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菸頭、偷罌粟、喝致幻劑,盤點動物裡的吸毒犯

2021-01-15 騰訊網

貓是非常高冷的動物,為了能夠親近貓,一些貓主子不得不採取一些特別手段。

貓薄荷,一種能讓貓高度興奮起來的植物,貓聞了之後,會在5-15-分鐘內,打滾、眯眼、嗷嗷叫,有些貓還會追逐幻想中的老鼠,總之就是,嗨的不行,貓薄荷中含有一種萜類物質,稱為荊芥內酯,它能刺激貓的神經元,看上去就好像人類吸大麻一樣的。

貓薄荷大約能對70%的貓起作用,也對老虎、獅子這類嗅覺靈敏的大貓起作用,貓吸過貓薄荷之後,變得呆萌,易於親近,因此很多貓主子對此欲罷不能,貓薄荷雖然不會讓貓咪成癮,但經常刺激貓咪神經,容易讓它們出現內分泌紊亂。

在自然界,貓咪們能獲得精神活性物質非常有限,但由於與人類的交集越來越多,它們已經獲得了吸食貓薄荷這種天然毒品的權利。

今天,人類世界的毒癮,有向動物圈蔓延的趨勢。

人類的毒品正在汙染動物界

香菸,這是人類世界存在最廣泛的慢性毒品,如今正在侵蝕人類以外動物們的健康。一些在動物園的黑猩猩,因為撿遊客扔下的菸頭抽,漸漸的染上了菸癮,而一些低素質的遊客,見猩猩抽菸,還會主動派煙給黑猩猩,以此取樂。

久而久之,一些動物園的黑猩猩如人類裡的老菸民一樣,菸癮難除,每天不抽幾包煙,就會大喊大叫。

作為一種和人類最為接近的靈長類動物,它們的快樂和人類幾乎是共通的,人類對黑猩猩的影響幾乎是肉眼可見的,人類的一舉一動都很容易被它們模仿。我們的影響不止於此,即便和人類比較疏遠的鳥兒,也被人類的毒品影響。

很多鳥兒喜歡把菸蒂運回自己的巢穴,這被認為是鳥兒喜歡吸毒的證據,一些好事者甚至還發布了很多鳥兒抽菸的視頻。但鳥兒真的會抽菸嗎?

很顯然不可能,鳥兒的喙做不出哺乳動物「吮吸」這種高難度的動作,它們進食只能通過吞咽,想要完成抽菸動作,幾乎不可能。那鳥兒為什麼要收集那麼多菸頭呢?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菸頭最終匯聚到了鳥的巢穴,它們被當作建材,變成了舒適的鳥巢。菸頭的過濾棉芯確實是築巢的好材料,而殘留的尼古丁能夠驅散寄生蟲,難怪那些鳥兒要用菸頭築巢,但它們不知道菸頭裡的尼古丁會對雛鳥的染色體發生變異,大大增加畸形、疾病的風險。

它們並不是喜歡吸毒,只是恰好發現了菸頭這個「好材料」,真正喜歡吸毒的動物另有其人。

「罌粟田怪圈」的始作俑者

在印度中央邦有大片土地種植合法的罌粟,罌粟果價值不菲,可到了收穫季,農民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們倖幸苦苦種植的罌粟果被成群的鸚鵡捷足先登了,這些烏鴉用喙劃開成熟的罌粟果,飲食其中的白色汁液。它們過量吸食後,有的躺在田裡打滾,有的發呆不動,十足一副癮君子的派頭。

這些汁液在凝固乾燥後原本是粗製的鴉片,如今卻提前被鸚鵡們享用了,農民們對此苦惱不已,他們試過放鞭炮、放噪音來驅趕這些鳥,可是這些癮君子一旦體驗過鴉片的快樂,便成了趕不走的牛皮糖。

同樣飽受其苦的還有澳大利亞的罌粟種植戶,這裡合法種植了地球近一半的罌粟。每年,一些沙袋鼠會突入到罌粟田裡,大快朵頤,因為吸地太嗨,這些迷迷糊糊的袋鼠連正常的走路都做不到,於是就在田裡面打滾,在罌粟田裡形成一個個「罌粟田怪圈」。

不止是鸚鵡、袋鼠,還有綿羊等其它動物,這些動物在嘗試過一次之後,通常會再度光臨,當罌粟收割完成後,它們無藥可磕,會發生嚴重的戒斷反應,但等到來年罌粟花開,它們依然樂此不疲。

