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河CBD成立七周年,圖片展現30多年演化歷程

2020-11-30 澎湃新聞

K11商場最近在廣州珠江新城開業,作為天河CBD(即廣州天河中央商務區)重要集群中的一部分,這裡用它的高顏值和藝術氣息,吸引眾多年輕人前來打卡。

而今年,其實也是天河CBD成立的第七年。

七年前,天河CBD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以天河北、珠江新城、廣州國際金融城三大板塊組成的天河CBD成為了廣州的「經濟發動機」。

如今,說起廣州的CBD,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想起「珠江新城」。但事實上,早在30年前,環市東路就已經初顯現代CBD的雛形。

之後的30年裡,廣州的城市中心隨著CBD的發展,經歷了環市東路—天河北—珠江新城的一路東遷,呈現出了今日的形態。

在這30年當中,有人嘗到了發展的甜果,也有人在發展中失落。他們的喜怒哀樂背後,藏著一代人浮在洪水上的命運,是一部城市新舊交替的進化史。

下面,我們就通過圖片為你呈現廣州CBD三十多年來的演化歷程。

1976年,在如今的環市東路,一棟矗立的白色建築刷新了廣州新高度。

那是一個「高樓大廈即影響力」的年代,城市的發展往往以樓高來衡量。這棟一直被稱作「高層賓館」、「三十二層賓館」的謎樣高樓,在建起前一年終於定名為「白雲賓館」。

它曾是中國的第一高樓,但它真正留下來的不是「摩天」,而是「摩登」。

▲1978年春季的環市路,遠眺可見當時的最高建築物——白雲賓館。

隨著友誼商店的搬來、花園酒店的開業,環市東路核心地帶的「鐵三角」正式形成。

當時人還將這裡稱為廣州的尖東。

▲1978年的友誼商店,當時店內只接待外賓。店內賣的大多數是像《紐約時報》這類西方讀物,好奇的群眾只能在門外一睹店內風採。

▲1984年,花園酒店建成。

▲當時,在花園酒店30層的旋轉餐廳,流傳著一個「一擲千金」的愛情故事。據說酒店開業後不久,有人提著一膠袋的現金,包下了凌璇閣來求婚。在那個一杯豆漿才3分錢的時代,男主角不惜萬元來尋美人芳心,堪稱是「廣州版的道明寺」。只可惜故事的最後,女主角並沒現身,萬元包場只買來了全城熱議。

之後十年間,環市東路上的天際線不斷被刷新。從白雲賓館,到「63層」;從廣州第一家麥當勞,到華南第一家奢侈品商場……創造了許多「廣州首家」的環市東路引領著20世紀末的潮流。

與此同時,一個不起眼的時刻,間接改寫了廣州未來30年的命運。

1983年9月,上海舉辦的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上,47名廣東籍運動員獲得了36枚金牌,位居獎牌榜第一位。在此佳績下,廣東代表團提出了承辦1987年第六屆全國運動會的申請。

