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個河南人

2020-11-18 豫記

最近,河南籍著名媒體人秦朔的一篇文章《我不是一個河南人》在朋友圈刷了屏,火得一塌糊塗。據說,火的程度遠遠超出了河南群體的範疇,連帶著全國各地以及海外華人都在追問:「我到底是不是一個河南人?」

在這篇文章裡,秦朔由美國大選引發的「白等,白等」這個段子開頭,引發對自己離開故土30年,鄉音漸改,突然有點不好意思,「好像自己已不是河南人」。

於是,秦朔先生發出了哲學般的終極追問:

我是河南人。

我不是河南人。

我到底是不是河南人?


【一】


我就是那個河南人。

曾經,人多地少,靠天吃飯,面朝黃土背朝天,莊稼地裡刨食,風調雨順時期還好,老天爺一不高興使臉色,老百姓就要餓肚子。

教育資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資源的稀缺,讓每一個滿懷夢想的少年發誓,無論付出多大努力,都一定要離開這個鬼地方!

於是,他們在高考填報志願時,所有的空白欄裡,沒有一個填寫河南本土的學校。放榜那天,考試成績很優秀,他們興高採烈地告別堞牆,辭別村莊,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少年填報高考志願這點心思,秦朔有過,許家印有過,施一公有過,張磊有過。你和我,都曾經有過。

而今回望過去,我們是否該為離開那片土地慶幸,還是悲傷?多年過去了,年年受到億萬人詛咒的高等教育資源的稀缺,雖然隨著時間的推進而有了很大的改變,但跟每年上百萬的高考大軍相比,還是稀缺得令人悲傷。

我就是那個河南人,我希望河南的每個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

我就是那個河南人。

曾經,雖然我的內心十分堅強,但我還是羞於在眾人面前大聲說自己就是河南人。

那是在飯桌上,沒有河南人的段子簡直不成席的年代,就連神聖莊嚴的中央電視臺的節目裡,每當出現坑蒙拐騙的故事時,主角一定是一個面目模糊的河南人,操著一口中原口音。

聽說,曾經有老鄉在飯局上掀了桌子,還有鄉親起訴某地派出所懸掛涉嫌地域歧視的橫幅。

那是一本書《河南人惹誰了》突然火了的年代,這本書總結了河南人在國人面前的尷尬處境,將妖魔化河南人的形象做了一個深入的總結。

我至今都沒翻過這本書,因為我不想讓自己的心流血。

想起當年大學畢業時,一位師兄好心地說:你出去找工作面試時,別說自己是河南人。

我十分決絕地謝絕了師兄的好意,面試時不等主考官問,就大聲響亮地自報家門:「我叫XXX,來自河南」。

當時想好了,如果主考官稍微露出嘲諷的表情,老子扭頭就走!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河南人,骨子裡都倔強。

雖然時過境遷,隨著河南經濟社會的突飛猛進發展,米字形高鐵縱貫南北,經濟總量連續十年穩居全國第五,河南人不僅將貧窮的帽子甩進了黃河,而且將諷刺河南人形象的段子甩進了太平洋!


【三】

我就是那個河南人。

幾年以前,我在首都的西單圖書大廈翻到了河南籍作家劉慶邦的一本書,他在序言中有一段話,大致意思是,他說他在少年時代就離開了河南,讀書工作輾轉過好幾個地方,如今在老家可能連房子都沒有了,他在首都買房定居,身份證戶口本也都變成北京的了,可是他還是覺得自己不是北京人,還是一個河南人。他說他和北京的關係,就是一張床的關係,而他和河南,才是真正的血肉情感聯繫。

劉慶邦先生還寫道,他在好多地方住過好多年,最改變不了的是自己的胃,這是生活最初的印記,將伴隨著人的一生。

我也發現,大多數老鄉,都好那一口麵食,有在外地工作生活一輩子的河南人,一頓飯不吃麵食,都覺得吃不飽。

毛主席湖南人喜歡吃辣,周總理江浙人喜歡吃甜,張藝謀陝西人喜歡羊肉泡饃,某位主政河南多年的老領導總結說:「不上一碗麵,不是河南人」。這都是任何力量都不可能改變的。

秦朔也在文章裡寫道:千裡麥花香,耕耘天地間,麵食於我,是無法改變的生活方式。

因為,我們的胃,離不開。

【四】

我就是那個河南人。

1982年,余光中在給流沙河的信中說:「在海外,夜間聽到蟋蟀叫,就會以為那是在四川鄉下聽到的那隻。」

四年後,余光中寫的《蟋蟀吟》中有兩行:「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隻嗎?一去四十年,又回頭來叫我?」信上的那句話觸動靈感,流沙河寫了《就是那一隻蟋蟀》這首詩作答。

這首詩,讓多少身在天涯的遊子流下了思鄉的淚?

