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頭骨和50億美元財富是否在「阿波丸」上?

2020-12-04 搜狐網

  「阿波丸」上有什麼?

  「為什麼不打撈『阿波丸』,我想不出理由。」張智魁說。

  「阿波丸」,一艘令全世界所有打撈者魂牽夢繞的沉船。傳說中,那是一座重達40噸的「金山」。

  這是一艘建造於20世紀40年代初的日本遠洋郵輪,船長154.9米,寬20.2米。

  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軍隊徵用的「阿波丸」在新加坡裝載了從東南亞一帶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駛向日本。4月1日午夜時分,「阿波丸」航行至我國福建省牛山島以東海域,被正在該海域巡航的美軍潛水艦「皇后魚號」發現,遭到數枚魚雷襲擊,3分鐘後迅速沉沒。全船2009名乘客及船員只有三等廚師下田勘太郎一人倖免於難。

  國際社會為之震驚。而當人們聽到包裹於阿波丸船殼內的驚人財富時,這種震驚更是難以言表。

  據美國《共和黨報》1976年11-12月號特刊報導,″阿波丸″上裝載有:黃金40噸,白金12噸,工業金剛石15萬克拉,大捆紙幣價值不明,人工製品、工藝品、寶石40箱,價值不明。

  據那託思(美國原海洋實驗室觀察員、國家潛水領導成員)在打撈計劃中列明,最低可打撈貨物價值為2.49億美元,所有財富價值高達50億美元。

  而據臺灣《中國時報》1976年11月21日報導:″阿波丸″被擊沉時載有金錠40噸,白金12噸,未加工的寶石15萬克拉,美、英、香港貨幣數捆,工藝品40箱,錫3000噸,鎢2000噸,鋁2000噸,鈦800噸,橡膠2000噸。

  1979年5月2日,日本《讀賣新聞》報導,當年的陸軍伍長(即下士)森川家光說,「阿波丸」所裝26輛卡車都是金條。

  日本海灣代表團向中國提供的數字:錫3000噸,生橡膠3000噸,加上銻、鎢、水銀,總計9812噸。

  除了這些金銀財寶,「阿波丸」沉船上很可能還有一件無價之寶--「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據稱,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時,曾將美方所掌握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下落作為一件禮物送給中國政府。尼克森提供的線索是:「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有可能在沉船「阿波丸」上。

  據有關人士調查,1941年,日本侵略者鐵蹄肆虐,研究「北京人」化石的學者魏敦瑞希望將地質調查所的所有人骨化石一起帶走,存放到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內。重慶的美國駐華大使同意並授權駐北平美國公使館接受這批珍貴的古人類化石,將其安全運往美國保存。1941年12月5日,一列美國海軍陸戰隊專列由北平開往秦皇島,兩箱化石被放到美軍專用的標準化綠色皮箱中,和所有軍人行李一起,放入行李車中託運。

  三天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迅速佔領美國在華的所有機構,同時,那兩隻裝有「北京人」頭蓋骨的綠色行李箱不見了蹤影。

  從此,「北京人」頭蓋骨的失蹤成為人類科學史上一大懸案。而半個世紀以來,日本官方始終不承認獲得和收藏「北京人」。

  針對「阿波丸」上載有「北京人」頭蓋骨之說,有人提出疑問:日本人為什麼要用幾年時間,花費周折將化石從中國北方運到東南亞?

  跟蹤研究「阿波丸」的記者李樹喜找到了證據:在「阿波丸」初步打撈中,發現了偽「滿洲國」政要鄭禹(奉天市長,偽滿元老鄭孝胥之子)的家藏小官印(玉印)及鄭孝胥安葬時分贈後人的圓硯,硯上有「鄭公孝胥安葬紀念」字樣(注,鄭孝胥1938年死於長春,葬於瀋陽)。而歷史記載「阿波丸」乘員全部是日本人。這說明日本人將在中國北方搜羅的文物寶器運上了「阿波丸」,這是「阿波丸」可能裝截「北京人」頭蓋骨的有力旁證。

  部分傳言被中國打撈者證實。1977年1月13日,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由福州軍區統一指揮,交通部和海軍一起組織力量,對「阿波丸」沉船進行打撈,工程代號「7713」。張智魁正是當時打撈工程的現場指揮。

