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鞭草,莖似細辛,花紫色,時珍曰∶龍牙、鳳頸,皆因穗取名

2020-08-28 奇文導航


馬鞭草,別名紫頂龍芽草、野荊芥、龍芽草、鳳頸草、蜻蜓草等。時珍曰∶龍牙、鳳頸,皆因穗取名。蘇頌《圖經》外類重出龍牙,今並為一。又今方士 謬立諸草為各色龍牙之名,甚為淆亂,不足憑信。多年生草本,高30-120釐米。

馬鞭草莖四方形,近基部可為圓形,節和稜上有硬毛。

馬鞭草葉片卵圓形至倒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8釐米,寬1-5釐米,基生葉的邊緣通常有粗鋸齒和缺刻,莖生葉多數3深裂,裂片邊緣有不整齊鋸齒,兩面均有硬毛,背面脈上尤多。

馬鞭草穗狀花序頂生和腋生,細弱, 結果時長達25釐米花小,無柄,最初密集,結果時疏離;苞片稍短於花萼,具硬毛;花萼長約2毫米,有硬毛,有5脈,脈間凹穴處質薄而色淡;花冠淡紫至藍色,長4-8毫米,外面有微毛,裂片5;雄蕊4,著生於花冠管的中部,花絲短;子房無毛。

馬鞭草果長圓形,長約2毫米,外果皮薄,成熟時4瓣裂。

馬鞭草喜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喜肥, 喜溼潤,怕澇,不耐乾旱,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長,但以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及沙壤土長勢健壯,低洼易澇地不宜種植。

馬鞭草為馬鞭草科植物馬鞭草的乾燥地上部分。6~8月花開時採割,除去雜質,曬乾。有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之功效。

馬鞭草藥形態,本品莖呈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縱溝,長0.5~1m;表面綠褐色,粗糙;質硬而脆,斷面有髓或中空。葉對生,皺縮,多破碎,綠褐色,完整者展平後葉片3深裂,邊緣有鋸齒。穗狀花序細長,有小花朵。無臭,味苦。
弘景曰∶村墟陌甚多。莖似細辛,花紫色,葉微似蓬蒿也。

馬鞭草常生長在低至高海拔的路邊、山坡、溪邊或林旁。主產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

看更多新奇動植物,關注奇文導航,我願為你導航!

