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個冰的世界,距地球只有9億公裡,可能會有生命存在

2021-01-08 探索宇宙說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才知道宇宙有多麼的浩瀚,地球有多麼的渺小。同時一個讓無數人不斷思考的話題出現了:地外生命是否存在?

地球是一顆物種豐富的生命星球,生命的種類達數百萬種以上,而在遠古時期的地球,生命的種類遠遠越超現代,只是後來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生命的種類越來越少,現在的生命種類相比於數億年前,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

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沒有到浩瀚的宇宙之前,很多人會認為地球是宇宙唯一的生命星球。可是當人類看到浩瀚的宇宙之後,過去的認知再也沒有了。更多的人則認為外星生命是存在的,浩瀚的宇宙不可能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也不可能只有人類這一個智慧文明。

想要確定地外生命的存在,那就需要尋找到相關的證據才行,所以半個多世紀前,科學家就開始了地外生命搜尋計劃,先後通過各種方法來搜尋地外生命,比如派出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飛船向宇宙深處前進,試圖發現地外文明的存在。

除了派出星際飛船,科學家還通過天文望遠鏡搜尋跟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通過搜尋的確發現了不少跟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可是由於它們距離地球都比較遙遠,都在太陽系之外,我們也無法確定行星上面是否有生命或者文明的存在。

事實上,以人類現在的太空科技,太陽系外存在的地外生命或者外星文明,我們根本是發現不了的,除非外星文明主動來到地球跟人類接觸。所以,後來科學家將探尋地外生命的重點放在了太陽系內,只有太陽系內才是人類在未來有希望發現地外生命的重要區域。

尋找太陽系內的地外生命,最初的時候科學家將目標放在了金星,因為它跟地球最相似,號稱地球的姐妹行星,而且八大行星中,它離地球最近。科學家猜測金星上面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於是人類剛走出地球之後,先後向金星發射了幾十個探測器。

可是當探測器到達金星之後才發現,金星的環境太惡劣了,不僅有厚厚的大氣層,酸雨層,而且表面的溫度也高達460攝氏度,軌道探測器看不清金星表面,探測器也很難登陸金星表面,即使登陸了也只能呆很短的時間,所以最後只能放棄探測金星,將重點目標放在了另一顆跟地球相似的行星-火星。

通過對火星長達半個世紀的探測,人類對火星有了更多的認知,知道火星有水的存在,有甲烷等有機物的存在,可是直到現在,我們仍然沒有在火星發現任何的生命。

除了火星,科學家還發現有一顆衛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比火星還要大,這顆衛星就是木衛二,它在1610被伽利略發現,是木星的第六顆已知衛星,是木星的第四大衛星。

1995年12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伽利略探測器進入環木星軌道。在第一批觀測目標中,伽利略探測器發現木衛二是個冰冷的世界,調整軌道之後從木衛二上大約351公裡的高度掠過,發現了漫山遍野的冰,大量的冰層覆蓋了整個木衛二。

由此可見,木衛二是一個冰的世界,當然光依靠星球表面有大量的冰存在,還無法讓科學家如此激動,認為木衛二可能會有生命存在。真正讓科學家激動的是木衛二的地磁北極點在不斷變化,大約每5.5個小時移動一次,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地球上,地球的地磁北極以每天20.5米的速度移動。

磁極的移動變化說明在木衛二的冰層之下是有液態水流動的,由此科學家得出一個結論:木衛二厚厚的冰層之下有一個巨大的液態海洋,含水量可能比地球還要多。

液態水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人類的認知裡,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早期的生命就誕生於海洋中,沒有水的存在就不會有地球生命的誕生,所以地球生命的組織中70%的物質都是水。木衛二厚厚的冰層下有巨大的海洋存在,那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自然就很大了。

而且探測器還在木衛二南半球發現有物質不斷從冰層之下噴出,這可能就是冰層之下的液態水噴射而出的景象,從這一現象中也可以確定木衛二冰層之下確實有液態海洋的存在。

雖然科學家基本確定木衛二有海洋的存在,但是想要進入冰下海洋探索生命的存在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根據科學家對木衛二的觀測研究,認為木衛二的冰層厚度可能達數公裡到數十公裡。如此厚的冰層如果是在地球上,自然有方法可以鑽透,可是在木衛二上面,這就成了一個巨大的難題。

為此科學家設想設計一款冰川鑽探機器人,外形像一條魚雷,採用核動力推進,可穿透至少30公裡厚的冰川。不過,這樣的破冰機器人目前只是設想中,還沒有進行研究實施。

除了使用破冰機器人深入冰層之下探索生命之外,科學家還想到了另外一個方法來探索生命存在的可能,這個方法就是利用木衛二南半球噴射而出的冰下物質。如果木衛二冰層之下的海洋中有生命的存在,那麼噴射到冰面之上的水冰中也可能會有生命存在。

如果我們能夠派出探測器,將南半球噴射而出的水冰物質採集回來,探測這些物質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如果有微生物,細菌等物質存在,那土衛二冰下海洋中存在生命將不用懷疑。如果細菌或微生物的含量較高,那麼其中存在類似魚類這樣的複雜海洋生物存在的概念就更大了。

