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時候古人說的話是很有哲理的,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就是一句經典名言,那麼到底怎麼樣的行為,或者是怎麼樣的做法才叫做自強不息呢,而且自強能夠獲得怎樣的成就,這也是一個問題,曾經見到過這樣的一個問題,永恆的生命和不朽的傳說哪一個重要,想到這個問題,就感覺無從選擇
其實古人的好多思想現在隨著我們的發展進步已經被曲解。就先就像是現在的情況,成功就是有錢?這種人生觀是哪裡來的?古人認為的等級應該是士農工商,也就是說從事農業的只是比搞文化的稍微低一點,至於從商的,那是最下的一等,可見古人衡量成功的條件真的和錢無關。但是現在就不是這樣,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在古代,戲子屬於下九流的行當,是人們看不起的,但是現在再看看,哪個演員是這樣的?
自強不息這個詞的定義其實是很寬泛的,記得在求學時代曾經有過這樣一種錯誤的思想被灌輸給我,當地有一種職業就是站在天橋下面等待僱主找人幹活,打零工之類的一個職業,俗稱站橋頭,當時的老師把這種職業作為反面教材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當時不感覺什麼,但是現在想想真實一種錯誤的理念,難道從事的工作不同,就能分出一個高低來?
自強不息是人自己的狀態,不管在幹什麼,都是為了自己,為了親人,為了家庭,這是人之常情,那些人為什麼站橋頭?因為沒有文化,為什麼沒有文化,因為他爸一樣沒有文化不重視教育,導致幾代人沒有一技之長或者是安身立命的本領,那麼再追述,他爸為什麼沒文化?那是因為他爺爺,他爺爺是因為他太爺爺,不要再紋他太爺爺了。
如果仔細想想的話,他的太爺爺生存的年代,顧得上學習文化知識嗎?在座所有人的太太爺爺是不是都在為了簡單的活著二拼命,至少能夠留下自己的子孫,能夠養活自己的家庭,對於這些人來說是很偉大的,自強不息不是特指那些有錢人,每一個人都在自強不息,而且,真正的君子,永遠不會滿身銅臭味,網友們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