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惲代英烈士對話——為他人創造美滿生活,人生才有意義

2020-12-05 黨史頻道

原標題:為他人創造美滿生活, 人生才有意義

雨花臺英烈是青春中國的象徵。36歲、27歲、19歲、17歲、16歲,花季少年、花樣年華,他們短暫的生命為信仰而綻放,因信仰而輝煌。隔著歲月的長河,跨越迥然不同的時代,重讀烈士的生命篇章,今天的同齡人當有何思、何為?聽,以下是他們與先烈的隔空對話——

對話人:崔鍾 (39歲,南京市話劇團演員 話劇《雨花臺》主人公惲代英扮演者)

「國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則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則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則唯靠我自己。」

「我身上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只有一副近視眼鏡,值幾個錢。我身上的磷,僅能做四盒洋火。我願我的磷發出更多的熱和光,我希望他燃燒起來,燒掉過老的中國,誕生一個新中國!」

「同志們,堅強些,我們是為將來的人創造美滿生活的戰士,我們不要為自己的痛苦傷心。」

……

這些正氣凜然的話,是你留下的砥礪人心的名句,也是話劇《雨花臺》的臺詞。為了演好惲代英這個角色,我已經默誦過不下千遍。

一封情報,串聯起《雨花臺》這部話劇。在生命中的最後兩天,以你為代表的一群共產黨人,不懼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不惜一切代價將作戰情報送出監獄。坦率地說,在我20年表演經歷中,常演反派。而你作為共產黨人的一位高級領導,該如何詮釋?我沒底氣,只能一遍遍地讀著劇本,也一遍遍讀著你的文章,想像你的氣場,希望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能夠讓我了解你、融入你、展現你。

手捧劇本,我驚訝地發現,你被當時的學生稱為「聖人」。一方面,你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曾多次領導起義運動,並創辦《中國青年》,積極傳播真理,成為當時指引青年人的一盞明燈。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你異乎尋常的克己自律。被捕以後,你化名王作霖,在被關押的大半年時間,監獄裡面各色人等,居然都沒有人去出賣你,甚至自發地形成了一個掩護你的特殊同盟,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崇高精神與人格魅力?

翻閱著你的資料,凝視著你的眼神,我仔細揣摩。平頭、眼鏡、灰布大衫,分明是標準的傳統知識分子形象。但,你卻並不是傳統意義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生。你的人格魅力,來自忠貞不屈的信念。與你同時犧牲的雨花英烈,許多是家庭優渥、飽讀詩書的世家子弟,其中不乏見多識廣的「海歸」、社會精英。但你們,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共產主義。誰都知道,在當時白色恐怖的年代,選擇入黨,等於選擇出生入死。你們如此堅貞的信仰,從何而來?

帶著這個疑問,我融進了《雨花臺》一劇中,讓你帶領我尋找答案。幾個月來,我們南京市話劇團劇組輾轉北京、天津、江蘇演出數十場。每場演出中,最讓我心潮澎湃的,就是劇中最後一幕的高潮:

「天亮了,我也累了,送他們上路吧!」審訊官說。緊接著,烈士們一個個走上舞臺,每個人一聲聲地報著自己的年齡:18歲、16歲、26歲……其中年紀最大的你,也只有36歲。接下來,這些最好年華的新青年,莊嚴地告知觀眾,我們這些共產黨員,為什麼要慷慨赴死。而我則用低沉的嗓音,堅毅地複述著你的一段段名句:

「為了更多人的快樂,自己忍受的痛苦是多麼微不足道。」

「我們不能像蚯蚓那樣,上食槁壤,下飲黃泉。我們還得在這個社會中生活,要改變這個社會,還得加入這個社會。」

「我走了,這只是暫時分手,你們不久可能先後離開,相信在革命的徵程上,我們還會見面的!」

每一場,在說這些臺詞的時候,我眼中的眼淚都會湧現。舞臺上,我們全體演員都控制不了抽泣的聲音。臺下的觀眾,常常熱淚長流。這慷慨悲壯的最後一幕,每場都會把觀眾的情緒推升到高點。