  5月1日,發現「阿波丸」,沉船已斷成兩段,前段長44.7米,後段長107.8米,埋入海底泥中9至11米,該處水深在60至69米不等。隨後打撈以「清除牛山漁場水下障礙物,保障海上漁業捕撈作業生產安全」的名義正式開工。1980年,海軍「J503」號艦的指戰員完成了拆解沉船首段的任務,穿引了船底4道共14根千斤鋼纜,上海救撈局的「大力號」海上自航浮吊船將首段一舉吊浮,並拖抵平潭島娘宮錨地擱上淺灘。此次打撈共撈獲錫錠2472噸,售價5000餘萬美元,還有橡膠等貨物數千噸。

  然而,人們沒有找到黃金,也沒有發現「北京人」化石的蹤影。有人產生疑問:也許種種傳言只是日本為了打撈2008具骸骨而故布迷陣?

  中國政府本著中日友好和人道主義精神,先後於1979年7月、1980年1月和1981年4月,在上海以中國紅十字會和中國上海海難救助打撈公司的名義,分三批向日本方面移交了撈起的死難者遺骨和遺物。

  打撈「阿波丸」的現實意義

  2001年,有關40噸黃金與「北京人」頭蓋骨是否藏身於「阿波丸」的爭論仍無結果,一直為「阿波丸」牽腸掛肚的張智魁上書國家領導人,力主再次打撈「阿波丸」。4月,他拿出了一份詳實的《打撈「阿波丸」沉船可行性報告》。

  《報告》說,70年代進行的打撈雖然沒有發現黃金,但至少證明了各方匯總的有關「阿波丸」沉船物資情報的準確性。關於「阿波丸」中有無40噸黃金與「北京人」頭蓋骨的爭議,是因為那次打撈的不完整。由於當時深潛技術和深水除泥兩大技術沒有過關,約1萬立方米的淤泥掩埋著金庫、駕駛臺、客房及船員艙室和機艙,潛水員根本無法到達那些位置。中止打撈後,國務院和交通部多次派人到上海舉行座談會,聽取對立雙方的意見,最後,針對「阿波丸」上裝載金銀財寶做出「有大於無」的結論。在「北京人」頭蓋骨也在「阿波丸」上的重要線索出現後,中國科學院院士賈蘭坡,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餘偉超教授等許多專家、院士也呼籲徹底打撈清理「阿波丸」。

  探謎、撈寶自然是打撈「阿波丸」的主要目的,而當時觸動張智魁上書的,是2000年俄羅斯核潛艇「庫爾斯克」號海難。由於缺少深海打撈技術,事件發生後俄羅斯一度十分被動。

  張智魁說:「阿波丸」在水下70米,通過對其大規模打撈,可以大大提高我國深海打撈技術,可以鍛鍊出一支深海打撈隊伍。從長遠看,這比珍寶、黃金更重要、更可貴。

  張智魁所言非虛。70年代對「阿波丸」打撈後,有關部門曾總結:由於該工程的進行,使我國的深潛水醫學研究獲得極佳的實踐機遇並取得重大成果。我國救撈隊伍的技術素質得到了極大提高。工程中採用了水下爆破、水下電割等新工藝、新施工方法,通過該工程獲得的施工技術經驗成為我國打撈事業的一筆寶貴財富。同時,這次打撈也使中國的潛水裝備工業有了產品質量檢驗、改進提高的極難得的實踐機遇,不但使原有產品的質量有了新的提高,還誕生了一批新的深潛水裝備裝具。

  張智魁在上書和《報告》中說,如果我們不能儘快掌握處理深海艦船、石油平臺、海底輸油管線事故的潛水與打撈技術,我們的海洋活動將受到極大的局限。而利用「阿波丸」練兵,則是一舉多得的捷徑。

  張智魁還設想:通過再次打撈「阿波丸」,中國可以藉此建造一個多功能飽和潛水母船,集自航、鋪管、飽和潛水於一身,填補國內空白。

  誰來打撈「阿波丸」?

