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分子Molecule of the Week
It is a relatively simple molecule that was discovered and developed in the 1950s and 1960s at Boots Pure Drug in Nottingham, UK (now Boots UK in Beeston).
-
每周分子 | Molecule of the Week
Each week’s molecule also links to a sample record from the CAS REGISTRY, which is searched using SciFinder.
-
一周一分子|Molecule of the week——氯酸鉀
-
一周一分子|Molecule of the week—— 乙醇(由讀者「箭石「推薦)
乙醇(ethanol),有機化合物,分子式C2H6O,結構簡式CH3CH2OH或C2H5OH,俗稱酒精。乙醇在常溫常壓下是一種易燃、易揮發的無色透明液體,低毒性,純液體不可直接飲用;具有特殊香味,並略帶刺激;微甘,並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
-
讀英語文章 泰坦星發現異常分子
And now,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a molecule in it that has never been found in any other atmosphere.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是我們太陽系中唯一具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它的密度是地球的四倍。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了其中一個在其他任何大氣層中都從未發現過的分子。
-
陳石磊老師公開課—金剛石、石墨、碳六十
在12月11日上午第二節課,陳石磊老師在初三(1)班帶來了一堂貼近生活,內容生動的公開課《金剛石、石墨、碳六十》。理綜組大部分教師、教務處領導還有大批老師來到了陳老師的課堂。 陳石磊老師在課堂上向同學們重點介紹了金剛石、石墨的性質和用途。在課堂上讓同學們認識到原來鑽石和鉛筆芯居然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化學物質的世界真是奇妙!
-
科學家首次確定碳六十單分子在矽表面取向
本報訊(記者薛昌詞、通訊員趙如江)日前,我國科學家利用超高真空低溫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圖像計算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在國際上首次確定了碳60單分子在矽表面的取向狀態。碳60是由60個碳原子組成的類似足球的閉合籠狀結構的單分子。
-
JACS:晶體學和計算機模型技術揭示細菌對抗生素耐藥的分子機制
細菌如大腸桿菌可以通過產生特定的碳青黴烯酶來抑制碳青黴烯類抗生素作用的發揮,從而來破壞其抗菌活性,繼續進行感染。碳青黴烯酶是細菌β內醯胺酶的家族成員,β內醯胺酶可以破壞青黴素類及其相關的抗生素,但是為何碳青黴烯酶可以破壞碳青黴烯類抗生素(其它β內醯胺酶不能破壞)的分子機制並不清楚。
-
InfoMat:單分子電磁開關
然而,目前採用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S)技術在使電子器件進一步微小化中面臨一定挑戰和物理理論限制,摩爾定律將逐步失效。從相反的角度,採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利用單個分子或少數幾個分子組裝分子器件,並進一步集成功能電路,為補充解決傳統矽基器件在微小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限制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和方向,是世界各國相互競爭的制高點。
-
科學家發文探討碳一分子溫和條件下催化轉化—新聞—科學網
甲烷、一氧化碳、甲醇等碳一分子的催化轉化在碳基能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碳60不再完美!首次發現並確認:帶有一個質子的碳60分子!
碳60不再完美!首次發現並確認:帶有一個質子的碳60分子!
-
帶有一個質子的碳60分子被發現,足球烯更加完美!
它形似足球,所以被稱為分子足球,又被稱為足球烯。 有人建議稱C60及其一系列碳原子簇為「球碳」,因為它們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球形分子;有人建議稱為「籠碳」,因為它們是一種中空的籠形分子;還有人建議把「球碳」、「籠碳」和「富勒」綜合起來,稱為「富勒球碳」、「富勒籠碳」。在C60及其一系列碳原子簇的命名上,還沒有一種令大家都滿意的名稱。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碳單質性質和用途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碳單質性質和用途,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碳單質性質和用途 1. 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單質,但由於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決定了它們的物 理性質存在了很大的差異。 (1)金剛石:立體網狀結構物理性質: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
-
我國科學家及合作團隊發現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
Reed教授等研究團隊合作,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測量發現了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electret)——Gd@C82,在駐極體被人類合成100年後將其物理尺寸壓縮到極致的單分子水平(~1 nm,十億分之一米),這是目前人類所知最小的駐極體。
-
下周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科爾要來禾,和我市的孩子們聊聊「碳60的發現」
羅伯特•科爾是碳60發現者,現為美國萊斯大學化學系教授,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曾先後獲Alexander Von Humboldt 高級科學家獎、APS國際新材料獎、美國碳學會碳研究獎等諸多榮譽。他一生致力於碳納米材料及波譜方面的研究,已發表大量有重要影響的論文。碳60的發現,被認為開創了納米科學和技術的整個學科。
-
.| 當富勒烯遇到納米石墨烯,富勒-萊啉:一種跨維度的合成分子碳
清華大學王朝暉教授等發展了一種新型的跨維度分子碳材料體系,首次實現了球形的富勒烯分子與具有椅式和鋸齒形邊緣結構的萊啉單元的雜化,所得的富勒-萊啉具有可調的電子結構和組裝結構。 分子碳材料作為材料界的璀璨明珠,具有優異的電學、光學、磁學等性能,在能源、環境、電子、生物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潛力。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分子晶體
1.分子晶體由分子構成,相鄰分子靠分子間作用力相互吸引。其中,分子間作用力包括範德華力和氫鍵。特點:低熔點、硬度小、易升華。(4)幾乎所有的酸(5)絕大多數有機物3.分子晶體的結構特點(1)如果分子晶體中只有範德華力,絕大多數分子晶體為分子密堆積。
-
英讀廊——我們呼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其中的碳是怎麼來的?
* 用英語自身來理解和學習英語是最好的方式,《英讀廊》是《滿庭說英語》中的拓展閱讀系列,這一系列的文章力求幫助大家在英語閱讀能力上有所提升,並樹立英語思維;* 推薦的閱讀的方法是:先原文,適當看解析閱讀,還有疑惑再看雙語對照。
-
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及合作團隊發現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
Reed教授等研究團隊合作,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測量發現了世界上首個單分子駐極體(electret)——Gd@C82,在駐極體被人類合成100年後將其物理尺寸壓縮到極致的單分子水平(~1 nm,十億分之一米),這是目前人類所知最小的駐極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