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羽以「漢壽亭侯」 自居,來自於曹操的冊封
但是關羽並沒有真正的降服,他在曹操陣營中待了大概不到半年的時間,始終是「心在曹營身在漢」,而且關羽投降曹操的原因還是為了保護劉備的夫人,和有機會重新輔佐劉備,可見關羽對劉備的忠誠。張遼當時勸說關羽投降是這樣說的:「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則必死;徒死無益,不若且降曹公;卻打聽劉使君音信,如知何處,即往投之。
-
漢壽亭侯武聖關羽身首異處的根本原因
相信大家對於關羽的故事和事跡都是比較了解的,比如「溫酒斬華雄」、「刮骨療毒」、「華容道」等等,關羽一生的事跡太多,在民間更是被奉若神明,被稱為「武聖」。那就讓我們來簡單聊一聊武聖關羽吧!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雅號「美髯公」。
-
東萊太史慈,常山趙子龍,關羽為何從來不自稱河東關雲長?
按說自稱最為常見的就是常山趙子龍和東萊太史慈這種籍貫加姓名或表字的自稱,關羽是司隸州河東郡解縣人,自稱河東關雲長是順理成章之事,可是奇怪的是演義裡你卻看不出關羽哪怕一次這樣自稱過自己,那麼關羽為何從來不自稱河東關雲長?可能有三大原因,我們分析一下。
-
曹操說:寧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但他從未辜負這兩人
在《三國演義》裡曹操被描繪成了一個奸雄。特別是他說的一句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加深了他作為奸雄的人設。即使曹操是一個奸雄,但是這兩個人他終其一生都沒有辜負過他們。一個是曹操帳下頂級謀士,有鬼才之稱的郭嘉郭奉孝,另一個就是義薄雲天的五虎上將關羽。
-
「綠巨人」秦宜祿:妻子被呂布、曹操、關羽相爭,他卻登上高位
那他能把這位漢室女子納為妾嗎?不能。但如果娶她為妻,那原配杜氏呢?英雄難過美人關,鐵血冷汗關羽也拜倒在杜氏娘子的石榴裙下。在那個時候劉關張還只是依附於曹操的手下,不知為何,關羽竟看上了杜氏。 在攻打呂布前,他就聽說杜氏娘子被呂布佔為己有,也許乘著這次攻打呂布,他可以解救杜氏。其實就是將杜氏搶奪過來罷了。心急的關羽急忙向曹操請求將杜氏交給自己,還一直提醒曹操記得承諾。
-
曹操的身邊,早已形成人才「滾雪球效應」,但他為何放棄了關羽?
劉備不就是因為禮賢下士,而最終贏得後世美名的典範嗎?曹操的身邊,已經形成了人才「滾雪球效應」懂得籠絡人才,善於讓人才盡為己用者,不只劉備一人,曹操更是其中翹楚。曹操與袁紹謀取天下,他們的眼光和戰略是不同的。袁紹想的是佔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地利」為本;而曹操看到的是要依靠人才,因為人才之興才是事業成功的基礎。
-
身首異處的敗軍之將 關羽怎麼就被捧上了天?
這一最終被關羽斷送了團隊理想和事業的失敗,被輕描淡寫為大意失荊州。臨刑受戮,關雲長大概連眼睛都沒有眨巴一下。除了慷慨赴死之外,關羽恐怕萬沒想到,他這一死,竟死得何其偉大,竟死得無上光榮,竟死出了如虹的氣節,竟死出了蓋世的英名,竟死出了三國留存後世的第一聲望。在其死後的近兩千年裡,逐漸被神化為「忠義仁勇」的四字標杆,居然還能「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褒封不盡,廟祀無垠」。
-
老外眼中的三國人物之關羽,忠誠與正義,帶有浪漫色彩的戰士
他們怎樣看關羽呢?我們可以從一些外國文章中窺見一斑。例如在《The man was no myth》這一篇文章中開篇就提到了關羽(Guan Yu)也被稱為關公(Lord Guan),或者成為關聖帝君(Holy Ruler Deity Guan),也可以稱呼為漢壽亭侯(Marquis of Hàn shòu Village)或壯繆侯(Marquis Zhuàng móu)。
-
同是被曹操所擒,為何關羽可以拜將封侯,而呂布卻只能身首異處?
曹操(劇照)導者都希望可以招賢納士,像劉備,以禮賢下士聞名,想比劉備,曹操就顯得更加的求賢若渴了。像這樣一個人,遇到了呂布這樣驍勇善戰的人,不是應該收入麾下嗎?其實領導者看中的不僅僅是能力,還有人品。關羽(劇照)反觀關羽,同樣是兵敗,但是待遇相差的可是很遠吶,關羽一生重情義,這是人人都知道的,所以這就更加激起了曹操的愛才之心,許出高官厚祿,更是將赤兔這種寶馬都贈送出去了,可見曹操對關羽這個人才有多愛惜。
-
關羽、呂布超2米?曹操還不到1米6!
