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冰求鯉是古老的民間傳說故事。最早出自幹寶的《搜神記》,講述晉人王祥冬天為繼母在冰上捕魚的事情,被後世奉為奉行孝道的經典故事。房玄齡等編撰《晉書》亦收錄此事,元代郭居敬則將其列入《二十四孝》中。
原文:晉王祥,字休徵。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臥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北風呼嘯,寒風凜冽。王祥背著一大捆乾柴,頂著山風,好不容易從山裡打柴回到家裡。他就覺得頭疼發熱,全身無力。剛一到家,他就異常難受地躺下了。
剛過片刻,繼母朱氏走進房內。"王祥,起來,快去給我和你父親把炕燒熱!"
"我,可是……"
還沒有等王祥把話說完,繼母就大喊起來:"懶豬,還不快點起來幹活!"
王祥只好強打著精神起了床,按繼母說得去做。
這時,父親回來了。繼母立刻在王祥父親面前讒言道:"夫君,祥兒今天不知怎麼回事,很是懶惰。方才我發現他沒有燒炕就睡大覺了。真是豈有此理!"
父親一聽,立刻大發雷霆。他立即叫來了王祥,不問三七二十一就訓斥道:"祥兒,今日你不幹完活就睡懶覺。到底為何?"
"父親,今日我……"王祥有口難言。平時,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也從不頂父親。
"以後不可這樣,下不為例!"
王祥委屈地退了出去。
不久,朱氏感到心口憂悶,很不舒服。父親叫來郎中,給朱氏號了脈。郎中開了藥方,聲稱要治好這種病,只能喝鯉魚湯才有會見效。可是,寒冬臘月的,市場上根本就沒有鯉魚可買,到哪去買魚呢?大家為此都在發愁。這時,王祥二話沒說,自己便獨自一人向村外那條河流走去。
"王祥,你到哪去?"父親問道。
"我去村外那河上。"
"大冬天那裡封冰,你去那裡幹什麼?"
"父親,你別管了!"
"那孩子肯定又是去哪裡玩了。你看看,要這孩子有啥用?這麼多年,我看是白養了。我如今重病在身,他竟然跑出去玩,真是不孝之子!"繼母指著王祥說。
王祥來到河上,只見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這時,王祥脫掉了上衣,躺在了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伸手就抓住了這兩條鯉魚。
他高興地把魚帶回了家。
"父親,有了,有魚了,有魚了!"
"哪來的?"父親感到莫名其妙。
王祥就詳細地介紹了得到魚的過程。王祥的父親和繼母頗受感動,尤其是那繼母,她羞愧不已,拉著王祥,羞怯地說道:"祥兒,你真是個好孩子,以前為娘錯怪你了,以後我再也不會嫌棄你了。"
父親也說道:"祥兒為人善良,寬厚待人,真是一個好孩子!這下,你親生母親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
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