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遍全亞洲!印媒:烈火-5今年服役,中國加速這一洲際飛彈的部署

2021-01-10 谷火平觀察

環球網1月5日引述印度媒體的報導稱,印度計劃在今年部署其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烈火-5"型"洲際"飛彈。根據印度媒體的報導,"烈火-5"型飛彈最大射程為5000公裡,號稱"打遍全亞洲",可以覆蓋中國全境。同時印度媒體公開表示,印度加快部署"烈火-5"飛彈的一個最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在實控線上的行動。

(印度的驕傲——烈火-5型"洲際飛彈")

中印兩國由於國家之間有喜馬拉雅山脈、喀喇崑崙山脈等世界屋脊的阻擋,因此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期都是相安無事,但是進入現代,印度1947年獨立後,卻把當年英國殖民者單方面劃定的所謂中印分界當作"國界",要逼中國承認。試想,當年英國人都不曾逼迫舊中國承認所謂的界限,印度怎麼可能逼新中國承認?所以1962年中印雙方就邊境的問題終於爆發了戰爭,解放軍僅僅用了一個月時間便摧枯拉朽,甚至連印度首都新德裡也遭到威脅。

(1962年那一戰,把印度整個國家打出了心理陰影)

經過這次戰爭後,印度便徹底陷入和中國攀比的陰影,並且效仿中國的"兩彈一星",也在印度大搞核武器、飛彈和衛星三大"高精尖"項目。烈火-5型飛彈,就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的得意之作,也是目前印度能夠製造的射程最遠、載荷最大的彈道飛彈。而自從去年夏天中印邊境再度緊張以來,印度已經連續組織了30多次各種飛彈試射,目的就是企圖向中國展示自身的武裝力量,並對解放軍施壓。最近印度決心在今年部署烈火-5型飛彈,也是印度軍方對華施壓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問題是:烈火-5飛彈真的能嚇住中國人嗎?

(印度測試烈火-5飛彈,不難看出,這時候烈火-5依然是裸彈,而且發射裝置也不是TEL型車輛)

烈火-5型飛彈,長度約17米,直徑2米,自重約50噸,採用三級固體火箭助推,最大射程5000公裡,有效載荷約1噸。烈火-5飛彈的基本參數聽起來似乎很強大,印度媒體也一直宣稱烈火-5飛彈足以對標中國的東風-31洲際飛彈。

(東風-31AG)

我國火箭軍列裝的東風-31洲際飛彈的長度大約為14米,直徑2米,自重也是約50噸,但是東風-31的基本射程是8000公裡,目前列裝的東風-31AG型飛彈的射程更是飆升到1.15萬公裡,而且東風-31的彈頭有效載荷在2噸以上,在射程和載荷兩個基本參數上都超過"烈火-5"的2倍以上!

而且東風-31飛彈的尺寸更小,使用也更加靈活,不知道印度媒體哪來的自信,有臉皮聲稱"烈火-5對標東風-31"?而且依照國際通行的慣例,射程要達到或超過8000公裡,才能叫"洲際飛彈",而烈火-5飛彈最大射程僅5000公裡,不知道印度人如何敢自稱"洲際飛彈"?

(美國的"胖子"原子彈,這麼個大傢伙顯然無法塞入彈道飛彈狹小的腦袋,所以任何國家想要擁有可靠的核武器,必須實現核武小型化)

除了飛彈的基本參數外,印度還有一個問題:沒有可以小型化的核彈頭。雖然印度早在1998年就通過5次核試驗證明了自己的核能力,但是這裡要澄清的一個概念是:核裝置和核武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核裝置是用於測試核爆炸理論和技術的實驗性裝置。

核武器研發的正常規律應該是:先研製成功可以確保引爆的核裝置,然後再在核裝置的基礎上研究小型化的,可以塞進飛彈彈頭的"核武器"。以美國試爆成功的人類第一顆核彈——"瘦子"為例,這枚核彈的重量大約有5噸,按照今天的標準根本塞不進任何飛彈的彈頭,所以只能用B-29轟炸機攜帶並投擲。

