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震撼」數十年太空探索的視覺歷史

2020-09-05 One科技

藍色大理石

我們的行星圖像是在2014年捕獲的。它是使用Suomi NPP衛星上的可見紅外成像輻射計套件將其組合在一起的,並顯示了幾張不同圖像的合成圖像,形成了完整的圖像。

東半球的合成圖像以美麗的藍色調顯示了我們的星球。它看起來更像是大理石,而不是房屋。該圖像的延時視頻視圖也非常出色。

水星顯示其顏色

乍一看,這看起來像是另一張月球照片,但實際上是水星拍攝的照片。這張照片是在2008年拍攝的,它顯示了水星表面的驚人細節,這顆行星離我們的家鄉驚人的4,800萬英裡。

亞特蘭蒂斯的雲彩

2009年,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令人難以置信。亞特蘭蒂斯號是最大的貨運船之一,這次發射使太空梭飛向天空,為國際空間站提供補給,並在兩個月後將妮可·斯託特送回地球在車站上。

最後的努力

2011年,奮進號太空梭從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起飛,進行了最後一次太空飛行。

奮進號在此期間採取了許多行動-包括25個不同的任務,共有173個不同的機組人員。它在太空度過了296天,旅行了超過1億英裡。

冥王星的大理石景色

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在2015年捕獲了冥王星經過行星時的高解析度增強彩色圖像。同時,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從行星周圍觀察到有趣的X射線活動。這些X射線似乎不僅僅應該能夠發射出寒冷多巖石的世界,這引起了一些爭論。

觀月

2011年,國際空間站的工作人員拍攝了滿月,其中有地球的地平線和周圍空間的黑色。

太空飛行器接近

此視圖顯示聯盟號TMA-7太空飛行器正在接近國際空間站。地球的壯麗景色和廣闊的太空構成了相當壯觀的背景。

精彩的燈光秀

2017年接管加拿大的北極光的壯觀景色。這幅壯觀的光現象只是國際空間站乘員定期發現的世界不可思議的景象之一。

母職

NASA不僅使用火箭進入太空。母艦是另一種常規的運輸方式。幾十年來,各種B-52轟炸機都經過改裝,可以攜帶小型太空飛行器進行空中發射。

這些笨拙的大型飛行器參與了NASA最先進的航空太空飛行器的空中發射。這些轟炸機可以承載這麼多的重量(70,000磅),這一事實使它們成為其他飛機的理想運輸工具。轉換後的飛機上還裝滿了大量的監視設備,以在這兩輛車爬上高空時注視它們。

該圖顯示一架母艦載有NASA的實驗性超音速飛機X-43整齊地坐落在機翼下方。乍一看很容易錯過,但是一旦發現它就令人印象深刻。

空中發射行動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母艦行動圖顯示,X-38原型機從機翼的發射塔上掉落了下來。X-38是為國際空間站設計的乘務人員返回飛行器,這種測試飛行可確保飛船安全並準備工作。

火星漫遊者

如果沒有火星漫遊者的視野,NASA的哪個圖像畫廊將是完整的?這與目前在火星上的NASA好奇號火星車幾乎相同。這個小機器人於2012年登陸火星,其唯一任務是確定地球的可居住性。

好奇的自拍照

在火星上呆了幾年之後,NASA的好奇號流動站使用其相機拍攝了幾張自拍照。這些不僅顯示了火星景觀的快照,還顯示了機器人繞行星表面行駛時的狀況。

我們總是對好奇號的照片印象深刻,這不僅是因為它們是來自另一個星球的景色,而且還因為它已經存在於這個星球近十年了。

跨國航天事業

這張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展示了國際空間站的國際化水平。該圖顯示了2012年與該站相連的日本第三艘補給船H-II Transfer Vehicle-3。

你們當中鷹眼的人可能還會注意到,附在那艘船上的手臂是加拿大人。很高興看到世界各地的人們為支持這些科學冒險而付出的努力,更不用說我們藍/綠家的壯麗景色了。

不是您平常的背back式騎行

這張來自1979年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顯示,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乘坐波音747飛機後部,從加利福尼亞州出發進行了2,400英裡的旅程。

這架太空梭將在兩年後繼續進行首次太空飛行,然後繼續進行為期22年的27次飛行任務。不幸的是,它在2003年不幸地結束了,當時太空梭在重返過程中解體,殺死了所有乘員。

穿越雲層

2002年的一張相當不錯的照片顯示,哥倫比亞太空梭的軌道飛行器是執行維護和升級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任務而從雲層中發射升起的。這是軌道器的第27場戰鬥,也是NASA太空梭計劃的第108趟正式飛行。

