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試劑配製(5)

2021-01-10 生物谷

七.細胞計數

實驗原理:當待測細胞懸液中細胞均勻分布時,通過測定一定體積懸液中的細胞的數目,即可換算出每毫升細胞懸液中細胞的細胞數目。

具體操作:

(1)準備工作:    

    取一瓶傳代的細胞,按照《傳代細胞培養(消化法)》中的傳代方法繁殖細胞,待長成單層後以被使用。

(2)細胞懸液製備:

細胞懸液的製備方法是用0.25%的胰蛋白酶液消化、PBS液洗滌後,加入培養液(或Hanks液或PBS等平衡鹽溶液),吹打製成待測細胞懸液。

(3)細胞計數:

1.蓋好蓋玻片:取一套血球計數板,將特製的蓋玻片蓋在血球計數槽上。

   2.製備計數用的細胞懸液:用吸管吸5滴細胞懸液到一離心管中,加入5滴臺盼藍染液(0.4%)或苯胺黑,活細胞不會被染色,加入染液後就可以在顯微鏡下區別活細胞和死細胞。

   3.將細胞懸液滴入計數板:將待測細胞懸液吹均勻,然後吸取少量懸液沿蓋片邊緣緩緩滴入,要保證蓋片下充滿懸液,注意蓋片下不要有氣泡,也不能讓懸液流入旁邊槽中。

   4.統計四個大格的細胞數:將血球計數板放於顯微鏡的低倍鏡下觀察,並移動計數板,當看到鏡中出現計數方格後,數出四角的四個大鉻(每個大格含有16個中鉻)中沒有被染液染上色的細胞數目。

   5.計算原細胞懸液的細胞數:按照下面公式計算細胞密度:

(細胞懸液的細胞數)/ml= (  四個大格子細胞數/4)         ×2×104

說明:公式中除以4因為計數了4個大格的細胞數。

公式中乘以2因為細胞懸液於染液是1:1稀釋。

公式中乘以104因為計數板中每一個大格的體積為:

1.0mm(長)×1.0mm(寬)×0.1mm(高)=0.1mm3 而 1ml=1000mm3

(4)細胞計數要點:

   1.進行細胞計數時,要求懸液中細胞數目不低於104個/ml,如果細胞數目很少要進行離心再懸浮於少量培養液中;

   2.要求細胞懸液中的細胞分散良好,否則影響計數準確性。

   3.取樣計數前,應充分混勻細胞懸液,尤其時多次取樣計數時更要注意每次取樣都要混勻,以求計數準確;

   4. 數細胞的原則是只數完整的細胞,若細胞聚集成團時,只按照一個細胞計算。如果細胞壓在格線上時,則只計上線,不計下線,只計右線,不計左線。

   5. 操作時,注意蓋片下不能有氣泡,也不能讓懸液流入旁邊槽中,否則要重新計數。

(5)初學者易犯的錯誤:

   1. 計數前未將待測懸液吹打均勻。

   2. 滴入細胞懸液時蓋玻片下出現氣泡。

   3. 滴入懸液時的量太多,至使細胞懸液流入旁邊的槽中。

(6)本實驗特殊試劑的配製:

4%臺盼藍母液:稱取4克臺盼藍,加入少量蒸餾水研磨,加雙蒸水至100毫升,用濾紙過濾,4℃保存。

使用液:使用時,用PBS稀釋母液至0.4%即可。

八.細胞的凍存

1.先將凍存管放入4℃冰箱,約40min。

2.接著置於-20℃冰箱,約30-60min。

3.置於-80超低溫冰箱中放置過夜。

4.置於液氮罐中長期保存。

5同時做好凍存記錄,在自己的筆記本和凍存記錄本上均要記錄。

注意事項:

1.使用DMSO前,不需要進行高壓滅菌,它本身就有滅菌的作用。高壓滅菌反而會破華它的分子結構,以至於降低冷凍保護效果。在常溫下,DMSO對人體有害,故在配製時最好戴上手套操作。

2.不宜將凍存細胞放置在0℃~-60℃這一溫度範圍內過久,低溫損傷主要發生在這一溫度區內,是「危險溫區」。

3.注意定期檢查液氮罐內液氮量,及時添加。

 