(美軍現役的W88核彈頭,只有一人高,印度根本做不到這個水平,所以也就不可能用"烈火-5"飛彈來發射核彈頭)

如今中美俄等國使用的,可以塞進彈道飛彈的核彈頭,普遍重量在200~360公斤之間,但是爆炸當量在10~48萬噸TNT水平之間。印度的工業水平遠遠落後中美俄等國,由於提煉水平有限,印度曾經測試過的核裝置重量在8噸以上,而且印度一直到現在也只有原子彈,始終沒有突破氫彈的技術瓶頸。以印度現在的科技水平,根本不可能做出小於1噸的核彈頭,換句話說,印度現在是有槍無彈,因為印度自己的"核裝置"太大,根本塞不進"烈火-5"飛彈的彈頭。

(印度研製烈火-5飛彈更多的像是一種精神寄託,每年閱兵都拖出來鼓舞民心,但就是見不著正式服役……)

另外一個問題是,烈火-5飛彈雖然確定有5000公裡的最大射程,但是該飛彈從2012年首次成功試射至今,一共只進行了6次試射,這在中美英法俄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是根本不可能通過驗收的!

為了確保洲際飛彈的有效性,從冷戰至今,各國研製遠程彈道飛彈,其試射次數通常要在10次以上,而且成功率要保證80%以上,才能認為飛彈是合格可靠的。印度從2012年至今一共只進行了6次"烈火-5"飛彈測試,而且從2018年試射後,至今已經兩年多沒有進行新的飛彈試射,這種情況下,突然說要讓"烈火-5"飛彈服役,這實在是有點太過於"任性"了一點。

而且另外一個尷尬的事情是,雖然印度聲稱"烈火-5"飛彈是車載,公路機動發射,但是至今為止,和"烈火-5"飛彈適配的TEL運輸車始終不見蹤影。如今全球能夠製造大型飛彈所使用的TEL運輸車的,只有中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等極少數國家,連美國、德國、日本這些汽車強國都造不出來,印度就更不用說了。

(印度媒體聲稱烈火-5可以對標東風-31,這有可比性嗎?)

總體而言,雖然印度上下對於自己的"烈火-5"飛彈很是自信,不過這僅僅是"印度自信"的另外一個典型例子而已。而"烈火-5"飛彈距離真正列裝,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至少要先把配套的發射車、導航系統、射控系統等等裝置完全配置齊全,而且最重要的是,為"烈火-5"安裝真正的核彈頭,否則,單憑1噸TNT炸藥,可嚇不住中國人。

(退一步說,即使印度的烈火-5飛彈真的裝上核彈頭,解放軍依然有這種大殺器恭候烈火-5的拜訪)