相關焦點

  • 瞿麥,葉片線狀披針形,花淡紅色或帶紫色,生於山坡、草地、路旁
    十樣景花、巨麥等,石竹科、石竹屬多年生草本,高50-60釐米,有時更高。時珍曰∶按陸佃解《韓詩外傳》雲∶生於兩旁謂之瞿。此麥之穗旁生故也。瞿麥莖叢生,直立,綠色,無毛,上部分枝。莖圓柱形,上部有分枝,長30~60釐米,表面淡綠色或黃綠色,光滑無毛,節明顯,略膨大,斷面中空。
  • 大花細辛
    大花細辛 Herba Asari Maximi (英)Largeflower Wildginger Herb 【別名】 花臉細辛、花葉細辛、翻天印。 【來源】 為馬兜鈴科植物大花細辛Asarum maximum Hemsl.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匍匐根狀莖淺黃色,有多數肉質根,頂端通常生2葉。
  • 四葉細辛
    四葉細辛(《江西草藥》)【異名】四葉對、四塊瓦(《江西草藥》)。【來源】為金粟蘭科植物多穗金粟蘭的根及全草。【植物形態】多穗金粟蘭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根莖較粗,有多數鬚根。莖直立。葉對生,常4片生於莖頂;葉片卵形,長15~20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
  • 用中藥名稱取名,美而不俗
    莖方形,疏生短柔毛。徐長卿 ,竹葉細辛。多年生直立草本。種子長圓形花期5~7月,果期9~12 月。龍葵,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30-120釐米;莖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葉子互生,近全緣;夏季開白色小花,4-10朵成聚傘花序;球形漿果,成熟後為黑紫色。重樓,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雲南重樓或七葉一枝花的乾燥根莖。其味苦,性微寒;有小毒。
  • 馬鞭草|許你一片紫色花海,為花境帶來夢幻色彩!
    馬鞭草清新淡雅,一朵朵紫色的小花,隨風搖曳,匯聚成一片浪漫的花海…△馬鞭草花海,夢幻的紫色其觀賞價值高,易於種植養護,花期一般為6-8月,長達3個月,種上一片馬鞭草,不用去普羅旺斯也能欣賞紫色美景啦!在基督教傳說中,馬鞭草是在耶穌受難的十字架下被人發現,耶穌受難後用馬鞭草止血才得以復活,因此馬鞭草被認為是「惡魔的剋星」,可以用來治癒重傷、闢邪。在文藝作品中對吸血鬼有克製作用。而現代研究表明,馬鞭草具有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在古代歐洲戰場上,戰士們都會攜帶馬鞭草用於治療和急救,其用於止血、治療傷口的功能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
  • 梧桐全身是寶,花葉可食,果、花、根皮、莖幹可入藥
    就拿日本江戶時代的儒學者細井徇/細井東陽來說,他就撰繪的一套博物學書,其主要內容為《詩經》輔配百餘幅精美古畫,取名《詩經名物圖解》。此本大約繪製出版於嘉永元年(1848)。花和嫩葉可做時蔬食用。果花、根皮、莖幹可入藥用。桐木材質優良,是製作琴瑟等樂器、箱櫃類家具以及風箱、鍋蓋等日用品的良材。關於制琴,用材,我國古時一向有「桐天梓地」之說,更有神農「削桐為琴」的傳說。2013年秋,我到縣電視臺工作,小院裡獨栽一棵泡桐樹而無它木。泡桐不知栽種多少年了,長得很粗壯,枝繁葉茂,樹身需兩個成人牽手環抱,青碧筆直的樹幹,碧綠大片的葉子,樹冠蓋住半個小院。
  • 騰衝曲石馬鞭草花海 演繹著紫色的浪漫
    我素喜愛花,看過那滿山的山茶,紅似火焰;看過那熱鬧的垂絲海棠,靚影多姿;還看過那遍野的油菜花,燦爛奪目……而原鄉的馬鞭草花海,是不容錯過的「紫色浪漫」。馬鞭草,花穗紫色,呈冠狀,花徑高而挺拔,有藥用價值。
  • 陸耕宇專輯11-15:尾花細辛,川滇細辛,天目地黃,翹距蝦脊蘭,杜莖山
    咱們繼續第三期,分別是尾花細辛,川滇細辛,天目地黃,翹距蝦脊蘭,杜莖山尾花細辛(Asarum caudigerum)來自於馬兜鈴科,細辛屬,別名白三百棒、順河香。多年生草本,全株被散生柔毛;根狀莖粗壯,節間短或較長,有多條纖維根。葉脈兩旁偶有白色雲斑。
  • 黑細辛
    黑細辛(《雲南中草藥選》)【異名】四塊瓦(《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四大天王、土細辛、平頭細辛、四大金剛(《雲南中草藥選》)。【來源】為金粟蘭科植物全緣金粟蘭的全草及根。【植物形態】全緣金粟蘭多年生草本,高約30釐米。根莖橫走,生多數鬚根,有特殊香氣。
  • 細辛 - 細辛- 專區 - 生物谷
    莖短,基部有2~3枚鱗片,莖端生2~3葉;葉柄長5~18釐米,通常無毛或稀有短毛,具淺溝槽;葉片心形或近於腎形,長5~11釐米,寬6~15釐米,先端鈍尖,偶或漸尖,基部,b形或深心形,兩側成耳狀.全緣,上面綠色,脈上被短毛,其他部分亦疏被極短的伏毛,下面淡綠色,密被短伏毛。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3~5釐米,直立。
  • 芳草萋萋話細辛
    歐細辛的英文名European wild ginger(歐洲野薑)也正是指它的地下莖有辛味似野薑。 歐細辛也是細辛屬的模式種。細辛屬植物開花時,如果你不認真找一找是很難發現它的,原來,這類植物的花大都單生於葉腋,多貼近地面,藏在了它像心型的葉面下,要尋找到它的花,就得撥開它像裙邊一樣的葉子,你才會發現它長像怪異邪惡的花,它們的花被片分裂成三瓣,消消的隱藏在葉面下。
  • 細辛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一,細辛的植物學特點1,名稱和分類地位細辛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本草經》,因其根細味辛而得名細辛;別名在文獻中通稱華細辛;在四川叫盆草細辛;細辛有一個變型叫漢城細辛,主要產自遼寧東南部。2,分布和生長環境細辛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山東、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陝西、四川等地;通常生長在海拔2100米以下的林下陰溼腐殖質土壤中。
  • 湘南官廳堂中草藥靈驗偏方分享學習【大花細辛】
    藥物名稱:大花細辛別名:花臉細辛、花葉細辛
  • 花臉細辛
    花臉細辛(《四川中藥志》)【異名】花葉細辛、花臉貓、翻天印(《四川中藥志》),水馬蹄(《中國藥植圖鑑》),土細辛(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馬蹄細辛(《中國高等植物圖鑑》)。【來源】為馬兜鈴種植物大花細辛的帶根全草。【植物形態】大花細辛多年生草本。有淺黃色匍匐的根狀莖,有多數肉質根,頂端通常生二葉。
  • 農村有一種野草叫馬鞭草,城市都用它作為觀賞花,它還是一味草藥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一種農村野草,那就是這農村妹子來到屋後就可以看到一大片長出紫色花朵的野草,不認識它的人們經常是將這種野草誤認為是薰衣草。就是這種經常被人們認為是薰衣草的植物,它真正的學名其實叫做馬鞭草。就是這種馬鞭草它的花朵生長的周期相對來說是比較長的,長得還是挺漂亮的它在城裡很多地方有栽培而做成觀賞花供遊客觀賞。
  • 花似熊貓臉,極為好看,卻不知是名貴的「翻天印」,如今百元一斤
    全球有很多特別的花朵,就比如最大的一朵花,它的直徑有1米,重量差不多要15斤左右了,為了能夠生長出這朵花,它的莖和葉子基本都退化完了,營養主要靠寄生的植物來提供,對於類似這樣的花朵,人們總感覺它那麼的神秘,好像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
  • 花的春天
    此時,一棵不甚高大的樹,舉著一根根旌節似的枝條,掛著一串串旌節穗似的米黃色的小花,格外吸引眼球,這便是中國旌節花。        中國旌節花,旌節花科旌節花屬,灌木,高1米-5米,其枝幹是北方人使用的擀麵杖的上乘取材,稱「通花擀」。        中國旌節花樹皮呈暗褐色,嫩黃的花瓣閃爍著金屬光澤。
  • 細辛(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性狀①遼細辛又名:北細辛(《理傷續斷秘方》)。葉片1~2枚,下連根莖及根,有時可見花或果實。葉柄長,有縱紋,葉片多皺縮或破損,質薄,灰綠色,有時帶黃,質脆易碎。花單1,暗紫褐色,碗狀。根莖為不規則圓柱形,纖細彎曲,具分枝,長1~4釐米,直徑2~4毫米,灰棕色,粗糙,有節,節間約2~3毫米。根細長,密生節上,灰棕色,表面平滑,或有微細縱皺紋,下端常有細鬚根.質脆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