  張智魁說,一家德國公司願意提供打撈「阿波丸」所有的設備和資金,回報為出水沉船物價值的5%。由於種種原因,中國政府並沒有批准這項合作。

  南中國海有一條「海上絲綢之路」,據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統計,約有2000至3000艘海船沉沒在這片海域,沉船中以宋元船隻居多,其中還有一些外國船隻,如唐代日本遣唐使沉沒的海船、英國東印度公司和瑞典的沉船等。倘若加上世界各國來中國進行貿易返回途中的沉船,數量更為驚人。由於多數沉船中古瓷器的珍貴价值,國外專家稱其為「海底瓷都」。

  這片水下寶藏許多年來生發了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也引來了一批又一批職業盜寶人,加上我國沿海一些漁民的盜挖,大量珍貴的古瓷、船隻等文物被盜走、破壞。價值堪比秦兵馬俑的「南海一號」沉船在1987年就遭受過一次劫難,當時一家英國公司為了節省成本,縮短工期,採用了最簡陋的打撈方法:一條2000噸的駁船,一架100噸的吊機,發現海下可疑物體後,就把1噸多重的抓斗放到海裡去抓。除了部分金屬器件完整,許多瓷器都成了碎片。

  對於這些行為,中國政府往往無能為力。許多打撈出水的文物出現在拍賣市場,政府和一些愛國人士不得不用巨大代價購回其中的很少一部分。

  為加強對海底文化遺產的保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通過一項公約,規定搶劫古代沉船及海底考古遺址的行徑為非法,並建議各會員國對違反者根據對文物的損害程度給予制裁。公約還授權各國繳沒非法打撈的水下遺產。1982年制訂的《聯合國海洋公約》也明確規定,對於在國家管轄權之外的海底及其領土發現的具有考古和歷史價值的文物應予以保護,並為了全人類的利益加以處置,特別要注意來源國(文化來源國或歷史、考古來源國)的優先權。但這些規定提出的大多是模糊概念,缺乏操作性。

  據張智魁介紹,我國有關法規明確,500噸級以上的沉船,地方和民間打撈企業根本無權過問。即使是500噸級以下的沉船,也因資質、設備等各種限制,將地方和民間打撈企業拒之門外。

  「海底寶藏,我們不去打撈,別人盜取了,我們只能後悔莫及。如果允許國內私人公司打撈,或與國外有實力的公司合作打撈,雖然看起來拱手讓出了部分寶藏,但得到的畢竟更多。」張智魁說,「我國僅有一個水下考古隊,撈寶力量有限,國家的海上救撈局職責主體是救撈而非打撈。那麼多的海底寶藏怎麼辦?難道是任由流失和毀壞?堵不如疏,如果在放寬政策的同時加強監管,國家不花一分錢、不承擔一點風險,就能獲得大量水下的無價之寶。」

