列侯中,食祿於縣、鄉、亭者稱為縣侯、鄉侯、亭侯。 漢代時,侯爵分為王、公、縣侯、鄉侯、亭侯、關內侯。前三個有封邑,但只是能從其中獲得利益,並沒有掌管它們的權利。
  • 蹺二郎腿看電視2小時大爺起身時左腿「癱瘓」了
    「癱瘓」了  蹺二郎腿看電視2小時  大爺起身時左腿「癱瘓」了  很多人都知道,電視看久了,眼睛會不舒服。不過,最近磐安的紀大爺碰到了一件「奇」事,看了電視後,腳不會動了。這是怎麼回事?  連日的高溫,紀大爺異常煩躁,尤其到了晚上,上床後怎麼都睡不著。於是,他從床上爬起來,躺到藤椅上看電視打發時間,這一看,往往就是2個多小時。  就這樣每天保持這個操作,相安無事地過了兩天。  到第三天晚上9點多,紀大爺看完電視後準備起身去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