當然,目前以人類的科技,還沒有能力輕鬆登陸木衛二進行樣品採集甚至是破冰實驗。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相信用不了多久,探測器就可以登陸木衛二進行各種探測,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揭開木衛二生命之謎。

當然,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只不過,即使火星存在生命,也可能是以微生物形式存在的可能性最大。想要在太陽系發現更加複雜的生命,木衛二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以人類現在的科技,外星生命對於我們自然是非常好奇的,人人都想知道外星生命是什麼樣子?可是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人類走進星際時代之後,能夠走出太陽系進行探索之後,外星生命的存在就不再稀奇了。相信浩瀚的宇宙,外星生命和外星文明有可能也是普遍的存在,只是人類現在的科技實力有限,還沒有能力見識到真正的宇宙。

小夥伴們,人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它是一個充滿冰的星球,直徑達到3100公裡,冰下海洋可能存在生命
    雖然科學家目前還沒有在太陽系發現任何地外生命的存在,但是科學家卻堅信地外生命是存在的,人類之所以還沒有找到,一個原因是我們的科技還相對非常落後,另一個原因就是尋找的方向可能錯了。地球生命的誕生和生存離不開水,可以說水是生命之源。
  • 太陽系可能存在生命的幾個星球,其中一個可能會成為「第二家園」
    除此之外,根據探測器對火星的分析得知,火星的一些隕石坑中存在一些鹽分,還有一個適宜生命的酸鹼PH值。這意味著,遠古時代的火星,這些隕石坑中可能是一些鹹水湖、迷你海洋。在我們地球上,海洋在生命起源歷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有科學家認為,遠古時代的火星可能出現過生命起源。所以現在有一些探測器專門對這些隕石坑進行探索,希望能夠發現火星生命的跡象。
  • 它是太陽系第四大衛星,存在大量冰下液態水,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
    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第一個想要弄明白的問題就是是否有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的存在。大部分的科學家認為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應該是存在的。不過受限於人類科技的限制,太陽系外的世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是無法派出探測器或飛船去探索。
  • 科學菌:它是一顆充滿冰的星球,科學家表示冰下海洋或有生命存在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它是一顆充滿冰的星球,科學家表示冰下海洋或有生命存在。地球是一顆具有生命的星球,最主要的是我們地球上是有液態水的,海洋便既能夠達到總面積的71%。科學家一直非常致力於尋找地外生命,所以也是先從類地行星開始探測,目前在太陽系之外有很多的類地行星上都有液態水,也就大大的增加了生命存在的概率,但是這一些類地行星距離我們地球實在是太遠了,我們目前還沒有辦法飛出太陽系。所以目前來說,人類尋找地外生命是在太陽系之內,我們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 科學家發現新家園,距地球約39光年,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
    要知道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有質量的物體速度只能無限接近光速,在我們完全沒有破解時空奧秘之前,人類的飛船能夠實現的速度只有亞光速。依靠亞光速飛行,我們能夠選擇探索的星空範圍也只限於百光年範圍內。那麼在這個範圍內有適宜人類的生存的第二家園嗎?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不斷的努力觀測,終於發現了人類的新家園,這是一顆距地球約39光年的美麗行星。
  • 距地球4.2光年之外,可能存在一顆超級地球,那是一個冰的世界
    人類是地球唯一的智慧生命,誕生於數百萬年前。人類誕生之後,通過漫長的進化演化,走進了文明時代,而人類文明又經過上萬年左右的發展,終於在數百年前走上了科技發展的道路。科技的出現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飛躍,不僅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認知,而且還讓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
  • 它隱藏在太陽系邊緣無數年,距地球180億公裡,終於被科學家發現
    我們目前能夠探索的也只是太陽系的範圍,就算是在銀河系面前渺小的太陽系,對於人類來說還是充滿了秘密,我們對太陽系的認知也是有限的,比如太陽系其它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土衛六厚厚的大氣層之外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土衛二的冰層下面是否有生命等。
  • 真的只有地球存在生命嗎?這些地方可能還有生命存在!
    紅巨星: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是因為地球上有水,而且地球的位置是正確的,也就是說,如果地球離太陽更近,那麼地球上的水就會蒸發掉。如果離太陽很遠,那麼地球就會被冰球凍住。科學家們發現有一個地方可能存在水,那就是冰凍的衛星或系外行星。但既然凍了,怎麼解凍呢?
  • 冥王星或存在生命!有冰有海洋,NASA宣布對其進行生命探索
