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真理往往極其簡單,有時簡單到一兩句話就可以說得明白。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不識此中道理,作詩吟詞晦澀難懂,空洞無物,常常為賦新詞強說愁, 卻不懂得一句「天涼好個秋」所蘊含的文道至理。
中唐時期,就有這樣一位大詩人,他有著不同於李白仙風道骨、豪放飄逸的詩風,也有著不同於杜甫潤物無聲、沉鬱頓挫藝術風格,他秉持「大道至簡」的真理,將詩文的通俗性、寫實性發揮到了極致。這個人就是有著「詩魔」和「詩王」之稱的樂天居士——白居易。
白居易一生作詩三千餘首,據說他每寫出一首詩,都會念給街邊的老婆婆聽,念完之後問她,能不能聽懂?如果那老婆婆說聽不懂,他就會進行修改,直到老婆婆都能明白。如果這個老婆婆說懂了,那麼他就會覺得這很好,可以使得大家都懂,便將詩抄錄出去,供大家傳唱。這便是成語「老嫗能解」出處。
為何白居易要用這種方式去寫詩呢?難道單單只為詩句通俗易懂,便於傳唱?其實不然,裡面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深意。
為官職責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句簡單的俚語道出了一個官員真正的責任,不是趨炎附勢、媚上欺下,而是應該解民之憂、為民做主。
白居易自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進士及第至會昌二年(公元842年)致士,一生為官近40年,期間曾擔任後校書郎、翰林學士、左拾遺、州刺史、刑部尚書等職務。其做官時間之久,估計歷朝歷代詩人無人可及。
白居易作為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官員,做官多年,對中晚唐時期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局面有的深深的責任感。他努力想儘自己的努力去中興大唐,尋找朝廷存在的問題和民間百姓的訴求,以找出正確的改革措施。為此,他借改詩名義進行古代版的「調查問卷」,藉此方式深入群眾中了解群眾疾苦,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
在杭州刺史任內,白居易深入民間,從百姓口中了解到杭州地區六口古井年久失修,老百姓吃水困難;西湖淤塞導致農田乾旱的問題。他積極主持疏浚古井,以解決杭州人飲水問題,修堤蓄積湖水,以方便百姓灌溉農田,舒緩旱災所造成的危害。
公元824年3月,白居易還親自撰寫了《錢塘湖石記》一文。這篇碑記成為西湖水利建設的重要歷史文獻,現在就刻在「聖塘閘亭」背湖的牆面上。
《錢塘湖石記》內容精深,計劃周密,文風平易,語言清新,不僅是水利史上不可多得的美文,更是白居易關愛百姓,處處為百姓著想,處處為國家著想的歷史見證。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白居易深刻地詮釋了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的宗旨,認識到了做官的職責就是深入百姓、了解百姓的疾苦。白居易寫詩「問道老嫗」,不僅是為讓詩文更加通俗易懂,更是想從百姓口中了解百姓的疾苦,從而總結出治世改革的方針。
民間採風
封建王朝歷來都有專門設置採詩官的職務,向民間廣泛採詩,觀風俗、知民情,以正為政之失。
《唐詩紀事》:「古有採詩官,命之曰風人。」陸龜蒙《南溪漁父》:「倘遇採詩官,斯文誠敢告。」
唐代時期,採詩一事由相關文職官員承擔,因此拾遺、校書、翰林學士等職務多由詩人擔任。白居易為官四十餘載,拾遺、校書、翰林學士等職務全部經歷過。由此看見,白居易就是當時朝廷專門的採詩官。
白居易《新樂府》《採詩官》序云:「鑑前王亂亡之由也。」開頭即云:「採詩官,採詩聽歌導人言。言者無罪聞者誡,下流上通上下泰。」他對身為採詩官,自然對採風作詩、觀民知情工作頗有見地。
白居易在《寄唐生》一詩中即明言:「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顯而易見,採風官的主要工作就是將民生疾苦和社會問題總結為詩作,為民代言,呈送皇帝知曉。
《舊唐書·白居易傳》載:「所著歌詩數十百篇,皆意存諷賦,箴時之病,補政之缺。」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白居易採風的詩數百篇,如果沒有深入民間、深入百姓中,哪裡能得到如此多的詩文素材。所以說,白居易「問道老嫗」只是手段而已,採風觀政才是最終目的。
實踐真知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繼承了《詩經》以來的比興美刺傳統,認為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必須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反映一個時代的社會政治狀況。
白居易的諷喻詩常以民生疾苦、政治黑暗為基礎,淺白之句寄託諷喻之意,取得怵目驚心的藝術效果。「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他文學作品好不好,估計老百姓最有發言權。《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這那一句描述的不是生活的社會最底層的老百姓。《琵琶行》「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哪一樣不是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件。
就如現在寫文章的要求「接地氣」。這種真實的、現實的、共性的、老百姓所關心的熱點問題,從古到今都是人們談論的焦點。再經過白居易認真打磨、仔細加工、賦予靈魂,他的詩歌必然會婦孺皆知、流傳甚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怪乎,白居易逝世後,唐宣宗寫詩憑弔:「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白居易是一個嚴格的人、一個聰明的人、一個務實的人。他明確工作目標,選準努力方向,運用簡單方式,以「大道至簡」的理念,踐行了自己的創作初衷,不僅寫出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歌,也實現了自己為國分憂、為民請命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