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3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大東北某村子裡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
今天咱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與捕殺狐狸有關。故事講:一個小夥子不聽老人勸說,肆意捕殺狐狸,最終食了惡果。
閒話不多說,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亮子,這秋後的狐狸可殺不得啊!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你別一意孤行,壞了規矩!」二爺雙目圓瞪,焦急地對亮子喊道。
「二爺!今天你少管我,你說我也不會聽!這隻金毛狐狸可以賣個好價錢,這馬上入冬了,我要放了它,我拿啥還賭債?你放開手!」亮子紅了眼,舉著獵槍朝二爺喊道。
二爺一看亮子急了,他無奈地搖了搖頭。
而那隻金毛狐狸雙眼冒著綠光,站在原地,它死死地盯著亮子。
「砰」的一聲響,隨後傳來亮子撕心裂肺的痛苦聲。
二爺轉身一看,亮子的左臉被散彈打得血肉模糊。而那隻金毛狐狸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二爺趕緊背起亮子,朝著山下走去。
這是發生啥事兒了?您別急,咱從頭開始慢慢說起。
90年代的東北某個靠山的村子裡,有一位槍法很準的老者。
村裡人都習慣叫他「二爺」。因為村子靠著山,人們經常去林子裡捕獵。除了自己食用外,還會拿到鎮子上去換些錢財。
村裡有個小夥子,大夥都叫他「亮子」。亮子平時愛賭,但最近手氣不好,欠了一屁股債。
一天他找到二爺,想和二爺進山打些獵物賣點錢。二爺這人爽快,就答應了。
第二天爺倆就進了山。那時候正是秋後,東北的氣溫已經很低,很多動物都不出來活動。
爺倆找了半天,也沒發現啥獵物。正當亮子沮喪的時候,二爺突然站住了腳步。
「別出聲,前面有東西!」倆人隨即躲在大樹後面,一點點移步找尋著。
突然一隻金黃狐狸出現在爺倆面前。那狐狸個頭很大,全身毛髮金黃,亮得發光。
「真是一隻好狐狸啊!有些年沒見過這樣的貨了!」二爺喃喃說道。
「二爺,這狐狸的皮毛能賣上不菲的價錢,起碼能堵上一部分債。」亮子高興地說道。
「你可別亂來,秋後的狐狸在繁殖,你可別傷它,這可是狩獵的規矩!」二爺嚴肅地說道。
「還規矩?這都啥年代了,您還信這個?」說完亮子就舉起槍開始瞄準。
此時那隻狐狸已經發現了他們。它扭過身朝著爺倆看著。眼睛發著綠色的光,二爺心裡「咯噔」一下,隨後說道:「亮子,快住手!這隻狐狸可不一般!」
「你別拉我,別壞了我的好事!」亮子一下急了眼,這才有了咱開篇的那段描述。
二爺一看勸不過他,只得由他去了。但亮子的槍聲一響,隨即他倒在地上,開始痛苦掙扎。
二爺忙將他背起,朝著山下醫院走去。
後來經過搶救,亮子撿了一條命。不過左臉處卻被散彈沙粒打得毀了容。
眼睛也因此失明了。打這之後,亮子再也沒有打過獵。
對於亮子的遭遇來說,村裡人沒有人同情他,皆說他這是自己闖下的禍,當初他不聽二爺的勸說,執意要捕殺那隻狐狸,最後弄瞎了眼睛還毀了容,算是食了惡果。
結語:
利慾薰心,使得亮子壞了規矩,不聽老人的勸說,最後不僅瞎了眼,還毀了容,這次的遭遇可著實讓亮子吸取了教訓。
咱不管有沒有那規矩,這獵殺孕期的動物實在不可取。畢竟人與大自然需要和諧共處,這樣生態環境才會平衡。
筆者以此故事,勸誡各位看官:莫要對大自然索取過多,珍愛野生動物吧!
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藉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