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3月24日訊(記者賀俊 攝影記者黃士峰 實習生周聰 通訊員喻銘勝)一座有內涵的智慧校園長啥樣?老師教得有勁!學生學得有趣!
3月24日上午,楚天都市報「名校行」公益活動走進了武漢六中上智中學。這所位於漢口中心、毗鄰武漢劇院的武漢名初,吸引了不少家長提前一個小時就開始排隊。「哇!好洋氣!」與百年六中一脈相承的校園建築,紅牆白廊中透著典雅,引導前行的學生志願者大方有禮,都令家長們眼前一亮。
「一所好學校絕不僅僅是因為分數,而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追捧,而是創造了一個有溫度的校園,生長出了有智慧的教育,才能造就有幸福能力的人。」儘管歷年中考成績均居武漢市前列,武漢六中上智中學負責人殷靜的這番話,卻引起了不少家長的共鳴。而當天該校師生的一系列有智有情有趣的開放展示,更是讓家長們大開眼界,有人留言稱「打動了內心最柔軟處」。
有智有情有趣
「智慧老師」演繹生動教學
把舞臺交給老師,充分發揮老師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是武漢六中上智中學的一貫做法。面對來參加楚天都市報「名校行」活動的家長們,該校初三年級的名師們,現場展示的生動教學和育人心得,讓不少家長拿著本子記起了筆記。
有情:
三年三封信,讓學生學會『談情說愛』
「我們推崇一種有品的教育。」率先登臺的江岸區語文學科帶頭人、六中上智九(6)班班主任鄧潔為大家解釋了何為上智,即「上等智慧」「有大智慧的人」。自1903年「德華學堂」起,經歷116年風雨洗禮,武漢六中上智中學不僅有歷史品味,還與百年六高在文化上一脈相承,鄧潔一直在努力讓學生懂得品讀人間真情,一個有溫情的人。
「如果您的孩子在我的班上就讀,您可能收到他寫的信。」初中三年,鄧潔每年都給學生買信紙和郵票,寫一封信。初一時給小學老師寫信,初二時給父母長輩寫信,初三時給自己或同學寫信,帶他們品讀恩情親情友情。
此外,鄧潔還帶著學生走進烈士陵園感受生命的真諦;端午、中秋和孩子們一起包粽子,嘗月餅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甚至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活動,野炊、看電影、寫詩歌、表演課本劇、參觀博物館等等,帶著孩子們感受地球的神奇,增進彼此的情誼。
「三年來,我讓孩子們看了近60部電影。」鄧潔說,語文既可以是坐在課堂上聽課,也可以是在電影院裡品味,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真味、趣味、意味和滋味,才能學得津津有味。他帶領學生寫詩歌、出版報、改編報紙,甚至自己命題。「當孩子會命題了,還會害怕考試嗎?」
有智:
家長不要當「人工冰雹」
「有些愛,註定以分離為目的。」六中上智九年級數學教研組長黃濤與家長的談心,就讓家長們感同身受。
在黃濤看來,家長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不要當「人工冰雹」,多講正面、支持、理解、建設性的話。「這輩子已過的日子實在太過勿勿,剩下的每一天、每一刻,我們都在加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呵護著我們的孩子,讓孩子自然地學著做孩子。」他提出理解孩子所有的「錯誤」,在細節裡一點點的影響他。
「沒有任何巧板眼,我的學生就是靠一題一題趕出來的,別人玩遊戲的時候他學數學,別人吃飯的時候他學數學,我沒見過哪個學生不認真做題能考上好大學。」黃濤確信,注重細節、專注、努力、堅持、勤奮、善思、樂學等態度和品質,能影響孩子的獨特一生。「要注意獨立思考,到初中後有很多自習時間,要提前把時間規劃好,對所學知識認真歸納,自我檢查。」
目前,黃濤所在的上智九(7)班54名學生,已有23人可無條件就讀六高的省級理科實驗班。
有趣:
魅力老師上演「讓英語飛」
幽默詼諧的語言、對英語教育的獨特理解……六中上智九(1)班英語老師上演的「讓英語飛」,徵服了在場家長。
