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淚水的結構有多複雜?顯微鏡放大3千倍,會看到另一個世界

2021-01-09 黑洞追隨者

審核-小文

關於人類與自然動物的本質區別,有觀點認為,思維和情緒是兩個本質的區別;但也有觀點認為,情緒接受思維的控制,因此思維才是人類與自然動物的唯一區別。不過,無論哪一種觀點,都很難否認情緒其實是區分人類與自然動物的臨界線。可能你會認為動物也是有情緒的,因為它們在開心、難過、激動和恐懼時會通過肢體動作來表達,但實際上人類表達情緒的方式更加直觀和豐富。在我們感到難過、委屈、傷心時,眼淚就是最好的體現。

在日常生活中,眼淚伴隨著多種機緣巧合的情況出現。例如,當自己周遭的壓迫感太強時,就會使得一個人想通過流眼淚來發洩一下;當自己的親朋好友離世時,眼淚也會止不住地落下。另外,也有些眼淚表現出了喜悅的心情。由此可見,眼淚既能表達傷心難過,也能表達感動開心,流淚是人類情緒表達的一種典型方式。然而,並非每個人都對眼淚有一定的了解,或許我們嘗過眼淚鹹鹹的味道,但並不知道眼淚真正的結構是什麼。

從外觀上看,眼淚在眼眶裡積聚時就像是一滴水珠,當積聚到一定程度後就會流出眼眶,眼淚在臉上留下一絲淚痕。但如果有機會觀察眼淚的細微結構,相信你會被眼淚的內在所震驚。科學家表示,人類的眼淚可以大概分為三種,分別是基礎性眼淚、反射性眼淚和情緒性眼淚。基礎性眼淚,指的是眼睛為了保持眼球的溼潤,會分泌出淚水來組成一層薄膜覆蓋住眼球。如果眼睛長時間處於乾燥狀態,那麼眼球表面的薄膜就會幹涸,從而可能引起乾眼症。因此,基礎性眼淚是保護眼睛的重要存在,並不攜帶人類的任何情緒。

反射性眼淚同樣不攜帶人類的情緒,因為它是在眼球受到外界刺激時所做出的應激方式。以切洋蔥為例,如果在切的過程中,眼睛和洋蔥的距離靠得比較近,那麼眼睛就會受到洋蔥釋放的具有刺激性的揮發物質影響,從而產生眼淚。情緒性眼淚則是實實在在向外界傳達一個人的情緒,這裡的情緒並不一定是負面消極的,還可能是「喜極而泣」或者「感動流淚」。科學家通過顯微設備對不同種類的眼淚進行觀察,發現它們存在不同的結構。在顯微鏡下,基礎性淚水的分布就像是一副抽象畫,很難在其中找到規律或者讀懂什麼。

如果情緒性眼淚是積極正面的,那麼它的顯微結構相對要更加圓潤;如果情緒性眼淚是消極負面的,那麼它的顯微結構看起來就像是寒冬戶外樹上所結成的冰錐。同樣都是眼淚,為什麼不同情況的眼淚會存在不同結構呢?這個問題目前還未有確切的答案,但科學家認為與人體內分泌的與情緒有關的激素相關。