種罌粟的農民和吸毒的動物們究竟誰才是受害者這還不好說,但可以確定的是:不論是對人還是動物,毒品總是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吸毒這件事,動物可比人早

動物界裡發現酒這種天然致幻劑的動物不在少數,一些猴子、大象、果蠅,都有飲果酒的習慣,有些動物甚至發現了效果更強烈的毒品。

卡皮木是南美雨林一種常見的藤本植物,當地巫師會以這種植物為原料,製造「死藤水」這種有強烈致幻的藥,這種藥最早可以追溯到美洲豹身上,美洲豹會主動吃這種植物的根葉子,磕嗨了之後,會在森林裡打滾,玩弄其它動物。

關於嗑藥這件事,動物是人類的師傅。傳說聖誕節的起源,就與致幻劑有關,據說,北極圈附近有一個很古老的民族,每到特殊的日子,族裡的巫師,就會駕著馴鹿,在它的指引下找一種叫毒蠅傘的毒蘑菇。

巫師們將毒蘑菇曬乾後分發給人們,這種毒蘑菇有強烈的致幻效果,會讓人視覺扭曲、失憶等,巫師們認為,以此為媒介,可以溝通神靈。這種儀式流傳下來,松樹、紅果子、馴鹿,種種元素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的聖誕節,誰會想到一個歡慶的日子居然和尋找毒品有關。

很顯然,人類並不是毒品發現的先行者,相反,很多神奇的藥物,都是動物們率先發現的,但對於掙扎在溫飽線上的動物們而言,這些「毒品」只是偶然的調節劑,偶爾嗨一下,就很難得了,而如今,人類卻正在將毒品這項事業「發揚光大」。

在澳大利亞,寵物狗迷上了一種叫甘蔗蟾蜍的動物,這種蟾蜍能分泌一種叫「蟾毒色胺」的致幻劑,狗狗們通過舔食這種蟾蜍的表面達到吸毒的目的,這樣的「舔狗」讓狗主人們頭疼不已。

這種蟾蜍原本並非澳洲本地動物,而是被引進治理害蟲的,如今卻泛濫成災,成了澳洲的一大禍害。

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毒害這個世界,人類的隨手之為,很容易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毒品的苦我們吃的還不夠多嗎?何苦要將毒品遺禍其它動物。