    如果存在,行星的「宜居區域」將要比以往所認為的要大得多。如果冥王星上存在生命,那麼生命將可以存在於很多地方。這是五年前NASA的發現所帶來的成果,當時它的「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從32.6億英裡遠的距離發送了有史以來第一張的矮行星特寫照片。返回的數據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冥王星的一切,冥王星可能在其冰冷的表面之下有一個液態水海洋。
  •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拍下「葫蘆狀」星體,有股力量牽引人類
    地球在整個宇宙中似乎是平坦的,但它對人類有著非凡的意義。 因為地球賦予人類生命,供給萬物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充足的資源,如果不是地球的支持,今天就不會有人類文明,多虧了地球的保護,人類文明才能大步向前。 地球是宇宙中一個小小的藍點,如果你不注意,它是可以忽略的。 很難想像一個星球能容納數十億人,無數動植物。
  • 距地球40萬億公裡,直徑只有太陽1/7,這顆恆星或是人類最後歸宿
    因為太陽的亮度正在逐步增加,大約每10億年就會增加10%。變亮的太陽會讓地球溫度不斷升高。以目前的太陽變化的速度來看,大約10億年後地球就會變得非常炎熱而不是人類生存了。10億年後如果人類還存在的話,人類就要不得不離開地球飛往茫茫的宇宙尋找新的家園了。宇宙中哪裡是我們的下一個家園呢?有人說火星也可以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
  • 穀神星隕石坑內發現「冰鹽」,地下或暗藏海洋,不排除存在生命
    如鹽水真的存在的話,不排除有微生物等存在的可能性。  穀神星的名字來自羅馬神話農業女神瑟雷絲(Ceres)。它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由義大利天文學家朱塞佩·皮亞齊(Giuseppe Piazzi)在1801年發現,也是火木小行帶裡最大的星體。穀神星最初被歸類為行星,但其個頭太大,最後在2006年被認定為「矮行星」。
  • 地球是一個海洋的世界,太陽系還有比地球水資源更多的星球嗎?
    從太空看地球,我們會發現它真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世界。地球的外觀呈現出美麗的藍色光芒,所以我們稱地球為藍色星球。 地球為什麼是藍色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地表有豐富的液態水資源。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覆蓋,而陸地面積只有29%。
  • 形態各異的冰:地球就曾經是一個「大雪球」
    冰川的範圍從一個足球場(長度110米左右)到數百公裡不等,在每個大陸都有分布。從本質上來說,冰川其實是較小的冰帽和冰蓋,它們都是規模龐大的冰體,可以緩慢地穿過地表景觀,無論其下方是什麼。這一特徵意味著冰混合物對冰川斷裂的程度,以及有多少淡水進入峽灣有重要影響。
  • 地球到底有多麼的渺小?64億公裡外拍攝的照片告訴了我們答案
    火星距離地球5500萬公裡到4億公裡不等,這主要取決於火星的公轉軌道。站在火星上看地球,地球就是萬千星星中的一員,它和其它星星唯一不同的就是泛著點藍光,以此來顯示它生命星球的身份。離開火星之下,下一站就是木星,木星距地球約7.8億公裡,在這個位置看地球,地球就非常小了,大約只有一粒塵埃那麼多。
  • 形態各異的冰:地球曾經就是一個 「大雪球」
    冰川的範圍從一個足球場(長度110米左右)到數百公裡不等,在每個大陸都有分布。從本質上來說,冰川其實是較小的冰帽和冰蓋,它們都是規模龐大的冰體,可以緩慢地穿過地表景觀,無論其下方是什麼。班傑明·愛德華茲(Benjamin Edwards)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狄金森學院的火山學家,主要研究冰川和火山的相互作用,他表示,這些緩慢移動的巨大冰體可以橫越整個山脈甚至活火山。
  • 9月6日小行星抵達地球軌道!速度5萬公裡/時,或存在撞擊風險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最新數據,一顆直徑為270米的巨大小行星正在以50240公裡/小時的速度駛向地球,最終將於9月6日與地球軌道交叉重疊,存在一定撞擊的可能性。所謂小行星是繞太陽公轉的一個小小的巖石體,大多數被發現於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於太陽系的任何地方。
  • 直徑只有3100公裡,液態水卻比地球多,這顆星球可能存在生命
    旅行者1號在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由此可見地球有多孤獨人類非常迫切地想找到宇宙中的外星文明,不要求它們能夠幫助人類解決問題,至少找到一個可以傾訴的宇宙兄弟文明,不至於那麼孤獨,儘管人類的目標很簡單,但是現實很殘酷,人類從50年代開始一直在宇宙中尋找地外文明,幾乎動用了各種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建設地面射電望遠鏡、太空望遠鏡、發射深空探測器、進行月球、火星探測等,可是不管人類怎麼努力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42億光年,可能存在氧氣
    其中一顆名為「HD69830d」的類地行星就是一科學家發現的新超級地球,它距地球約42億光年,質量是地球的16倍,而且同樣是處於宜居帶內的行星。科學家猜測這顆超級地球上面會有大氣層,有適宜的溫度和液態水,有可能還存在氧氣層。如此完美的生態環境,不正是人類尋找的新地球嗎?那麼這顆星球有希望成為人類未來的移民行星嗎?答案是非常困難,之所以如此說,主要有以下幾點未知的情況出現。
  • 7億年前「雪球地球」或仍有生命存在
    夏日炎炎,你是否想過現在炎熱的天氣在7億年前,無論是不是春夏秋冬都是冰雪覆蓋的樣子,沒有炎熱,只有嚴寒,地球因為被冰雪幾乎完全覆蓋而成為了一個「雪球地球」,如果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南方的朋友還會羨慕北方的大雪時候的樣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