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大最具有故事性的科學新聞

2020-12-06 果殼網

10 世界上最早的商業化唱片

研究人員發現,最古老的,面向大眾銷售的商業唱片,可能要追溯到123年前。該唱片錄製了「一閃一閃亮晶晶」。耳熟能詳,不是嗎?

9 人的無刺陰莖和如此大的大腦都是怎麼演化來的

有些問題你可能根本不會想著去問,比如 為什麼男性沒有陰莖刺? 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有助於為人類大腦進化研究提供線索。在演化過程中,人類缺失了部分基因片段,從而導致了男性沒有陰莖刺。

8 葡萄酒漩渦中的物理學

你可以在雞尾酒會上向你同伴炫耀。當你晃動紅葡萄酒時,你可以告訴他們最新的關於酒的流動力學的研究。若是葡萄酒飛濺出來了,你還可以告訴他們,為什麼酒會濺出來。這項研究揭示了 葡萄酒晃動背後的物理學 ,比如可能能決定酒會在杯中平滑地形成圓弧還是開始飛濺的三個因素。

7 食肉植物以蝙蝠糞便為生

萊佛士豬籠草( Nepenthes rafflesiana )是一種奇怪的植物。它是一種食肉植物,但卻不擅長捕捉昆蟲,所以,在經歷長期演化後,儼然成了蝙蝠的「廁所」。它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溫暖的小窩,而蝙蝠在小窩中棲息之後,則將富有營養的糞便排洩在東道主身體裡,豬籠草便通過吸收蝙蝠糞便中的養分來維持生命。

6 哈勃釋疑太空綠色謎團

2007年,一位德國生物老師在夜空中發現神秘綠色天體,距地球約6.5億光年,被稱為漢妮天體(Hanny's Voorwerp),2011年科學家用哈勃望遠鏡揭開了神秘天體的面紗,原來這是個已經死亡的類星體。

5 潛水員首次拍攝到會使用工具的魚

研究人員意外發現, 魚類也會像人類和猩猩那樣使用工具 。研究者通過對一名專業潛水員拍攝到的畫面進行分析後,發現一隻舒氏豬齒魚( Choerodon schoenleinii )叼著一個蛤往石頭上砸,砸開殼後吃掉了蛤肉。但也有人表示不同意這個觀點。

4 好色佔星家保持著最高記錄

佔星家西蒙·福曼(Simon Forman,1552-1611年)做了很多星相學的工作,其實福曼還有另外一個偉大的貢獻。他的病案簿為現代研究人員提供了關於那個年代數量最多的醫療記錄。他和他的學生納皮爾(Richard Napier)向超過3萬名病人和客戶提供了建議。福曼以好色聞名於世,據說他會和遇到的每位女性做愛,並經歷記錄。此外,他的筆記記錄了病人的姓名、年齡、地址、家庭成員、症狀和看病時間,甚至家庭和法律問題。

3 有底罐頭殼在沙中下沉較快的原因

用兩個罐頭殼和沙,就可以讓你在朋友面前輕鬆露一手。首先要準備兩個錫罐頭,其中一個有一邊開口,另外一個兩邊都開口從而行成一個中空管。把這倆罐頭殼都自上而下往沙裡推壓(比如在上面壓個重物)會發現,有底的那個罐頭殼下沉的比較快。而在水裡情形正好相反,中空管比較快。現在物理學家知道了這其中的奧秘。

2 性行為傳播的蟲媒病毒疾病

一場房事引發科學新發現 。一位生物學家在完成了塞內加爾的實地考察回家後,將塞卡病毒(一種蟲媒病毒)通過性接觸傳播給了妻子。該生物學家創造了病毒學歷史上新的一頁,這可能是迄今為止可考的第一例經人類經性交途徑感染蟲媒疾病的病例。

1 「氣泡音」在美國成為語言時尚

或許是小甜甜布蘭妮.斯皮爾斯的緣故(歌手布蘭妮在她的音樂中使用了「氣泡音」來達到更低的音階,以及給歌曲增色),又或許只是我們強調了人們不能弄明白的稀奇的現象,不管怎樣,這篇文章講述了「氣泡音」這種低頻顫動音怎樣慢慢的融入了美國女性間的交流,並成為了一種時尚,觸動了我們的神經。這就是一直以來我們最津津樂道的故事。