相關焦點

  • 孩子們成了控煙志願者,自製撿菸頭工具,一句話就能讓吸菸者臉紅
    他們戴著印有控煙標識的口罩,向居民發放「戒菸倡議書」;拎著大大的塑膠袋,彎腰仔細尋找隱藏在草叢、樹洞裡的菸頭;用五彩斑斕的控煙小報,表達對美好環境的嚮往……他們是一群可愛的中小學生,同時也是盡職的小小控煙志願者。他們用微薄的力量,為「無煙北京」站臺、吶喊。
  • 六旬農婦種植罌粟獲刑六月!看看除了罌粟還有哪些毒品原植物
    2017年4月份,年過六十的湖南省冷水灘花橋街某村蘇某到山裡去採蘑菇,看到有結了果的罌粟,於是就摘了一個果實藏在家裡。2017年10月,蘇某拿出藏在家裡的罌粟果將裡面的種子撒在自家一塊很偏僻的地裡。蘇某說公安機關、政府部門及村幹部都做了宣傳,她知道種植罌粟是犯法的,但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應該不會被抓,而且聽說雞鴨吃了罌粟不會生病,於是就種了點打算餵雞鴨。2018年3月27日,公安局民警李某等人在工作中發現蘇某種植的罌粟,經現場清點,共760 株。
  • 北大撿菸頭的老人:培養了六千名弟子,30人成為各國駐外大使
    北大撿菸頭的老人:培養了六千名弟子,30人成為各國駐外大使有人說,我們的國家以後很難出來大師了。什麼是大師?你從農村來這裡讀書,布袋裡裝著全部家當,你能把它託付給我,就是對我最大的信任,我又怎能不認真對待呢?」方敏感動不已。《藝術人生》主持人朱軍曾當面向季老核實此事。季羨林幽默地回答:「有這麼檔子事!但關於其中的稱謂得更正一下。那個學生當時不是稱我『大爺』,而是『老師傅』!」。
  • 動物也會「吸毒」成癮?動物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癮君子?
    毒品的製作原料多取自大自然,那麼生活在其中的動物們是否也會被這些原生毒品「誘惑」呢?答案是肯定的,動物界其實潛藏著許多吸毒成癮、自甘墮落的「癮君子」,它們對毒品的痴迷可能一點都不亞於人類。絞盡腦汁偷罌粟的鸚鵡
  • 河南鞏義:收集菸頭1865公斤,兌換獎品12萬餘元,網友稱太合算了
    其目的可想而知,是希望廣大的市民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衛生習慣,珍惜本市的城市環境,從而做到不亂扔菸頭,主動讓市民收集菸頭,並可以用來兌換獎品來刺激大家。當然,面對這樣的菸頭兌換獎品的活動,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這樣一來撿菸頭比撿廢品都值錢了,這不怕刺激大家抽菸換獎品嗎?看到在展示現場堆放的裝在編織袋裡的菸頭,可以說是蔚為壯觀。
  • 致幻劑帶來「無我之境」?
    致幻劑帶來「無我之境」?一半接受安慰劑,另一半接受中低劑量致幻劑(0.17 mg/kg 體重)。該團隊利用磁共振質子波譜(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術觀察內側前額葉皮質(mPFC)及海馬內穀氨酸等神經化學物質的濃度。其中內側前額葉皮質及海馬一直被認為是致幻劑體驗的關鍵。
  • 大白鴨偷喝遊客啤酒 酒醉也「耍酒瘋」(組圖)
    發現  鴨子偷遊客啤酒喝  半個月前,吉林市民王女士到長白島給任建國師傅送來一隻白色的鴨子。王女士說,這是一年前在長春農博會上買的北京鴨,因家裡沒地方放,把它送過來養。  3天前的中午,小李和幾個同學來長白島野餐,就在他們吃得盡興時,大白鴨晃晃悠悠地走過來,趁小李不注意,將紙杯裡的酒喝了幾口。「這隻鴨子會喝酒!」小李又往杯裡倒了不少啤酒,結果大白鴨又全給喝了。  核實  大白鴨的酒量還不小  「鴨子能喝啤酒?」
  • 動物誤食罌粟後走路兜圈子?「麥田怪圈」成因有新說
    而人們最近發現,當動物誤食了罌粟之後,它們就會像「喝醉了」似地原地兜圈。這是否能夠為科學界進一步了解「麥田怪圈」現象提供新的線索呢?據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26日報導,在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上,一群袋鼠無意中闖入了一片罌粟地裡。它們在那裡左啃右嚼一番後,就逐漸「飄飄欲仙」了。於是,這些生物不再沿直線行走,而是不斷地做「同心圓運動」。
  • 駐馬店:居民花盆裡種罌粟,剷除!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釗 通訊員 史子君 眼下,正值罌粟生長時節,為從源頭上杜絕毒品原植物種植,駐馬店市公安局西園分局先後組織80餘名警力深入轄區開展走訪排查,全力開展禁毒鏟毒行動。「我聽說用大煙(罌粟)殼泡水能治病,就在院子裡種了幾棵。」面對民警的詢問,83歲的王老太解釋說。「罌粟(原植物)屬於毒品,私自種植是違法行為。」民警對王老太的行為予以批評教育,並對其種植在花盆裡的幾株罌粟幼苗當場進行了剷除和收繳。
  • 袋鼠愛嚼罌粟、馬兒為草而狂,這些動物也對毒品很痴迷
