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社會的隱喻: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1-01-11 澎湃新聞
數字社會的隱喻: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0-04-08 0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新傳研讀社 新傳研讀社

寫在前面

2017年,digital society blog邀請了全球頂級的社交媒體研究者,以「數字社會中的隱喻」為題,撰寫了十篇隨筆。本期推送為你分享了其中對於「人工智慧」一詞的解讀。

人工智慧究竟是一種比喻,還是機器真能像人類一樣智能?自從這一概念被提出以來,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儘管所謂的「弱人工智慧理論」( weak AI thesis)將其視為一種隱喻,「強人工智慧理論」( strong AI thesis)確實從字面上理解智能這個詞。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指向了未來智能機器在數字社會中的角色。本文節選自Christian Katzenbach和Stefan Larsson正在進行的關於數字社會隱喻政治的部分研究。

會有那麼一天,電腦、機器人和機器被認為是智能的人嗎?被裝配了人工智慧技術的物品,會成為我們社會的成員嗎?要知道,人格的概念是流動的。曾幾何時,奴隸也是沒有人格權的。最近,主張給動物賦予法律人格的運動日益高漲。因此,在社會數位化的過程中,我們的人格觀念可能會發生變化。這可能是因為人工智慧的進步,也可能是因為這個術語的定義方式發生了改變。

人工智慧是一個比喻還是一個描述性概念?這個問題無法用「是」或「否」來回答,因為圍繞人工智慧的概念有一場語義之爭。正如我們將要展示的那樣,一些人將人工智慧視為「機器解決具體問題能力」的寬泛比喻;另一些人則一字不差地認為,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是一個意思;還有一些研究人員甚至完全拒絕這一概念。為了更清楚地了解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回到這個詞被創造出的時間點。

歷史淵源

在1956年新罕布夏州的達特茅斯,人工智慧一詞被首次使用。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支持下,約翰·麥卡錫、克勞德·香農和馬文·明斯基組織了一場為期六周的夏季研討會。他們用以下措辭介紹了自己的籌款申請:

……這項研究基於這樣一種猜想:學習的每一個方面,亦或是智力的任何特徵,原則上都可以被精確地描述出來。因此,我們就可以用機器來模擬它。我們將試圖發現如何讓機器使用語言、形成抽象的概念、解決人類的各種問題,同時也改善它們自己。

有趣的是,當時,就連會議的發起者們也沒有打心底認可「人工智慧」這個詞。約翰·麥卡錫指出,"發明'人工智慧'一詞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與'控制論'聯繫在一起",因為他不同意諾伯特·維納的觀點。然而,人工智慧一詞被越來越頻繁地使用。今天,它已經成為計算機領域的一個分支學科。

弱人工智慧與強人工智慧

從上面的陳述中可以看出,這個詞一直存在模糊性。「人工智慧」一詞可以被理解為人類智慧的各個方面都可以複製。不過,它也可以被解釋為一種猜想,正如"模擬"一詞的用法所暗示的那樣,人工智慧和「人文智能」(humane intelligence)仍然是不同的。

對人工智慧的不同解釋已被概念化為"強人工智慧"和"弱人工智慧"命題。強人工智慧理論認為,這樣的模擬實際上已經複製了思維。思維本身並沒有比模擬更多的東西了。相反,弱人工智慧理論認為,機器不過是表現得像是智能的一樣。實際上,弱人工智慧理論理論認為,「智能」已經被挪用到了一種通常不適用的語境中,是以隱喻的意義使用的。

約瑟夫·魏澤鮑姆(Joseph Weizenbaum)是弱人工智慧概念的積極支持者之一。他是一位猶太裔的德裔美籍計算機科學家,做過一些重要的技術發明,但仍對計算機的社會影響持批評態度。他還給著名的聊天機器人伊莉莎(Eliza)編寫過程序。魏澤鮑姆為聊天機器人制定了一些正式的交流規則。聊天機器人通過分析句子結構和語法,把對方說的話重新編寫成一個問題,再用標準話語作答。

例如,強人工智慧理論的支持者會通過設計神經網絡,試圖找到複製大腦過程的方法。強人工智慧理論認為,機器可以像人類一樣具有智能。強人工智慧理論的支持者之一克勞斯·海夫納(Klaus Haefner)曾與魏澤鮑姆有過一次交流。他們使用的論據是艾倫·圖靈在其1949年的開創性著作《計算、機械和智能》(Computing,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早就有過的預見。

