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權威解讀:新規三大要點如何為正當防衛者撐腰

2020-12-06 北京日報客戶端

判斷防衛是否過當,輕傷以下不算「重大損害」?為正當防衛「鬆綁」是否會導致防衛權濫用?……兩高一部日前聯合發布《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維護公民的正當防衛權利、鼓勵見義勇為、弘揚社會正氣等具有重要意義。就此,北京一中院法官結合審判實踐為大家細緻解讀。

焦點1

《指導意見》捍衛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指導意見》第1條開宗明義地提出「把握立法精神,嚴格公正辦案」。

正當防衛緣起於人類的防衛本能,隨著社會發展,防衛權由本能發展為法律認可的權利,防衛行為由私力報復演變為社會認可的法律行為。而現代意義上的正當防衛制度則起源於西方啟蒙運動時期。在我國,關於正當防衛的最早記載見於《尚書·舜典》,其中的「眚災肆赦」一語包含了過失、正當防衛、緊急避險3種觀念。進入封建社會後,法律對正當防衛制度的規定較為詳盡和系統。西方近現代刑法典中關於正當防衛的規定最早出現在1791年《法國刑法典》,其中第6條規定:「防衛他人侵犯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而殺人時,不為罪。」現代各國普遍規定有正當防衛制度,雖然具體規定的條件不同,但立法旨趣十分相近,均強調正當防衛是天賦人權之一。

追溯我國刑法關於正當防衛制度的立法進程:1979年刑法規定了正當防衛制度,但鑑於司法實踐對正當防衛的適用把握過嚴,為強化防衛權,鼓勵人民群眾勇於同違法犯罪作鬥爭,1997年刑法對正當防衛制度作了重大調整,放寬了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增設了特殊防衛制度。1997年刑法施行以來,由於部分案件情況錯綜複雜,把握起來難度很大,且受「人死為大」「死了人就佔理」的觀念和輿論環境的影響,上述修法精神並未得到徹底貫徹,司法實踐中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仍趨保守,特殊防衛的規定一定程度上處於「休眠」狀態。基於此,《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正當防衛制度的具體適用標準,也明確指出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焦點2

從三大要點看《指導意見》如何為正當防衛者撐腰

其一,進一步明確防衛範圍:明確「不法侵害」的內涵和外延。《指導意見》第5條規定,不法侵害既包括侵犯生命、健康權利的行為,也包括侵犯人身自由、公私財產等權利的行為;既包括犯罪行為,也包括違法行為。

可以防衛未成年人。成年人對於未成年人正在實施的針對其他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應當勸阻、制止;勸阻、制止無效的,可以實行防衛。

可以防衛精神疾病患者。明知侵害人是無刑事責任能力人或者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的,應當儘量使用其他方式避免或者制止侵害;沒有其他方式可以避免、制止不法侵害,或者不法侵害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可以進行反擊。

可以防衛實施不法侵害者的現場同夥。對於多人共同實施不法侵害的,既可以針對直接實施不法侵害的人進行防衛,也可以針對在現場共同實施不法侵害的人進行防衛。

其二,防衛時間判斷上不苛求防衛人:《指導意見》第6條規定:對於不法侵害是否已經開始或者結束,應當立足防衛人在防衛時所處情境,按照社會公眾的一般認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斷,不能苛求防衛人。強調要立足防衛人防衛時所處情境,不能苛求防衛人,這是考慮到在緊張情境下,要求防衛人對不法侵害是否已經開始、是否還會繼續,作出準確的、分毫不差的判斷,實屬強人所難。

《指導意見》第6條還對防衛不適時的法律責任明確規定:對於防衛人因為恐慌、緊張等心理,對不法侵害是否已經開始或者結束產生錯誤認識的,應當根據主客觀相統一原則,依法作出妥當處理。實踐中較為突出的問題之一是有關事後防衛的認定與處理問題。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對不法侵害已經結束、特別是明顯已經結束的情況下實施「防衛」行為的,難以按防衛過當認定和處理,但考慮到在緊張情境下,對不法侵害是否已經結束往往不易作出準確判斷,加之防衛人採取的防衛行為大多帶有激情、激憤因素,故在定性特別是量刑時應當有所考慮。

其三,防衛過當的司法認定尺度更加嚴謹:判斷防衛是否過當,標準不再二選一。《指導意見》明確,認定防衛過當應當同時具備「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損害」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同時明確,判斷「明顯超過必要限度」要綜合考量社會認知和現實情況,輕傷以下不算「重大損害」。

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指導意見》第14條明確要求:對於因侵害人實施嚴重貶損他人人格尊嚴、嚴重違反倫理道德的不法侵害,或者多次、長期實施不法侵害所引發的防衛過當行為,在量刑時應當充分考慮,以確保案件處理既經得起法律檢驗,又符合社會公平正義觀念。

焦點3

為正當防衛「鬆綁」是否會導致防衛權濫用?

