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大科學故事

2020-11-29 騰訊網

1.黑洞的第一張照片

2019年,我們終於見證了一項歷史性的、期待已久的成就:黑洞的第一個真實形象。

事件地平線望遠鏡的第一批結果終於在4月10日公布。 這個望遠鏡網絡將我們的星球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眼睛,為我們提供了今年科學形象。 347名參與研究的研究人員處理大量數據,不得不開發新的算法,以獲得巨型星系M87中心超大規模黑洞的第一張低解析度照片,該星系的巨型質量為65億,質量為5500萬光年。 EHT 團隊獲得了今年的"突破獎",該團隊將繼續工作並擴展其網絡,以提高其圖像的質量。

2.氣候變化現在是氣候緊急情況

儘管有關氣候變化的警報已經敲響了幾十年,而且這個問題的科學現實已經滲透到公眾輿論中多年,但從未像2019年那樣關注我們時代的這個問題。9月,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氣候首腦會議的同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氣專委)就海洋狀況和冰層層問題發表一份報告,該報告再次向我們展示了我們星球的不可持續狀態。11月28日,歐洲議會批准了氣候緊急狀態宣言,而《自然》雜誌的一組科學家警告說,在氣候惡化的今天,我們已經處於一個無法恢復的天地。

儘管如此,在馬德裡舉行的COP25會議之前,還曾有消息說,2019年已經打破了溫室氣體排放的新紀錄,各國目前的承諾不會實現《巴黎協定》所設定的限制2015年氣溫上升的目標。雖然預測遠非樂觀,但今天的警告聲音比以往更加強烈,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於這個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環境影響者,年輕的瑞典活動家格雷塔·通伯格。

3.阿特米斯方案,婦女邁出的一大步

今年,我們紀念了人類首次踏上月球半個世紀,阿波羅11號任務和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為人類邁出的著名一步,但是人類的一大飛躍。今年的慶祝活動是宣布未來十年重返月球的理想之一。

今年5月,美國宇航局公布了其新計劃阿特米斯的細節,該計劃的目標是在2024年將人類帶回我們的衛星。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受到歡迎的新奇:阿特米斯,適當命名的阿波羅的妹妹,月亮女神在希臘神話中,將帶第一個女人到月球表面。10月18日,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赫和傑西卡·梅爾在國際空間站進行了首次百分之百的女性太空行走,這是平等終於到達太空的又一個跡象。

4.阿羅科斯,探測器訪問的最遙遠的物體

2019年,太空探索創下了新的紀錄。1月1日,當人類還在慶祝新年的時候,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飛過了人類製造的裝置所觀測到的最遙遠的天體。這個跨尼普圖尼亞的物體,位於66億公裡之外,提供一個太空雪人好奇的外觀,改變了其臨時名稱從2014年MU69到Ultima Thule,參考的名字,希臘和羅馬來源給他們的世界最北端的邊界。今年5月,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然而,選擇的名字引發了一些爭議,因為它的內涵,因為這是納粹神秘主義神話所謂的搖籃假定雅利安種族。11月,在美國宇航局的建議下,通過改名為"Arrokoth"這個來自北美波瓦坦人語言的術語"天空",解決了這場爭論。

5.新的人類物種?

近幾十年來,人類進化的這一老圖示,是導致我們這一排日益複雜的人類,它已被證明是一幅更為複雜的圖解的證據所粉碎,因此科學家甚至不能就我們今天所認識的人類物種數量達成一致。最新的一次出現在4月份的《自然》雜誌上,當時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描述了人類盧佐南西斯的發現,這種人類生活在呂宋島(菲律賓)至少5萬年前,並表現出現代和原始特徵的混合體。

這一發現一直存在爭議:一些古人類學家質疑出土的遺骸是否足以證明製造新人類物種是正當的,這表明發現的化石可能與當地對已知另一種類型的人類進行適應。無論如何,這個故事有助於說明我們離獲得人類進化的複雜奧德賽的清晰而完整的畫面還有多遠。