圖靈用一個著名的"模仿遊戲"取代了"機器能思考嗎"這個問題。在這個遊戲中,參與者與隔壁房間中一個人和一臺機器進行書面對話。圖靈的願望是設計一臺機器,它的行為使得參與者不能僅僅基於書面對話,來區分它是否是人類。因此,人工智慧的目標不是設計一個等同於人的系統,而是以一種人類無法分辨的方式行事。這是通過複製人類大腦實現的,還是以其他方式實現的,對圖靈來說並不重要。

飛得和鳥不一樣

在有關人工智慧的文獻中,研究者們將該領域可能取得的進步與飛機等其他技術進行了比較。早期的飛行模型試圖模擬鳥類,而最終,飛機卻以一種非常不同的方式飛行。圖靈的文章的目的之一,是把焦點從一般的、目的論的爭論,轉移到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上。根據他的方法,人工智慧在未來究竟要實現什麼,這個問題沒有很好的通用解決方案。但就機器本身而言,我們已經做出了很多改進。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突然意識到,在很多方面,人類和機器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西洋棋或圍棋等遊戲就是機器已經超越人類的例子。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可能會賦予「數字社會」一詞完全不同的內涵。雖然我們還不能說我們已經做到了,但這是否意味著它永遠不會發生?試試機器人詩歌寫作的網站"bot or not"吧,這是對圖靈測試的一種改編。