這一提,就將「天體」和天河的發展雙雙提上了日程。

▲1983年,第五屆全運會上,廣東籍運動員獲得了36枚獎牌,位居獎牌榜第一位。這成為了廣州舉辦六運會的一大契機。

▲1984年,天河體育中心奠基開工。當時大批天河人參加修建,但誰也不知道,這個聚寶盤形狀的體育場能為他們帶來什麼。

1985年,在天河體育中心奠基開工的一年後,國務院發文批准廣州市設立天河區。

如今看起來這個改寫廣州命運的時刻,在當時「只道是尋常」。

設區前後,老廣人不改將東邊的大片農田地叫做「東郊」的習慣。每每提到東郊,他們都會用「出城」來形容。

▲設區前後,除了在建的天體,其他地方都是荒蕪一片。

▲1986年,天河立交建成,把當年仍是郊外的天河和環市路連在一起。天河一帶出現了「田上陸橋」的畫面。

1987年,在天河體育中心宣布落成的同時,廣東國際大廈也宣布了動工消息。

這一始一終,像是命運的交集,又像是使命的交替。

在這之後,廣州開始走進了現代化都市的建設道路。國內外企業、外國領事館和辦事機構紛紛進駐環市東路,「城外」的東郊也開始大興土木。

▲1987年,天河體育中心落成誌慶。

▲同年11月,六運會開幕式在「天體」舉辦。

▲1987年的天河,在拍攝圖片的兩年後,六運小區建成,但周邊依然荒蕪一片。不少街坊為了買一瓶醬油,還要特地走到五羊新城。

▲右方綠色小島是海心沙,珠江上只見遠方華南大橋,獵德大橋要九年後才出現,密集低層建築物是獵德村,下方建築物是冼村街派出所,11點方向約100米是廣州西塔的位置,左側向前沿伸的是花城大道。

▲1988年,廣州東站成為廣深線旅客列車第二始發終到站。隨著深圳經濟特區的迅速崛起,客流量急速上升。

▲1991年,廣東國際大廈建成。作為90年代大陸樓層最多、高度最高的大廈,廣東國際大廈俯視了當時全中國的寫字樓,被老廣們親切地喚為「63層」。

▲1992年,廣州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在「63層」開業。開業當日的交易人次打破了當時麥當勞的全球記錄。即使到如今,不少80後的老廣依然清晰記得在「63層」M記吃到的人生第一個漢堡。

▲20世紀90年代初的小北路。1992年,廣州第一座甲級寫字樓——世界貿易中心建成。隨著國內外企業、外國領事館及辦事機構的落戶,環市東CBD氣質漸露。

▲1993年,這片農田所在之處被畫上了一個圓。那年,廣州邀請了美國著名規劃師託馬斯夫人擔綱珠江新城規劃,託馬斯夫人劃出一條從黃埔大道到珠江的軸線——這就是如今新中軸線的雛形。

▲同年,廣州市珠江新城規劃正式確定,新城的建設以「廣州新城市中心區」的定位拉開帷幕。

▲1994年,天河的發展逐漸加快,在石牌田野,國防大廈屹立中間。

1997年,特別的一年。

那一年,香港回歸。在回歸前兩個月,TVB播出了一部劇集——《香港人在廣州》。畫面中的中信大廈、天河城與現在相比,只差了一個濾鏡的距離。

那一年,「亞洲第一高樓」中信廣場在廣州的東邊拔地而起,矗立在體育中心、廣州東站的中間,形成了廣州新的中軸線。391米的高度,將新城市中心——天河的歷史一刻,牢牢釘在了這個特殊的年份。

