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道理呢,呂布可謂是英勇異常,然而卻逃脫不了戰敗被俘的命運,再看關羽,也是人們心中的英雄,但也曾被曹操所俘虜,他們兩人的作戰能力應該相差不大,但為什麼被俘後呂布被殺,而關羽被拜將封侯呢?
三國時期每個領
導者都希望可以招賢納士,像劉備,以禮賢下士聞名,想比劉備,曹操就顯得更加的求賢若渴了。像這樣一個人,遇到了呂布這樣驍勇善戰的人,不是應該收入麾下嗎?其實領導者看中的不僅僅是能力,還有人品。呂布被曹操所擒之時,就已經投奔過好幾個人了,但他所投奔的人到後邊下場都很不好,大部分是被呂布所殺,所以曹操對其產生了忌憚,害怕到時候自己的下場會和前幾個人一樣,尤其是當呂布說出要認曹操當義父的時候,曹操果斷產生了殺心。你要說這是曹操斬殺呂布的原因那就有點片面了,雖然這方面佔一定的因素,但這絕不是主要原因。
當時呂布被擒的時候旁邊可是站著劉備啊,劉備的雄心壯志大家都了解,是要興復漢室的人,那呂布是曹操的俘虜,如果被曹操收歸麾下,那就是在為自己樹敵啊,所以他就一味的要求曹操幹掉呂布,更是在呂布認曹操為義父時拿出呂布前兩次親手殺掉義父的事來「告誡」曹操要慎重行事。還有呂布的反覆無常也讓曹操心裡不安,鑑於此,曹操才下令斬了呂布。換句話說,呂布的死與劉備脫不開關係。
反觀關羽,同樣是兵敗,但是待遇相差的可是很遠吶,關羽一生重情義,這是人人都知道的,所以這就更加激起了曹操的愛才之心,許出高官厚祿,更是將赤兔這種寶馬都贈送出去了,可見曹操對關羽這個人才有多愛惜。但是正是因為關羽重情義,所以才沒有答應曹操的招降,而是一直在等待在自己的長兄劉皇叔。
關羽與呂布的不同之處在於呂布為了眼前的利益可以背叛任何人,而關羽對人卻是肝膽相照,忠心耿耿。在這方面贏得了曹操的尊重,另一方面,曹操大營裡缺少像關羽這樣的大將,剛好可以讓關羽用來對抗東吳。而呂布這種人如果一旦造反,曹操手底下沒有人能降得住,給曹操將會造成很大的損失。並且,呂布被俘的時候,劉備,東吳實力還沒有壯大,一切情況還在曹操的掌握之中,對呂布的需求沒有那麼大。
其實兩個人的差距就是在做人上,呂布給人的感覺就是虛偽,忘恩負義。而關羽就是那種忠義誠信打動了所有人,不光是義兄劉備,還有對手曹操。曹操招降他就是看中了他的人品,而呂布也是因為人品不好而招致殺身之禍,如果呂布像關羽一樣忠義,那麼他不會就這樣死去,再加上那一身高超的武藝,肯定會受到重用。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通過他們兩人被俘後待遇的不同來展現一個好的人品是有多麼重要。這就教育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如果連基本的品德都沒有,那麼能力再好有什麼用,因為沒人敢用你。這也許就是所謂的英雄無用武之地了吧,注重能力的同時還要保證做人基本的忠信誠實。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你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