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熱帶稀樹草原和草地的獅子(圖)

2020-11-28 春紅西

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獅子出現於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捉其他溫血動物。分布於非洲草原、亞洲印度。在野外獅子能夠活14年左右,圈養下更長壽,一般達二十餘年。

獅子體型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尾較發達。有「草原之王」的稱號,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

在過去幾十年來,生活在非洲中、西部的獅子數量大幅減少,這項新研究從基因多樣性的角度說明,應該對這一支獅子加強保護,以維持整個獅子種群的生存和發展。

它們鬃毛更加發達,一直延伸到背部和腹部。獅子喜歡捕捉鬣狗。

相關焦點

  • 熱帶稀樹草原是如何形成的?
    你聽過熱帶稀樹草原嗎?稀樹草原與傳統意義上的草原有何區別?它是如何形成的?稀樹草原,是點綴著稀疏樹木的草原,它又叫「薩瓦那」,來自英語 savanna。熱帶稀樹草原分布在具有周期性乾濕季節交替的熱帶地區,這種景觀在非洲很常見,在我國卻很少見,我國海南島西部地區分布著一處熱帶稀樹草原。
  • 澳大利亞大陸南部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的成因如何?
    澳大利亞大陸南部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的成因與赤道低氣壓帶有關嗎?盧達晨中學地理問答答:無關。澳大利亞大陸南部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區緯度較高,赤道低氣壓帶影響不到這裡。這裡之所以仍稱熱帶稀樹草原氣候,是因為這裡的氣溫、降水指標與典型的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特徵相近,降水有季節變化(冬雨型)。
  • 獅子和豹子的生存方式(圖)
    獅子體型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生活在熱帶稀樹草原和草地,也出現於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分布於非洲草原、亞洲印度。
  • 地理探疑 為什麼熱帶草原會出現在中國的海南島?
    境內海拔900米以下的山坡、丘陵、臺地及濱海,發育著熱帶草原749萬畝(包括草叢草地和灌叢草地),約佔全島總面積15%,為我國主要草場資源之一。海南島的熱帶草原,與典型的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成因與種群都不同。
  • 【備考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中國的熱帶草原在哪裡麼?
    ,其中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在中學教材上簡 單表述為 「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 分為乾濕兩季 」, 而實際上世界各地熱帶 草原氣候的成因是有差異的,也較為複雜。熱帶草原氣候又稱熱帶乾濕季氣候、薩瓦納氣 候、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熱帶疏林草原氣候。 該氣候年平均氣溫約25℃,年降水量一般在750~1000毫米。終年高溫、長夏無冬、乾濕季分明是該氣候的突出特點。溼季時植被繁茂,動物活躍;乾季時草木枯萎,動物成群遷往有水、草的地方 。
  • 獅子稱為百獸之王,這幾年,將會面臨滅絕的危險,我們應拯救它們
    獅子,一種大型動物,它的軀體很平,頭部大且圓,很靈敏的聽覺、視覺和嗅覺。生活在熱帶草地上,灌木也可見到,屬於肉食動物,獅子是一種生存在非洲與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是現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體的貓科動物。
  • 熱帶草原的霸主,獅子
    熱帶草原的霸主,獅子獅子,是傳統的帝王象徵,現代的尊貴標誌。斯裡蘭卡和伊朗的國旗上就有著一個圖案:威武的雄獅站立著,前肢擎著或者嘴裡正銜著把刀劍。印度國徽有4隻象徵力量、勇敢和信心的獅子面向四方,立在一個圓形臺基上。臺基四周有4個守衛四方的守獸浮雕:西方是牛,北方是獅,東方是象,南方是馬。守獸之間雕有法輪。佛教徒認為,法輪是神聖的,是「真理之輪」。獅子山國徽的盾面上有一頭正在行進的獅子,盾形左右各有一頭後足站立的獅子。
  • 瓊西「薩瓦那」:獨特的熱帶稀樹灌叢草原生態系統
    鮮為人知的是,在海南島的西部,呈現著非地帶性的熱帶稀樹草原自然景觀,和危機四伏的熱帶雨林不同,其原生景色之美麗,讓人置身其間,就算在海島也能感受到荒野的靜謐。大田保護區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海之南「薩瓦那」的形成什麼是「稀樹草原」,其實字面上早已給出了答案。
  • 【地理技巧】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
    熱帶季風氣候的年降水量大於熱帶草原氣候的年降水量。熱帶季風氣候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mm~2000mm,降水變率取決於夏季風強弱的不聽和熱帶氣旋活動次數的多少。熱帶草原氣候的年降水量一般在750mm~1000mm,降水變率很大。(2)雨季的長短不同。熱帶季風氣候的雨季有6個月以上。熱帶草原氣候的雨季通常不到6個月,且每年至少有1~2個月為乾季。