6.來自星星的第二個訪客

2017年,我們得知了"烏穆阿穆阿",這是太陽系中發現的第一個天體,它原來是我們宇宙附近星際起源的訪客。今年,我們遇到了第二個來自太陽系外的身體,我們知道。與"烏穆阿穆阿"不同,2I/鮑裡索夫顯然是一顆彗星,它的觀測再次使我們意識到我們藍色星球的無足輕重;整個彗星的長度,包括昏迷和尾部,是地球的14倍。

這一發現於8月30日發現,在這個科學團隊合作的時代有著罕見的特殊性,因為克裡米亞望遠鏡製造商和業餘天文學家根納迪·鮑裡索夫的工作得益於他自己製造的望遠鏡。12月8日,2I/Borisov到達其離蘇恩最近的距離,距離地球只有兩倍,而它最接近地球的距離將在12月28日,大約2.9億公裡之外。

7.量子至高無上現在在這裡, 或幾乎在這裡

他今年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勝利之一,也是科學的主要進步之一。

雖然技術奇點的概念已經相當流行,當人工智慧將擺脫人類控制,從我們身上解放自己的時刻,2019年是當我們許多人第一次聽說另一個技術裡程碑稱為量子至上,當量子計算將解決經典計算機無法實現的問題的時刻。去年10月23日,當谷歌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宣布這一突破時,這個詞在頭條新聞中大放異彩。

據作者稱,其量子處理器在200秒內完成了一項任務,為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IBM峰會需要1萬年的時間。雖然後者的研究人員反駁說,他們的機器可以在相當少的時間,只有2.5天的時間運行的過程,和其他專家指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的進步已被比作賴特兄弟的先驅飛行的重要性。

8.基因組編輯的又一個裡程碑

中國科學家何建奎宣布首批兩名基因組編輯嬰兒誕生,使兩個女孩對愛滋病病毒產生抗藥性,這僅僅一年了。一年後,他的研究既沒有正式發表,也沒有澄清這位科學家的下落和未來。今年12月,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已經接觸到他的工作,揭示了對露露和娜娜進行的DNA編輯未能重現他試圖模仿的自然突變,他可能給女孩的基因組引入了其他潛在的危險變化。問題在於CRISPR系統的局限性,這個基因組編輯工具在防治許多疾病方面被人們用了那麼多的希望,但是這個系統還沒有完善。幸運的是,這條道路已經走:10月,CRISPR的創造者之一、研究員劉大衛(David Liu)發表了一種名為"Prime Edit"的新變種,該變種比原來的變種更強大、更精確,根據科學家的說法,該變種可以糾正導致疾病的75,000多個基因改變中的89%。

9.可居住區行星上的水

系外行星的發現是今天最經常引起媒體和公眾興趣的科學領域之一。雖然超過4000顆太陽系外行星已經得到證實,包括不同大小和條件的巨大多樣性,但仍有許多行星尚未發現;事實上,期待已久的地球孿生行星,一個和我們相似的星球,將是藏有智慧外星生命的最佳候選者,尚未被發現。2019年,首次在其恆星可居住區系外行星上探測到水,這一裡程碑被超越。兩個獨立的小組在K2-18b的大氣層中發現了這種分子的特徵,K2-18b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2015年發現的一顆行星,它圍繞一顆距離我們111光年的紅矮星運行。儘管各種專家都質疑K2-18b是否真的具備與生命相容的條件,但該發現讓人們瞥見了由於目前正在建造的新望遠鏡,在不久的將來將能完成一項更簡單的任務。

10.歷史上最快的太空飛行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太陽

儘管它熟悉它的存在在天空中,事實上,沒有什麼像它那樣投射到黑暗中,在現實中,太陽有許多秘密仍然籠罩在黑暗中。今年,帕克太陽能探測器首次發布成果,這是有史以來為加深我們對太陽能工藝的了解而發起的最雄心勃勃的任務。這一數據發表在12月的《自然》雜誌上,令科學家們大吃一驚。在這些發現中,已經證明太陽會蒸發它附近的空間塵埃,在它周圍形成一個沒有這些粒子的區域。另一個發現是,恆星的磁線並不總是像人們相信的那麼向外輻射,但有時向內彎曲,直接指向太陽,以快速的鞭子式運動,被稱為"切換回"。這是探測器所揭示的兩個意外,該探測器已經打破了最接近太陽的記錄,以及人類製造的裝置達到的最高速度,這是探測器本身在來將繼續打破的兩個裡程碑。