相關焦點

  • 日本阿波丸號沉沒我國海域,美國希望能一起打撈,被我國直接拒絕
    日本的阿波丸號油輪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日本人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建造了它,當時的日本狼子野心,他們還做著稱霸整個亞洲的美夢,所以整個阿波丸號完全就是按照軍事性能打造的,它根本上就是一艘軍用運輸艦。阿波丸號製造完成之後,日本人還非常的驕傲,他們把這艘遠洋油輪稱為是不沉之艦。
  • 耗資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打撈上來後,40噸黃金神秘失蹤?
    侵華日軍撤退時,通過阿波丸號運送40噸黃金,不料在福建附近沉沒。此後,40噸黃金神秘失蹤。事情的真相是什麼?日本侵華多年,在中國搜集了無數金銀財寶。1945年,日本戰敗前,就想著把在中國採刮的40噸黃金運回日本。當時日軍通過「阿波丸」號將黃金運回日本,但在福建省附近,「阿波丸」號沉沒,價值50億美元的40噸黃金不翼而飛。
  • 阿波丸號:40噸黃金去哪裡了?北京人頭骨真的在船上嗎?
    阿波丸號:40噸黃金去哪裡了?北京人頭骨真的在船上嗎?想必很多人都對古代傳說的寶藏有很大興趣,這些神秘的傳說一直吸引著充滿好奇心的人。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艘藏寶船的故事。這艘船滿載著金銀珠寶和文物,然後被沉沒在我國的太平洋海域。
  • 美國誤炸日本「阿波丸」號,北京人頭蓋骨等巨大寶藏沉睡臺灣海峽
    二戰時期,日本的運輸船「阿波丸」號可謂是大名鼎鼎,被譽為「不沉之艦」,先後將數以萬計的日本傷兵和從中國、東南亞各國搜刮來的巨額財富,源源不斷地送達了日本本土。然而,在最後一次運輸途中,「阿波丸」號遭到了美國潛水艇的誤炸,沉沒在臺灣海峽,中國的國寶、已神秘失蹤多年的北京人頭蓋骨等巨大寶藏隨著「阿波丸」號一同沉入了海底,沉睡至今。美日私下協議,「阿波丸」號重裝登場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 福建打撈滿載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神秘失蹤,真相如何
    其中就包括沉於福建附近的阿波丸號的探測報告,報告顯示,阿波丸號內藏有不少於40噸的黃金,12噸白金以及40箱文物,北京人猿頭蓋骨在船上的可能性也很大。據估計,整條船的價值不少於50億。  消息一出,所有人都為之一振。40噸黃金什麼概念?足以為當時急需用錢的中國注入一劑強心劑。
  • 二戰阿波丸號的秘密:船上日軍集體死亡背後,到底是掩蓋了什麼?
    在陸地上,就曾有一整支中國軍隊在山林中神秘消失的案例;而在大洋上,令人百般爭論的,莫過於那沉迷於戰爭結束前夕的日本"阿波丸"號運輸船。在傳聞中,"阿波丸"號的最後一次航線搭載了東亞、東南亞多國的財富瑰寶,除了黃金、鑽石之外,最令國人注目的莫過於無價國寶——北京猿人頭蓋骨。甚至於,在一些野史中,艦上的日軍船員為守住秘密,不惜在沉沒之前集體自殺。
  • 我國打撈起阿波丸號,歸還日本368份遺屬 日本:必須賠15億
    日本掠奪了無數的物資,到目前為止,日本在二戰中擁有大量的財富,沒有具體的數字。但在菲律賓,一定有日本在戰爭結束時藏在那裡的錢。1941年,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美國對日本發動了反攻戰爭。日本失去了在亞洲被掠奪的所有領土。到1945年,日本準備撤退到日本,把在亞洲掠奪的物資運回日本。日後好東山再起。
  • 二戰時阿波丸號究竟帶了什麼?日本兵集體自殺是為了保護什麼秘密?
    美國《聖地牙哥論壇報》曾如此報導:阿波丸上裝著四十噸黃金、十二噸白金,還有十五萬克拉鑽石與其他不計其數的珍寶,另外,中國此前失蹤的北京猿人頭蓋骨也可能就在船上。在世界歷史上,裝在大量珍寶的沉船不計其數,而當年的日本阿波丸號算是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艘,與阿波丸號相關的傳聞非常多。
  • 日本軍艦阿波丸號,滿載寶藏在福建沉船,40噸黃金至今下落不明
    正是海洋恐怖的力量和外表的美麗,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人甘願投入海洋的懷抱。海洋作為地球上面積最大的領域,人類對於海洋也有著強烈的佔有欲。為了佔有海洋資源,讓寬廣的海洋可以為自己所用,各個國家爭先恐後的研究輪船和軍艦,因為佔有了海洋資源,成為海洋霸主,便意味著可以擁有無數財富,擁有富強的國力。在二戰期間,隨著科學和文明的發展,各個國家都開始認識到地球的遼闊,野心也在膨脹。