「浪跡江湖憶舊遊,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這首豪情萬丈的絕命詩,是你行刑前所作。從牢房押往監獄的刑場時,你面不改色,高唱著《國際歌》。「一項事業,倘若有這麼多人前赴後繼為之赴死,說明它一定是偉大的。」為什麼你們對信仰有異乎尋常的執著?——我想,我已有了答案。

剛開始,沒想過話劇《雨花臺》能夠帶給我什麼。但這一年來,由這部戲開始,催我重新思考工作、人生的意義。說實話,話劇團的工資很微薄。平時,我們都要靠接演影視劇來養家。但是面對《雨花臺》這樣的題材和任務,這一年來,我已經推掉了好幾部影視劇的出演機會,放棄了比較大的經濟利益。人家先烈都能慷慨赴死了,我們怎麼還能計較這些微小的個人得失呢?

今年4月,話劇《雨花臺》在北京大學舉行全國高校百場巡演的首演,那天也是我39歲的生日。當晚,我媽從徐州老家特地打來電話。老人家激動地說,「人的一生中,做有意義的事情的機會不多。你有機會參演《雨花臺》,飾演惲代英,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生日。」當時,我眼淚巴拉巴拉直掉。我值了!

這一年來,為了演好惲代英這個角色,我吃飯、睡覺時常常都記掛著臺詞。當我推著小推車,帶著剛出生的兒子在小區裡散步時,也會默默背誦著《雨花臺》的臺詞。抬頭看,老人在夕陽中散步,孩子在牙牙學語。我的情緒也在新舊時代中來回穿梭。雨花英烈的信仰雖然崇高,但並不空洞抽象。你從來沒有脫離這個社會,你一直積極加入這個社會,改變這個社會,圖的是為別人創造美滿生活。

慚愧的是,如今的生活環境太安逸了,我們這代人不少人都精神「缺鈣」。如果你問我:「現在活著是為了什麼?」那麼,我該怎麼回答你呢?

我想,我們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無論在哪個崗位,首先要完善自我,愛崗敬業,用自身的正能量去輻射別人,那麼這個世界肯定會一天天更加美好。像我,作為一名演員,堅守舞臺認認真真演好每一部戲,不要沾染社會上的惡習,遠離炒作浮躁,不讓自己墮落,把正確的導向傳遞給觀眾,這就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愛國。

話劇《雨花臺》最後一幕,你走向熊熊烈火,最後回過頭,向著觀眾,凝眸,定格。我常常覺得,在那個瞬間,有一個稱之為種子的東西,已經留了下來。(記者 顧星欣 整理)