相關焦點

  • 顯微鏡下的一滴海水被放大25倍後,竟然看到了一個小世界
    一滴海水被放大25倍後,可以發現海洋裡,有著無數多多小動物植物,通常被統稱為浮遊生物。在浮遊生物中,它們體形較大,長八分之一英寸到5英寸。它們有神經系統,兩隻眼睛,一張嘴,還有牙齒和頭部兩側有兩小脊椎,這是它們用來和敵人(小浮遊生物)格鬥的武器。有的可給對方注入令其癱瘓的毒液。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後,我們會看到什麼?那將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比如佛經中有一句是這樣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從字面上簡單來理解就是每一朵中都有一個世界,每一片葉子中都有一個世界。當然,佛語中對這句話並不是這麼理解的,它是指一個人心態上的變化,心若無物,心中清淨。就可以一花一世界。 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人的胸襟亦可以納百川,容得下人。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我們簡單計算一下放大多少倍能夠看到原子核。原子直徑的理論數量級約10^-10m,也就是100億分之一米,放大100億倍,原子看起來就有1米直徑。那麼這個原子直徑有1米了,再小10萬倍有多小呢?只有0.01mm,也就是百分之一毫米,10個微米。人的眼睛能夠看到最小的張角約0.07毫米,看到的這個原子核還是在人肉眼分辨極限以下,更別說看到內部了。
  • 放大多少倍可以看到原子核,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多小的粒子?
    我們簡單計算一下放大多少倍能夠看到原子核。原子直徑的理論數量級約10^-10m,也就是100億分之一米,放大100億倍,原子看起來就有1米直徑。不要以為放這麼大就可以看清原子內部了,還早著呢。那麼這個原子直徑有1米了,再小10萬倍有多小呢?只有0.01mm,也就是百分之一毫米,10個微米。人的眼睛能夠看到最小的張角約0.07毫米,看到的這個原子核還是在人肉眼分辨極限以下,更別說看到內部了。
  • 高倍顯微鏡下的世界,一組放大了的微觀世界照片
    上帝說:『要有牛頓』,於是一片光明。」「佛觀一滴水 十萬八千蟲 」及「人身如房屋,內住無數眾生」宇宙是宏觀世界,人世間是經典物理世界,分子屬於微觀世界。二,顯微鏡下的眼淚。三,這是一幅雄株芥末類植物擬南芥的生殖器官圖片。科學家通過顯微鏡,將其放大了20倍,人們才得以看到它的真面目。四,發光的動物肌蛋白絲;肉眼無法看到的肌肉蛋白經過放大後,發出炫目的金光,簡直美輪美奐。
  • 顯微鏡放大一千倍的「生命美圖」
    細胞骨架:真核細胞中與保持細胞形態結構和細胞運動有關的纖維網絡。細胞骨架,看似孔雀羽靈,實則是三層細胞疊加在一起後形成的細胞骨架,藍色的細胞核、紅色的骨架,旨在測量細胞骨架彈性的強弱(顯微鏡放大1600倍)。
  • 手機秒變顯微鏡,能夠放大400倍,子孫後代都能看到
    內在不行,可以靠外掛,這個在手機攝像頭也行得通,想要手機放大很多倍,不需要去買好大幾千的手機,只需要一個外掛,就能輕鬆做到,並且能夠放大到400倍,達到一個顯微鏡的放大級別。400倍可能大家沒有多大的概念,大家可以回想下在初中和高中有上過生物課,每周能夠有一兩次到實驗室,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反光鏡,用顯微鏡觀察微觀世界,洋蔥表皮細胞,口腔上層細胞,頓時好奇心爆棚,總想多看幾眼。
  • 用放大多少倍的顯微鏡才能看到亞原子粒子?
    人能夠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進入了人眼的緣故。透鏡能夠使光發生折射,繼而讓人看到放大、縮小或扭曲的像。利用透鏡觀察放大的物體可能有上千年的歷史,16世紀末有人發現將兩個凸透鏡放在合適的位置能夠將物體放大很多倍。
  • 一片樹葉放大一億倍之後,會看到什麼?那是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
    在人類沒有發明顯微鏡之前,我們是不知道宏觀的背後還有微觀,直到顯微鏡出現之後,放這個世界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呈現在了我們眼前。利用顯微鏡,科學家發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周圍存在著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質和生命。生命是地球的主角,而人類是這個生命世界的主宰者,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是高級的智慧生命。
  • 如果將顯微鏡無限放大,會看到什麼?每顆原子都藏著一個世界!
    如果將顯微鏡無限放大,會看到什麼?,每顆原子都藏著一個世界!人人都知道,世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是由原子組成,就連人類也是。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很長時間了,一直都在探索宇宙,宇宙比我們想像中浩瀚的多,我們根本無法預知宇宙的盡頭到底在哪裡,很多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在潛心研究宇宙中到底隱藏著什麼?其實宇宙就在我們身邊,任何一個微小的物質放大之後都是一個宇宙,很多人剛開始都聽起來非常荒謬,畢竟一個原子的體積那麼小,怎麼會是一個宇宙呢?
