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村奇談系列。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
俗話說得好:「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此之謂大丈夫也」。有些人面對危險時,自己便顯得十分慌亂,便給自己帶來了不少的麻煩。有些人面對危險時,表現的格外冷靜,因此給自己免去了性命之憂。今天要給大家講述的就是「小夥發現狐狸假扮母親,冷靜處理解除性命之憂」的故事。
二文從小就失去了自己的父母,經常被同村的人嘲笑為「沒家人的孩子」。二文倒也不生氣,因為這些孩子們的的確確說的是事實。二文雖然表面上不在乎,心底裡其實特別渴望母愛。常常一個人晚上睡覺時,將枕頭都給哭溼了。有時候悲從心中起,還會痛罵老天爺對自己不公。可是這有什麼辦法呢?這已經成了定局,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這天早上,二文上山去採藥時,看到了一隻通體發亮,渾身雪白的白狐。二文十分高興,便連忙去追趕這隻白狐狸。白狐狸像是通人性一般,不慌不忙,站在原地不動。二文看了直高興,心想著將這隻狐狸抓去給自己做伴,也確實是好事一樁啊!可是二文朝著白狐跑去的路上,有一個被草掩著的大坑。二文一個不注意,便摔進了坑裡。
也不知道是這狐狸偷耍的詭計,還是一場意外。二文不偏不倚摔了進去,將頭上摔起了一個大包。二文正摸著自己的頭,聽見頭頂上有人叫他:「文文,文文,你沒事吧?」二文抬頭看去,眼前這一幕令他驚喜不已。眼前叫他的這人,竟然是她的親生母親。二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勁的揉了揉,才發現自己真沒看錯。
二文不解的說:「你真是我的母親?我母親不是去世了嗎?」那女子有些吃驚,正準備說些什麼,又像喉嚨被堵住了,久久發不出聲音。過了好一會兒,才對二文說道:「孩子,母親並非死了,只是出去賺錢了。」隨後,還將自己的遭遇說了一通,說得有板有眼的,讓人不得不信。二文剛想要母親將他拉上去,便看到母親的後面有一條白絨絨的尾巴。
二文眼咕嚕一轉,心想這眼前的假母親定然是剛剛那隻給我下套的白狐。於是二文靈機一動,對她說道:「您去周圍找找藤條什麼的,將我拉上去吧!」說完之後,狐狸心中暗暗思付:「我就是為了將她困住,好吸他陽氣,可不能救他上來」。狐狸假裝著尋找藤條,二文在坑中冥想辦法。
此時,一路人哼著小曲從旁邊經過。二文靈機一動,大喊道:「父親,是你嗎?」那行人仿佛聽到了動靜,便連忙過來向洞中看去。二文使勁的朝著行人使眼色,並且喊到:「父親,你來了可就好了,我那死去的母親又復活了,就在附近幫我找藤條呢?」這行人也是機智,立刻領悟了二文的意思。
行人左看看,右看看,發現四處都沒有人,便問道:「小兄弟,剛剛是不是被狐妖纏住了?」二文連連點頭。行人問清楚情況之後,便將二文給救了上來。相信有不少讀者讀到這裡會問,那狐狸怎麼不見了呢?原來,二文故意將聲音提高,就是為了嚇跑這狐狸。這樣一看,二文的的確確挺理智的!
這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遇到什麼情況,冷靜處理便是上策。切莫慌亂不安,不然將自己處於險境,實在是得不償失。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這裡便結束了。故事很精彩,切莫與現實相照應,不可當真。謝謝大家欣賞,如果你心中也有故事,不妨評論出來,我們大家一起欣賞一下。
溫馨提示: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杜絕封建迷信。配圖來自網絡,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