本文編譯自:《科學》網站12月22日
原文:請看這裡
編譯者:宅大大王
圖片:《科學》網站

(果殼環球科技觀光團微博 http://t.sina.com.cn/guokrdigest )

相關焦點

  • 最玄幻、最具故事性!帶你領略陶倉樓彩繪裡的動人傳說
    最玄幻、最具故事性!2011年至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瑞士蘇黎世大學和瑞士聯邦高等理工大學三方專門合作開展了「中國古代人造矽酸銅鋇顏料研究」課題,就其原材料採集地區和製作工藝等進行深入研究,只為揭開中國古代人造顏料更多的未解之謎。顏料已經不同凡響,彩繪當然更加精美絕倫。窺一斑而見全豹,在眾多的陶倉樓彩繪中,讓我們來看一幅最玄幻、最具故事性的彩繪圖案——虎食女魃圖。
  • 2011年美國《探索》雜誌評出生物醫療領域48大新聞
    每年《探索》雜誌都會對過去12個月科學和技術成就進行分類,把最酷的實驗、最傑出的發現和最為改變世界的事件匯總為列表。這裡是2011年100件最大科學和技術新聞的全部列表,分為7個主題部分,即健康與醫藥,科學技術政策,新興技術,宇宙太空,生命世界,環境,物理和數學。在此,特地選擇生物、醫學、進化學等生物醫療健康方面相關的48條科技新聞。
  • 2011科學謎團大盤點 留給2012年的五大未解之謎
    2012新年伊始,環顧世界科學舞臺,2011年,很多秘密被破解,但有更多秘密悄然步入2012年。近日,全球知名科學探索網站「Discovery News」精選出2011年十大被破解及未解之謎,從中可發現大千世界的無限精彩。
  • The Scientist:F1000生物化學七大新聞(2011.10.21)
    ., 「RNA mimics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Science, 333:642-46, 2011. 2.研究抗癌藥物吉非替尼療效作為**科學家(F1000)的研究人員仍然談論著2004年發表的兩篇論文,因為它們解決了為何抗癌藥物吉非替尼(gefitinib,商標名易瑞沙)---通過封鎖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上ATP結合位點發揮作用---即便是在患有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的70%病人當中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發生過表達,也只在10%的患有這種癌症的病人當中有效果
  • 全國2011年10月自學考試新聞攝影真題
    《北方的納努克》10.新聞攝影拍攝對象是具有新聞價值的(   )A.攝影素材B.新聞情節C.新聞形象D.藝術形象11.特寫性新聞攝影報導從新聞要素方面交代新聞事件的(   )A.時間與地點B.原因與過程C.人物與內容D.地點與內容12.新聞報導中堅持正面宣傳為主
  • 2011全球十大科學新聞:超光速粒子挑戰相對論
    2011年即將過去,但這一年裡發生的科學事件卻將產生持續影響:超光速粒子實驗如果得到證實,物理學根基將被撼動;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核危機,促使人們反思核電站安全;太空梭的退役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卻也意味著航天事業新時代的開始……  《環球科學》雜誌日前根據專家團隊、專業編輯和網絡投票三方意見,評選出了本年度全球十大科學新聞。
  • 2020全球10大新聞與10大天文事件
    一.環球時報評出的10大新聞   1.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 中國抗疫表現廣獲認可;   2.美國暗殺蘇萊曼尼
  • 2014年10大科學故事
    伊波拉危機今年我們許多人最感興趣和關切的科學問題出現在3月份,當時幾內亞共和國政府報告了伊波拉病毒的爆發。 幾天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對此也有所回應,但正如其主任陳馮富珍(Margaret Chan)最近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所承認的,"全世界,包括世衛組織,沒有看到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眼前發生的事情...... 我們放鬆了,直到6月份才發現疾病又回來了。
  • 《自然》評出2011年最受歡迎十大新聞
    研究人員之一、美國南加州克萊姆森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安東尼·瓦倫提尼表示:「我們的這篇論文可能具有顛覆效應,在量子力學中,它可能是繼貝爾定理之後最重要的結論。」英國牛津大學的物理學家戴維·華萊士表示,這個理論是他15年的職業生涯內看到的量子力學基礎領域最重要的結論。他說:「這一理論表明,人們不能將量子狀態解釋為一種概率。」
  • 【《環球科學》】2012年十大科學新聞評選