相關焦點

  • 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試劑配製(3)
    細胞培養用液的配製與消毒 器材與試劑: 乾粉型培養基、胰蛋白酶,青黴素、鏈黴素在配製各種培養液中都應該補加一定量的穀氨醯胺。由於穀氨醯胺在溶液中很不穩定,4℃下放置1周可分解50%,故應單獨配製,置於-20℃冰箱中保存,用前加入培養液。
  • 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試劑配製(4)
    五.細胞傳代培養(消化法) 具體操作: (1)  傳代前準備: 1.預熱培養用液:把已經配製好的裝有培養液、PBS液和胰蛋白酶的瓶子放入37℃水浴鍋內預熱。注意密度過小會影響傳代細胞的生長,傳代細胞的密度應該不低於5×105/ml。最後要做好標記。 (5)繼續培養:     用酒精棉球擦拭培養瓶,適當旋鬆瓶蓋,放入CO2培養箱中繼續培養。傳代細胞2小時後開始貼附在瓶壁上。
  • 配製培養基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配製培養基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配置培養基需要:   1、根據不同微生物的營養需要配製不同的培養基。   2、注意各種營養物質的濃度及合適配比,保持合適滲透壓 。   3、將培養基的 pH 控制在適宜的範圍之內,以利於不同類型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或代謝產物的積累。
  • 細胞凍存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
    ,在培養復甦等過程中稍有不慎就不可能導致它的死亡。二、步驟:(1)冷凍前一日前更換半量或全量培養基,觀察細胞生長情形。(2)配製冷凍保存溶液(使用前配製):將DMSO加入新鮮培養基中,*後濃度為5~10%,混合均勻,置於室溫下待用。
  • 細胞培養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加入DMEM完全培養基,輕輕吹打混勻,製成細胞懸液,接種於培養皿/瓶中,在含5% CO2的細胞培養箱中培養。加入胰蛋白酶(注意:消化液的量以蓋住細胞最好,最佳消化溫度是37℃。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倒置顯微鏡下觀察消化細胞,若胞質回縮,細胞之間不再連接成片,表明此時細胞消化適度)進行消化,放入細胞培養箱中約2-3min。
  • 實驗室常用試劑配製注意事項
    2、試劑的等級有哪些?根據化學試劑的純度,按雜質含量的多少可分為四級:一級試劑為優質純試劑,通常用G·R表示;二級試劑為分析純試劑,通常用A·R表示;三級試劑為化學純試劑,通常用C·R表示;四級試劑為實驗或工業試劑,通常用L·R表示。此外,根據特殊的工作目的,還有一些特殊的純度標準,例如光譜純、螢光純、半導體純等。使用時應按不同的實驗要求,選用不同規格的試劑。
  • 細胞培養的具體步驟和注意事項
    (1)預熱培養用液:把已經配製好的裝有培養液、PBS和胰蛋白酶的瓶子放入37℃水浴鍋內預熱;(2)用75%酒精擦拭經過紫外線照射的超淨工作檯和雙手;(3)正確擺放使用的器械:保證足夠的操作空間,不僅便於操作而且減少汙染;(4)點燃酒精燈:注意火焰不能太小;
  • 製備培養基的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
    寫在前面製作培養基真真就像微生物實驗室的家常便飯,培養基配成後一般需測試並調節pH,還須進行滅菌,培養基由於富含營養物質,易被汙染或變質,配製過程中有多個注意事項和操作要點需要我們掌握,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首先,什麼是培養基?
  • 餘氯的測量方法及餘氯試劑的配製
    %;④ 比色皿:10mm;2.2 餘氯試劑2.2.1 YCL1:將整瓶的YCL1試劑全部倒入100ml蒸餾水中攪拌至完全溶解,此溶液的PH值為6.5。2.2.5 碘化鉀晶體2.2.6 注意事項:1、請使用分析純或以上級的硫酸(ρ(H2SO4)=1.84g/mL),性狀為無色透明液體。因硫酸具有吸水性,試劑配置完成後應立刻密封存儲,切勿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強酸使用時注意安全。
  • 細胞培養過程中常見汙染源介紹
