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人,語用學都掌握得不賴

2020-11-30 騰訊網

同學聚會後,女神單獨找到我:「我醉了。」

幸虧我機靈:「你TM喝果汁也會醉?」

語用

同一句話,文字和語法結構完全相同,在不同的語境中卻可能產生不同的含義,或者說是「言下之意」「弦外之音」。

例如前文《打字表白和當面表白的區別》(詳見文末連結)中所說——「滾」,字面看就是句逐客令,沒別的意思,但如果是熱戀期間的女人對男人說,就未必是逐客令了。這種研究同一語句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含義的學問,就是語用學。

語用和語義

對於語音、語義、語法,大家都已經有概念了,語用這個東西很多同學卻沒有概念,有些書上都沒有把語用單獨拎出來,直接劃到「語義」大類裡面去了,認為那是語義的一部分。

當然也有其他的說法,比如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語言哲學奠基人)反其道而行之,認為語義學是語用學的一部分。

現在大多數人則認為,語用學跟語義學是彼此獨立而又彼此交融的兩個部分,沒有誰屬於誰。

語義屬於語言意義系統,不涉及具體的應用;語用研究的語言意義,則是側重語言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語用學是對語義學的補充。馮光武(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精闢地將二者的關係概括為:「語用學是語義學的『廢紙簍』,處理語義學不能處理的意義問題」。

語義學不能處理的問題非常多,要知道語言是很多外部因素交互的過程,說話雙方的身份、雙方的認知、時間空間、社會觀念、文化背景等,都算是外部環境,都影響著我們對一句話的理解。

開頭那個「註定孤獨一生」的段子,從語義的角度來看,「我醉了」這句話就只是在說喝酒多了,頭暈了。而站在語用的角度,可以判斷出「女神」其實是在對「我」進行某些暗示。光掌握了語義,沒學好語用,往往要吃大虧,太多「注獨生」的段子都涉及這一點。

文學中的語用

優秀的文學作品裡也往往少不了這種語用層面的描寫。下文是《茶館》的一個片段。

【二德子不聽王利發的話,一下子把一個蓋碗摟下桌去,摔碎。翻手要抓常四爺的脖領。】

常四爺:(閃過)你要怎麼著?

二德子:怎麼著?我碰不了洋人,還碰不了你嗎?

馬五爺:(並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風啊!

二德子:(四下掃視,看到馬五爺)喝,馬五爺,你在這兒哪?我可眼拙,沒看見您!(過去請安)

這一段裡,是什麼鎮住了小流氓二德子的打人行為?僅僅是馬五爺的一句話:「你威風啊!」這裡的「威風」從語義角度來看就只是在誇他「威風凜凜」,可結合當時語境,我們都能看出這是句諷刺和警告。就連那括號裡的「並未立起」也是一種微妙的非語言交際(詳見文末《打字表白和當面表白》)。這種精煉的語言,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裡都有所表現。

最後的話

語義學是語用學的基礎,語用學是語義學的補充,它們都是研究意義的學問,都是「話術之道」不可或缺的成分。語用學的靈活性,使人無法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掌握,如果想要做一個「會說話」的人,在生活中可要多多留心才是。

