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速度非常快,而且經濟總量也達到全球第二,但現在我們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了讓民族復興起來,我們國家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其中就有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大家都知道,科學技術想要發展起來,實驗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下我國耗費時間最長的實驗:將鋼筋混泥土放進海水裡面30年。那麼,這個實驗到底是有著什麼意義呢?
這個實驗跟海洋工程有關,實驗的目的是為了研究不同材質的鋼筋混泥土,發現他們的哪種材質才是最好的,為研究出更好的鋼筋混泥土。大家都知道,海水帶有鹽分是鹹的,這也是海水不能被我們所用的原因。除了味道是鹹的以外,海水還對鋼筋具有腐蝕性,一旦我們泡在海水裡面的鋼筋被海水腐蝕了,那麼對於海洋工程來說,危險是非常大的。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發明出不會被海水腐蝕的鋼筋混泥土,因此,我們才會有這個長達30年的實驗。這個實驗比較枯燥,而且過程也是非常的簡單,就是把鋼筋混泥土放進海水裡面,然後每天觀察鋼筋混泥土的狀態。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實驗所需要經過的時間,竟然達到了整整三十年,足以可見這個實驗的繁雜了。
經過很多專家的努力,到了後面的時候,我們國家的科學院基本上已經了解鋼筋混泥土在海水中不同時間的耐腐蝕性了。為此,我們國家還特意根據這些數據,專門出臺了有關於鋼筋混泥土的標準。當然,雖然實驗取得了不錯的成功,但我們的腳步不能因此而停下來,於是我們就開始了新的實驗。
這個實驗是希望能夠找到,讓鋼筋混泥土的抗腐蝕性增加的辦法,而這個實驗也是持續了幾十年之後,我們才找到有效的辦法。在這幾十年的時間裡面,無數的專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終於發明了一種能夠高度抗腐蝕的鋼筋混泥土。因為這種鋼筋混泥土的出現,國際上對於我們國家一片讚譽,我們國家在鋼筋混泥土這個方面也大大的出了風頭。這種鋼筋混泥土的出現,讓世界各大工程都使用上了,最出名的代表就是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非常的了不起,直接將三個城市連接起來,從名字上來看,這種大橋的地位就非常的不一般。想要建成這座大橋可不是什麼簡單事,除了需要高度發達的技術之外,各種高標準的材料更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任何一樣,這座大橋都是無法誕生的。可以說,正是有這種高度抗腐蝕的鋼筋混泥土的出現,港珠澳大橋才有存在的可能性,不然國家也不會花費大量的人力還有物力,專門去建立一座隨時可能崩潰的大橋。
科學實驗的過程可能非常的枯燥,需要很強的耐心。我們國家之所以在幾十年的時間裡面,就發展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可以說很多科研人員都是功不可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