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n年以後會是什麼樣子的?預測我們這個總時空的全景照片6-1

2020-11-03 霹靂火76228767

上一篇連載討論了奇點大爆炸之後奇點黑洞依然存在的數理證據問題。未來的連載,將基於奇點恆星大爆炸之後,奇點黑洞依然存在這個前提假設,來推理大爆炸n年以後,總時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有大引力中心的現成的比對對象就是銀河系這個相對標準的螺旋星系。儘管相對於總時空,它差了三級:銀河系-總星系-超總星系-總時空星系。但是,大爆炸理論基於的前提是:

大爆炸理論是基於兩個前提基本假設:物理定律的普適性和宇宙學原理建立的數理假說理論。宇宙學原理是指在大尺度上宇宙是均勻且各向同性的。

那麼,基於總時空星系也不能搞特殊化的前提,如果存在引力中心--奇點黑洞,我們這個總時空會是什麼樣呢?

先把效果圖發上來。頭條獨家首發。這是基於數學邏輯預測的站在總時空之外的俯瞰效果圖。

我們這個總時空的預測效果圖,紅色是我們現在可能觀測到的區域

當然,你應該明白,「站在總時空之外」這意味著什麼?最遠的人造設備剛剛飛過冥王星,還在銀河系的太陽系中,飛出太陽引力場還遙遙無期。想直接拍照出來這張效果圖的照片,人類技術需達到宇宙級別,星際級別都是不夠用的。

這樣的推理結果就是:我們不僅僅是生活在銀河系的旋臂中,還生活在總星系、超總星系、我們這個總時空星系的旋臂中。

強調我們這個總時空的意義在於,數理上,可以有其他沒有實體引力中心方式的總時空模式,未來連載會討論。由於筆者的推理是在大爆炸之後,奇點黑洞依然存在,那麼才會有這種特定的我們這個總時空的數理預測模型。

一般性的大爆炸之後若干年以後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未受其他引力場明顯影響的有引力中心的星雲冷卻結果:

俯瞰角度、有中心引力的完美螺旋星系效果圖,銀河系就是其中之一

這類螺旋星系的厚度和規則性,由中心引力場的吸積面方向的引力強弱決定。

銀河系是基於星雲冷卻形成的結果,也就是產生現在的銀河系的基本物質是前提性存在的,而非銀河系中心黑洞的爆炸結果。

NGC4258螺旋星系

由於我們身在銀河系旋臂,不能直接拍照銀河系全景俯瞰照片,只能基於觀測重新架構效果圖。這和我們觀察總時空星系遇到的是同樣問題,而且觀察總時空星系還有看不到、看不著的問題,更複雜一些。

而這一張NGC4258是照片合成,是典型的星際雲冷卻後形成的螺旋星系。

形成螺旋狀結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奇點恆星大爆炸以後形成奇點黑洞引力中心,之後,拋出去的星雲冷卻形成螺旋結構。銀河系就是典型例子。另外一種就是小一級的恆星大爆炸形成的星雲螺旋結構。前者是總時空奇點恆星爆炸形成的總的星雲中的一部分;而後者是總時空之內生成的恆星老去新生的星雲。

恆星坍塌形成黑洞之後產生的螺旋星雲

下圖是沒有中心引力場爆炸後形成的結果:

垂直俯瞰、無引力中心的ngc7293螺旋星雲

這是沒有中心引力場的星雲擴散結果,也未受到外界引力場較大幹擾的星雲擴散,也是基於螺旋或者圓的逐漸擴散,與有引力中心的區別很明顯。假設站在這種星雲上看中心的背景輻射,會沒有中心輻射優勢區,也就不像所謂的宇宙背景輻射圖有中心相對高能的部分。

受其他引力場明顯影響的爆炸結果:

受其他引力場影響的變形後的星雲,埃塔船底座星雲

基於以上現象,奇點恆星大爆炸之後如果奇點黑洞存在,會導致螺旋星系的結果數理邏輯性成立。

基於簡化的考慮,我們先不考慮受其他引力場影響的情況。僅僅考慮爆炸本身在真空中形成的直接結果。

通常,吸積面方向引力優勢不明顯的,螺旋厚度會大一些;吸積面方向引力優勢明顯的,螺旋面會薄一些。再考慮遠端彌散的情況,總時空也就是像銀河系的飛碟狀了。

而從深空宇宙背景輻射圖的寬視角圖片來看,我們這個總時空奇點黑洞存在吸積面方向引力優勢明顯的特徵。


深空奇點附近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

如果我們這個總時空象銀河系一樣會怎麼樣?


