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小故事臥冰求鯉

2021-01-09 簡至天成

臥冰求鯉是古老的民間傳說故事。最早出自幹寶的《搜神記》,講述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為奉行孝道的經典故事。房玄齡等編撰《晉書》亦收錄此事,元代郭居敬則將其列入《二十四孝》中。

原文:晉王祥,字休徵。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臥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北風呼嘯,寒風凜冽。王祥背著一大捆乾柴,頂著山風,好不容易從山裡打柴回到家裡。他就覺得頭疼發熱,全身無力。剛一到家,他就異常難受地躺下了。

剛過片刻,繼母朱氏走進房內。"王祥,起來,快去給我和你父親把炕燒熱!"

"我,可是……"

還沒有等王祥把話說完,繼母就大喊起來:"懶豬,還不快點起來幹活!"

王祥只好強打著精神起了床,按繼母說得去做。

這時,父親回來了。繼母立刻在王祥父親面前讒言道:"夫君,祥兒今天不知怎麼回事,很是懶惰。方才我發現他沒有燒炕就睡大覺了。真是豈有此理!"

父親一聽,立刻大發雷霆。他立即叫來了王祥,不問三七二十一就訓斥道:"祥兒,今日你不幹完活就睡懶覺。到底為何?"

"父親,今日我……"王祥有口難言。平時,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也從不頂父親。

"以後不可這樣,下不為例!"

王祥委屈地退了出去。

不久,朱氏感到心口憂悶,很不舒服。父親叫來郎中,給朱氏號了脈。郎中開了藥方,聲稱要治好這種病,只能喝鯉魚湯才有會見效。可是,寒冬臘月的,市場上根本就沒有鯉魚可買,到哪去買魚呢?大家為此都在發愁。這時,王祥二話沒說,自己便獨自一人向村外那條河流走去。

"王祥,你到哪去?"父親問道。

"我去村外那河上。"

"大冬天那裡封冰,你去那裡幹什麼?"

"父親,你別管了!"

"那孩子肯定又是去哪裡玩了。你看看,要這孩子有啥用?這麼多年,我看是白養了。我如今重病在身,他竟然跑出去玩,真是不孝之子!"繼母指著王祥說。

王祥來到河上,只見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這時,王祥脫掉了上衣,躺在了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伸手就抓住了這兩條鯉魚。

他高興地把魚帶回了家。

"父親,有了,有魚了,有魚了!"

"哪來的?"父親感到莫名其妙。

王祥就詳細地介紹了得到魚的過程。王祥的父親和繼母頗受感動,尤其是那繼母,她羞愧不已,拉著王祥,羞怯地說道:"祥兒,你真是個好孩子,以前為娘錯怪你了,以後我再也不會嫌棄你了。"

父親也說道:"祥兒為人善良,寬厚待人,真是一個好孩子!這下,你親生母親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