相關焦點

  • 射程覆蓋半個亞洲?印度炫耀自家烈火5核飛彈,東風:要不來比比
    圖為印度烈火5遠程飛彈為了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印度投入了大量資源,最近印度對外炫耀稱自行研製的烈火5洲際核飛彈即將服役,印軍宣稱這款飛彈的射程高達5000公裡,射程足夠覆蓋半個亞洲,它的服役將極大提升印軍的實力,而這也引發了外界的關注
  • 烈火-5服役前最後一射成功,為什麼印軍卻一聲不吭?原因被揭開
    烈火-5當地時間1月18號,印度烈火-5洲際彈道飛彈成功進行了服役前的最後一次試射。烈火-5是完全由印度自行研發的三級飛彈,此次試射的射程相當於5000公裡,可達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甚至是東北的哈爾濱。
  • 一組科技新聞:長徵一箭六星、印射最強洲際飛彈、富勒烯導電性能提升
    」 稱可覆蓋中國東北   海外網1月18日電 當地時間18日上午9時53分,印度從奧蒂沙海岸(Odisha coast)向阿卜杜勒·卡拉姆島(Abdul Kalam)成功試射地面對地面5000公裡射程的洲際飛彈「烈火-5」號(Agni-V)。
  • 美媒盤點2020年印太地區新武器 潛艇及飛彈成重頭戲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2019年12月31日發表弗朗茲-史蒂芬·加迪題為《2020年印太地區會有哪些新武器系統?》的文章稱,2020年,印太地區仍將是世界上軍事化程度最高的地區。文章稱,在新的一年裡,全球軍事開支最大國家美國的軍費仍佔地區軍費大頭。
  • 印度迎來最低溫,邊境多人凍死無藥可救,印媒:戰機已經裂開
    這個冬天對印度來說似乎不太好過,由於一意孤行發起多線對峙,印度在邊境地區部署了大批軍隊,但是隨著冬季到來,氣溫越來越低,這些部署在邊境的軍隊開始面臨十分艱難的局面。而印度也引來了最低溫,據《印度斯坦時報》消息稱,在前幾天,新德裡溫度降到了今年以來的最低溫,與往年相比,這也是一大突破。據印度區域天氣預報中心負責人表示,往年印度11月最低氣溫都會超過10攝氏度,但是今年已經跌破了這一大關,而根據有關部門的預測,未來還將繼續降溫,氣象部門表示,越來越多的數據都意味著印度今年的氣溫非比尋常,今年的冬季已經提前到來。
  • 印媒:中國已成太空探索典範,美歐此前行動掩蓋亞洲國家努力
    據印度《歐亞時報》12月15日報導,目前,中國,日本等已經成為亞洲在太空探索領域崛起的典範。中國嫦娥5號探測任務,於11月24日啟動,目前已經完成任務,即將帶著月球表面的巖石和土壤樣本返回地球。值得注意的是,印媒開篇特意強調,"在整個航天歷史過程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一直主導著太空探索領域,掩蓋了亞洲國家所做的努力。
  • 射程覆蓋大半個地球,重型洲際飛彈批量服役,美改口:有話坐下說
    作為和美國並駕齊驅的世界頂尖核強國,俄羅斯近年來加速推進新一代洲際飛彈的研發和服役,目前至少有4款新式洲際飛彈正在排隊批量服役,包括「薩爾馬特」重型洲際飛彈、「亞爾斯」公路機動洲際飛彈、「先鋒」高超音速洲際飛彈和「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這四款新型飛彈構成了俄軍戰略打擊部隊的未來核心力量,也是美國最為忌憚的核威脅。
  • 盤點世界排名前10的洲際飛彈:排在榜首的威力甚至可以摧毀小行星
    洲際飛彈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標準,就全球而言,只有五個國家才有這種洲際飛彈。朝鮮也一直在研發這種企圖達到美國地區的飛彈。下面就來盤點目前全球最厲害的前十枚飛彈。排行榜的第十名,俄羅斯「布拉瓦」彈道飛彈在最近的試射實驗中,曾經發生過一些事故,從而導致了飛彈發射失敗。
  • 這是什麼腦迴路?中國犛牛越境被印軍扣押,印媒:可能是動物間諜
    印媒為了證明對犛牛的指控不是空穴來風,還專門以美國海軍為例子證明中國有訓練犛牛做「動物間諜」的可能。文章稱美國海軍在冷戰期間一直使用一些訓練有素的海豚,通過安裝特殊傳感器來探測蘇聯的水雷以及潛艇,因此印媒認為解放軍也有可能派出動物間諜。
  • 踢館:096核潛艇可否一艇兩用?既裝洲際飛彈,又可用巡航飛彈?
    未來會搞出類似的巡航飛彈核潛艇,還是直接把巡航飛彈分散部署在普通潛艇上? 因為確實是太老太老了,前四條是76到79年開工,81到84年服役的,都是三十幾歲快四十的老傢伙,現在還要堅持服役。
