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害得長平大戰爆發,他到底是不是坑?細看這位君子的操作
戰國4公子裡面除了信陵君以外,其他的幾位公子似乎都不是什麼好人,特別是大名鼎鼎的平原君,這個人被很多的成語故事引用到,所以以前學語文的時候經常認識到他。但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對平原君都沒有什麼好印象,因為是他導致了長平大戰的爆發,最終導致趙國幾乎面臨滅頂之災。那麼這位在影視作品和成語故事中都不怎麼樣的人物,他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真的是一個神坑隊友嗎?是,本期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下這位君子的操作。
其實關於平原君的歷史,史書中的記載還真不少,但是在司馬遷老先生的評價中,我們可以看到滿滿的惡評。司馬遷先生對於平原君的評價是利慾昏心,結果導致亡國亡天下。雖然對於司馬遷先生的評價,我們不好進行過多的糾結,但是歷史上的平原君其實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的不堪,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惡名,關鍵是因為它導致了長平大戰。
根據史記記載,當年韓國遭到秦國的猛烈進攻,結果丟失了上黨地區,當時太守馮亭不願意就這麼投降與秦國,所以想把上黨讓給趙國來挑起兩國戰爭。面對這塊肥肉突然從天而降,趙國君臣猶豫不決,結果在平原君趙勝的堅持之下,趙孝成王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塊土地,最終也導致了長平大戰的爆發。按照司馬遷老先生的認為,平原君只看到利益而忽略了利益背後的危險,所以導致了這場戰爭的悲劇。
其實關於這一個世界歷史學界有著不同的看法,因為當時秦趙兩國已經成為兩強對決的姿態,這就好像是後來的美蘇冷戰一樣。兩大強國的對抗,一方示弱則有可能導致自己的權威全面崩塌,所以兩大強國相遇,最好的做法只有兩強相遇勇者勝。因此很多學者認為,平原君接受上黨的舉動其實並沒有錯,因為如果不接受上島邯鄲,將會面臨秦軍的直接進攻,這是很危險的。不過當時平原君的錯誤也是有的,那就是他接受了上黨地區以後,卻沒有做好與秦軍決一死戰的勇氣與決心。因此平原君趙勝他的確坑了趙國,但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過錯。
而且除此以外,史書中還記載了平原君的另外兩個事情。第1個事情就是當年平原君與毛遂自薦的典故,在往期的節目中我們也聊過,平原君,他可是以必死之心決心要挾持楚王來完成對本國的救贖,所以這位君子是真的有勇氣的,至少面對楚王的時候,他的風度還是不錯的,而且不是他的慫恿,春申君也不會那麼快和他合作。第2件事情也非常的有趣,當時邯鄲保衛戰,趙國馬上要完了,但是平原君卻走夫人路線,強行逼迫信陵君出手,然後來了一波竊符救趙。如果不是平原君的強制,還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信陵君未必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因此結合這些歷史記載來看,當年平原君雖然坑了趙國,讓趙國面臨滅國的危險。但是後來他與老廉頗防禦邯鄲城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一方面,靠著毛遂自建解決了楚國出兵問題,帶來了10萬大軍,另一方面走夫人路線拉攏的信陵君,也拉過來了10萬軍隊,並且堵住了秦軍的後路。因此這個人的人生應該是55開的樣子,他給趙國帶來的巨大危險,但也幫助趙國躲過了危機。所以在歷史上平原君雖然這個人的人品不是特別好,但的確也不是無能之輩,他的能力應該還是值得認可的,可不是影視作品中的神坑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