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很快就要過完了,馬上就會有鋪天蓋地的總結砸來。請摸著自己的胸口問問自己,這一年是否得償所願。
今年年初我還信心滿滿,結果年底就關門大吉了。總結一下還是雞湯喝太少,今天帶來《思考致富》的第二篇筆記——挖掘內心深處的欲望。
我覺得我是一個欲望很強烈的人,但依然擋不住開倒店。所以我懷疑自己沒有開店的能力,然後就關門大吉了。
今早翻翻書,發現我年初的信誓旦旦多少有點鬧著玩的成分,賭時運、賭想像,幻想著開個店就能實現一切幻想,所以當開店的一時激情就像《海的女兒》中那個最後的泡泡,再漂亮的泡泡,只要「波」的一聲破滅了,就消失殆盡了。
這就是典型的內心欲望不強烈,秦末項羽為救趙國,"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最後大勝,並在軍中立威揚名。破釜沉舟,要麼決一死戰,要麼凱旋生還。
《三十六計》中,其中一計「上屋抽梯」與「破釜沉舟」有異曲同工之處,就是死盯一個點,要麼被幹掉,要麼幹掉眼中這個點。身無分文的巴恩斯能夠實現夢想,最終成為愛迪生的合作夥伴,這項計劃中,沒有如果不能成功會怎樣,有的只是一定要和愛迪生合作,有的只是總會有機會和愛迪生合作的計劃。
一位父親發現自己剛出生的兒子沒有耳朵,傷心難過之餘,並沒有將孩子視為殘疾人對待,每天依舊像對待正常小孩兒一樣,給他講睡前故事,跟他不停地說話,即便他知道孩子聽不見,依然堅持。
到了上學的時候,堅持讓孩子上普通的學校,儘管學校老師強烈反對,這位父親依然頂著壓力讓孩子上正常的學校。
終於有一天,孩子咬著留聲機的一邊可以聽到微弱的聲音,但是和正常聽力還是相差甚遠,父親依舊讓他上正常的學校,堅持不去聾啞學校、不學手語。
儘管嘗試了很多助聽器,對孩子的聽力依舊沒有多大幫助,他依舊吃力地接受著外界的聲音。直到上大學,他幾乎快要對自己的聽力喪失信心的時候,同學無意間介紹了一款助聽器,從此便為他打開了聽力的大門。
後來他不但可以聽到,而且還成為了助聽器廠的工作人員,為他的生活帶來了大筆可觀的財富。
當初就因為父親的一個善意謊言,堅定地認為自己的孩子能夠聽到聲音,才會有最後的結果。一時的自欺欺人或許很容易,當面對困難的時候持續的堅信這種自欺欺人,換做我是做不到的。也許這就是信念的力量,不管你信不信它總是在我們生活中出現。
先不說貝多芬和海倫凱勒,我們知道的大作家歐·亨利,在監獄中發現自己頭腦中沉睡的智慧,並開始了持續的創作,有些信念不是監獄能鎖住的,即便是在監獄中也阻擋不了他的作品問世。
年底了我給大家提提氣,去吧,放飛你的夢想,什麼時候都不算晚,如果遇到挫折也不要退縮,種子破土而出的時候也難免會遇到石頭,休息會而蓄積能量,用更大力試試~
我是@海峽筆記 每天進步一點點,分享不一樣的雞湯文學與故事。讀書再多也不怕胖,我是雞湯俠,關注我漲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