    常見的例子有:培養箱溫度過高、周圍放置能引起機械振動的設備、試劑放在有玻璃門的冰箱中長期受到光照等。物理性汙染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或被籠統地歸為化學性汙染。2、化學性汙染培養環境中許多化學物質都可以引起細胞的汙染。化學物質並不總是抑制細胞的生長,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就可促進細胞的生長。
  • 細胞培養過程中常見汙染源介紹
    1、物理性汙染 物理性汙染通過影響細胞培養體系中的生化成分,從而影響細胞的代謝,如溫度、放射線、振動、輻射(紫外線或螢光)會對細胞產生影響。常見的例子有:培養箱溫度過高、周圍放置能引起機械振動的設備、試劑放在有玻璃門的冰箱中長期受到光照等。物理性汙染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或被籠統地歸為化學性汙染。
  • 細胞技術 細胞培養試劑 冷凍和復甦
    細胞培養基   市場上可提供乾粉培養基和液體培養基:   乾粉培養基需使用者自己配製並滅菌,其優點是價格便宜。缺點是配製過程繁瑣,質量不易控制;   液體培養基是由專業廠家按標準規模化生產,不僅質量得到保證,而且使用十分方便   常用的培養基種類:   RPMI-1640(標準型)、DMEM-高糖(標準型)、DMEM-低糖(標準型)、McCoys 5A、 M199、F10等   1000 ml RPMI 1640培養基   RPMI 1640
  • 滴定液配製原理及注意事項,你造嗎?
    常用滴定液配製的原理及注意事項:1.配製
  • 培養基的配製
    3、選擇培養基:是根據某一種或某一類微生物的特殊營養要求或對一些物理。化學條件的抗性而設計的培養基。利用這種培養基可以把所需要的微生物從混雜的其他微生物中分離出來。 4、鑑別培養基: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試劑或化學藥品,使培養後發生某種化學變化,從而鑑別不同類型的微生物。如伊紅-美藍(EMB)培養基、糖發酵管、醋酸鉛培養基等。
  • 化學實驗中配製標準曲線的注意事項
    相信很多人從事化學工作,在化學試驗中,很多要用到標準曲線,那麼在繪製標準曲線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第一,配製標準曲線的時候,各個環節都應該比較認真,不能隨意的操作,應該非常的謹慎的做,認真細心是實驗成功的基礎。
  • DMEM基礎培養基應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項
    DMEM 基礎培養基是最常用的一種Basal Medium Eagle(BME)基礎培養基的改良型,含較豐富的營養成份,包括四倍濃度的胺基酸和維生素,同時含有甘氨酸,絲氨酸及硝酸亞鐵。最初的配方主要用於鼠胚胎細胞的培養,目前用於多種動物細胞的生長。高壓滅菌型是該培養基的熱穩定配方,可保證其營養成份在高壓高熱中不受影響。
  • 細胞體外培養實驗的成功要從用水的選擇開始!
    水是細胞賴以生存的主要環境,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都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為細胞吸收和排洩。對於體外培養的細胞來說,水是所有細胞培養液和試劑中簡單而重要的組分。所以,細胞培養對水的質量要求較高,培養用水中如果含有一些雜質,即使含量極微,有時也會影響細胞的存活和生長,甚至導致細胞死亡。
  • 科研小白第一步:細胞培養
    min,室溫),小心移除上清;5)     加入5ml預熱完全培養基,吹打重懸細胞,然後把細胞懸液轉移至T25培養瓶中,並放入二氧化碳培養箱(5% CO2, 37℃)中培養;6)     第二天觀察細胞的貼壁情況,並進行換液;注意事項:
  • 常用標準溶液的配製和標定、保存、注意事項全了!
    標準溶液在配製與標定過程中需注重的問題有哪些? (1)溶液配製中所用的水,在沒有註明其它要求時,應符合GB/T 6682中三級水規格。 (2)標定溶液和配製基準溶液所用試劑為容量分析基準試劑。配製一般溶液所用試劑純度不低於分析純。
  • 小鼠小膠質細胞原代培養方法
    4、抗生素:青黴素(80萬U)和鏈黴素(100萬U)在無菌操作臺內以高壓滅菌過的雙蒸水溶解分別加入4ml滅菌水/青黴素,5ml滅菌水/鏈黴素),配製成20萬u/ml分裝,置於-20℃冰箱保存,臨用時4℃解凍,注意儘量避免反覆凍融,並使培養基最終濃度為100 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