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的知識看似很散,就像珠子一樣,作為老師,就是串珠成線,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走進貴州省道真自治縣民族高中語文組辦公室,只見來自上海的退休教師王澤清正和幾位年輕老師交流著。
根據2020年第二批滬黔「銀智紅情」項目安排,共有8名退休老專家到該縣開展教育和醫療幫扶,今年66歲的王澤清就是其中之一。
王澤清,上海外國語大學嘉定外國語實驗高級中學退休的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自10月23日抵達道真後,第一時間進入角色,走進教室聽課、教學,走出教室交流、分享。
「來這裡將近一個月,時間很短,我們主要任務就是傳、幫、帶、教,時常和學校老師一起探討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也分享給他們一些上海的語文教育的理念和個人的教學經驗。」近一個月來,王澤清先後聽了所有語文組教師的授課,上了2節公開課,舉行了2次知識講座。
民族高中語文教師劉曉敏說:「王老師來到民高以後,深入課堂指導我們教學,給我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讓我們年輕老師知道了語文教學應該怎樣去做,讓我們明白了要教好語文還要多看書、多積累。王老師這種老當益壯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後輩學習。」
和王澤清一起來到民族高中的還有上海市閔行區上虹中學退休的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耿確山,今年也是66歲。他介紹,民族高中的老師工作很敬業的,學生也很勤奮,而且非常熱情友好。
從上海來到道真,耿確山根據實際需要,從聆聽了教師的授課開始,幫助民族高中年輕教師在教學中查找不足,並通過2次上公開課、2次舉行知識講座和集體討論、個別交流等方式,向老師們分享教學經驗。他說:「從聽課聽下來看來,老師們總體上把握住教學大綱,但還是在課堂上多給學生一些自主權,給學生有一個討論和消化的機會。比如一個知識點講完,就讓學生消化、領會一下,這樣知識就會越積累越多。」
據了解,滬黔「銀智紅情」項目是由上海市民政局組織退休老專家到貴州省開展的智力援助行動,通過聚焦民生,發揮智力優勢,實施傳、幫、帶、教,幫助受援地提高醫療衛生、教育等公共服務水平,推進當地經濟社會建設,促進滬黔兩地友誼。2020年第二期滬黔「銀智紅情」志願者共有19位專家,絕大多數為副高級及以上職稱,平均年齡65歲,年齡最大的71歲。(文/圖 韓克超 張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