大家還想到了什麼和語用有關的段子或文學作品呢?歡迎文末留言舉例。

相關焦點

  • 語言使用的對話轉向:從語用學到對話語用學
    從聽話人中心到交際者中心自格賴斯以來,語用分析總是以聽話人為中心。第一,不論是經典格賴斯語用學,還是新格賴斯語用學,焦點都聚集在說話人意義,並且交際是說話人針對聽話人精巧設計的,交際成功在於聽話人對說話人意圖的識別。然而,聽話人所復原的往往不是說話人意圖表達的,畢竟不同個體的過往經驗、私人語境乃至交際目的很可能是迥異的。
  • 都說「貴人語遲」,說話遲的孩子聰明還是說話早的寶寶智商高?
    導讀:都說「貴人語遲」,說話遲的孩子聰明還是說話早的寶寶智商高?雖然我們經常聽老人說「貴人語遲」,但我想這只是安慰人心的一句好話吧。畢竟孩子說話晚了,作為家長肯定是會著急的。其實,孩子智商高和低跟說話的早晚是沒有必然聯繫。智商高是因為先天的基因、後天的培養和孩子自己的努力,才能讓他比別人更出色。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說話有早的也有晚的,就跟孩子學走路是一個道理,有的孩子走路早也有的孩子走路晚。
  • 老一輩都說「貴人語遲」,那孩子說話晚是好還是壞?科學早有解釋
    在孩子所有的技能當中,說話這項能力是大多數家長最重視的。畢竟誰不想聽一聲萌萌的爸爸媽媽呢?而如果孩子一直沒有學會說話,家長難免就會感到著急。但是老一輩的人通常會給出這樣的解釋:「貴人語遲。」那麼孩子說話晚是好還是壞呢?
  • 「貴人語遲」不可信,寶寶說話晚要上心!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說話晚是「金口難開,貴人語遲」,而且說話越晚越聰明。其實,並不是這樣。 那麼,寶寶說話晚到底該不該擔心?「貴人語遲」的說法對嗎?寶寶的語言發育進程是怎樣的?寶寶說話晚的原因有哪些?需要治療嗎?
  • Parrot|鸚鵡為什麼會學人說話?
    但是,你知道鸚鵡為什麼會學人說話嗎?它們真的能聽懂人類的語言嗎?讓我們帶著這些小問題,邊學單詞,邊在本文最後的Tips小貼士裡一起尋找答案吧!經過訓練後,鸚鵡可以表演許多新奇有趣的小才藝,如,學人說話、騎自行車、搬運物品、翻跟鬥等,可以說它是動物園和馬戲團中的鳥類「表演藝術家」。眾多才藝中,鸚鵡可以學人說話,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這與它天生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息息相關。當然,也歸咎於鸚鵡特殊的口腔結構,它的口腔比較大,咬肌比較發達,舌頭尖細柔軟。
  • 當代語用學的多面性及其符號學維度
    當代語用學理論層出不窮,成果日新月異,但學科層面的一些問題至今沒有理清。Levinson(1983)指出,語用學是語義理論的一個必然部分;如果說語用學在邏輯上優先於語義學,那麼,一個普通語言學理論必須把語用學作為其組成部分或一個層面,才能稱得上是完整的集成理論。如果順應句法學和語義學的定義方式,把語用學定義為對語言使用的研究,就沒法說明從事語用學的人在真正做什麼(同上:5-6)。
  • 鸚鵡的馴化技術,怎麼讓鸚鵡學說話?
    1988年在上海鳥類學舌比賽中,只有鸚鵡會說:「你好」、「吃過飯了」、「大世界去了嗎?」還會用英語說「早晨好」、「你好」、「再見」等,而且還會說「林妹妹來了」,使在場的觀眾個個捧腹大笑。在國外美國鳥類學家傑納養了一隻羽色絕豔麗的鸚鵡,名叫「貝蒂」,能說10種語言,會說「您好」、「晚安」,還會用漢語說「熱烈歡迎」等。
  • 抓住孩子說話黃金期,讓孩子「能言善辯」,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關於寶寶說話早晚的問題,經常有些家長還在被「貴人語遲」所安慰,那麼「貴人語遲」等老話真的有道理嗎? 其實,根據《中國兒童保健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我國3~6歲兒童語言障礙的發病率至少在4%-6%之間。
  • 育兒家丨都說「貴人語遲」,孩子說話晚更聰明,這話到底對不對?
    每每聊起,她媽媽都很焦慮,大家都安慰她:「沒事沒事,都說貴人語遲,孩子肯定是個有福氣的。」 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貴人語遲」跟孩子說話早晚一點關係都沒有。此話出自《論語》:「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指的是有內涵有思想的人,是不會多說話,也不會搶說話的。
  • 翻譯課堂教學的語用學研究
    2008 年,基於教育部項目的相關研究,筆者成功申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翻譯課堂教學的語用學研究」,結合自己的本科翻譯教學實踐,將教育部項目的科研成果移植到翻譯教學研究中,提出「翻譯課堂教學的關聯—順應研究路向」。該研究從認知語用學的理論視角,嘗試構建翻譯教學研究的新範式,旨在探討教師譯者、學生譯者、原文作者、譯文讀者之間動態的跨文化交際活動的語用機理,探索他們的動態思維過程。
  • 耶魯學習感悟:雙語或多語現象非常普遍,教授也在帶孩子學外語!
