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人工智慧業務主管Andrej Karpathy報告稱,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累計行駛裡程超過30億英裡,龐大的資料庫有利於改善自動駕駛功能。
與其他推廣自動駕駛技術的科技公司不同,特斯拉取得行駛資料主要通過大量出售的電動汽車,包括Model S、Model 3、Model X等電動汽車都配置傳感器和輔助駕駛系統,車主行駛產生的資料構成特斯拉龐大的自動駕駛資料庫,其他廠商則是採購測試車輛改裝後測試,依靠自有測試車隊積累資料。
特斯拉輔助駕駛系統2014年上線,經過4年推廣和應用後,累計行駛裡程超過10億英裡,隨著電動汽車銷量逐步提升,兩年內行駛裡程提升20億英裡,2020年年初特斯拉輔助駕駛系統累計行駛裡程超過30億英裡。這30億英裡的行駛資料中,有10億英裡為輔助駕駛系統主導行駛,可做到變速、轉換車道和避讓等,輔助駕駛系統共執行20萬次自動變道。
2019年初特斯拉輔助駕駛更新導航功能時,透露輔助駕駛主導的行駛裡程超過6,600萬英裡,提供900萬次車道變更建議,這版系統僅提供更換車道建議,需要駕駛確認後才會執行。導航功能升級後駕駛者可觸發系統,讓系統完全自動駕駛。
輔助駕駛系統的累計行駛裡程方面,特斯拉是毫無爭議的領先者,但由於不同公司採用的解決方案不同,很難直接比較裡程記錄的技術優勢,特斯拉輔助駕駛系統依賴機器視覺識別路況,安裝多鏡頭用於取得路面圖像,通過人工智慧系統分析並決策,但鏡頭對圖像捕捉能力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可能會出現光線不佳時識別錯誤。
其他自動駕駛技術公司並沒有採用這種方案,Alphabet旗下Waymo被認為是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佼佼者,採用光學雷達識別路面,可拍攝光線幹擾,應用場景更廣泛,但成本較高導致推廣難度大,截至2020年1月Waymo自動駕駛累計測試裡程突破2,000萬英裡。
(首圖來源: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