相關焦點

  • 惲代英的「最in」簡歷
    他就是華師的校友——惲代英。惲代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中國早期青年運動著名領袖,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宣傳家。    惲代英的一生,是為革命不懈奮鬥的一生,是救國為民、不忘初心的一生。為了紀念這位革命先烈,繼承和發揚惲代英精神,我們用一支畫筆,帶你走進惲代英的一生。
  • 《幸福的陷阱》:過上豐富充實和有意義的生活
    真正的幸福應該是創造有意義的生活,而非為了幸福而幸福。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創造有意義的生活,獲得幸福?在《幸福的陷阱》一書中,作者路斯·哈裡斯基於接納承諾療法(ACT),為我們提供了有效的獲取幸福和提升生活滿意度的理念和方法。下面,就讓我們一同看看,如何利用ACT讓我們走出幸福的陷阱,創造有意義的人生。幸福的四個陷阱,你入坑了嗎?
  • 對話的古今之變與教育性對話的意蘊
    「有智慧的,斐德若,我覺得太大啦,只有神當得起——要不稱為熱愛智慧的或諸如此類的什麼,興許更切合他自身,(與其天性)更合拍」[12],真正的智慧只有神才配擁有,人只能愛智慧,不斷地欲求智慧。簡言之,蘇格拉底對話的中心就是促成個體心靈的自我轉向,激勵個體欲求更高的美善事物,進而促成人的自我認識,秉持自我人生的使命,踐行美善的生活。
  • 睿智人生創始人黃仕明:創造生生不息的安心生活
    當我們帶著覺察回歸到身心的中正時,連接上資源,然後從這個體驗裡進入到現實裡,從而明白我如何做出一些行動,可以為我的生活、為我的一切帶來正向的幫助。問題二邱恆明:當下科技更迭迅猛,生活節奏加快,最容易被忽視的身心問題有哪幾項?對策分別是什麼?
  • 稻盛和夫:要想成功、使自己的人生有意義,需要有這三點品質才行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同樣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驚喜和運氣。我們只需牢記,在艱難困苦的時候不要失去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在輝煌騰達之時不要高傲自滿。但是,隔天就傳出了,78歲的稻盛和夫出任日本航空集團會長,並且僅僅花了一年的時間,就讓日本航空集團扭虧為盈,還創造了日航60年歷史上,也是世界航空公司的最高利潤。
  • 我們的世界是由別人創造的?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真相在這裡!
    我們的世界真的是別人創造的嗎?我們的人生是虛幻的嗎?如果我們是虛幻的,那我們的人生到底有沒有意義?相信很多看過《你好世界》這部動漫電影的人都有這種疑惑,在解答這些問題之前,先來簡單回顧一下動漫劇情吧。原來這裡才是現實世界,男主因為救女主腦死亡,於是女主創造一個世界,想用那個世界的男主意識救回現實男主。但是出現了很多意外,直到現在才終於成功。問題一:我們的世界真的可能是別人創造的嗎?
  • 他人即地獄?錯了,想奪回被綁架的人生,藉助他人的力量才是答案
    而孤獨,都是你和他人失去情感聯結後,才會產生的感覺。所以,如果想擁有健康、飽滿的人生,只要求個人進步是不夠的,還要追尋對自己有益的人際關係——「第四層次關係」。「第四層次關係」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博士,領導力專家,亨利·克勞德提出的。他認為,藉助他人的力量,構建成長型的人際關係,也就是第四層次的關係,會讓我們感受幸福,體會溫暖。
  • 宇宙星球、社會與人生,人生的意義何在?
    意識應該是具備兩大特點才能更有意義,一是自主的能動性的一面;二是有向好願望的本能性。然而宇宙這個大意識缺少這兩大特點,因為宇宙意識是純意識的存在,具備兩大特點需要生命與意識的結合才能完備。純意識體基本都是處在如如不動狀態,缺少創造的活躍性和體驗的真實感。生命作為宇宙的組成部分,因為其具備兩大特點,所以為宇宙創造了更多的繁榮,宇宙更有生機了,所以對宇宙的改造升級有巨大的意義。
  • 下月初,歸途可喜,甜蜜重生,舊愛沸騰,激動相擁,走進美滿人生
    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生活中一句簡單的稱讚,就會讓對方喜笑顏開。如果你留意觀察,那些戀愛很久依然能保持新鮮感的人,相處的時候,就是經常會讚美對方,不僅會讓人心情愉悅,同時也充滿情趣,如果說兩人之間總是矛盾不斷,爭吵不休,就要從自身尋找原因並加以改善,才有可能挽救愛情。下月初,歸途可喜,甜蜜重生,舊愛沸騰,激動相擁,走進美滿人生。
  • 蘭洪章:奮鬥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海南七仙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海南宇科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蘭洪章:奮鬥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蘭洪章(右)在為返鄉畢業大學生做就業創業指導。海南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聯合海南日報推出「建功自貿港有我有擔當——退役軍人創業先鋒」系列專題,挖掘退役軍人創業事跡,展示退役軍人創業風採,激發退役軍人創業熱情,引導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積極投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努力營造支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戰友們行動起來!幸福等不來、靠不來、要不來,幸福要從奮鬥中來!」