接地

1981年拍攝的哥倫比亞號的另一幅奇妙照片顯示太空梭降落在加利福尼亞南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羅傑斯乾旱湖上。這種觀點本身很特別,但它也是NASA首次以輪式著陸結束的飛行。它也代表著對航天未來的改變。

對接進行中

2010年的這張圖片顯示了一輛無人補給車接近國際空間站。它為船員帶來了食物,氧氣,推進劑和補給品。

工藝接近的觀點令人印象深刻,涉及的整個過程也令人印象深刻。

接駁車補給

這張照片顯示了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在2010年的一次補給任務中。太空梭及其團隊參與了向國際空間站增加新的空間站模塊的工作,並更換了電池並為軌道哨所提供了補給。

嗡嗡的奧爾德林在月球上

這張經典的標誌性圖片顯示了阿波羅11號在月球上的太空活動期間的太空人埃德溫·E·艾德琳·小(又名嗡嗡聲)。此處的視圖顯示了所有科學實驗設備,在機架中可見無源地震實驗包和雷射測距復古反射鏡。

這張照片是由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 Armstrong)拍攝的,他使用70毫米月球表面相機拍攝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景象。同時,太空人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留在月球軌道上的「命令和服務艙」。

黑色的背景

從2007年的這張照片可以看出,「奮進號」太空梭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其背景是太空黑和我們的地球地平線。

國際空間站的地球夜景

2015年,國際空間站上的Expedition 43攝製組拍攝了晚上我們家的絕妙景色。從太空中捕捉到的世界真棒照片之一。

北極光從上面

2016年,國際空間站的機組人員從上方拍攝了北極光(Aurora Borealis)的全景。令人難以置信的燈光秀的相當壯觀的景色。

從390萬英裡拍攝的地球美景

1992年,伽利略號太空飛行器從大約390萬英裡之外拍攝了這張地球和月球的圖像。兩者顯然都被投射在黑暗中,但是月球反射的光要比我們自己的星球少得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景象,使我們看起來就像生活在大理石上。

太陽耀斑的景象

2015年,太陽發出了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陽動力學天文臺探測到的中層太陽耀斑,這張照片捕捉了當下的這張照片。

這些類型的耀斑代表著大量的輻射爆炸,這些輻射被我們的大氣層保護著。但是它們確實會中斷通信信號。

水星-最快的星球

這幅水星的多彩景象是由美國宇航局(NASA)利用信使號太空飛行器拍攝的圖像製作的。MESSENGER(汞表面,太空環境,地球化學和測距)任務於2004年啟動,旨在比以往更深入地研究汞。

當然,這不是行星在人眼中的外觀,而是代表行星表面化學物質,礦物質和物理差異的增強。

揭露水星的秘密

NASA的MESSENGER太空船採用了一些強大的技術,旨在幫助探索遙遠的星球。這包括水銀大氣和表面成分光譜儀儀器。這些儀器旨在進行 光譜表面測量 以及對地球礦物和表面材料的分析。通過將MASCS數據與由Mercury Dual Imaging System創建的鑲嵌圖疊加在一起,可以形象地顯示這些測量結果。不僅是另一顆行星的彩色視圖,而且還有一個充滿視覺數據的視圖。

MESSENGER太空船實際上是在2015年墜毀在地面上的,但並非在收集此類有價值的數據之前就墜毀了。

木星深淵

NASA的「 朱諾」太空飛行器是一個環繞木星的探測器,它在巨型行星上收集數據。這是探針捕獲的一種這樣的圖像。它顯示「木星噴射流中的一個區域,該區域顯示出一個漩渦,該漩渦的中心非常暗。」

這是在行星飛越20圈時拍攝的,無疑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景象。

宏偉的大理石

木星的另一個快照,朱諾號飛船在一次近距離掠過時再次被捕獲。可以看到旋轉的明亮的白雲在周圍旋轉,描繪出憤怒的氣氛。

高空研究

NASA的研究並非專門在太空中進行。有時還使用高空研究飛行。該快照捕捉了這樣的任務,其中月亮完美地陷在了背景中。

「 1994年8月,在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的德萊登飛行研究中心進行的一項研究任務中,在這裡看到了Perseus A,這是一種遠程駕駛的高空研究飛機,被對準月球和天空。」