    人類就是動物的一種,屬於高等動物,根據物種起源來說,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既然人嗑藥容易上癮,動物會不會也上癮呢?答案是:「YES!」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很多動物嗑藥也會上癮,或許有人會感覺到很奇特,總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對毒品上癮的可不只有我們人類。嗑藥的袋鼠澳大利亞種植了我們地球上小半數的合法罌粟,在這裡上癮的大有人在,但是神奇的是這裡的袋鼠也對毒品上癮。
  • 虞美人罌粟花傻傻分不清,其實真的可以在家裡合法種罌粟花
    新聞報導:安徽省肥東縣有位85歲的老農民,因聽說很多中藥店高價收購罌粟果, 就在自家承包的責任地裡種了900 多棵罌粟。被發現後,涉嫌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 緩刑兩年, 並處罰金2000元,算是從輕處理,警察剷除了所有的罌粟植物。
  • [安化]女子種罌粟煮水喝治頭痛 被刑拘
    去年10月,她聽人說鴉片有治療頭痛的作用,便從他人手中弄到一個鴉片殼(罌粟果)種在山上,待到其果子成熟,摘來煮水喝。      案發後,李某所植罌粟苗數量共計1815株,均已被當地警方全部剷除。
  • 鬼罌粟,罌粟花中的機靈鬼!
    在一座公園裡的花壇裡,發現了一片色澤鮮豔的花兒,圍觀者忙著欣賞拍照,也有人輕聲嘀咕,這是什麼花啊?看著好像是罌粟,難道在加拿大,可以光明正大地種植罌粟嗎?我也很好奇,看著這些美麗嫵媚的花朵,除了拍照外,最想知道的就是:這些花到底是不是罌粟花?別急,識別花草我有奇招,就是我手機裡的「識花君」和「形色」君,有這兩個寶貝在手,什麼樣的花兒也難不倒我。
  •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
    因此,在我的記憶裡老鼠是我的天敵,我特別厭惡他那尖尖的嘴巴,溜溜的小眼,灰褐色的絨毛,還有那長長的鬍鬚,我憎恨世界上為什麼有這種奇特的動物,我憎恨屬相中怎麼有這樣的名詞而旦旦我又出生在這一年。在他個人的專輯中,畫滿了各式各樣的老鼠,有挖地洞的,有跳臺的,有打食的,有偷油的,有擺地攤的,當然也有跳廣場舞的,在他的印象裡,老鼠是親近的,和善的,具有集體主義精神,他們具有聰穎的智慧,它們互通有無,互幫互助,多了關心,沒有欺詐,處在一片祥和中。
  • 野罌粟(罌粟科 罌粟屬)
    當時蟲蟲開始拍花識植物不到半年,不是罌粟就很不嚴謹的管她叫假罌粟。今年3月去四川踏春賞花,那天與桃花仙子會面後的返程途中,在休息站下車松筋骨,蟲蟲點了根煙,邊觀賞花壇裡多彩的虞美人,看著看著,發現與上次在拉薩看到的好像不一樣呢。
  • 觸目驚心 調料裡添加罌粟殼 工業原料勾兌食醋
    原標題:觸目驚心 調料裡添加罌粟殼 工業原料勾兌食醋   亞硝酸鹽滷豬蹄致人中毒   2017年4月23日,消費者楊某在渭南市富平縣一滷肉店購買滷豬蹄2斤,其侄子、侄女食用後出現嘴唇、手指發紫症狀,經西安市兒童醫院診斷為亞硝酸鹽中毒。
  • 聽說「罌粟果煮水治拉肚」,隨身帶了15顆
    近日,王女士從淮安乘坐火車回山東老家,過安檢時被攔了下來,安檢員檢查發現她的行李中夾帶了15顆罌粟果。王女士只知道這東西煮水喝可以治療拉肚子,哪知自己的行為已經違法。處警民警考慮到王女士所攜帶的罌粟數量較少,且用於治病,沒有造成較大危害,批評教育後能主動悔改,最終對她從輕處罰——沒收罌粟,罰款200元。
  • 7旬老太聽信罌粟熬水治腿病 種150株罌粟被查處
    昨天下午,接受批評教育後,西華縣清河驛鄉70多歲的張老太一直後悔,不該聽信罌粟熬能治腿病的話,並連連向民警道謝。  在開展「一村一警」工作中,西華縣公安局清河驛派出所指導員陳陽、副所長宋永輝到王子營行政村,向群眾講解禁毒知識,並發放禁毒宣傳資料。這時,有群眾反映在王子營行政村曹河村北面有人種植罌粟。陳陽和宋永輝立即趕到罌粟盛開的地方。
  • 小浣熊跑到住宅裡偷貓糧,還在飲用水裡洗爪爪,加上字幕更搞笑
    小浣熊跑到住宅裡偷貓糧,還在飲用水裡洗爪爪,加上字幕更搞笑很多人都將小熊貓與小浣熊分不清楚,其實很簡單,就從毛色上都能分清,浣熊大多數都是灰色的,而小熊貓則是紅棕色的,而且相比較小浣熊顯得更加「討厭」,而小熊貓更加的呆萌,今天小編就給你們帶來一隻偷貓糧的小浣熊
  • 解讀罌粟——如何區分罌粟和虞美人?
    5月13日,民警帶了幾株疑似罌粟苗,讓西安植物園的相關人員鑑定。種植者解釋說只是當花來養,僅僅用於觀賞。鑑定結果表明,這幾株植物都是罌粟。這位居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觸犯了法律。  罌粟,是製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國家明文禁止種植和銷售。西安警方查處的非法種植罌粟案件中,大部分種植者因「無知」而誤種罌粟,另外,還有用於治病和食用等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