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耗時的實驗,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30年,意義何在?

2021-02-23 混凝土信息網

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中國的一家科學研究所想要就碼頭的腐蝕情況進行研究。他們採取了實地考察的方式,對華南沿海的18座碼頭進行了非常精準的科學研究,以及相關的數據分析。最後,這些科學家們得出一個非常驚人的結論,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這些在碼頭搭建的鋼筋都遭到相當大程度的腐蝕。而這些鋼筋的腐蝕,也導致該碼頭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但在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就鋼筋的要求有相關的標準,更沒有規定鋼筋的使用年限。科學家們為了證明這個事情做了一個實驗,我國最耗時的實驗,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30年,意義何在?

對於一些海邊的建造工程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海洋。海洋裡有大量的氯鹽,而這些海洋中的氯鹽會使這些臨海的工程受到腐蝕。而鋼筋要想被腐蝕,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電化學過程。之前提到海洋裡有大量的氯鹽,鋼筋又是長期浸泡在海水之中,海洋裡的氯鹽將鋼筋表面的鈍化膜逐漸破壞。使得鋼筋裡面的鐵基沒有鈍化膜的保護,直接暴露在海水之中。

在鐵基直接暴露在海水之中後,鋼筋被腐蝕的速度就會大大加快。大家可能認為鋼筋結實,但即便再結實的鋼筋也有被海水腐蝕殆盡的一天。而鋼筋被海水嚴重腐蝕,會對整個工程造成極大的影響。

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一些工程師做了一個實驗,這些工程師們想測試一下海水裡氯鹽對於建築物的腐蝕程度,工程師們將一些鋼筋的混凝土放在海水裡。便開始了對此的耐腐蝕程度的測試。大家都知道腐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測試的過程也極為漫長。而工程師們每天都會來試驗的地方取樣本進行研究,他們甚至把一塊混凝土整整放在海水裡30年,如此曠日持久的測試只是為了得到最精準的研究結果。

我國在混凝土研究上可以說是有著卓越的成效,我國的研究人員們用了整整30年的時間研製出了,由我們中國人自己配比後得出的一種高性能的混凝土。大家也許聽說過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橫跨香港,珠海。廈門據相關資料顯示,港珠澳大橋的全長達到55km。作為一座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非常考驗工程質量。如果各項標準沒有達標的話,港珠澳大橋根本無法建成,我們建造港珠澳大橋使用的就是我國人員自行研究出的高性能混凝土。港珠澳大橋的許多基礎設施都是被完全浸泡在海水裡的。如果使用的是日常所用的混凝土的話,大橋的壽命會很短。但使用了我們最新研發的混凝土,使得大橋的壽命被極大的提高。在當初工程師們建造的時候,就是以120年的使用壽命為建造目標。

也許有人要問,之前那些工程師們為什麼要耗時30年做這樣一個實驗?意義何在?他們是為了為我國海洋工程建設,提供最基礎的數據和最基本的保障。我們中國自行研究的高性能混凝土,是一項跨時代的發明。這項發明為我們的工程建設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優秀企業推薦

15801451704

聲明:

混凝土信息網發布、轉載、摘編的文章來源於網際網路,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QQ:364935729