那一年後,被認為與傳統廣州「性格不符」的現代化建築開始冒頭,天河逐漸取代環市東,成為廣州的新地標。

而在更東邊的田地上,有人正忙著收拾包袱,為腳下這片蠢蠢欲動的土地,挪出點空位來。

在20世紀末的最後一年,他們在河湧邊進行了最後一次的划龍舟,將「不時尚」的積水潭、菜田地留在了上一個世紀的河岸。

▲1996年,天河城廣場開業,成為國內第一家購物中心。在那之後,天河北商圈逐漸成熟。

▲1996年,建設中的中信大廈。

▲1997年,《香港人在廣州》中的天河城與中信大廈。

▲城市的A面,是《香港人在廣州》,而在城市的B面,是《消失在新城中的伊甸園》。1998年4月,如今珠江新城西南端的江西菜農,在離開這片土地前合影留念。

▲當時在珠江裡捕撈紅蟲的四川漢子怎麼也沒想到,他身後的殘樓,竟在10年後成為亞運會開幕式的舉辦場地。

▲1999年,廣州一號線通車。這條從「西塱」一直到「廣州東站」的線路,仿佛也在見證著廣州CBD東拓的進程。

▲在廣州人終於迎來「地鐵時代」的另一面,居住在珠江邊的漁民背對著中信廣場,在河湧中進行著最後一次的划龍舟活動。

▲有人走在臨江漁村的末路上,她身旁的兩側,如今已成花城廣場和海心沙公園。

▲2001年,九運會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的建設,推動了廣州二次「東進」。

▲2005年,正佳廣場落成,天河路商圈迎來了巔峰時期。三年後,奧運火炬在廣州傳遞的那天,正佳廣場上人潮洶湧,氣氛高漲。

進入到千禧年間,隨著各國領事館和商鋪紛紛從63層遷出到中信大廈及周邊區域,環市東的江湖地位仿佛也隨著「63層」的失落而衰退。

當時任何人來到廣州,都要到天河城和正佳廣場。以中信大廈為軸線的天河北商圈,成就了天河的中心位置。

遺老和新貴,完成了使命的交替。

但當時意氣風發的天河北商圈萬萬沒想到,頭上「皇冠」在短短十年間將再次易主。

十年後,中信廣場不能與東西塔比肩,正佳廣場敵不過年輕標緻的K11,十年荒廢的珠江新城一路磕碰,終在10年時取代了天河北的老大地位。

巧的是,珠江新城的成就,也歸功於一場運動會。

▲1999年9月,珠江新城東面建起了第一棟新樓,珠江新城造城記開始了。翌年,廣州市公開檢討珠江新城規劃,珠江新城在等待十年後,重新迎來了發展。

▲2003年,當時廣州唯一的卡丁車娛樂場,其前身是新城臨黃埔大道的一處閒置土地。在那一年,政府完成了規劃的修編,《珠江新城規劃檢討》對外公布,珠江新城的定位也從從新城市中心變成了「廣州21世紀城市商務中心」。

▲2005年,珠江新城上的第一座公共設施——第二少年宮建成。當年來第二少年宮演出的學生都知道,那時的珠江新城不是荒草一片,就是施工工地。

▲在第二少年宮建成的同年,地鐵三號線開通,珠江新城成為其中一站。開通當日,一位心急的市民未等電梯運行就自己走樓梯趕去坐地鐵。

▲2006年,大劇院建築工地外牆上的貼畫。

▲當時的獵德還是城中村,有小朋友在河邊搭張桌子做作業。在他身後,珠江新城的第一棟高樓——發展中心大廈正在建起。

▲2008年,新城核心區花城廣場已夷為平地,遠處在建造中的廣州塔若隱若現。

▲2009年,從西塔高處俯視珠江新城,有高樓,也有村落。

▲2010年,亞運前夕,省博、歌劇院、西塔、小蠻腰等現代建築陸陸續續拔地而起。

▲同年,亞運會開幕式在海心沙廣場舉行,開幕式當天,共發了16萬發煙火。

▲2011年3月31日,天河CBD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天河北、珠江新城和廣州國際金融城組成的天河CBD走上了世界一流CBD的發展道路。

▲2015年,中軸線最後一個地標建築物——東塔封頂。

▲那一年,在珠江新城的背面,一塊不到20萬平方米的土地上,一片斷壁殘垣。從廢棄樓房的窗戶望出去,摩天寫字樓將這片名為冼村的土地緊緊環繞著。

▲2016年,廣州天河區成為了國家級CBD。翌年,天河CBD成為了國家級CBD生產總值的首位。

▲2017年,繼獵德、楊箕、茅崗等城中村相繼拆遷改造後,車陂村也進入了拆遷改造隊列。

▲不遠處,廣州國際金融城依然在建,高處的升降機直直望著遠處的棠下村,不知多少年後,它將迎來第二次生命。

一座城市的發展,也是一代人的命運。

在這30年裡,有人享受著發展的利好,迎頭而上。

也有人錯失機會,敗下陣來,卻不安於一隅,準備重頭再來。

還有異鄉人循著機會而來,壯志酬籌準備在高速發展的大潮中分一杯羹。

這一切始終在變化。

或許如今坐在珠江新城寫字樓的人們,也同樣不知道下一個30年應該往哪走。

但如果你一直保持前行的姿態,那麼現在,就是最好的時代。

原題為《廣州的市中心,曾經的荒草地》

來源:識廣(ID:sikgwong)