    2012年有很多激動人心的發現:上帝粒子的發現,是近幾十年來物理學領域最重大的發現;好奇號登陸火星,再次激發了人類對空間探索的熱情和願望;蛟龍號的下潛,標誌著人類朝著大海的未知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ENCODE計劃發布首次成果,讓人類對自身的認識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盤點2014年10大假新聞典型案例
    【點評】這幾年視頻、圖片引發的虛假新聞頻頻發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們對視頻或圖片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讀。而記者在解讀這些視頻或圖片時更側重於它所具有的新聞價值。對這起發生在上海地鐵車廂內的事件來說,外籍乘客暈倒眾人相助也具有一定的新聞價值,但比起最初報導中呈現的角度而言,後者更有想像的空間。
  • 我們最該知道的10大科學定律及理論
    感謝神話不留名的投遞新聞來源:科技日報探索通信公司旗下的著名科普網站HowStuffWorks(意為「事物是如何工作的」),
  • 90後作家·評述|梁捷:王佔黑小說的故事性、隱喻與蒙太奇
    2018年秋天,王佔黑獲得首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一舉成名。從此,她成為現在最引人矚目的「90後」作家,獲得無數評論家的關注,也收穫大量粉絲。就在她獲獎以前的幾個月,我還要努力地向一些文學圈的朋友推薦她的書。而在此之後,則變成要把「我的朋友王佔黑」掛在嘴上,別人才肯多看我幾眼。
  • 2019年10大科學故事
    1.黑洞的第一張照片 2019年,我們終於見證了一項歷史性的、期待已久的成就:黑洞的第一個真實形象。 事件地平線望遠鏡的第一批結果終於在4月10日公布。 這個望遠鏡網絡將我們的星球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眼睛,為我們提供了今年科學形象。
  • 2011十大古怪科技新聞:網際網路接吻機
    美國CNN網絡版今天撰文,盤點了2011年的十大古怪科技新聞。
  • 全國2011年1月自考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真題
    全國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真題  課程代碼:00456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取名字學問大!2020年美國最受歡迎10大英文名
    就像時尚界通常要在前一年發布下一年的流行趨勢一樣,美國嬰兒命名網站Nameberry最近也發布了2020年預估將會流行的十大女孩、男孩名字名單。圖為2011年12月4日,導演兼製片人史蒂芬·史匹柏(左,Steven Spielberg)和女兒德斯特裡·史匹柏(Destry Spielberg)在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的艾利·費希爾音樂廳參加「戰馬」球首演。
  • 2018年科學領域發生的10大事件
    在這裡,我們回顧一些今年最難忘的科學新聞,物理學家和科學大眾史蒂芬霍金離開了我們。1.霍金起飛到星星毫無疑問,2018年最公開的科學故事於3月14日被打破,當時得知英國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這是一個長壽記錄,因為他被診斷患有肌萎縮性側質硬化症,只有21歲。
  • 盤點2009-2011年30大新物種:尤達蝙蝠受熱捧
    鑑於這些因素,編輯將暴君水蛭請上2010年十大最怪異新物種排行榜。科學家10月宣布,2009年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進行的兩次科學考察共發現200種物種,尤達蝙蝠便是其中之一。雖然在此前的科學考察中也曾發現尤達蝙蝠,但當時並未將其視為一種新物種,甚至沒有對其進行命名。與其他果蝠有所不同的是,尤達蝙蝠會傳播所吃水果的籽。對於其所在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這種蝙蝠可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科學新聞》簡介
    一份服務於科學界核心人群的新聞雜誌《科學新聞》(雙周刊)將於2009年全新面世。她由中國科學院主管,科學時報社主辦,依託於全球訪問排名居於前列的中文類科學網站——科學網(ScienceNet.cn)構建的網絡社區。 《科學新聞》核心讀者群為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員以上職稱的自然科學研究工作者,尤其是那些獨立承擔科研任務的課題組組長/研究室主任及其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