我們這個總時空預測圖、紅色理論可觀測區域放大圖

將筆者的我們這個總時空的預測圖中紅色的基於現在技術的理論可觀察區域局部放大,如上圖。其中帶有箭頭的彩色曲線是光線圖。

這樣可以簡單解釋以下總時空級別的多種天文學的現象:

1、光線不僅僅彎曲,而且螺旋,簡化的有表達意義的螺旋是540度即可。如果是這樣,側向觀察扁平的總時空體系現在被錯誤的表達為如氣球般的星球體系,那還不顯得超速?而且我們觀測的「直線距離」實際是螺旋意義的距離。觀察的線速度方向,實際是螺旋角速度的切線方向。預測星系前進的方向不能是線速度方向的延展,而需要基於圓形,近似表達未來n年在螺旋上的位置。

大尺度總時空意義的觀測,由於光速的有限性,無論是看到百億年前,還是看到百億光年遠,我們看到的都是歷史重現的照片。而筆者的圖是基於同一觀察時刻的總時空全景照片!

是否會形成這樣總時空結構的關鍵就在於奇點恆星大爆炸之後,奇點黑洞是否依然還存在?筆者的證據以及數理邏輯思考的結果,是奇點大爆炸之後,奇點黑洞依然還在!

2、從地球上任意方向看,都可以看到唯一的深空宇宙背景中心高能區的輻射圖。而且可以看到這個輻射圖的球體三維,那麼最小的光線螺旋也是540度,與筆者簡化判斷相符。(三維用球的360度表達,四維時空、三維的運動用540度光線螺旋表達逼近正好。)

如果奇點黑洞在大爆炸之後消失,光線不會產生這種大尺度的螺旋彎曲,是相對直線的,我們將只能在一個特定的地球觀察角度(不是任意方向),才會觀察到宇宙背景輻射的中心微波高能區的特定的「正面圖」(不是三維圖)。這會與現實的觀測現象不符。

3、利用現在的觀察設備和方法,我們僅僅能夠看到了我們這個總時空大約40%的部分。那麼這樣就輕鬆找回了總時空理論測算的60%的丟失的質量。再加上奇點黑洞佔總時空質量的5-10%,這個總時空就無需再引入暗物質、暗能量這種至今無法證實的概念。

4、由於光線的螺旋,必然導致基於地球的各向觀測會出現一個「盲點區域」,也就是達上億光年的「宇宙觀測空白區」。這是原有天文理論不能解釋的現象,或被牽強的解釋為其他時空的幹涉。如果有這種級別的時空引力幹涉,那裡會出現傾向性的該區域附近的星系偏移,但是觀察的現象是附近區域的星系並未出現傾向性的偏移。

5、基於這種結構,哈勃望遠鏡觀測的紅移現象就不是奇點大爆炸的證據了。奇點恆星大爆炸僅僅帶來了後來形成的星系的螺旋角向初速度,並不是觀測的紅移現象的原因。如果奇點引力中心的引力不變,將形成穩定的圓周運動,不會有紅移。而紅移現象是由於在螺旋時空中,奇點引力中心的引力在萎縮(奇點黑洞因輻射或噴發而質量減小造成的引力減小),而造成的星系軌道的螺旋性擴展。基於奇點黑洞中心的紅移膨脹速率是這樣的原因造成的,基於各級星系引力中心的紅移也是這樣造成的。

我們的總時空在膨脹,在紅移,僅僅是由於各級引力中心引力在逐漸減小造成的。所以,紅移現象不是大爆炸的證據。

而且這個紅移並不是像氣球一樣膨脹,而是基於相對扁平的螺旋面膨脹。由於已觀測的總時空星圖是基於球體這種錯誤前提假設構建的,由於星系的螺旋運動被錯誤的理解為螺旋切線方向的運動,才會產生這種系統性的錯誤。

