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是嫦娥五號降落相機拍下月面照片

2020-12-03 瀟湘晨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 公裡/秒降為零。

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此後進行障礙自動檢測,選定著陸點後,開始避障下降和緩速垂直下降,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著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拍攝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看!這是嫦娥五號落月後拍下的月面照片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 公裡/秒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 降落相機發回月面照片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 23 時 11 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 約1.7 公裡/秒降為零。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降落相機捕捉到這個畫面!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此後進行障礙自動檢測,選定著陸點後,開始避障下降和緩速垂直下降,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
  •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著陸過程中,著陸器上的降落相機拍攝到了...
    看,這裡是月球!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昨晚,嫦娥五號著陸月球。著陸過程中,著陸器上的降落相機拍攝到了著陸區域影像圖!戳看高清大片!(總臺央視記者崔霞) 2020-12-04 12:37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
  • 嫦娥五號的一張月球照片,能否證明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造假?
    嫦娥五號拍了張特寫照片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馱著上升器(著上組合體)在月球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的預選著陸區穩穩降落。在月面實施軟著陸之後,嫦娥五號利用它的高解析度全景照相機拍攝了周圍環境,同時也給自己的一隻「大腳板」來了一張特寫。
  • 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 看是如何做到的?
    圖一: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著陸緩衝機構顯身手落月的關鍵在於平穩。圖二: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精妙的「外腦」「外眼」其實在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中還有兩個精妙的設計:一是雖然表面上看是著陸器「背著」上升器軟著陸到了月面上,但實際上整個落月的過程著陸器GNC系統的工作和智能自主的指揮過程都藉助了「外腦」和「外眼」,這個「外腦」和「外眼」分別就是上升器月面起飛時要用的「最強大腦」中央控制計算機和通過「看星星」確定自己姿態的星敏感器,這是設計人員根據「上升器全程陪同著陸器」的實際想出的妙招,既節約了成本又減輕了重量。
  • 轉存嫦娥五號落月照片
    轉存嫦娥五號落月照片!】嫦娥五號落月瞬間 剛剛,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後發回了首批兩張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著陸區圖像,快來看看新鮮出爐的月宮照片吧!12月1日晚上11點11分,嫦娥五號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實現自1976年以來世界首次月面採樣返回任務。
  • NASA月球探測器拍攝到嫦娥五號 照片可見輪廓
    NASA拍攝到的嫦娥五號探測器 圖自LRO網站根據NASA公布的照片顯示,嫦娥五號探測器位於一個三角形的隕石坑中心,照片可以明顯辨認出著陸器的輪廓。NASA拍攝到的嫦娥五號探測器 圖自LRO網站12月1日著陸月球後,嫦娥五號完成採樣封裝等科學任務,並首次在月球獨立展示國旗。
  • 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
    打開APP 嫦娥五號拍下的月球高清大片 新民晚報 環球時報 發表於 2020-12-03 11:00:28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12月2日晚6時左右,國家航天局對外公布了嫦娥五號落月過程的震撼大片,其中包括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後全景相機環拍成像。
  • 剛剛,嫦娥五號成功從月面起飛,「土特產外賣員」要回地球...