編輯:玲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在參觀「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3日前往北京展覽館,參觀「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150克、30克銀質紀念幣鑑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150克銀質紀念幣、30克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通過賞析這一主題的兩枚銀幣,回溯祖國70載艱苦奮鬥的光輝歷程,我們對祖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祖國愛得更加深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150克銀質紀念幣、30克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譜寫燦爛華章在150克銀幣和30克銀幣的背面主圖中,數字「70」以極富張力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它由曲線組合而成,寓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以來艱苦奮鬥、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成長之路。
  • 「天河二號」揭秘宇宙137億年演化進程
    中國軍網廣州5月13日電記者王握文、特約通訊員於冬陽報導:史上最超級的「宇宙大片」來了。記者今天從國家超算廣州中心獲悉,「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成功完成了3萬億粒子數的宇宙中微子和暗物質數值模擬,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萬年之後至今約137億年的漫長演化進程,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據介紹,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教授張同傑領銜的宇宙中微子數值模擬團隊參與了這一研究成果的技術攻關。「目前世界上只有『天河二號』能擔此重任。
  • 出版界推出一批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重點出版物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出版界積極策劃推出了一批重點出版物,受到讀者歡迎,社會反響良好。 這些出版物具有以下特點。 主題鮮明突出。這些出版物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
  • 廣州天河新天地下半年開業 推出同層地鐵鋪「天河99街」
    天河新天地出租率已超90%   天河新天地位於廣州地鐵3、6號線及廣佛環線天河客運站站交匯處,是天河唯一的三地鐵上蓋綜合體項目,購物中心1-5層的建築面積為3.6萬平方米,餐飲、娛樂、零售分別佔37.2%,21.6%、31.2%,入駐的品牌商家包括星匯影院、優衣庫、活力無限KTV、麥當勞、九毛九、星巴克、VERO MODA、ONLY
  • ...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暨紀念北京世婦會25周年學術...
    30周年暨紀念北京世婦會2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法學院凱原樓召開。彭珮雲、鄭必俊、陶潔為北京大學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的題詞2020年是北京大學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也是1995
  • 德州老鄉張同傑:率團用「天河二號」揭秘宇宙137億年演化歷程
    為了了解清楚137億年來整個宇宙發展的歷史,尤其是在中微子和暗物質同時存在的情況下,整個宇宙中的結構是如何形成的這種「天演論」式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張同傑教授的研究團隊已經在全球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上成功模擬了整個宇宙的演化歷程。  這一利用超級計算機進行科學研究的事件,受到中央電視臺等媒體的報導,引起強烈反響。
  • 「天河故事」抒發棒壘球運動的故事情懷
    大 中 小   廣州天河體育中心日前邀請美國華南商會會長、棒壘球協會代表、學校代表、賽事贊助單位代表、合作公司代表、學生及家長代表參加「我與天體的故事」天河棒球場發展歷程分享會。
  • 鄭州cbd是什麼意思 鄭州cbd的由來
    有的人剛去鄭州打工,所以對於這座城市還不熟悉,有特別多的地方都非常的陌生,因為有一些地方是由字母代替的,所以,如果我們不知道這個字母是什麼意思的話,就不清楚它究竟在哪個地方,那麼,我們可以先看一下鄭州cbd是什麼意思,然後,再具體的了解一下鄭州cbd的由來。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商用車行業傑出人物
    寫在前面:201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為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和中國商用汽車網共同推出大型專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商用車行業7位傑出人物、7件重大事件、7種經典車型。今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和中國商用汽車網推出的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商用車行業傑出人物。