《指導意見》在強調維護公民正當防衛權利的基礎上,也從另一個方面強調要防止權利濫用。除了在「總體要求」方面強調要「準確把握界限,防止不當認定」、「對於以防衛為名行不法侵害之實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堅決避免認定為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以外,在諸多具體規則的設定上,也注重體現上述精神,為防衛人設定了適當的退避、容忍義務:

一是侵害人系無刑事責任能力人或限制刑事責任。《指導意見》第7條規定:明知侵害人是無刑事責任能力人或者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的,應當儘量使用其他方式避免或者制止侵害;沒有其他方式可以避免、制止不法侵害,或者不法侵害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可以進行反擊。

二是被侵害人有過錯或者雙方有過錯。《指導意見》第9條規定:因瑣事發生爭執,雙方均不能保持克制而引發爭鬥,對於有過錯的一方先動手且手段明顯過激,或者一方先動手,在對方努力避免衝突的情況下仍繼續侵害的,還擊一方的行為一般應當認定為防衛行為。《指導意見》第10條規定:不法侵害系因行為人的重大過錯引發,行為人在可以使用其他手段避免侵害的情況下,仍故意使用足以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方式還擊,不應認定為防衛行為。

三是顯著輕微損害案件。《指導意見》第10條規定:對於顯著輕微的不法侵害,行為人在可以辨識的情況下,直接使用足以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方式進行制止的,不應認定為防衛行為。