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相關焦點

  • 臨沂有哪些民間傳說故事 臥冰求鯉的事情了解一下
    而在臨沂的身上,更是有著許多的民間傳說,而你又知道多少的民間故事或者是傳說呢?小編接下來就為你們盤點一番。1、臥冰求鯉臥冰求鯉算的上是臨沂最出名的一個民間故事傳說了,主要講的是孝子王祥在冬天的時候為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這件事也被後世奉為了孝道的經典故事。
  • 《三國殺》小故事:你站在此地不要動,我去買幾個橘子
    不過,呂虔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小故事:贈刀。呂虔曾經有一把佩刀,有人說擁有他的人能登上三公之位。呂虔覺得自己配不上,於是將其轉贈給品德高尚的別駕王祥。王祥在臨終前也轉贈弟弟,從此以後,琅琊王氏後代成為光耀幾百年的望族,誕生了王導、王敦等著名人物。
  • 「臥冰求鯉」三題
    作者:王勝明(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臥冰求鯉」是二十四孝中的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王祥為西晉重臣大僚。更為重要的是,「晉王氏自王書生祥、覽,而祥位三公。同時衍、綏、澄、戎、敦、導、玄並位至三公,才名冠世,人號琅琊八王。
  • 臥冰求鯉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臥冰求鯉,臥在冰上以求得鯉魚。指忍苦孝親。出自:晉·幹寶《搜神記》第11卷:「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近義詞有:臥冰求魚,臥冰求鯉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 臥冰求鯉,古代孝道的背後何嘗不是一場商業作秀
    另外一些孝道故事,細究之下也不太禁不起推敲,如臥冰求鯉。臥冰求鯉講的是主人公王祥孝感天地,讓鯉魚主動躍出河面,讓黃雀主動飛入手中,以成全王祥對吃貨繼母的孝道。這個故事無疑經過了後人的藝術加工,變得充滿傳奇色彩,少了點真實感。哪怕刨除了其中的傳奇色彩,臥冰求鯉本身也缺乏可行性。能站人的冰面得有多厚?如果真有人這麼做,鯉魚還沒求到就該凍死了吧。
  • 臥冰求鯉的主角,還有一件鮮為人知的故事
    流傳至今的「二十四孝故事」中,「臥冰求鯉」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故事說西晉時期的王祥,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敞胸趴在冰上,結果寒冰化開,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捉回鯉魚回家供奉繼母。
  • 關於山東的歷史:臥冰求鯉
    孝河、孝友村之所以出名,緣於一個「孝」字,源於發生於此的一個事母至孝的感人故事—臥冰求鯉。臥冰求鯉,位居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之首,其主人公為王祥。王祥(184—268年),字休徵,山東琅琊人,歷漢、魏、晉三代,官至三公,是琅琊王氏家族的第一代成員。琅琊王氏,是中國古代第一豪門望族,被譽為「簪纓世家」。
  • 二十四孝:「臥冰求鯉」的主人公叫啥?之後怎麼樣了?有些不同
    說起「二十四孝」的故事估計大家都能說出幾個,「臥冰求鯉」的故事更是人盡皆知,那麼主人公是誰呢?也許有一些就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今天就來講講這位孝感天地的主人公——王祥。出身經歷王祥,最為出名的就是「臥冰求鯉」,真要說到其他的好像還真知道得不多,後世人稱「孝聖」,可見其孝順名氣之大。東漢末年出生,他的父親王融也算是小有才氣,朝廷徵召入朝為官,一直都沒去。不知道王祥是不是得到了父親的囑咐,四五十歲了才開始入朝為官。說起來王祥也是個可伶的人,生母去世的早,父親又娶了一房,歷史記載為「朱氏」,也就成了王祥的後母。
  • 「臥冰求鯉」的王祥,後來過得怎麼樣?不僅當了帝師還成了富翁
    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就有臥冰求鯉的典故,天性純良至孝的孩子行徑讓人感佩。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以「臥冰求鯉」出名的王祥的故事。這也是記載在《晉書》裡的故事,王祥早歲喪母,繼母朱氏對他不好,經常在丈夫面前說他壞話,久而久之王祥的老爹也不太愛他。聖人講:「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王祥卻是「以德報怨」,更加恭謹孝順。父母生病,衣不解帶、親捧湯藥侍候。
  • 不為新朝站臺,「臥冰求鯉」的王祥為何被列為西晉開國十一功臣?
    自古以來,中國人十分崇尚孝道,講究「敬天法祖」,正所謂「百善孝為先」,還有整理下來的「二十四孝圖」流傳後世,其中的「臥冰求鯉」典故出自三國魏晉時期的王祥,在魏晉嬗代的微妙時刻,講究孝道的王祥毫無疑問是曹魏政權的忠實擁躉,在這一點與意欲取代曹魏的司馬氏家族利益格格不入,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司馬炎篡位代魏後,大封十一位開國公爵,王祥卻能名列其中,著實令人跌破眼鏡。
  • 泰山民間故事——泰山奶奶顯靈助孝婦
    這就是這篇民間故事蘊含的智慧,民間百姓心中自有正義,公平存在。所以我希望這些民間小故事能夠跟隨時代的進步也能傳承下去。
  • 家教小故事:天堂和地獄
    原標題:家教小故事:天堂和地獄 兩隻老虎路過一片肥美的草地
  • 英語小故事:極速恐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英語小故事:極速恐怖 2012-12-13 10:57 來源:3edu 作者:
  • 民間故事:自食惡果的兒媳婦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0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俗話說得好「一次不忠,終身不用。」對於愛情來說,這是非常傲骨的一句名言。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一樣,妻子在丈夫出差時,常常帶別的男人回家,婆婆朝她喊道:「你早晚遭報應」,兒媳十分生氣,便故意折磨婆婆,最後婆婆被氣死。
  • 民間故事:獵人救了一群大象,大象為報恩,送給他一處寶藏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9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老話說得好:萬物皆有靈性。人類和動物其實是一樣的。動物也懂得感恩,也會愛憎分明。 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這道理有關。與筆者以往所寫的民間小故事一樣,故事的主題同樣弘揚正能量:知恩圖報,多行善事得福報。
  • 英語小故事:三隻烏龜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英語小故事:三隻烏龜 2012-12-20 14:03 來源:3edu 作者:
  • 兒童英語小故事:我與河馬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兒童英語小故事:我與河馬 2012-10-27 10:44 來源:網絡 作者:
  • 讀故事學英語,簡單的小故事:蚊子和獅子
    《蚊子和獅子》(英文名Mosquitoes and lions)這一個寓言小故事,是用來諷刺那些驕傲、自以為是的人。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英文小故事吧。
  • 兒童英語小故事:一隻螞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兒童英語小故事:一隻螞蟻 2012-11-15 14:24 來源:bbc 作者:
  • 民間故事:小夥不聽勸,執意要捉那隻野狐狸,最終他食了惡果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3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大東北某村子裡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今天咱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與捕殺狐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