飛行員自拍照

作為其角色的一部分,太空人顯然必須進行大量的訓練和試飛。這張照片是在一次這樣的任務中拍攝的。

「在終端倒計時示範測試活動結束時,STS-107機組人員返回休斯頓。在T-38噴氣教練機的駕駛艙中,是飛行員William「 Willie」 McCool。他的頭盔上反映出另一架T-38與其他機組人員計劃於2003年1月16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0點至下午2點之間,在哥倫比亞太空梭上發射STS-107任務,這是一項致力於研究的任務,STS-107將包括80多個用於研究地球和地球的實驗。太空科學,先進技術的發展以及太空人的健康和安全。」

旅程的盡頭

此圖顯示了奮進號太空梭在進行了16天的飛行任務後,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降落的那一刻,該太空梭飛行了660萬英裡。該圖像是2008年拍攝的,是載有必需品和設備的第27趟飛往國際空間站的航班。

該任務還包括為太空人進行四次太空行走,以及為六名機組人員的長期任務做好國際空間站的準備工作。

通訊系統

該圖顯示了跟蹤和數據中繼Satellite-E,這顆衛星於1991年投入靜止軌道,可實現地球與軌道飛行器等之間幾乎不間斷的通信。幾年前非常缺乏的東西。

兩個太陽

此圖像實際上是藝術家的概念,它顯示了一個遙遠的星球,其中兩個太陽落山,而不僅僅是一個。這裡的景色一定令人難以置信。

「這顆名為克卜勒16b的行星是我們星系中發現的最像Tatooine的行星……」

相關焦點

  • 中國太空探索一大步:「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本來,中國完全有機會在 2011 年奔向火星,卻因「搭便車」失敗滯後了 9 年。那次的任務是一次中俄聯合的火星探測。中國和俄羅斯分別派出了「螢火一號」和「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測器,它們共同搭乘俄「天頂-2SB」運載火箭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呼嘯升空。
  • 歐洲太空總署震撼短片《雄心》Ambition
    「Ambition」(雄心)這部科幻短片由波蘭視效電影公司 Platige Image 與歐洲太空總署共同出品,Aidan Gillen
  • 【周末分享】歐洲太空總署震撼短片《雄心》Ambition
  • 「太空時代」
    前段時間看《大佛普拉斯》,裡面說「我想雖然現在是太空時代,人類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遠無法探索別人內心的宇宙。」今天史蒂芬·霍金去世了,我不知道人類的太空時代會去向哪裡。但是在自媒體時代,向別人展示自己內心的宇宙不再是一件難事,真摯的話語永遠值得分享。能夠擁有自己的公眾號,我很幸運。
  • 不只是智能投研,「超對稱技術」想成為所有B端用戶的「外腦」
    36氪最近接觸到的「超對稱技術」通過全網挖掘企業經營和傳播數據,構建AI數據量化平臺,賦能金融投資和企業經營決策。 「超對稱技術」成立於2016年,目前業務主要為通過搭建產業知識圖譜,實時監測,捕捉接近4000隻A股,中概股的全市場動態,覆蓋衣食住行用教育醫療生產製造等國民經濟的主要板塊。
  • 美國NASA公布18億像素火星地貌全景照 網驚:超震撼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不曾停止,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發射到火星上的探測器「好奇號」,近日傳回一張史上最清晰的火星地貌全景圖,畫質高達18億像素,引發網友熱議。NASA也上傳火星影片,短短一周已累積400萬觀看次數。
  • 新模型機理更接近真實人類視覺系統;搜狗2019年全年營收超80億
    MIT、耶魯新研究:模型首先得做到反向「想像」臉】來源:sciencemag模型首先得做到反向「想像」臉>計算機視覺是目前人工智慧最成功的領域之一,但這些用來檢測物體、人臉的複雜系統,直至今日也無法與人類的視覺系統相提並論。
  • 「太空時代」的設計
    02 | 太空電影03 | 太空設計60年代,美國*國際主義設計佔領了高地,成為統一西方世界的審美風格,象徵著均質、批量、大眾的現代主義美學以及「福特主義」特點的產品隨處可見。例如:基於對美國大眾文化產品的研究,而在英國興起的「波普運動」;試圖顛覆資本社會傳統利益語境的義大利「激進運動」;隨著加加林登月悄然而至的「太空時代美學」;以原始自然為靈感的「嬉皮士風」。
  • 探索火星|NASA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傳回降落片段 讓人類首次聽見火星表面聲音