    也就是說,這單來自月球的「特產外賣」,已經由嫦娥五號這位「快遞員」傳送,並在送往地球的路上了! 嫦娥五號經地月轉換軌道、環月軌道飛行後,在月面選定區域成功著陸(落月),目前它已完成月球樣品採集工作、經月面起飛。之後,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上升器,將和正在月球軌道上的軌道器完成交會對接,經過月地轉移軌道、再入回收等飛行階段的在軌飛行過程,最終完成「挖土」並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實現月面軟著陸,開啟「挖土」任務
    嫦娥五號任務月面採樣作業即將拉開帷幕。12月1號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陸影像圖。據了解,嫦娥五號任務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都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每秒1.7公裡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
  • 嫦娥三號拍出迄今最清晰月面照片
    嫦娥三號和玉兔月球車拍攝的迄今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解析度全彩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月球,也給全世界科學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鄭永春介紹,人類於1969年至1972年6次登月,地點位於月球正面的阿波羅帶,獲得了月球表面圖像,但那距今已經40多年,當時使用的還是膠片相機,著陸技術、探測手段、拍攝技術都遠遠落後於現在。  同時,我國嫦娥三號降落的地點是月球虹灣區,這是人類太空飛行器第一次著陸該區域。
  • 嫦娥五號探測器正按計劃開展月面採樣工作
    嫦娥五號探測器正按計劃開展月面採樣工作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 嫦娥五號探測器實施動力下降並成功著陸 將在預選區域開展月面採樣...
    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縱向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  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此後進行障礙自動檢測,選定著陸點後,開始避障下降和緩速垂直下降,平穩著陸在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
  • 一文解讀嫦娥五號月面起飛
    微信公號「中國航天報」12月5日報導,懷揣著2公斤月壤,嫦娥五號探測器上升器做好了起飛準備。臨別時,它看了一眼著陸器。十多分鐘以後,它們將永不再見。12月3日20時07分,嫦娥五號上升器進入起飛準備模式。這是我國首次在地外天體實施太空飛行器起飛。火箭在地球表面起飛有完備的發射塔架支持系統。相比之下,月面起飛條件則簡陋得多。兩天前,嫦娥五號著陸器馱著上升器降落月球。現在,它搖身一變,充當起上升器的發射塔架。起飛地形很重要。
  • 「嫦娥」奔月成功,即將開始「挖土」,還發來一張月面照片
    >圖一: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在落月時,撞擊月面會形成較大的衝擊載荷,必須設計相應的著陸緩衝系統,吸收著陸的衝擊載荷,保證探測器不翻倒、不陷落,這是落月的技術難題之一。著陸緩衝機構,通俗地說就是嫦娥五號的「腿」。這四條緩衝、支撐一體化的「腿」可不一般,它們來自於機構分系統團隊精心設計、巧手研製,更來源於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的完美基因。
  • 嫦娥五號在月球自拍美腿,無意間暴露與阿波羅11號最大不同
    嫦娥五號拍了張特寫照片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馱著上升器(著上組合體)在月球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的預選著陸區穩穩降落。在月面實施軟著陸之後,嫦娥五號利用它的高解析度全景照相機拍攝了周圍環境,同時也給自己的一隻「大腳板」來了一張特寫。正是這張特寫照在網際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
  • 「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揭秘背後技術和關鍵「神器」
    嫦娥五號探測器月球正面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嫦娥」這一落看似輕盈,卻凝聚了科研人員的智慧。雖然表面上看是著陸器「背著」上升器軟著陸到了月面上,但實際上整個落月的過程中,著陸器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的工作和智能自主的指揮過程都是藉助了「外腦」和「外眼」。這個「外腦」和「外眼」分別是上升器月面起飛時要用的「最強大腦」中央控制計算機和通過「看星星」確定自己姿態的星敏感器。這是設計人員根據「上升器全程陪同著陸器」的實際想出的妙招,既節約了成本又減輕了重量。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 將在月球預選區域開展月面採樣工作
    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來源:國家航天局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
  • 嫦娥五號即將落月,如何在呂姆克山脈找好落腳點,安全靠自己決定
    嫦娥五號獨立尋找地點,人工智慧拍照幫助識別,閉著眼睛軟著陸嫦娥五號執行的任務是前所未有的,所具備的技能也是。別看她比之前登月的姐姐們都胖,但是她攜帶了搭載了降落相機、光學相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月壤氣體分析儀、月壤結構探測儀、採樣剖面測溫儀、巖芯鑽探機和機械取樣器。我之前的文章也談過,無論是她帶的錘子還是電鑽都是由電機驅動的,並且要返回去,所以重量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