一曲《花兒》,讓異國的西北人肝腸寸斷,一首豫劇,哪怕只是片段,讓他鄉的河南人瞬間共鳴,不由自主地跟隨著哼唱。

河南籍詩人杜甫,離開故鄉多年,最希望聽到的是故鄉的好消息: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即便,故鄉可能還有如狼似虎的《石壕吏》,但鄉情壓倒了一切,「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莫泊桑在《一生》中寫到:"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我就是那個河南人,

那個背井離鄉的河南人。


【豫見河南 豫來豫好】豫記十周年之際,在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省委網信辦、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指導下,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委網信辦的支持下,在本中傳媒等同仁的幫助下,我們發起河南文化的民間輸出窗口「這就是河南」項目。擬訂於2020年11月27日下午舉行「這就是河南」啟動儀式。

【豫記回家 十年見鄭】 2020年11月28日,相約中國·鄭州,「這就是河南」鄭州站正式啟動。活動由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委網信辦主辦,管城區委宣傳部、惠濟區委宣傳部及豫記新媒體承辦。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名河南籍記者將實地探訪鄭州。


豫記聯合發起人、大白財經總編輯 張永恆 | © 撰文

WUDIAN | © 版式

相關焦點

  • 施一公:我是河南人,中!
    2013年,他成為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今年,他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為河南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接受河南商報記者專訪施一公:我是河南人,中!  9年後,另一個河南人成為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他就是施一公。他感嘆道,河南真的不缺人才,很多人出去做得很好。  而如今,在豫工作的院士僅有19位,遠遠低於北京、上海等城市,與陝西、山東等相鄰省份比起來,也不佔優勢。  施一公認為,其中有一些文化的因素。  「我走到哪兒都挺想駐馬店的。
  • 有人說河南人多窮,河南人沒素質,河南和這個省比和那個省比比比
    有人說河南人多窮,河南人沒素質,河南和這個省比和哪個省比,河南咋不和山東、江蘇、廣東等比呢?河南人多證明河南宜居,河南人沒素質你可以到中國好人榜中去看看,河南居全國首位。河南在戰爭時期和建國初期是負出的最多,而且是災難最多的地區。
  • 提醒1300萬在外河南人回家,就是豫記存在的意義
    可以下的結論是,河南人愛讀書,河南人愛讀大書。碰上河南人,不要輕易只聊專業的事兒。一不小心,上至三皇五帝、秦磚漢瓦,下至唐詩宋詞、明清小說,河南人會成為演講人。所以,我懂楊桐的難。他經常會搖晃著瘦小的身軀,端著酒杯說,「豫記,就是要做成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 四張照片與河南大學的故事 | 我和我的學校
    ,是河南大學文學院2018級本科生。入校後,我加入了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兩年多來,通過學習和工作,我與學校共同進步,我見證她的發展,她護佑我的成長。、著名文化學者、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先生,參與拍攝視頻《讀書就是戰鬥》,講述了河南大學的烽火壯歌,鉤沉並紀念抗日戰爭中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 施一公被擬任為清華副校長:我是河南人我驕傲
    通俗地講,就是DNA要寫一封信給核糖體,告訴它怎麼製造蛋白質,這封信的名字就叫做「初始信使RNA」,剪接體拿到之後,一通修改,成了「信使RNA」,拿著這個交給了核糖體,核糖體就按照這封修改過的信製造蛋白質。施一公的研究成果就是研究出了剪接體的生理結構和工作原理。比如,剪接體怎麼分辨外顯子和內含子?又是怎麼進行的剪接?簡單講就是剪接體是怎麼修改的信。
  • 範曉萱力挺學員 合唱《我就是那個竄天猴》
    由夢響當然音樂出品的張希&範曉萱《我就是那個竄天猴
  • 馬龍英文感言:紀錄就是用來被打破的 很幸運那個人是我
    在現場主持人的採訪環節,馬龍再次秀了一把英文,他用英語發表感言說:「紀錄就是用來被打破的,很幸運那個人是我。」在復盤本場比賽的時候,馬龍說:「感覺每一局都非常累,今天小胖兒也發揮非常好,自己在幾個關鍵球把握住了,有一兩個運氣球。最近一年多沒有拿到冠軍,拿到無數個第二,心裡非常渴望這個冠軍,既來之不易也非常特別。」
  • 最近河南話又火了!竟然還有「河南話發音寶典」?
    >@完遼:咦,你看你這個妮兒長裡還怪得勁哩  @熱茶冷癮:我兩個同學,一個安徽人一個上海人,有一天看見他倆用河南話交流,我這個河南人表示很震驚  A.私奔 B.一起 C.四個人 D.合租 E.搭子  10.我可戈意他。該句中的「戈意」意思是?  A.滿意 B.喜歡 C.討厭 D.憎恨 E.瞧不起  11.他葉赫回來。該句中的「葉赫」的意思是?  A.前天晚上 B.昨天晚上 C.今天晚上 D.明天晚上 E.後天晚上  12.你那個真哭觸!