  • 震撼一幕令印媒陷入恐慌:12架不明戰機護航
    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近期,衛星拍攝到中國空軍在邊境部署的戰機影像,美國和印度部分軍事專家立即就此展開討論,兩國專家均一致認為中國在邊境部署戰鬥力超強的戰鬥機和無人機。
  • 想與中國打「持久戰」印軍最大的問題:後勤保障
    (原標題:想與中國打「持久戰」?印媒坦承邊境印軍當前最大問題:後勤保障)
  • 大國基石 中國東風31B型洲際飛彈(組圖)
    三峽晚報訊  本周四,美國國防部公布消息,稱中國在9月25日試射了一枚全新的洲際飛彈,美國國防部判斷其為中國新研製的東風-31B型洲際飛彈。
  • 印媒:中印兩軍在拉達克結束對峙
    印媒報導稱,印度陸軍方面表示,根據現有緩和緊張關係的雙邊機制,「雙方尋求並同意」進行代表團級會談。印媒稱,中國和印度的軍隊近日在拉達克地區發生短暫對峙。據印度Zee新聞網站12日報導,亞洲新聞國際通訊社援引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的話說,9月11日的對峙事件發生在靠近班公錯北岸的實際控制線一帶。不過,中印雙方在拉達克舉行了代表團級別的會談後,雙方結束了對峙。報導稱,這次對峙事件是在印度陸軍山地打擊軍與印度空軍將於下月舉行聯合軍演前發生的。
  • 印媒評嫦娥五號成功:火星探測印度是亞洲第一國 這最複雜
    2020-12-17 23:11:44 來源: 武器知識 舉報   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樣本安全著陸引起印媒關注
  • 美媒:中國綜合國力遠超印 很多人瞧不起印度
    原標題:美媒:中國綜合國力遠超印 很多人瞧不起印度 印度蘇-30MKI機群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2月10日文章,原題:印度與中國:冷和平結束?   不過,中印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兩者一前一後地平行前進。本世紀以來,合作的方面不斷加速,而戰略競爭也沒落下,在有些領域甚至發展更快。華盛頓應該熟悉這種現象,因為美中關係處於一種類似框架下:外交和經濟深入融合,與此同時,安全領域的戰略不信任不斷加深。   中印競爭的主要特點或許是,它在很多方面是一邊倒的。中國的「綜合國力」遠超印度,近期中國仍將遙遙領先。
  • 中美俄洲際飛彈射程:美國13000公裡,俄16500,猜猜我國是多少?
    那麼,被看作世界三大軍事強國的中、美、俄,它們洲際飛彈的射程分別能達到多遠呢?咱們首先來看下俄羅斯。當今世界洲際飛彈射程最遠的,當屬俄羅斯的R-36M洲際飛彈,它是蘇聯時期研製的多彈頭洲際彈道飛彈,在現役洲際飛彈中是體積和威力都是最大的,其有效載荷接近9噸,這一能力即使是今天的運載火箭也少有能及。
  • 美媒假報解放軍南海試射東風41 內幕曝光
    原標題:美媒炒作我東風-41洲際飛彈幾天前剛剛對中國東風-41飛彈進行報導的美國媒體,在4月21日首頁頭條再次報導稱「中國確認在南海進行多彈頭飛彈測試」,並稱,這加劇了日益緊張的中美局勢。中方對此回應,我們在境內按計劃進行科研實驗是正常的,媒體報導的實驗地點純屬猜測。
  • 美國新一代洲際飛彈 「雷聲大,雨點小」性能只是湊活
    近日,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終於拿到了價值133億美元的美軍訂單,將開始研製新一代洲際飛彈「陸基戰略威脅」(以下稱為GBSD)。此前,有消息稱新的GBSD飛彈將取代美國服役多年的「民兵-3」洲際飛彈,替換計劃預計在2029年完成。
  • 在日本部署中程飛彈,美國是想在中國周邊重演「古巴飛彈危機」嗎
    陸基「戰斧」發射車(圖源:Wikimedia Commons)但是將陸基「戰斧」飛彈部署在哪裡才合適呢?目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要盟友主要還是日本、韓國、菲律賓和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和中國的距離太遠,「戰斧」根本打不到中國,暫時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