  • 廣州天河新天地12月開業 優衣庫、華潤萬家等品牌進駐
    (贏商網記者報導)4月28日,中國世名地產集團在廣州的首個商業項目-天河新天地舉行了盛大的招商大會,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華潤萬家超市、綠茵閣、麥當勞、LEE、活力無限KTV、永旺莫莉幻想兒童樂園等眾多品牌與天河新天地舉行了現場籤約儀式,據開發商介紹,天河新天地將於今年8月交鋪,10月試營業,12月正式開業。
  • 非遺廣東|「拜仙賽巧」——七夕天(天河乞巧習俗)
    廣州人稱乞巧節為「七姐誕」、「七娘誕」,或「擺七娘」、「拜七娘」,起於漢代,是嶺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續。廣州人歷來重視過此節,宋人劉克莊詩云:「粵人重巧夕,燈火到天明。」清末民初,尤為興盛。胡樸安撰輯的《中華全國風俗志》輯錄了清末民初廣州女子拜七姐的風俗,詳細記載了關於乞巧會「擺巧」的情形。廣州還形成了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十六甫等專賣女子品物的乞巧街市。當前,乞巧風俗在廣州天河區、番禺區、黃埔區等地較為興盛,其中天河珠村是目前廣州乞巧活動最集中、規模最大的村落。廣州傳統的「擺七娘」活動分為「擺大七娘」和「擺小七娘」兩種形式。
  • 廣州大學天文系成立
    11月8日,廣州大學天文系成立大會暨廣州大學合併組建20周年學術活動之天文學科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天文相關單位的領導、院士、學者匯聚一堂,與廣州大學師生一起見證這一時刻。 廣州大學副校長周雲在成立大會上發表致辭。
  • 天河機場航班恢復七成,已可飛到國內所有幹線機場
    記者在天河機場看到,進進出出的旅客絡繹不絕,入口處需排隊掃碼進站,安檢處也要排隊過檢,出口處旅客有序取行李出站。多家航空公司推出優惠活動,推出產品套餐,恢復熱門旅遊航線,武漢天河機場的航班量也進一步恢復,目前日進出港航班量約400架次,恢復了七成,航線網絡已覆蓋國內所有幹線機場。
  • 廣州「天河二號」超算天氣預報可精確到「1公裡」
    廣州超算中心(「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自成立5年以來,不斷加強人才團隊建設,提升服務效能,全面支持大科學、大工程、新產業發展,推動廣州市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應用效益。目前用戶覆蓋全國各地,是全世界用戶數量最多、應用領域最廣的超算中心之一。
  • 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慶祝成立25周年
    CCINTV報導  9月4日,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七屆一次年會暨成立25周年紀念大會在廣州舉行。會議指出,25年來,在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的引領下,我國聚氨酯工業從小到大,從弱變強,在生產規模、產品種類、技術水平等全面突破,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生產與消費國。
  • 靈魂拷問|天河地價正式破「5」!市中心還能怎麼安家?
    大家都知道,廣州城市發展戰略兩大重點就是東進、南拓,而從GDP榜單中東部的天河、黃埔高居一二位可以直觀看到,東進利好顯然略勝一籌。隨著80年代六運會召開的東風,廣州在天河機場舊址上建起了天河體育中心,並在周邊迅速崛起中信廣場、天河城等一座又一座的地標。  進入21世紀,珠江新城開發建設進入快車道,如今已是廣州名副其實的CBD、廣州對外的城市門面。
  • 「廣州科普遊VR全景展廳」解碼地球的起源與生命的歷程
    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諸多化石的出土讓我們逐漸了解到地球誕生的秘密地球上曾經擁有的生命還有地球生命所經歷的歷程廣州市科學技術普及中心承辦的「廣州科普遊地球上生命的產生和演化伴隨著地殼的形成和發展。古生物學研究表明,生物界的演化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這個演化過程也並非勻速的,其中既有緩慢的量變,也有急速的質變。在急速的質變中生物出現大絕滅或大爆發演化,從而形成了生物演化的階段性。在同一地質時期,生物界的總體面貌大體具有全球的一致性。因此,生物的演化階段能夠反映地質時代階段,化石成了研究地球歷史的文字。所以要了解自然歷史,就必須研究化石。
  • 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
    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 2020-11-11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動物園元旦迎來60周年園慶
    大洋網訊 2018年1月1日上午,60名打扮成各種動物的小朋友,在廣州動物園南門歡樂世界立體花壇前,以一支歌舞表演《快樂的動物大家庭》,拉開了「廣州動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活動」的帷幕,園慶的啟動儀式處處充滿著歡快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