關羽、呂布超2米?曹操還不到1米6!從小學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單位換算,都知道1尺約等於33.3釐米,而古代這個一尺也是飄忽不定的,就拿三國時期來說吧,當時的一尺就是23.04釐米。在三國中有很多關於身高的描寫,比如說堂堂七尺男兒,還有什麼身高八尺,身高一丈了,你知道三國中英雄們的真實身高是多少嗎?
-
關羽溫酒斬華雄真相揭秘: 誰成就了關羽的無敵神話(下)
然後我們回到我最開始提出的問題:誰成就了關羽溫酒斬華雄的神話? 我認為,是袁紹和曹操,成就了關羽的神話。 我們看到書中袁紹有句話,叫做:「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袁紹說的是大實話,在後文中有顏良二十御合戰敗曹操名將徐晃的戰例,有文丑雙戰張遼、徐晃不敗的戰例,可見顏良文丑確實厲害。
-
關羽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導致荊州三郡失陷。那麼關羽為何會大意失荊州的呢?背後的歷史真相是什麼呢?關羽指揮不當,終致地失人亡關羽首戰于禁告捷,使荊州軍處於主動地位。
-
關羽曾再三表示欲娶秦宜祿之妻,結果卻被曹操搶先霸佔
關羽是中國的「義」之典範,歷來受封建君王尊崇,各地皆立有關廟,而以其老家山西運城的解州關帝廟規模最大。據說當地縣令曾挨著關廟蓋了個關夫人廟,直到廟宇落成,方才暗呼糟了!
-
明知曹操必走華容道,諸葛亮為何不派張飛或趙雲去截,而是派關羽
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當有一份報答。今天操兵敗,必走華容道;若令足下,必放他過去。所以不敢教,」雲長說:「好軍師!這一天,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斬顏良,斬文丑,解白馬之圍,報給他。今天碰巧碰上,豈肯放過呢孔明曰:「若放手一搏,又如何?」雲長曰:「以軍法為依!」孔明曰:「依軍法為依!」雲長於是令人立令。雲長又笑曰:「豈不聞兵法為虛?
-
關羽說虎女安能配犬子,他的女兒是誰,是關羽口中所說的虎女嗎?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是既有能力又高傲的人,除了對劉備張飛等人尊敬之外,對其餘人的眼光就顯得有點那麼高傲了,說白了就是看不起別人。在小說中關羽因為一句話把孫權得罪了,這句話就是「虎女安能配犬子。」關羽為什麼說這句話呢?起因還得從荊州說起。
-
曹操身高六尺八寸,為何還被人嘲笑是個子矮小?
在電視劇《曹操》裡,漢靈帝問曹操的身材有多高,回答說「臣六尺八寸」。曹操的回答引來了滿朝文武大笑,大家紛紛嘲笑曹操個子矮小。也許有人會問了:「六尺八寸還個子矮小,古代的人就那麼高嗎?」曹操六尺八寸的身高,換算成今天計量單位就是6.8×23.04=156.672釐米。也就是說曹操的自報的身高只有1米57,難怪會引得滿朝大笑了。電視劇《曹操》關於曹操的身高,並不是胡編亂造,而是典出有故。《魏氏春秋》記載說曹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發」。《世說新語》也說曹操個子矮小「不足以雄遠國」。
-
古代九聖:武聖關羽,詩聖杜甫,那劍聖是誰?不是蓋聶
古人總是喜歡都給人冠予稱號,比如說武聖關羽,詩聖杜甫,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創造了傲人的功績,中國古代有九聖的說法,分別是文聖、史聖、醫聖、書聖、武聖、畫聖、詩聖、茶聖、酒聖,那麼劍聖又是誰呢?2、文聖孔子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年紀輕輕便學富五車,開創的儒學更加是傳承了幾千年,在那個時期的孔子便有門下弟子三千人,《論語》更加是古代學子必讀的科目,古代的學堂更加是把孔子的畫像當成了標誌性的畫像,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萬聖師表。
-
關羽放曹操,項伯放劉邦:二人其實都是「講義氣」的政治糊塗蟲
《三國演義》中,關羽被稱為「義絕」。關羽對自己的結義兄弟講究一個「義」字,更為難得的是,他對於曾經有恩於自己的敵人——曹操,也奉行以「義」為先的行為準則。 在「華容道」中,關羽念及舊日的知遇之恩,把已經窮途末路的曹操放走,這可謂是放虎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