  • 深夜毒句,這才是人生終極意義,趕緊收藏
    1.我認為人生的全部意義,在於精神、美和善的勝利……——庫普林2.當爭鬥在一個內心中發生,他的生存就有價值了。——白朗寧3.人生的意義就在這個過程上。——司馬光12.為自己尋求庸俗乏味的生活的人,才是真正可憐而渺小的。——約爾旦13.最本質的人性價值就是人的獨立性。
  • 奮鬥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蘭洪章(右)在為返鄉畢業大學生做就業創業指導海南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聯合海南日報推出「建功自貿港 有我有擔當——退役軍人創業先鋒」系列專題,挖掘退役軍人創業事跡,展示退役軍人創業風採,激發退役軍人創業熱情,引導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積極投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努力營造支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  「戰友們行動起來!幸福等不來、靠不來、要不來,幸福要從奮鬥中來!」
  • 老樹:人生本無意義
    王魯彬在自序中寫道:「如果有一顆心是自由的,你就可以到達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如果有一顆心是自由的,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創造理想之境,無論是對環境還是對內心而言。」我很欣賞這樣的獨立意識。人只有自知,才能自明。渾渾噩噩的人,不僅有自欺欺人,還會以各種藉口推卸自己的責任。
  • 梁漱溟: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有不有意義?不知同學們對於這一類的問題想過沒有?如果想過,其答案為何?要是大家曾用過一番心思,我來講這問題就比較容易了,你們就可以比較容易地了解我的話。 我以為人生不好說目的,因為目的是後來才有的事。我們先要曉得什麼叫做目的。比如,我們這次來興安,是想看靈渠,如果我們到了興安,而沒有看到靈渠,那便可以說沒有達到目的。要是目的意思,是如此的話,人生便無目的。
  • 《自卑與超越》: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但是,在努力追求優越感的過程中,只有那些為了他人的利益而前進的人和為了社會的發展而奮鬥的人,才是能夠超越生活,從而順利獲得優越感的人。在上面那段話裡,阿德勒的觀點,其實是要在設立了有意義的人生目標後,再為了這個有意義的人生目標進行奮鬥,從而獲得的優越感,才是最有意義的。
  • 日式純愛電影《無限》的人生隱喻,看懂才真正明白生而為人的意義
    除了良心製作與日式純愛帶給人的溫情感動,《無限》其實還蘊含了對生而為人以及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變身為貓的美代,以貓的身份見識到了日之出不為人知的、有愛善良又溫情的一面,又在他的自言自語中,得知了他也對這個世界感到厭倦。同樣深感孤獨與厭倦的美代,引日之出為知音,又在他的憐愛之下,開始陷入到對他的愛慕之中無法自拔。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四個方法讓你收穫意義
    比如我的工作是一名警察,某天的抓到小偷或者犯罪的人,這是我為社會作出的貢獻,這個意義會讓人快樂很久。 內在價值的意義經常會在你不經意間發現,比如我的英文很好,當然平常上班是不會用英文和人交流,一個偶然遇到了迷路的老外,這時你的英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幫助到他人,這使人快樂。
  • 用正確心態協助他人實現夢想
    在吸引力法則中,良好的感受是至關重要的,不論是對你自己,你做的事,還是你的整個人生,都要有一個積極正面的心態。所以說在你和別人分享吸引力法則的時候,不管你曾經創造出多少成功都沒有用,關鍵還是要看對方的感受如何。如果你想和某人介紹吸引力法則,什麼時候才是最好的時機呢?有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就是你為什麼要和別人分享吸引力法則呢?你是想要幫助他們,還是想要拯救他們?
  • 童年坎坷,婚姻卻美滿的三大星座,人生,總是有得有失
    adam是想讓大家知道,星座,不僅能讓人認識自己的性格特點,還能分析出自己的命運,而這才是星座最有價值的地方。分析一個人的星座情況,我們簡稱為「星情」,一般都會包含以下要素:十二個星座,十二個宮位,十大星體。十二個星座,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了,從白羊座開始,逆時針的順序,直到雙魚座。
  • 極簡人際關係,擁有幸福美滿生活!
    第一類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有父母,有妻子兒女,還有能在雪中送炭的密友;第二類,便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會給予你幫助與支持;而第三類,就是那些即使離開你,也不會給你生活帶來影響的人。是更多財富,還是幸福美滿的生活?當然,我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做出嘗試。極簡主義,讓我開始精簡工作及其中的人際關係。首先通過早睡早起和日常鍛鍊,讓我白天工作有一個良好的狀態,提高工作時間的效率,從而儘量在工作日內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其次,下班後,減少不必要的工作聚餐。過去,我會認為與同事建立親密的關係有利於工作的開展,可事實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