相關焦點

  • 白巖松點評河北「反殺案」:讓正當防衛者不受委屈
    【關鍵詞】正當防衛 據CCTV-13新聞頻道《新聞周刊》26日報導:因拒絕男青年王磊的追求,小菲遭受了幾個月的跟蹤、騷擾,更被恐嚇「不在一起就殺你全家」。半年前的一個深夜,王磊帶著水果刀、甩棍,翻牆潛入小菲家。
  • 馮雨瑤:對正當防衛中緊迫性之判斷的反思
    內容摘要正當防衛制度的實踐適用有向好的趨勢,但總體上還是面臨著應用空間被壓縮的問題。正當防衛的司法認定標準過於嚴苛,裁判者被動適用防衛條款、並對緊迫性要素進行過度解讀,導致司法與立法本意背離,從而稀釋被告人的正當權益。
  • 「暴力傷醫」實行正當防衛之法理剖析
    文/顏毅豪律師一、前言在現代犯罪學理論中,正當防衛是犯罪構成中的違法性阻卻事由,即當某個行為具有構成要件該當性的,若其具有正當防衛之事由時,則阻斷了行為的違法性,正當防衛人不為罪。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制度的立法本意,是為了鼓勵公民和不法行為做鬥爭,免除「見義勇為」者的後顧之憂,以正社會之風尚。
  • 轉變司法理念 準確認定正當防衛
    檢察日報社舉辦正當防衛「三人談」,專家學者認為轉變司法理念 準確認定正當防衛正義網北京11月20日電(見習記者華炫寧)今天上午,正當防衛「三人談」研討活動在京舉辦,與會專家圍繞正當防衛的本質和正當性根據
  • 《正當防衛3》新情報 地圖實際尺寸為400平方英裡
    《正當防衛3》新情報 地圖實際尺寸為400平方英裡 時間:2014-11-14 10:20:53 來源:3DM 作者
  • 《正當防衛4》如何改成中文設置 改中文設置技巧
    導 讀   正當防衛4最近才上市,因為目前可以免費領取,很多玩家都領了一個號,然後他們發現遊戲裡面竟然全是英文
  • 【解讀】法官熱點解讀新《民事證據規定》
    >七、其他要點在正式開始專題解讀之前,首先需明確兩個問題。如果不符合相關條件的,一般不應當認定為有正當理由。如果鑑定人撤銷決定未寫明理由的,一般也應當視為無正當理由。此外,已為生效裁判採納的鑑定意見被鑑定人自行撤銷的,通常需要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解決。4.首次規定鑑定人拒不出庭的後果新規第81條規定,鑑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鑑定意見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 聽說昆蟲都會「正當防衛」了?
    從法律上講,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而大家知道麼,作為在生物進化史上比人類演化時間更久的昆蟲,也有著許多奇奇怪怪的「防衛方式」,或為隱藏自己,或為躲避敵害,甚至為了拯救「同胞」……小小的昆蟲為了能將自身物種的基因保留下來,可以說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下自然界中昆蟲選手們的各種「防衛術」吧。
  • 美法官駁回川普政府關於H-1B籤證新規:理由站不住腳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消息,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加州北區聯邦法院法官懷特(Jeffrey White)駁回了川普政府關於H-1B籤證的新規,並稱其關於修改籤證新規的論述站不住腳。綜合《國會山報》及《世界日報》消息,美國商會與包括加州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在內的多所大學早前在加州對聯邦政府提出控告,指控川普政府籤證新規缺乏正當理由。當地時間1日,這項新規被法官懷特駁回。
  • 正當防衛,不批捕!
    正當防衛,不批捕!,河北省辛集市耿某華正當防衛不批捕案入選。該案的法律要旨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規定「正當防衛的前提是存在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既包括侵犯生命、健康權利的行為,也包括侵犯人身自由、公私財產等權利的行為;既包括犯罪行為,也包括違法行為。不應將不法侵害不當限縮為暴力侵害或者犯罪行為。對於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等不法侵害,可以實行防衛。」
  • 淶源一家三口「反殺」入侵者,算不算正當防衛
    許多網民都對作為犯罪嫌疑人的這一家三口深感同情,主張這一家人應該被認定為正當防衛、免於起訴的聲音,一時間不絕於耳。一人被殺,三人被拘,不論是對王磊還是小雨一家而言,如此慘烈的結果,恐怕都在預料之外。然而,當我們回過頭來仔細審視案件發生前的一系列徵兆,便會發現:早在許久之前,王磊就已經為這場悲劇埋下了伏筆。
  • E3 2018《正當防衛4》:前所未見的物理引擎
    《正當防衛4(Just Cause 4)》讓筆者想起了蒂姆·艾倫(Tim Allen)主演的喜劇動作片。他所裝備的超級武器總會在關鍵時刻沒電,而此時他會淡定地表示:「我重連一下就好了。」然後發出一串賽馬般的長笑。《正當防衛(Just Cause)》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沙盒系列,它有著自己的運作模式。
  • 認定正當防衛還必須顧及客觀歸責法理
    陳章刑事司法上對於防衛性質的認定總是習慣於事後「算經濟帳」,錯誤理解不法侵害,輕易認定互毆,最終大多朝著否定正當防衛的方向作出判決。這種人為壓縮正當防衛成立空間的司法異化現象之所以出現,原因極其複雜,但更多地與實務上將利益衡量原理簡單化、缺乏規範評價理念有關。根據我國刑法第20條第2款規定,肯定防衛過當需要分別考察防衛必要性和防衛結果這兩個獨立條件。
  • 喻浩東:論免除罪責的防衛過當
    即便行為人不構成正當防衛,也仍然存在另一種出罪的可能性,即免除罪責的防衛過當。 在現行刑法語境下,免除罪責的防衛過當如何可能?本文擬從貫徹責任主義的理念出發,對這一問題的答案進行探索。
  • 還原一場輿論風暴的始末《刺死辱母者》如何爆屏?
    於歡案的百度指數走勢讓我們梳理下整個事件的傳播路徑、幾個關鍵的引爆點、以及網民們的態度是如何變化的--(二)感性主張成主流從人倫和情感角度或同情,乃至力挺於歡,呼籲法院作無罪判決等觀點佔到總跟貼量的三分之一,相關熱詞以"這社會"、"正當防衛"、"良知"、"平安"、"正義"等為主,而大量網民的呼喚,還直接引發了新京報、人民日報的兩篇重量級文章--"《辱母刺死案》法院未認定正當防衛,值得商榷"以及"辱母殺人案:法立如何回應倫理困局"。
  • 《正當防衛3》劇情公開 地圖達400平方英裡
    雪崩工作室於本周二正式對外公布了開放性動作遊戲系列《正當防衛》的最新作品《正當防衛3》,而外媒也第一時間打探到了有關遊戲的進一步情報,包括遊戲的劇情設定以及冒險世界的大小,一起來看看吧。
  • 正當防衛3最新情報曝光 地圖尺寸高達400平方英裡
    日在Game Informer就為玩家分享了有關遊戲地圖尺寸以及遊戲劇情的情報,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如既往的火爆動作遊戲風格   從Game Informer了解到的消息表明,《正當防衛3》的劇情發生在2010年發布的《正當防衛2》之後過去的好多年。
  • 《正當防衛4》遊戲沒有聲音怎麼辦 遊戲沒有聲音解決方法
    導 讀 《正當防衛4》如果進入遊戲之後發現沒有聲音是什麼問題呢?應該如何解決呢?
  • 《正當防衛4》電影級新預告 男主龍捲風裡極限逃生
    《正當防衛4》電影級新預告 男主龍捲風裡極限逃生 2018-11-23 17
  • 《正當防衛3》一小時演示 徹底燃燒男人的小宇宙
    《正當防衛》系列每作都非常的火爆,本次的《正當防衛3》當然也不會例外,各種飛天遁地 ,槍戰爆炸,絕對會讓你沉寂依舊的小宇宙徹底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