相關焦點

  • 2014年10大科學故事
    美國宇航局重返太空自人類上次穿越地球軌道以來,42年已經過去了,現在人們正在傳播這樣的想法,即是時候恢復1969年至1972年將12名太空人送上月球的探索精神了。 這一復興的結果是美國宇航局向月球、小行星甚至火星發射載人飛行任務的項目。
  • 2019年10月成人自考小學科學教育真題
    全國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科學教育試題課程代碼:00408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A.1949年-1960年B.1960年-1977年C.1977年-1986年D.1986年-1996年11.美國科學教育模式之一的自然學習的主要教學目標是A.掌握科學概念B.兒童發展C.培養學習興趣D.掌握科學方法12.影響了美國科學教育長達30年之久的科學教學模式的制定者是
  • 2019、2020年10月22日出生的寶寶,浦圖喊你免費領取大禮包、一起過...
    2019、2020年10月22日出生的寶寶,浦圖喊你免費領取大禮包、一起過生日啦!在12月8日即將舉辦的10周年發展大會上,浦東圖書館將舉行「悅讀起跑線——2020年浦東新區0-3歲嬰幼兒家庭閱讀指導包」發布儀式。屆時,浦圖準備了10份大禮包,計劃邀請2019年10月22日、2020年10月22日出生的10個寶寶,參與新館10周年發展大會,免費領取閱讀包,與浦圖共慶生日!
  • 2019年10月成人自考德育原理真題
    全國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德育原理試題課程代碼:00468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成就貢獻和故事簡介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50分許,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本文筆者想為各位讀者科普一下這位偉大的新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詹姆斯·皮布爾斯的貢獻及故事,以饗讀者。年獲曼尼託巴大學理學士學位,其後到普林斯頓大學深造物理學,並一直留在該校,現為愛因斯坦榮譽科學教授。
  • 2020年最重要的十個科學故事,你知道嗎?
    對於這難忘的一年,美國《史密森尼》雜誌網站(smithsonianmag.com)的編輯在深思熟慮和辯論之後,列出了最重要的十個科學故事,對近一年的關鍵創新、研究和發現進行了梳理。在列舉這份榜單時,2020年還在與2016年競爭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這一年的高溫延續了一個危險的趨勢,即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都發生在2005年以後。也許沒有什麼比大規模的森林大火更能說明2020年氣候變化的影響。隨著2019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和最乾旱的一年,澳大利亞已經做好了應對災難的準備,但從2019年10月到2020年1月,該國就有數百萬英畝的土地被燒毀。
  • 2011年10大最具有故事性的科學新聞
    10 世界上最早的商業化唱片研究人員發現,最古老的,面向大眾銷售的商業唱片,可能要追溯到123年前。9 人的無刺陰莖和如此大的大腦都是怎麼演化來的有些問題你可能根本不會想著去問,比如 為什麼男性沒有陰莖刺? 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有助於為人類大腦進化研究提供線索。在演化過程中,人類缺失了部分基因片段,從而導致了男性沒有陰莖刺。
  • 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近日,《Science》雜誌評選出了2019年度的十大科學突破,「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拍攝」的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獲得突破榜首,生物醫藥領域:首個囊性纖維化三聯療法獲批、抗擊伊波拉病毒的藥物、對抗營養不良的補充劑問世、古生菌或為人類終極祖先等科學突破入選。
  • 2019年最怪異10項科學研究盤點:尼斯湖水怪的DNA(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2019年最怪異10項科學研究盤點:尼斯湖水怪的DNA(雙語) 2019-12-30 11:53 來源:參考消息網
  • 央視10套《走近科學》講述「公路醫生」的故事
    央視10套《走近科學》講述「公路醫生」的故事 2018年11月23日 10:08作者:王動編輯:王動   受10億觀眾青睞的中央電視臺《走近科學》
  • 2019年,十大科學發現
