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譽為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是秦始皇陵墓中的一部分,自出土後就驚豔了無數人,有人也曾好奇兵馬俑坑地下還有一層?裡面到底埋了什麼?專家:一下也不能碰!
在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就頒布了關於保護古代文物的法令,設立文物局,1979年4月,中國考古學會正式成立;現今考古工作基本是搶救性挖掘,也就是古墓遭到了破壞,得到批准後才開始進行發掘工作。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處處都存在文化的瑰寶,從文物中,我們也能夠了解到曾經真實發生過的歷史,我國古代的金石學是考古學的前身,「金石」一詞最早出現於北宋時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的《金石錄》。
「金石學」,主要研究的是商周以來銘文的銅器和秦漢以來的石刻文字,偏重的是著錄和文字考證,我們知道考古人員極其重視古墓出現的古籍等,現存最早的研究金石銘刻的著作是宋朝文學家歐陽修的《集古錄》。
1974年3月時,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的村民在打井時發現了陶俑,後經陝西省考古隊勘探和初步試掘,兵馬俑重見天日,得到批准後,同年7月,考古人員並開始了兵馬俑的發掘工作。
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出土了8000多個兵馬俑,而在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為二號坑和三號坑;另外考慮到「原汁原味」出土的歷史文物,比起後續進行過修復的文物,更震撼人心,也更具有歷史意義。
考古時,考古人員以科學的方法進行實地考察,獲取實物資料研究歷史,這稱為田野考古學,是考古學的基礎,田野考古學規定,一般意義上的考古要挖到生土層才算結束。
生土層指的是沒有人類活動過的痕跡的原始土層,考古研究的是文化層,即人類活動留下的遺蹟,遺物的堆積層,秦始皇陵兵馬俑規格很大,現今也是在原出土的地方展現給人們看。
兵馬俑坑的地下埋了啥?是否還有一層兵馬俑?秦始皇是我國首位實現大一統、首位自稱皇帝的君王,秦始皇陵園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則,仿照秦國都城鹹陽的布局建造而成,規模宏大,有六百多座陪葬墓、陪葬坑。
兵馬俑下面如果還有一層,也並非不可能,不過現今兵馬俑坑的挖掘工作已經被叫停,原因是兵馬俑出土時並不是灰色的,而是五彩斑斕的,因為技術還沒達到防止文物出土時發現氧化反應,雖然兵馬俑震驚國外,如果能夠都欣賞到「原原本本」的兵馬俑,其震驚程度恐怕還要增加好幾個高度。
雖然考古專家不再進行大規模的發掘工作,但也做過一些小規模的了解工作,發現兵馬俑坑下面多部分是水淤土,以及黃色生土,目前尚未發現下面還存在有比兵馬俑更早的遺存,因此兵馬俑坑的下面有很大的可能並不存在還有一層兵馬俑。
事實上有不少學者認為,即使兵馬俑坑下面還有一層兵馬俑,進行挖掘工作,也是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