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超過25000公裡,採用核動力設計,俄軍的這款巡航飛彈可謂是顛覆了很多人的理解。據俄媒7月19日報導稱,代號「海燕」的巡航飛彈已經進入關鍵測試階段,有望在2020年開始投入正式生產。俄軍方消息人士指出,由於採用了核動力設計,海燕飛彈能夠打擊全球範圍內的任何目標,即使中美兩國短時間內都無法造出同類型的產品。
在今年3月份普京總統的年度國情諮文中,罕見的曝光了俄軍正在開發的7款殺手鐧武器,而「海燕」巡航飛彈就是其中最特殊的一款。由於採用了核動力設計,這款飛彈被賦予了驚人的打擊距離,即使從莫斯科打向美國本土也能夠在空中進行長時間機動從而選擇美軍防禦最薄弱的環節。俄方專家此前曾介紹稱,海燕巡航飛彈能夠一直保持低空飛行,攜帶核戰鬥部,飛行軌跡不可預測並可以繞過攔截區,它對於所有現有和未來反導和防空系統都是難以攔截的。
不過這款飛彈的研發似乎並非一帆風順,此前美媒就曾表示俄軍在最初的多次試射中多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在未開啟核動力設備的情況下,幾次試射中飛彈最大的飛行距離只有22英裡,距離設計的目標值存在極大的差距。
在另一方面,由於在較小的彈體上採用了核動力設計,美國方面一直擔憂這款飛彈的可靠性問題。美方專家表示,如果不能完全避免飛行時釋放的放射性汙染,那麼海燕飛彈將會成為一款無差別殺傷的武器,將會對全世界都造成極大的危害,恐怕到時俄方將會成為其他國家聯合對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