  • 曾在廣東、江蘇到處可見的河南人,為什麼逐年減少了?看完明白了
    導讀:曾在廣東、江蘇到處可見的河南人,為什麼逐年減少了?看完明白了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早些年在這兩個省份當中,有不少的河南小夥伴們,但是如今小夥伴們應該已經發現了,河南的小夥伴們也是越來越少了,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那麼看看今天給小夥伴們介紹的,大家就會明白了。
  • 是時候為河南人正名了!白巖松:河南什麼樣子,中國就是什麼樣子
    在這些一聽河南就色變的人群裡,相信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口都沒去過河南吧。大家只是人云亦云,看到別人在貶低河南,自己也就跟著大潮隨波逐流。是時候給河南人正名了!白巖松的一句話,給了那些地域黑的人一個重擊,他說:「河南什麼樣子,中國就是什麼樣子」。
  • 施一公到底是雲南人還是河南人? 看清楚別再搞混啦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網上公布的施一公簡歷裡面,卻寫著他是雲南大姚人。施一公不是一直說自己是河南人麼?簡歷上的雲南大姚又是怎麼回事?施一公到底是雲南人還是河南人?且讓政商君來為您分解。其實在施一公寫的《我是河南人》文章裡面就給出了答案。他是這麼寫的:「我的家世比較複雜。
  • 啥是河南人?胡葆森一句話引發掌聲雷動
    大象新聞記者 張嘉憶 張子琪 潘帥良「我回到河南28年,大家都知道足球這件事,堅持下來我發現這件事本身就代表了當代河南人的一種精神風貌。」老胡談起河南人,那肯定離不開足球和建業。今天(11月27日)下午,在河南形象全球化傳播暨「這就是河南」啟動儀式上,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用親身經歷,給了大家一個以小見大的答案。
  • 愛情的岔路口裡,你永遠是我等不到的那個人
    我總是喜歡偷看她,就像是蹲在渠溝旁邊的癩蛤蟆,看著天上飛來飛去的天鵝。肉我就不吃了,這麼看著,就挺好。以前,懷裡要摟著你,我才能入睡;現在,心裡要忘記你,我才敢安眠。「我看上你了,咱倆在一起吧。」 我木訥的看著她。「行不行一句話。」 她有點不耐煩。「不行是吧。」「也不是,就是.....」
  • 央視名嘴白巖松:我覺得中國人什麼樣,河南就什麼樣
    但是一向低調的白老師曾經在自己的書籍籤售會上明確說:"我覺得中國人什麼樣,河南人就什麼樣……我希望中國人都來河南看看,……看看你這個民族這條路是怎麼走過來的。"嚴謹認真的白巖松並不是憑空說下這段話的。他曾經為了一期節目花了一天時間專門去到河南。他想親眼看看這個網絡上"愛偷井蓋"的河南人生活的那片土地。
  • 河南日報獨家專訪施一公:我是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施一公,這位生命科學界的領軍人物,自籌建西湖大學之始,就踏上了一條艱苦跋涉卻矢志不渝的辦學之路,也成為這所高校最重要的標籤和宣講人。12月27日,河南日報獨家受邀走進西湖大學雲棲校區,見到了這位河南老鄉。
  • 江蘇、江西、河南人社職工這樣訴說「我和我的祖國」
    通過海選,最終13支隊伍260多人脫穎而出,在決賽中角逐冠軍。省人社廳舉辦廣場舞大賽,一方面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展現70年來的光輝歷程,另一方面通過本次活動充分展示城鄉居保工作成果,展現人民群眾對新時代幸福美好生活的真摯感受,同時藉助廣場舞舞出精彩、舞動幸福,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展現人民群眾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精神面貌。
  • 王源坎城專訪:談大主宰感情戲,我就是黑洞,找不到那個感覺!
    王源坎城專訪:騰訊+YOKA合集 王源談《大主宰》感情戲:我們都是兄弟 王源粗糙男孩 王源談自拍我是愛自拍但是後來太醜了就放棄了主持人:演叛逆少年難還是演感情戲難?王源:演感情戲,就是我找不到那個感覺,最近拍戲比較難的就是感情戲找不到那個喜歡人的感覺;大家都是兄弟演那種感情戲,我很認真的在演反正導演說看著沒有感情;王源
  • 八旬老人把300萬房產送給河南水果攤主,知道真相的我,不禁落淚
    大家好,我是米君說史。我是一個歷史和文化類的作者,但是當我看到一則消息,我流淚了,我也溫暖了。我忍不住要把它寫出來,而且我一定要寫出來,因為這是當代中國最溫情而又辛酸的故事。那就是八旬老人把300萬房產送給35歲的河南水果攤主的奇聞異事,我感動,感懷。
  • 河南人「造假」造出的世界第一
    其實,這兩大品牌都是一家名為「瑞貝卡」的河南企業的子品牌而已,這家在全世界「賣假貨」的河南企業瑞貝卡,總部就在河南許昌。假髮的世界版圖中國人在「海淘」的同時,其實西方消費者也在「海淘」中國——儘管二者的比例還相當懸殊。
  • 我袒露自己,就是不想是透明人|鐳寶
    夢者:然後就想像了一下,如果有一天我變成一個透明人,所有人都看不見我,無論我怎樣的行動,都無濟於事!我「感覺特別抓狂」。教室有些像上小學時候的教室,挺大的一個班,大概有四五十人左右。學生和老師的攻擊性都很強。鐳寶老師:那這個「徒弟」的形象在現實生活中有類似的人嗎?就是她比較像你認識的某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