你會發現,即使在今天,區分機器和人類也是件棘手的事。

原標題:《數字社會的隱喻: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數字社會,人工智慧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2019年6月英語六級考試閱讀答案解析: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以下內容是閱讀答案解析:artificial intelligence供各位考生參考!新東方網四六級頻道第一時間更新公布英語四六級真題答案。   想知道新東方老師如何點評6月考試→_→猛戳   六級閱讀仔細閱讀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fessor Stephen Hawking has warned that the creation of powerful
  • STANFORD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This professional course provides a broad overview of moder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BBC 6 Minute English Trai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amSo, just how intelligent 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 mean, it definitely needs some cooking lessons!NeilRight.
  • ​人工智慧哲學:機械意識理論批判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 general. The main aim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o reproduce mentality in machines.
  • 人工智慧用英語怎麼說
    「人工智慧」,英語可以譯為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 AI。例如:1. 人工智慧是機器或軟體表現的智能,它研究如何創造具有智能行為能力的計算機及其軟體。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he intelligence exhibited by machines or software, which studies how to create computers and computer software that are capable of intelligent behavior. 2.
  • 經濟學人閱讀|科技專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t-lit
    08.15|經濟學人閱讀|科技專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t-lit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是一份英國的英文新聞周報,分八個版本於每周五向全球發行,編輯部位於倫敦,創辦於1843年9月。經濟學人是一本綜合性新聞評論刊物,有商業、國家和地區、經濟和金融、科學和技術五大類。
  • 人工智慧 國家戰略_人工智慧:國家人工智慧戰略行動抓pdf - CSDN
    《泛加拿大 AI 戰略》:https://www.cifar.ca/assets/pan-canadian-artificial-intelligence-strategy-overview/中國主要舉措包括創建《丹麥數字樞紐中心》(公私合營的數位技術集群)、《中小企業:數位技術計劃》(支持丹麥中小企業數字轉型的協調計劃)和《技術契約》(促進數位技術的全國性倡議)。政府還宣布了進一步開放政府數據、試驗監管沙盒以及加強網絡安全的舉措。
  • 熱點話題英語時文閱讀:人工智慧
    在科技發展極其迅速的當下,人工智慧已經不再是天方夜譚,不再是漫畫家筆下虛無縹緲的想像,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於21世紀的今天。阿爾法狗與韓國圍棋高手李世石的對決,已經引起全世界對人工智慧的廣泛關注,各方媒體爭相對其進行報導,也成為了考試的熱點。今天奇速君分享3篇奇速英語原創關於人工智慧的英語時文閱讀,一起來學習吧。
  • 人工智慧給刑事司法系統帶來了嚴重的風險
    人工智慧當前被實踐應用的領域之一是法律、政府、治安和種族等社會問題的交叉點:刑事司法系統。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興起以及對種族關係、治安和結構性偏見的重新審視,使得美國刑事司法系統的問題暴露出來。雖然這是一個聲稱建立在公平正義原則上的機構和制度,但其實質上充滿了對美國人中的黑人和棕色人種不成比例的偏見。
  • The real risk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
    4)  Very simply, it’s machines doing things that are considered to require intelligence when humans do them: understanding natural language, recognising faces in photos, driving a car
  • 如何區分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
    (http://fortune.com/ai-artificial-intelligence-deep-machine-learning/)上圖顯示了一個神經網絡用於判定一個圖片是不是一條狗的過程,輸入是圖片,通過深層神經網絡對狗的低層特徵進行抽象,最後輸出是圖片是狗的概率。
  • 2019年中考英語閱讀理解專項訓練及答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人工智慧) is growing rapidly. We are living in a world that depends more and more on AI.
  • 人工智慧自我挑戰 再創新高
    Last year DeepMind's AlphaGo programme took on and beat two of the world's best players of the Chinese game of Go - a feat seen as a milesto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 誇人聰明,要用intelligence還是wisdom?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誇人聰明,要用intelligence還是wisdom?   ● This smartphone has a very high-leve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這臺智能機有很強大的人工智慧。
  • 【書籍分享 | 中文版】人工智慧經典教材-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New Synthesis...
    內容簡介:  《國外經典教材:人工智慧》從一個新穎的角度對人工智慧各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由淺入深地介紹了整個人工智慧系統和agent的發展歷程。描述了僅能對周圍環境中可感知特徵做出反應的原始agent,以及它們所涉及的機器視覺、機器學習和機器進化等問題;逐步介紹了agent可以從無法立即感知的任務環境中獲取信息的技術等內容。
  • 人工智慧如何獲得知識?
    隨著計算機算力的提高、高效算法的提出以及作為算料的大數據的湧現,圍繞人工智慧的相關技術正深刻地改變著社會的生活及生產方式。智能型機器能否代替以及在何種程度上代替人的心靈,成了人們的熱點話題。人工智慧作為計算機科學的分支被定義為研究如何製造計算機並為其編程,使其能做人類心靈所能做的那些事情。對於人類的智能而言,我們能夠認識世界,即獲得關於世界的知識,人類製造的人工智慧(機器)能夠認識世界嗎?
  • 歐盟發布人工智慧倫理準則,希望以「歐州優勢」邁向全球標準
    一篇FT的文章指出,大型技術巨頭們一次又一次的侵犯人權,這是為什麼要發布《歐盟人工智慧倫理準則》( 關鍵詞:EU's ethical guidelin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一政策的重要原因。在人工智慧的發展上,歐盟已經落後於中國與美國。
  • 霍金演講:人工智慧也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者
    目前人們廣泛認同,人工智慧的研究正在穩步發展,而它對社會的影響很可能還在擴大。潛在的好處是巨大的,甚至文明所產生的一切,都可能是人類智能的產物。但我們無法預測我們會取得什麼成果,這種成果可能是被人工智慧工具放大過的。正如我說的,根除疾病和貧窮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由於人工智慧的巨大潛力,研究如何(從人工智慧)獲益並規避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 神經網絡白頭鷹當logo:美國成立國家人工智慧計劃辦公室
    川普任上,對人工智慧對國家未來經濟和安全的戰略意義看得非常重,並在2020年2月發布了有史以來首個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努力使人工智慧研究的投資翻倍。昨天,美國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根據2020年《國家AI倡議法案》成立了國家人工智慧計劃辦公室,以確保美國在未來幾年內在這一關鍵領域的領導地位。這個辦公室負責監督和實施美國國家人工智慧戰略,並將成為美國政府在人工智慧研究和決策過程中與私營部門、學術界進行協調的中心樞紐。
  • 用人工智慧預測有機化學反應——來自翻譯神經網絡的啟發
    通過將原子當作字母,分子當作單詞,IBM的人工智慧軟體正在借用機器原先翻譯語言的方法,來預測有機化學反應的產物,這可能會加快新藥開發的速度。「不再是把英語翻譯成德語或漢語,我們讓這個人工智慧觀察數十萬、數百萬的化學反應,讓它學習有機化學『語言』的結構,再讓它試著預測可能的化學反應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