    2019年1月1日,新視野號飛掠過小行星「天涯海角」,這是一顆遠在64億公裡之外的海王星外天體,位於柯伊伯帶,之後被正式命名為Arrokoth。新視野號傳回來的數據不僅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從未見過的世界,也將揭示更多與太陽系有關的謎題。
  • 2019年《環球科學》最美科學閱讀
    在結束21世紀10年代,進入20年代之際,《環球科學》也第六次發布了「最美科學閱讀」榜單。……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最美」科學圖書。服用抗愛滋病藥物幾年後,希爾茨在1994年死於愛滋病併發症。
  • 回望2019:那些關於黑洞的7大科學發現
    正如你所知,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它的密度非常高,這也導致了它的引力出奇的大,乃至於連光都無法在黑洞的引力下逃逸。黑洞存在於宇宙的意義似乎就是:沒完沒了地吞噬一切。如果你能靠近黑洞,結局就是被瞬間撕碎,或者是變成一根頭髮絲。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關於黑洞的7大發現。
  • 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出爐,第一名果然是它!
    12月20日,《科學》雜誌公布了2019年的十大科學突破,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突破具體都是什麼吧(其中有一些突破還有中國科學家參與其中哦)。1人類拍攝首張黑洞照片2019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拍下的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讓我們第一次看清了這個神秘的「引力怪獸」。這個黑洞位於室女座的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的距離約為5500萬光年,它的質量有太陽的65億倍!
  • Nature雜誌:2019年最佳科學圖片
    年是科學家們捕獲黑洞影像的第一年,這一年裡,人們對地球上生活的最小的生物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看到了氣候變化所帶來的不祥預兆,以下是Nature雜誌團隊推薦的科學和自然世界最引人注目的照片。Igor Siwanowicz3、小喇叭(Tiny trumpets)喇叭蟲屬(或喇叭狀微生物,trumpet animalcules)是一群單細胞淡水原生動物,這張照片獲得了2019年尼康微觀世界顯微鏡大賽的二等獎,並由霍華德休斯敦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Igor Siwanowicz以40倍放大倍數進行拍攝。
  • 37年前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故事設定在2019年
    巧的是電影拍攝於1982年,電影中的年代是2019年,故事發生在2019年11月。雖然現在這個時間並沒有《銀翼殺手》中那些飛車漫天、霓虹絢麗的世界,但是這部電影也反應了那個年代的人對於2019年的幻想和希望。1982年誕生的《銀翼殺手》,可以說是開創了賽博朋克這一科幻片類型。
  • 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排名第一的是?
    2019年馬上就要結束啦,在這一年,科學領域碩果纍纍。近日,《科學》雜誌官網盤點了2019年科學領域的累累碩果,選出了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其中不乏中國科學家的身影。接下來,讓我們看看2019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都有什麼吧!
  • 2019年,Google回答最多的10大健康問題
    其中包括2019年美國人搜索最多的「十大健康問題」。 谷歌在報告中稱,最近3年,在「最感興趣、搜索最多的健康問題」榜單上,有一時熱議、後續沒水花,也有重複上榜的。 2017年,人們搜索最多的是:為啥打嗝,什麼是狼瘡,患了流感多久能好。
  • 2019年,實驗室裡那些重大的生命科學發現!
    回顧科學2019年 2019年的實驗室都發生了哪些事? 2019年的生命科學研究或是從前所未有的角度思考地球生物,或是從微小處入手,卻改變了傳統理論,或是從需救急,開發出民生最需要的科研成果。還有讓這個世界辨偽存真的紛紛擾擾科研事件,這些組成了2019年生命科學事件全景圖像。
  • 2014年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科學發現故事
    2014年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科學發現故事 2015-01-07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