  • 日本「阿波丸號」攜帶數千噸中國珠寶,為何卻在返日途中沉沒?
    在1945年3月28號,日本商船「阿波丸號」攜帶數千噸中國黃金、白銀和珠寶以及其他戰略物資返回日本,但是遇到了美國潛艇。美國潛艇當即發射了4顆魚雷襲擊了阿波丸號,不過沒有擊沉這艘商船,倒是日本人自己引爆了船上的自爆裝置。
  • 深入海底,「水下蛟龍」探摸神秘日本沉船阿波丸
    此外,還有一個更大膽的推斷,中國失蹤多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也裝載在這艘船上。阿波丸沉船吸引著世界上很多打撈者的目光。在這次行程中,尼克森向中方提供了有關阿波丸沉船的重要情報,希望和中國合作展開打撈。之後,日本、德國等多個國家也紛紛提出了要和中國聯合打撈阿波丸沉船的方案。
  • 船上真有北京猿人頭蓋骨?揭秘二戰日本「阿波丸號」誤擊事件
    其原因是在1945年,阿波丸號已經是一艘盟軍認可的紅十字救援船,在向日本關押在東南亞的盟軍戰俘運送補給物資。根據記載,運載物資的日本貨輪阿波丸在3月10日到達雅加達卸貨,隨後駛到新加坡接送數百名滯留的商船海員,日本軍人,外交官和平民。不過有資料指出,阿波丸一起裝載的還有包括錫礦與橡膠和大米,也有傳聞貨物包括2噸鉑金和40噸鑽石、黃金、銀以及中國文物(有學者推測為北京人頭骨)。
  • 「阿波丸號」被打撈上來後,日本卻提出賠償15億,中國如何應對?
    據悉當年這艘「阿波丸號」中運載了大量從我們中國掠奪的礦產資源和財寶,其中有40噸黃金、12噸白金、40箱左右的珠寶和文物、3000噸錫錠、3000噸橡膠以及數千噸大米,另外還有2008個乘客(包括船員)。
  • 一艘價值50億的沉船,美國和日本爭相打撈,最後卻被中國撈上來了
    1944年,美日達成了對日佔區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協儀,便按照軍事要求打造了阿波丸號,並且進行了炸彈爆破和魚雷攻擊的測試,所以阿波丸號也有了「不沉之艦」的美稱。當時阿波丸號僅僅是用來運輸救援物資,可是日本政府卻偷偷的裝載數千噸的彈藥和其他的戰爭物資,這一違背協議的做法惹的美國強烈的不滿。
  • 阿波丸號,二戰時神秘的日本戰艦,究竟有什麼秘密讓日本兵集體自殺?
    1972年美國尼克森訪華,據說帶來了一份大禮,那就是阿波丸號的清單,後來,美國的《共和黨黨報》等媒體紛紛報導清單上有:黃金40噸、白金12噸、工業鑽石15萬克拉、工藝品40箱、錫3000噸、橡膠2000噸。整體的物資估計,價值至少50億美元以上。
  • 《打撈阿波丸》 下(探索·發現2004-156) - CCTV-國家地理
    據打撈者回憶,這些橡膠分白色和黃色兩種,分別重220和200公斤。在當時的國際市場,每公斤橡膠價值1美元。除了可以漂浮的橡膠之外,沉船上還裝載了其他戰略物資。大量的錫錠、雲母、光學玻璃等物品紛紛出水。在4年的打撈時間裡,打撈小組一共撈起錫錠近3000多噸。其它物資2800噸,共計5800噸,價值5千萬美元。
  • 打撈「阿波丸」,能解開「太平洋戰爭的秘密」嗎?
    北京人頭蓋骨真的在「阿波丸」上嗎?1977年的一天,波濤洶湧的福建省平潭縣牛山島附近海域,氣氛有些緊張。海面上,大批艦船在警戒巡邏,半空中,隆隆的飛機盤旋巡視,海岸上,高炮部隊悄悄部署著。這是中國海軍和交通部所屬打撈局在聯合打撈二戰時期的日本沉船「阿波丸」號。「綠十字船」中國為何要如此聲勢浩大地打撈一艘日本沉船?還得從「阿波丸」號的來歷說起。
  • 二戰時阿波丸號被擊沉,被救日本兵為何全部自殺?打撈後真相浮現
    1977年1月13號這天,中美雙方合作在海域打撈的任務首次得到收穫,其通過努力把一艘早已沉沒的船艦「阿波丸」號上的部分貨物打撈了上來,隨著貨物出水,一幕重大的真相逐漸被證實。很多人都關注為什麼要打撈阿波丸船艦,它到底運載著什麼東西?
  • 郭臺銘跌出中國臺灣富豪榜前三 財富減少4億美元
    站長之家(ChinaZ.com) 1月16日 消息:今天,福布斯發布中國臺灣富豪榜,50位上榜富豪的財富從1040億美元增至1120億美元,增長7.7%。其中,共25位上榜者的財富進一步增長,並且有9位的財富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科技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