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位車友問過大餅這樣一個問題。「我的車冷車時候胎壓值是2.3,開了幾十公裡變成2.5了,我要不要停車放掉點氣?」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有很好的一點就是,這位車友肯定是原廠自帶的數顯式胎壓檢測儀,或者後期自己加裝的數顯式胎壓檢測儀,如果沒有胎壓監測功能的話,也就根本不會注意到這一點。此外還有按時關注胎壓的好習慣,至於他的問題麼,那麼大餅藉此機會,今天來好好總結解答一下。
比如大餅今天早晨開了近150km的高速,特地觀察了一下,行駛過程中的胎壓值相比於起步前是要高了0.3bar,當然這屬於正常現象。原因就是車輪在行駛過程中轉速很快,加上剎車等動作,輪胎溫度會顯著上升,某些車的胎壓檢測儀還帶溫度監測功能,感興趣的車友不妨同時關注下溫度和胎壓,溫度和胎壓是同時上升的。
根據氣體方程:PV=nRT
其中P是其他壓強,V是氣體體積,n、R是和氣體類型、總量有關的常數,T則是溫度。
雖然胎壓升高輪胎的體積會稍微變大,但變化幅度很小,幾乎可以忽略,那麼可以看出輪胎的胎壓近似可以看出是和溫度有關的正比例函數,自然溫度上升,胎壓也就上升了。
除了行駛過程中胎壓會比冷車時候高之外,通用是冷車時候,同樣的一條輪胎,不做人為幹預,那麼秋冬季節的靜止胎壓是要小於夏季的靜止胎壓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大餅也曾提到過,輪胎充多少氣,既不聽老司機的,也不聽汽修小哥的,而是按廠家的推薦值來。
那麼車子開起來之後,胎壓值偏離了廠商推薦值,我們要不要停下來放氣呢?
從邏輯上推理,顯然是不需要的。
其一,我們只能在靜止的時候給車輪打氣,所以廠家的推薦胎壓值必然也就是停車之後的靜止胎壓值。
其二,如果你停車放氣,那麼把車靜止一段時間,輪胎溫度下降後,勢必胎壓值又將低於廠商推薦值,又需要重新補氣,那麼周而復始,無窮無盡了。
所以說廠商在推薦胎壓值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開起來之後,胎壓是會升高的,按著廠家的標準打氣即可。所以那些喜歡把胎壓打高的車友就要注意了,開起來之後胎壓會變得更高,過高的胎壓顯然不利於行車安全。
最後還要嘮叨一句的就是,最近天氣轉冷,原本夏天胎壓符合要求的,到了現在可能已經達不到推薦的胎壓值,所以大餅建議大家,在季節交替的節骨眼上,抽空檢查一下自己的胎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