「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小學都是100分,到了初中之後,別說120分,降低到100分80分甚至60分都有。」黎云云拋出的這個問題,引發了家長的深思。「英語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單詞?口音?語法?家長們列舉了許多英語學習中極其重要的部分,都被黎云云一一否定。「最重要的,是用英語的方式去思考。故宮有很多扇門,以中國的傳統思想是把重要的都隱藏在後面,但是這不是西方的思維習慣,我們學習英語,自然要培養英語的思維,邏輯和默契。」
黎云云也重視單詞和口音,但是她主張想要一個單詞被孩子完全理解接受,不僅要給出釋義,至少還得有兩個同義詞。一個單詞讓孩子反覆背反覆學是沒用的,需要讓孩子在相應的語境中認識它記住它。同樣的,國外也有很多不同的口音,日本人、印度人的英語發音讓人難以捉摸,英美國家不少地方發音也不同。「學習英語就是要勇敢的說出來,孩子口音偶爾有些小瑕疵很正常,過分強調口音反而使孩子不願意開口。」
牛娃回母校感念師恩
學生自編自導小品令人捧腹
六中上智學生們表現可圈可點,令不少家長交口稱讚。
一大早,8名來自該校七(3)班的學生志願者就在門口引導家長,他們大方有禮地指引著家長,帶家長參觀教室,介紹學校的方方面面,讓不少家長如沐春風。「很有禮儀,也非常得體,真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在這裡成長成這樣。」一位戴姓家長表示。
武漢六中高三學生賈悅婷已跟清華大學籤約,她特意回到母校,向家長們介紹在六中上智讀書的感受。她一一回憶了恩師們:黃濤老師精心編輯的數學下午茶試卷遠近聞名,巧妙的解答更是能培養同學們的數學思維;化學老師李小奎,能將零碎的化學知識點系統地娓娓道來,將神奇的化學試劑和實驗帶入課堂;語文老師吳紅霞和英語老師黃蘭蘭,用系統性的講解,有條理的歸納,和耐心細緻的指導,讓語文和英語的學習變得輕鬆高效;物理老師方潔,將一些高中才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和物理建模能力與初中知識結合,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素養。
老師們的悉心教導,同學間的友愛互助,在賈悅婷看來,都是人生路上寶貴的財富和奮發向上的學識底蘊。
九年級學生胡馨怡,劉佐靈,楊小天,劉肖霖峰帶來了小品《我們都來「鬧眼子」》,將現場氣氛帶到一個高潮。四個小傢伙在臺上可是「毫不留情」,沒少給老師「鬧眼子」。他們惟妙惟肖地模仿數學老師的雷人口音:「耶~這不dei咧」和「回么子頭,攔到後面臉上有花?」把「上智第一女高音」封給了每天中午喊大家起床的政治老師,甚至門衛大爺都沒躲過四個「小壞蛋」的打趣。
正經的回憶裡同樣少不了詼諧幽默,四個孩子明明前一秒還在感慨摳門的班主任拿自己的私房錢請大家吃早餐,下一秒就尋思著找機會「再搞他一回」了。對於老師用私房錢獎勵語文考試成績優秀的同學這事也是有些鬱悶:我一分都沒撈到。再搭配無奈的表情和兩手一攤的動作,只引得家長們哈哈大笑。
人的高貴不在人前
2000個智慧明星讓校園熠熠生輝
六中上智政教主任吳寧剛向家長們展示了兩幅圖,那是上完生物課後,學生畫的兩張人體構造圖。左邊的一張非常專業,右邊的一張外觀雖然很抽象,但內在卻很準確。「我們沒有批評那張圖不夠專業,但是我們要保護和堅守一些東西。」
「學校裡頂尖的孩子很多,調皮的孩子也讓人關注,但中間的很多孩子沒人關注。」吳寧剛表示,人的高貴並不在人前,他展示了一張照片,一個孩子在空無一人的教室裡,默默整理課桌,而這樣的學生也是老師們認可的「智慧明星」。該校從2016年起就開始評選「智慧明星」,通過同伴來影響學生,這些孩子或有孝心,或有愛心,或有善心,不以成績論學生,而是全面地去評價,只要他們展現了珍貴的品質,就有機會捧著鮮花走上紅毯。「截止去年,我們已經表彰了2000多人次,寫下了300多個故事,然後裝訂起來讓孩子帶走,成為美好的記憶,這個做法已在全區推廣。」