  • 好物丨1秒放大400倍,它能讓手機秒變顯微鏡
    眼淚不過是一滴透明的水,但是放大觀察一下,卻發現其內部含有的鹽分會呈現出精美的花紋。想要看到這一切,不一定需要扛著笨重的顯微鏡到處觀察,在手機鏡頭上貼上這個TIPSCOPE手機顯微鏡,就可以看到這些微觀場景了,甚至還可以拍下來。
  • 一滴水在顯微鏡下放大25倍後,你還敢喝嗎?
    看看一滴水放大25倍之後……美國著名攝影師David Littschwager做過這樣的實驗,他將一滴沒有用淨水器過濾的自來水放在顯微鏡底下放大25倍,感覺就像是一個生物圈一樣,是另一番景象。放大25倍都如此,如果放大200倍、2000倍那又如何呢?通常情況下,家裡停水後,再來水都會是下面的現象:這個時候,我們都是放放水,一直放水……一直放水……一直放水……等看到水乾淨為止,我們才開始大膽使用,做飯、洗菜.
  •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著名的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曾說過:如果將一個原子無限放大,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原子是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在量子力學領域中,有人曾指出,世界就是有一個個微小的粒子構成的,那麼再將樹葉放大1億倍時,就能夠看到宇宙嗎?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但是在原部的內部卻有著一原子核,原子核內還有中子和介子圍繞著轉動,這個結構像極了宇宙行星圍繞恆星旋轉的模型,那麼再對這些進行放大時,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呢?
  • 顯微鏡下的眼淚每滴都不一樣?這一滴好像帶著刺
    切開白洋蔥,再吃下一把紅辣椒,可以看到兩滴眼淚已經存在了一些差別,這滴眼淚有點像冬天凍出的窗花:其實流出的每一滴眼淚在顯微鏡下觀察完全不一樣,主要是因為眼淚共有三個基本類型,基本眼淚,反射性眼淚和情感性眼淚。而不同類型的眼淚,它們的分子構成都會存在些許的差異。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能看到什麼?盧瑟福100多年前看到了原子核!
    光學顯微鏡是我們進入微觀世界的必備工具,但它卻不是萬能的,根據它的光學結構與可見光波段的波長範圍,它的的極限放大倍數是有限的!>R≈λ/2R為物體最小可分辨距離,λ為入射光的波長,假如我們肉眼能看到的上限紫光與紫外波長380nm極限計算的話,大約是是190nm,按我們肉眼極限解析度在25mm時的極限解析度0.2mm計算的話,那麼放大倍率為:D=0.2/190×10^6=1050倍左右現代光學顯微鏡的極限解析度大約為1500-2000倍,那是因為顯微鏡的等效視物距離跟肉眼對比的
  • 將操作複雜的顯微鏡裝進口袋,一秒放大1000倍
    不過,想要進入螞蟻的微觀世界是有門檻的,普通的放大鏡看不仔細,傳統的顯微鏡又難以操作,做好更換鏡頭、手動對焦、調節高度等一系列準備環節之後,心情早已大打折扣。直到華中科技大學的8位博士出手,用13項專利科技打破傳統顯微鏡的複雜工序,打造一隻可攜式的口袋顯微鏡TipScope CAM。
  • 華中科大8位博士嘔心瀝血,打造1000倍顯微鏡,放大硬幣好美
    操作複雜,是我對顯微鏡的第二印象。 即使如此,但內心還是對世界上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感到好奇,它們放大100倍、500倍、甚至1000倍後會是什麼樣子,性價比高、僅重65g體積小,可以放大1000倍。
  • 讓孩子用「放大120倍的眼睛」看世界,日本發明兒童顯微鏡,佩服
    ,甚至有廠家做出孩子都可以用的迷你顯微鏡,拿在手上可以到處觀察。>肯定有很多家長們,在童年的時候上自然科學課,或是化學課,看到精密的顯微鏡蠢蠢欲動吧?現代化的兒童顯微鏡史丹福大學的一個科研小組研發設計出用紙就能折成的顯微鏡,它的全名叫「Foldscope」,只需要一美元,就能把這種摺紙抱回家,還不用擔心家長們罵你亂花錢,畢竟一美元實在是便宜。
  • 從75倍到3萬倍,13張高倍顯微鏡照片,帶你走進蚊子的神秘世界
    在電子顯微鏡的幫助下,我們可以經過高倍數放大後,可以看到一些我們平常眼前事物的微觀世界,例如一隻蚊子,我們在放大後會發現微小事物也有其宏觀世界的一面,這就好像宇宙是無限大的,同樣微生物在放大後也是無限小的結論一樣。
  • 把樹葉放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了什麼?科學家:我仿佛看到一個宇宙
    放大一千倍,你就可看到葉子的細胞甚至葉綠體。目前以我們的光學顯微鏡,可以看到的極限是2000倍。目前電子顯微鏡已經可以將物體放大300萬倍。,我們將葉子放大到300萬倍的時候,看到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