    這點我很認同,現在以及未來的社會,掌握一門外語,已經是非常普遍的需求。思淼說在她這屆同學裡,有46%的人都在家講一門外語或者把一門外語當作母語,可見在耶魯大學,雙語或多語現象非常普遍。思淼還透露,她的老師也在帶孩子從小學習德語、波蘭語等。英雄所見略同。讓孩子從小自然習得一門外語,也是我們正在做的事哦。
  • 說話也是藝術 會說話是智慧
    說話也是藝術 會說話是智慧作者:覺者看世界多數時候,口若懸河、能說會道往往被視為一種出眾的能力,似乎這樣的人總是更受歡迎,不管在哪裡都能混得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於是,越來越的人喜歡高談闊論,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有的人說話,讓別人感到如沐春風;而有的人卻會讓人敬而遠之。孔子曰: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
  • 會英語的人學日語超容易?看看這個老外怎麼說!
    小編經常聽到很多人問我:英語和日語哪個難呀?會說英語對學日語有幫助嗎?小編想說這兩門語言差距還是蠻大的,但若說幫助的話其實還是有的哦!最近日本有位很紅的外籍「落語」(「落語」是日本的一種傳統曲藝形式,類似於我們的單口相聲)演員,叫做「桂三輝」,是個加拿大人。他的作品主要以描寫日語與英語的差異,以及學日語的過程中遇到的趣事為主。他說到:作為一個母語為英語的人,學習日語單詞簡直有先天優勢。
  • 鸚鵡為什麼能學人說話?
    鸚鵡為什麼能學人說話?鸚鵡為什麼會說話,其實秘密就在於它特殊的生理構造:鳴管和舌頭。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虎皮鸚鵡會說話嗎?教你怎麼讓虎皮鸚鵡說話!
    一、少部分虎皮鸚鵡會說話虎皮鸚鵡會說話嗎?不少人好奇虎皮鸚鵡會說話嗎,虎皮鸚鵡能學舌,一般公虎皮開口能力強一些,即使是其他品種鸚鵡一般也是公的厲害些。鸚鵡學舌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每天都跟它講同一句話,用錄音機播放也行。如果你的虎皮模仿說話的能力比較強,並且你教導得法的話,虎皮最終大概可以學會十幾句話的。
  • 一般寶寶多久開口說話?學說話早有好處嗎?家長必須了解
    從此以後,寶寶會從你、你老公和他身邊的每一個人身上學到更多的詞彙。一到兩歲,他就會開始說兩三個字的句子。二、嬰兒是如何學會說話的嬰兒出生時的哭聲代表了他第一次進入語言世界。就這樣,他表達了從幽閉的子宮裡走出來,進入一個新的陌生世界的震撼。從那時起,他開始吸收形成未來演講風格所需的語音、語調和詞彙。說和聽是分不開的。通過聽人說話,嬰兒學習如何發音和造句。
  • 高情商的人,都是怎麼說話的?3個技巧,一學就會
    你是一個高情商的人嗎?不管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會說話太重要了。一句話可以讓人笑起來,也會讓人跳起來。在人際交往中,所謂高情商,就是會說話。 不管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喜歡和高情商的人打交道。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不會顧慮重重。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會很放鬆,也會很舒服,在一起你會很開心。
  • 抓住孩子學說話關鍵期,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開啟孩子社交之門
    當孩子能夠準確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並與父母和他人很好地溝通時,孩子自然會表現出一種非常自信的狀態。這種孩子從小培養起來的自信,會伴隨著孩子成長的每一步,對孩子的學習、生活、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那麼,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呢?一、 抓住孩子學說話的關鍵時期從出生開始,孩子就有了一種與母親溝通的模式。
  • 鸚鵡學說話的必須條件
    b、正確的教育方法+堅持;正確的教育方法是很重要的,經常很多鳥友會問我,怎麼家裡的鸚鵡學話很不清楚,或者老是學不懂,其實這就是主人的教導方法有問題很多人教鸚鵡說話就跟平時說話一樣,開火車那樣一堆東西吐出來,這樣當然是不行的,本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鸚鵡心生活。鸚鵡是學習模仿聲音,不是錄音機,說話太快,吐字不清晰的,鸚鵡是記不住的,所以很多人經常責怪鳥兒說話不清,其實問題是在自己身上。
  • 「我口語發音不準,如何帶娃學英語?」二語習得助力孩子學好英語
    這首《RAIN,RAIN,GO AWAY》歌曲是我前不久教給孩子的,用在這個時候非常應景。我又驚又喜,付出的功夫沒有白費。直到最近,我讀了外研社編輯蓋兆倫寫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以後,我才知道我誤打誤撞用了「二語習得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