。。。。。。

如果奇點黑洞在奇點恆星大爆炸之後依然存在,就會產生上述的天文解讀結果。

下文連載:《總時空級別螺旋光線的思考邏輯來源。如果在這種尺度光線是螺旋的,那麼總時空會比現在實際觀測的尺寸半徑小約3.14倍》。

相關焦點

  • 大爆炸的總時空奇點是否必須存在?這個奇點缺乏物理支持證據3-3
    一、我們這個總時空奇點如果存在,得有多麼大?銀河系的上一個級別是總星系,總星系再擴大一個級別是超總星系,而我們所在的總時空由n個超總星系構成。形成這麼大的單體穩定結構--總時空奇點(奇點恆星或者奇點黑洞),並且需要一個可以讓其穩定一段時間存在的結構理由。這方面有理論爭議。從質量而言,這個奇點的質量是總時空現在可觀測部分的質量總量還要多。
  • 宇宙背景輻射是奇點黑洞存在過的證據,並不是大爆炸的餘暉5-1
    如果我們從圖中黑線劃定的區域的角度來觀察這個輻射圖,就會看到如圖5、圖6一樣的二維平面圖。區別僅僅在於,這圖觀測的是微波,而圖5和圖6是氫氣雲。那麼,你會產生什麼樣的數理邏輯判斷結果呢?宇宙背景輻射球的中心有中心引力場影響!這個中心引力場是什麼?
  • 我們這個總時空半徑可能比現在的理論預期小約7.28倍6-2
    我們這個總時空的螺旋總時空構想圖標題全文應該是:如果我們這個總時空的奇點大爆炸後,總時空奇點黑洞依然存在,我們這個總時空半徑會比現在的理論預期小約7.28倍。n個超總星系組成我們這個總時空星系。巨型超大類星體群(Huge-LQG或U1.27)是一組可能是由73個類星體組成的超大類星體群,它的大小大概是40億光年左右。(還一種說法是90億光年。)在它被發現時,被認為是在當時可見宇宙中已經確認的最大、質量最重的已知結構。
  • 如果我們的宇宙變成二維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科學家給出答案
    按照科學家們的推測,宇宙至少有11個維度存在,而我們一直尋找卻毫無線索的外星人,或許就生活在高維世界之中。那麼,在這之中的二維世界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這樣理解,動漫人物生活的世界就是二維世界。有觀點認為,低維世界是由高維世界創造的,這就表示,三維世界中的人類是可以創造二維世界和一維世界的。那麼,如果有一天,宇宙中的一切維度都變成了二維世界的話,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 科學家們預測一萬年以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呢?人類還在嗎?
    文/瑤堇雲詩科學家們預測一萬年以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呢?人類還在嗎?之前總有言論,說現在的地球,已經快要承受不住了,地球上的人類實在太多,而且,環境也很惡劣,這一切,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其實人類自己都有感覺,但是地球的壽命是漫長的,但是人類可就要遭殃了。
  • 宇宙有邊緣嗎,邊緣之外會是什麼樣子的?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宇宙有邊緣嗎,邊緣之外會是什麼樣子的?,可能對於宇宙來說,這只是冰山一角,那麼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緣,如果宇宙有邊緣,邊緣之外會是什麼樣子的呢?現代科學認為宇宙是起源於一次奇點大爆炸,在138億年前,一個質量無限大,能量無限大,熱能無限大,但是體積無限小的點爆炸了,爆炸之後產生了巨大的能量,然後宇宙不斷的膨脹向四周擴散,經過138億年的時間,形成了我們現在的宇宙,宇宙中的天體也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後產生的,比如說恆星,行星,小行星,彗星,黑洞,等等這些天體都是宇宙大爆炸之後誕生的,人類是地球上的智慧生命,
  • 總時空「氣球」的遠端超光速膨脹嗎?這是現代「天大」的疑問6-3
    上述標題並不危言聳聽,儘管這種折算會出現一定的誤差,但是基於大引力場條件下這個前提的情況下,需要這樣的距離轉換,而現在的總時空天文學並沒有考慮這種因素。這種情況成立的前提假設就是奇點大爆炸之後,奇點黑洞依然存在。
  • 宇宙大爆炸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總不可能什麼都沒有吧?
    在大約137億年前,這個難以形容的奇點發生了無以倫比的爆炸,並在隨後一系列的過程中漸漸形成了現在的宇宙。但令人困惑的是,關於宇宙的過去,大爆炸理論似乎只描述到奇點就停止了,而137億年前的宇宙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卻沒有給出清晰的答案。宇宙大爆炸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總不可能什麼都沒有吧?在過去的日子裡,科學家觀測到宇宙正處於一個加速膨脹的狀態,於是他們就將這個現象與現代物理學的相關理論相結合,試圖通過時間回溯的方式來解釋宇宙的起源。
  • 我們這個世界是四維的?四維時空是什麼樣子的呢?
    地球是人類最賴以生存的家,在這個大的家庭中,就有非常多的奧妙,比如在宇宙中,有很多的維度空間,相信大家這個詞也有著很大的印象,它關係著人類生活的空間。因此,科學家們把空間分為四個維度,有一維空間,二維空間,三維空間,四維空間。
  • 137億年前的宇宙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們腦洞大開,提出了很多猜想
    根據目前科學界的主流觀點「大爆炸理論」的描述,我們所處的宇宙來自於一個體積極小、密度和溫度都極高的奇點。在大約137億年前,這個難以形容的奇點發生了無與倫比的爆炸,並在隨後一系列的過程中漸漸形成了現在的宇宙。