相關焦點

  • 我國最耗時的實驗,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30年,意義何在?
    最後,這些科學家們得出一個非常驚人的結論,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這些在碼頭搭建的鋼筋都遭到相當大程度的腐蝕。而這些鋼筋的腐蝕,也導致該碼頭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但在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就鋼筋的要求有相關的標準,更沒有規定鋼筋的使用年限。科學家們為了證明這個事情做了一個實驗,我國最耗時的實驗,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30年,意義何在?
  • 我國耗時最長的實驗,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30年,究竟有啥意義?
    我國經濟能夠有如今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幾代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工作,時至今日,我們每個人都在為中國夢奮鬥著,未來可期,勝利指日可待。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國做了很多重要的科學實驗,其中有很多工作,大家會感覺既單調又枯燥。比如我國就一項實驗,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中,靜待其變,這項觀察長達30年之久,堪稱耗時最長的實驗,究竟有啥意義?
  • 我國耗時最長的實驗,把鋼筋混凝土放到海水30年,究竟有啥意義?
    就比如我國耗時最長的實驗,把鋼筋混凝土放到海水30年,究竟有啥意義?其實這個實驗是和海洋建造工程有關的,目的是為了研究不同鋼筋混凝土的耐腐蝕程度,為研發高性能混凝土做鋪墊。,實驗其實也很簡單,便是將一些鋼筋混凝土放入到海水中每天觀察腐蝕程度,這項實驗過程十分的漫長且枯燥,放置時間最長的鋼筋混凝土竟在海水中被整整浸泡 30年,可見研究過程的繁瑣和枯燥。
  • 中國耗時最長實驗,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30年,其中有啥意義?
    這項實驗並不像大家想像中的那樣高大上,科學家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30年,然後實時監控鋼筋混凝土發生的變化,那麼其中有什麼意義呢?海港是對外交流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因此各國都在加大研發力度,想要找出能夠抵抗住海水侵蝕的方法。1987年的時候,我國的科學家便做了一項實驗,他們想要測試海水中的鹽分對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的侵蝕究竟有多快。
  • 中國耗時最長實驗,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30年,其中有啥意義?
    科學的發展有一個過程,我國曾經做過一項試驗,花了足足30年的時間,最終取得的成果舉世矚目,這是什麼實驗呢?這項實驗並不像大家想像中的那樣高大上,科學家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30年,然後實時監控鋼筋混凝土發生的變化,那麼其中有什麼意義呢?一、海洋建築物面臨的問題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所有在陸地和在空中的生物最開始都是來源於水中。
  • 我國耗時最長的實驗,將鋼筋混凝土放進海水30年,到底有何意義
    大家都知道,科學技術想要發展起來,實驗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下我國耗費時間最長的實驗:將鋼筋混泥土放進海水裡面30年。那麼,這個實驗到底是有著什麼意義呢?大家都知道,海水帶有鹽分是鹹的,這也是海水不能被我們所用的原因。除了味道是鹹的以外,海水還對鋼筋具有腐蝕性,一旦我們泡在海水裡面的鋼筋被海水腐蝕了,那麼對於海洋工程來說,危險是非常大的。
  • 古羅馬混凝土完爆現代材料:已防2000年海水侵蝕
    在杜邦先鋒公司(DuPont Pioneer)長期研究著羅馬古蹟建築遺產的研究員菲利普·布倫(Philip Brune)表示:「這些羅馬防波堤和海港橋墩的材料裡蘊藏著非常大的科學可能性,作為一名工程師,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講,這是人類有史以來使用過得最耐用的材料。」但相較之下,現代的混泥土材料只可以承受數十年的海水腐蝕。
  • 我國科學家耗時30年測出目前最精準引力常數G
    我國科學家耗時30年測出目前最精準引力常數G為基礎物理學研究和開展空間引力波探測提供支撐本報武漢8月30日電 (記者程遠州)30日,《自然》雜誌刊發了我國科學家羅俊與其團隊測量引力常數G的最新結果,該團隊採用兩種不同方法測量
  • 鋼筋與混凝土的共同工作
    1 )抗壓強度:立方體強度以Icu 作為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單位是 N/曠 (MPa) ,例如C20 表示抗壓強度為 20N/mrn2 0 規範共劃分十四個強度等級 , C15 - C80 ,級差為 5N/mrn2。2) 稜柱體抗壓強度!
  • 鋼筋混凝土內鋼筋的變化