    (NASA)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上周四成功著陸火星並傳回照片,NASA周一公開一段長達3分25秒「毅力號」降落火星的影片。NASA研究員形容,這段「毅力號」拍下的影片「非常美妙」,他們花了整個周末「煲片」。
  • 短視頻和電商的「618 探戈」、「吸金黑洞」字節跳動以及優衣庫的...
    極客公園(ID:geekpark)也通過直播,和眾多網友一起見證了此次 SpaceX 的歷史壯舉。這次代號為「Demo-2」的任務,雖然在 27 日因為天氣原因推遲到了今天,但好事多磨,當獵鷹 9 號火箭把載有兩名太空人的龍飛船,送入預定軌道時,SpaceX 毫無懸念地成為全球第一家有能力將航天員送往國際空間站的商業太空公司。
  • 你可以不看碟中諜5,但是你一定要看歐洲太空總署震撼短片《雄心》Ambition!!
    「Ambition」(雄心)這部科幻短片由波蘭視效電影公司 Platige Image 與歐洲太空總署共同出品,Aidan Gillen 和 Aisling
  • 從壓縮餅乾到「魚子醬」,太空旅行餐是如何變化的?
    而「難吃」,可是一個嚴重問題。正因為營養流失,太空人其實需要吃足夠量的食物才能確保攝入營養足夠,但難吃,卻驅使他們吃不下太多,最終可能引發體重減輕和肌肉減少以及一系列心血管系統疾病。短程任務可能還能撐過來,但未來動輒按年算的星際旅行,又該怎樣熬?
  • 月球硬幣、像素地球、AR太陽系、星座筆記本,「宇宙周邊」帶回家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探索宇宙太空一直是人類的目標和夢想,而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中國的航天探索事業也將進入新的階段。是時候把「宇宙周邊」帶回家了:下面這些生動的模型與AR效果,讓燦爛星河直接出現在你的面前。
  • 「電影」「太空救援」
    今晚想著去看部電影吧,一看這部片子的票房居然不是很好,但作為太空迷,還是選擇了這部片子。 Салют-7這其實才是電影的片面,一部俄羅斯電影,直譯的話就是「禮炮7號」,片子講述的事冷戰時期,美蘇爭霸,從地球到太空的爭奪大戰。
  • 十部必看的太空科幻電影
    由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成為今年票房最大贏家之一,它又再次喚起觀眾對太空探索的幻想,對於未知世界的浪漫追尋。電影裡描述了人與外星生物的首次接觸,它沒有外星人,沒有飛船,甚至沒有踏出地球,卻能夠描繪如此浩瀚無垠的宇宙。它特別的地方在於它融合了科學、宗教、信仰等元素,讓人異常振奮。
  • 吳青峰《太空船》MV上線 鬼才導演與超人氣作家聯合打造
    2020年1月18日中午12:00,吳青峰「太空系列」最終篇章之第三部曲《太空船》MV正式上線。為了完美呈現這首童趣十足的《太空船》,青峰和製作團隊於半年前就開始計劃籌備,特地遠航邀請鬼才導演川村真司及高人氣動物繪本作家阿部弘士,超夢幻組合的兩人跨刀合作,打造吳青峰的「異想世界」。《太空船》MV透過導演的特殊創意視覺手法,將虛擬跟真實的場景交疊,呈現一場人生遊戲的奇幻大冒險。
  • 「太空時代·完結篇」我用連續365天更新公眾號,探索了自己內心的宇宙
    0「一起探索宇宙吧」 過去一年,我完成了一件事:連續365天,寫原創內容然後更新公眾號
  • 歐米茄超霸登月「阿波羅15號」限量表介紹
    2011年是阿波羅15號登月40周年紀念,在這個任務當中,最具紀念性的裡程碑即是探月車(Lunar Roving Vehicle) 的啟用,OMEGA特別打造了阿波羅15號40周年限量表,慶祝此次重要且成功的任務。        「阿波羅15號」任務始於1971年7月26日,航天員在4日後登陸月球,直至8月7日才返回地球並於海面降落。整個旅程歷時超過12天!
  • 我們為什麼要探索太空,1970年NASA給出了答案
    ·施圖林格(下文簡稱NASA)提出的,修女信中大致是這樣問的「目前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他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而科學家他回給了修女一封信,信中並附帶了一張著名的照片,「升起的地球」這張照片是美國太空人在月球軌道上拍攝地球的畫面,非常的震撼,他的這封信隨後在NASA以《為什麼要探索宇宙》發布。
  • 冥王星與「言過其實」
    隨著「可怕的」土冥合相將在2020年一月發生,現在就可以看到這個狀況。以下是一些在我臉書上看到的,這個「百年難遇」事件的相關話題下的回覆。看到這樣的用詞,彷佛我們面臨的是一件自2014年開創星座大十字以來,最為重要的、驚天動地的星象事件。別忘了,大部分科學家已不再認為冥王星是一顆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