據悉,佔地面積9140平方米的六中上智,現有教學班37個,在校學生1962人,教職員工160人,教師147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25人、一級教師30人。這是一所充滿朝氣的學校,中青年教師達116人;這是一所人才濟濟的學校,碩士34人、本科106人。 上月,該校特級教師劉曉紅入選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是此次湖北省唯一入選中學名師,其他2位都是大學老師。
學校狠抓教學質量的同時,特別注重課堂建設與德育管理。最近三年,深入開展「智慧課堂」「智慧課程」「智慧德育」建設,全力打造「智慧教育」辦學特色;始終堅持「兩制三化」雙主式學校發展策略,校本研修學區制,教師培養導師制,立德樹人全員化,生本教育全程化,質量提升全人化;著力為社會培養公民素養健全、學業基礎卓越、創新品質突出、國際視野開闊的未來傑出人才。
多年來,學校獲得榮譽無數:湖北省素質教育示範基地、湖北省中小學學生經典誦讀最佳組織單位、湖北省書法實驗學校、武漢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武漢市班主任隊伍建設工程先進單位、武漢市普通中小學辦學水平先進學校、武漢市心理健康教育先進會員學校、江岸區中考「立功單位」、江岸區有效德育「五星」級學校、「未來工程師---智匯北鬥」科普教育應用與研究課題實驗學校……
如今,堅守「修德·尚智」的六中校訓,秉持「不拘一格育人才」的辦學理念,通過「傳道、授業、育仁、啟智」的教風,培育「崇善尚美、格物致知」的學風,六中上智正在成長為一所開放包容、特色彰顯、質量一流、名師璀璨的初中名校。
食堂乾淨衛生吃得放心
有溫度的校領導被家長「打圍」
食堂三樓的報告廳內展示著學生的各種手工作品,溫馨雅致;茶歇區內精心準備了點心和茶水,讓家長們如沐春風;每位家長都領到了一本學校自創的文學刊物《問渠》,一個六中上智的筆記本,和一瓶印著學校LOGO的可樂……「非常有心,能感受到學校的用心與真誠。」不少家長感嘆。
10位家長獲邀參觀了該校的食堂操作間。總務主任陳延軍帶著「全副武裝」的家長代表,一一參觀了操作間的各個區域。記者看到開菜間、早點加工間的牌子上,都有責任人。藍色的保溫桶羅列整齊,保證每天送到學生手中的飯都是熱的;米、面、油等物資上都標有日期,沒有油炸食品,拒絕高油高鹽。「一般冬天三葷兩素,夏天兩葷三素,口味中等偏淡。」
記者看到,操作間的冰箱裡全是空的。「下午就有食材進來。」陳延軍介紹,這裡都有監控,而且學校對冰凍食品管理非常嚴格,進食的東西都有日期,每周都要清空冰箱。家長徐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的大女兒曾在六中上智就讀,這裡的管理一直很規範,食堂一直遙遙領先。
活動結束後,家長們依舊不願意離去,「打圍」了校領導,諮詢相關招生政策。曾被楚天都市報報導過的「金句校長」、六中上智負責人殷靜跟家長們交流著教育心得。她曾獲得全國教學改革創新大賽高中物理組一等獎,還獲得了全國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
「怎麼用最簡單的話,說出要辦一所什麼樣的學校,我思索了很多年。我們要把學校辦成一所不僅僅是因為學習成績而受到家長追捧的學校,要讓學校成為所有教師的精神家園。」殷靜說,這不是她個人想出來的觀點,而是學校老師們公認的辦學理念。
殷靜認為,學校的管理方式從來都不是靠壓力傳導,而是靠智慧激蕩。「因為我們幾乎無法做到,讓力在不同物體間傳導而不衰減。通過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來實現智慧的激蕩。」學校不會通過壓力傳導來進行管理,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也不會傳導壓力給學生,這樣才不會在學校出現高不可攀的「天花板」,而是讓每一個人的智慧都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每天都有驚喜。
「這次活動是最感人、最豐富精彩,也是最打動人心柔軟處的一次活動。」「最吸引我的不是成績,而是學校把孩子培養成有情懷有思想有精神的好少年。」「希望有機會能聽一堂公開課。」……活動結束後,不少家長留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