    由於要保證鋼筋與混凝土的良好握裹力(這個是個工程名詞,你理解成結合力就行了),用於混凝土中的鋼筋是不允許刷油保護防鏽的,所以鋼筋在被混凝土包裹起來的時候有點浮鏽是很正常的,哪怕鋼筋在埋進混凝土之前光潔如新,考慮到溼混凝土內部鋼筋表面的電化學反應無法避免,在混凝土裡的鋼筋還是要生一部分鏽,但這個鏽的程度很輕,對二者之間的結合力幾乎沒什麼影響。
  • 冠縣鋼筋混凝土切割團隊
    冠縣鋼筋混凝土切割團隊擁有經驗豐富的施工隊伍和專業的混凝土切割機設備:牆鋸切割設備、繩鋸切割設備(又 名液壓牆鋸、液壓牆鋸機、牆體切割機,大型牆鋸,線鋸,金剛石繩鋸、鑽石繩鋸)牆體切割拆除設備等..目前所用的技術有火焰切割、水切割、等離子切割、數控切割等。
  • 鋼筋混凝土柱碳纖維加固技術的應用
    特別是黏結剪切強度應高於混凝土的相應強度, 黏結材料應具有良好的滲透性和與界面和碳纖維布的相容性。它可以抵抗衝擊, 疲勞, 抗老化等, 並且應該滿足簡單結構的要求。 通常, 下層樹脂和流平材料的正粘合強度大於 2. 5MPa且不小於鋼筋混凝土抗拉強度的標準值; 浸漬樹脂將碳纖維布附著到混凝土構件表面,並將二者牢固粘合在一起。
  • 混凝土內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
    2.1.3實際鋼筋保護層厚度對於光圓鋼筋,為混凝土表面與鋼筋表面間的最小距離,對於帶肋鋼筋,其值如圖2.1.3所示。圖2.1.3 帶肋鋼筋保護層厚度C3.3.4 進行鋼筋位置檢測時,探頭有規律地在檢測面上移動,直到儀器顯示接收信號最強或保護層厚度值最小時,結合設計資料判斷鋼筋位置,此時探頭中心線與鋼筋軸線基本重合,在相應位置做好標記。按上述步驟將相鄰的其它鋼筋逐一標出。
  • 大體積鋼筋混凝土筏基施工
    目前,由於混凝土結構在建設和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縫,而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更為普遍。針對結構裂縫在施工中常見且不易控制的問題,本文將結合東一時區1號-6號樓的大體積鋼筋混凝土筏基施工情況,分析了溫度對混凝土裂縫的影響,介紹了大體積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的施工措施,以期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 鋼筋混凝土柱碳纖維加固應用技術
    碳纖維CFRP是整個土木工程界使用最為廣泛且熱門的加固材料,該項加固技術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於90年代後期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國內外很多科研單位和高校就碳纖維CFRP加固混凝土構件這項新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隨著試驗研究的深入,該加固技術的適用範圍不斷擴大,應用技術不斷改進。
  • 橋梁壽命分析的探究——鋼筋混凝土T梁疲勞性能試驗
    隨著我國交通量的不斷增加,橋梁承受反覆車載作用的疲勞問題也愈顯突出,由此導致的結構短壽服役問題亟需引起重視。2014年頒布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已明確提出橋梁應考慮壽命設計。但是,當前我國規範及標準尚缺乏針對鋼筋混凝土梁橋疲勞行為、壽命的校驗方法或理論,因此壽命設計的規定及分析實質上並不落地。
  • 鋼筋混凝土建築壽命究竟能有多長?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長沙商混站出現的混凝土質量問題,不禁讓我聯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國住宅的產權年限只有70年,但是實際使用年限只按50年設計,而此次被爆出問題的建築,混凝土強度遠遠不達標,對於70年的產權來說,已經變成了一紙空頭支票。那麼,對於鋼筋混凝土的建築來說,其壽命最長究竟有多久?
  • 中國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建築:馬丁堂還是瑞記洋行?
    它們當中,三層高的馬丁堂又顯得格外突出,因為它不僅是大學裡最古老的建築,而且也是中國最早的一座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建築,始建於1905年。同一年,廣州的沙面島上,四層高的瑞記洋行新大樓開始建設。《商埠志》也將它稱為「華南地區第一棟真正意義上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
  • FRP與海砂混凝土組合應用的發展與創新
    將海砂混凝土與FRP組合應用於海洋、島礁建設時,海砂和海水可直接從海中取材,利用廣闊的海洋資源,大幅度減少原材料運輸量,取之於海,用之於海,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一種面向於海洋的新型FRP海砂混凝土組合結構被提出,為我國海洋工程建設提供了新的技術方案,同時也為海砂混凝土在工程領域中的應用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 鋼筋混凝土結構對鋼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問:試述鋼筋混凝土結構對鋼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答:(1)對鋼筋強度方面的要求  普通鋼筋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的非預應力鋼筋,主要是HPB235、HRB335、HRB400、RRB400等熱軋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