  • 宇宙、總時空、星系、時空、空間並不能混用4-2
    這個範圍現在表達半徑約為138億光年。2、基於1,加上未觀察到的、基於相對論、量子理論為基礎的數理邏輯推理的部分。例如現在的天體「氣球」通常被表達為直徑960億光年。這一種比較常用。宇宙大爆炸理論,實際上現在已經謙虛地萎縮為我們所處的總時空大爆炸理論這個局限性議題。這部分實際是現代天文學基於理論和設備的限制,重點想搞清楚、要搞清楚的部分。
  • 一萬年以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一萬年的時間,滄海可以變成桑田,但是對於地球的整體影響乃至是根本性的影響,會是很小很小的。但是如果單純地以人類為標準來衡量一萬年以後的地球會怎麼樣的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還真的很難說。一萬年以前,人類文明尚未出現,各個大洲上都是一些過著原始打獵生活的人類,大概在5000年以前,人類文明才開始發展起來,幾百年前,近代科學開始發展起來,也就是短短的幾百年的時間,地球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的變化,如果再過個幾百年甚至是一萬年的時間,地球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還完全是一個未知數。一萬年的時間,對於地球而言當然是很短的,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卻是很長的一段時間。
  • 宇宙最深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看到宇宙邊緣嗎?科學家給出猜想
    宇宙最深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看到宇宙邊緣嗎?那麼宇宙最深處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夠看到宇宙的邊緣嗎?因此從照片上來看,那個時候的宇宙才誕生8億年,太陽系還沒有誕生,是早期宇宙的景象,而且我們能夠看到星系之間的有很多黑暗的空洞,這些又是什麼呢?
  • 為什麼物理學家會認為我們所處的時空隱藏著一個「鏡像宇宙」?
    如果顛倒時空會發生什麼?是否隱藏著一個「鏡像宇宙」?之前許多報導稱,美國宇航局發現了來自另一個平行宇宙的粒子,在這個平行宇宙中存在時間倒流。事實上,這些觀點是不正確的,真實的故事更令人興奮和驚異,包括:一個神秘歷程從大爆炸進入再從另一端進來,猶如一個鏡像宇宙。
  • 什麼是宇宙大爆炸?我們怎麼發現的?是什麼為大爆炸提供動力?
    大爆炸是宇宙中最早的已知事件。我們可以追溯約138億年的宇宙歷史,直到一個被稱為「大爆炸」的火熱時期。當時,宇宙非常炎熱和密集。實際上,我們今天觀察到的所有事物包括我們能看到的最遠的星系,都被裝在比葡萄柚小的空間中。自從大爆炸以來,我們的宇宙一直在膨脹和冷卻,使星系、恆星、行星和生命得以形成。如果沒有人記錄宇宙,那麼我們怎麼知道當時的宇宙呢?
  • 筆者構想的新奇點大爆炸理論,爆炸後奇點黑洞依然存在3-5(下)
    500億年前-138億年前,奇點恆星存在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這個總時空的主要氫原子已經準備完畢,並在核心積聚重元素物質。138億年前,奇點恆星爆炸,形成奇點黑洞;之下是兩種方案:現在的宇宙背景輻射深空照片,至少證明奇點黑洞至少又存在了幾十萬年。後續連載筆者解釋證據。方案一:奇點恆星大爆炸之後n億年,奇點黑洞爆炸。
  • 我們所處的宇宙最後會演化成什麼樣?
    只要我們取得了一點點研究進展,就能夠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興奮不已,今年4月科學家公布了第一張黑洞的照片,使我們這一代人有幸成為地球上首批觀看到黑洞的人類,也成為了人類在宇宙探索中的一個小小裡程碑。關於宇宙的誕生,科學家比較認可的觀點是「大爆炸理論」,其中指出宇宙是源於在138.2億年前的一次「奇點」大爆炸,大爆炸之後,宇宙不斷膨脹,不斷降溫,不斷演化成現在我們所處的這個宇宙樣子。
  • 假如日復一日地打遊戲,過了20年以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假如日復一日地打遊戲,過了20年以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在裡面待了足足三個多月,在這段時間人們只能用遊戲來打發時間,也因此有科學家猜想如果人們日復一日的打遊戲,過了20年以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宇宙全景圖」問世,宇宙是浩瀚的漆黑大網,由無數星系組合而成
    就算現在科學如此發達,在面對浩瀚的宇宙時,仍然存在很多疑問,宇宙的形狀就是其中一個,最大的難題就是我們對宇宙的本質並不清楚,現在普遍認為宇宙仍然在不斷的膨脹,因此很難確切的判斷宇宙在138億年的時間中擴大了多少倍,又變成了什麼樣子。
  • 1萬年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科學家給出設想,不可思議!
    1萬年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科學家給出設想,不可思議!人的奇妙之處在於思考和想像,他們常在思考和幻想,也許在生命能不能一直延續地球是否會永遠存在?最近千萬年後的地球跟我們關係不大,就和大家說一說1000萬年以後等可能呈現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