  • 非洲之美:稀樹草原上令人驚嘆的風景
    非洲之美:稀樹草原上令人驚嘆的風景 02:19非洲之美:稀樹草原上令人驚嘆的風景02:20來自新華社客戶端基代波河谷國家公園位於烏幹達首都坎帕拉以北約700公裡處,面積約為1400平方公裡,毗鄰南蘇丹和肯亞,是烏幹達尋幽探奇的最佳去處,
  • 邯鄲一動物園回應獅子泡水池中疑似死亡,網友惋惜:明明是百獸之王
    視頻顯示,獅子泡在水池中,身子的大半部分都淹在水裡。對此,動物園楊經理表示,事情發生在承包的部分園區,該獅子生病時間挺長,在透風曬太陽時跳進水池,因體力不支溺亡。現已上報林業局,後續會發布詳細情況。公開資料顯示,非洲獅是一種生存在非洲與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是現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自古被譽為「百獸之王」,勇不可當,威震四方,往往象徵威猛、力量和勇氣。
  • 常綠和落葉稀樹草原樹種的相對生長率變化研究獲進展
    不同物種的功能群可能在這些性狀上不同,這可能導致不同功能群樹種的均RGR和功能群內驅動RGR性狀的差異。  為了驗證這些預測,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群落生態和保護研究組Kyle W.Tomlinson博士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等研究機構合作,選用51種常綠和落葉稀樹草原植物(34種落葉樹種,17種常綠樹種)的幼苗,並比較了這兩類植物的RGR、生物量分配和葉片形態的變化
  • 獅子和獅子座——助力你成功!
    有「草原之王」的稱號,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野生非洲雄獅平均體重200千克,肩高1.2米,全長可達3.2米。獅子的毛髮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生活在熱帶稀樹草原和草地,也出現於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分布於非洲草原、亞洲印度。在野外獅子活10到14年,圈養下更長壽,一般達二十餘年。
  • 獅子:貓科動物中唯一的群居性動物,現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
    形態特徵獅子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雄獅有鬃毛,而雌獅沒有。獅子擁有貓科動物中最大的頭骨和肩高,雄獸普遍的要大於雌獸。相對非洲獅,亞洲雄獅的鬃毛比較少不是很濃密,在它的腹部和前肢肘部也有少量長毛,而它的尾端球狀毛也較大。
  • 非洲最大的草原之一,探索非洲動物大遷徙:東蘇丹大草原
    東蘇丹大草原是非洲中部的稀樹草原(Savanna),屬於非洲東西延伸的大草原帶的東半部,位於喀麥隆高地(Cameroon Highlands)以東,北面有撒哈拉沙漠和屬於薩赫勒地帶(Sahel belt)的合歡稀樹草原(Acacia savanna),南面有剛果的潮溼森林。
  • 【熱門考點】草原的地理怎麼劃分?每個地理考生應該知道的知識!
    草原的類型 草原的類型可以根據對草原的定義來分類,在廣義上來說草原包括在較乾旱環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為主的植被,主要包括兩大類型: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熱帶草原(熱帶稀樹草原)和溫帶草原。
  • 我們如何區分氣候特徵十分相似的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
    在熱帶地區有四種氣候類型,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在氣候特徵方面,這四種氣候類型都位於低緯度熱帶地區,所以在氣溫特徵上都表現為「終年高溫」。熱帶草原和熱帶季風氣候而在氣候特徵的降水方面,熱帶雨林氣候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豐富,表現為「終年多雨」。
  • 獅子都很怕水?非洲存在「溼地獅子」,肌肉更發達,擅長水中捕獵
    導讀:獅子都很怕水嗎?並不。在非洲存在著「溼地獅子」,和很多喜歡在陸地上捕獵的獅子不同,它們擅長在水中獵殺非洲水牛。那麼,溼地獅子有哪些特點?它們和生活在乾旱草原上的獅子是如何分離和基因差異的?又該如何保護好它們?本文為你一一解答。
  • 茫茫蒙古大草原,為什麼沒有老虎?
    其實並不是,老虎是亞洲特有的動物,在亞洲分布非常廣泛,從外東北的錫霍特山脈針闊混交林到開闊的草地到熱帶沼澤都是亞洲虎活動的範圍,但僅僅只包括亞洲,其他諸如歐洲、美洲和非洲都沒有老虎。裏海虎的活動範圍是溼地、湖邊、稀樹草原裡,但以有遮蔽以及草叢比較高大的區域為主。
  • 【地理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
    氣候的成因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中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在中學教材上簡 單表述為 「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 分為乾濕兩季 」, 而實際上世界各地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