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知識之綠頭鴨的養殖詳解

2021-01-09 怦然心動001

寵物知識之綠頭鴨的養殖詳解

文/大美養萌寵

綠頭鴨,別名:大麻鴨、對鴨、大綠頭、大紅腿鴨、官鴨、綠頭野鴨。

綠頭鴨

一、形態特徵

綠頭鴨體長47~62釐米,體重約1.2千克,外形與家鴨相似。雄鳥頭、頸部綠色,具有金屬光澤,頸上部有一道白環。上體和兩肩褐色,有白色細斑,腰和尾上部黑色。兩對中央尾羽黑色,並向上捲曲呈鉤狀,頦近黑色,胸慄色,兩脅和腹灰白色,兩翅灰褐色,翼鏡紫藍色帶金屬光澤,有寬的白邊。嘴黃綠色,跗蹠紅色。雌鳥嘴黑褐色,腳橙黃色,翅膀與雄鳥相似。與雄鳥的區別是,頭頸部黑棕黃色,體羽黑褐色,尾羽不上卷。幼鳥與雌鳥相似,但喉部顏色較淡,下體偏白色。

綠頭鴨

二、生活習性

綠頭鴨分布很廣,遍布我國各地。綠頭鴨的適應性很強,耐寒冷,在零下40T的氣溫下照常生活。綠頭鴨喜群居,總是成群結隊地在一起,特別是遷徙和越冬期間,常集成數十、數百甚至上千隻的大群,或遊泳於水面,或柄息於水邊沙洲和岸上。野鴨生性好動,活動時常發出「鴨——鴨」的叫聲,聲音響亮清脆,很遠便可聽到。在人工養殖下大多以一雄數雌的家庭方式活動。野生野鴨具有的遷徙性、單配偶性和抱窩性在人工飼養下逐漸失去,個別野鴨在產一階段蛋以後有抱窩習性,這既是延續祖先的繁殖特性,也說明此鴨是低產鴨,不能留作種用。野鴨是水禽,腳趾間有蹼,通常成群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等水生植物豐盛的水域,在此覓食、戲水和求偶交配,很少潛水,遊泳時尾部露出水面。野鴨喜乾淨,常在水中和陸地上精心梳理羽毛,它們團結合作,睡覺或休息時互相照看。綠頭鴨食性雜,主要以野生植物的葉、芽、莖、水藻和種子為食,也吃軟體動物、甲殼類、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秋季遷徙和越冬期間常到收割後的農田覓食散落在地上的穀物,覓食多在清晨和黃昏時進行。野鴨在人工養殖下仍保持一定的飛翔能力,、母鴨產蛋後性情變得溫順,可利用野鴨的這些行為特點,使其適應野外放牧飼養和圈養管理。

綠頭鴨

三、觀賞價值

綠頭鴨是溼地和公園裡的寵物鳥,綠頭鴨雌雄有不同的羽色,正因為雌鴨樸素無華,更顯出雄鴨的富麗。雌雄鴨出雙入對,在平靜的水面上緩緩遊動,帶給人們無窮的樂趣。綠頭鴨不畏遊人,當人們慢慢走來時它們熟視無睹,只有走到近前時它們才受驚起飛,從你頭頂掠過,帶著一陣風而去,當人們遠去,它們又盤旋迴來落到原地,這不正是人類所渴望的人與自然的和諧嗎?

四、繁殖技術

綠頭鴨2月初表現出求偶行為,繁殖期為36月。在其越冬地配對繁殖,在湖泊、河流、水庫、池塘等岸邊草叢中、蒲草和蘆葦灘上、河岸巖石上、大樹的樹洞中築巢,巢用乾草莖、蒲草和苔蘚築成。每窩產卵10枚左右,卵乳白色或綠灰色,卵長徑約5.8釐米,短徑約4.2釐米,卵重約54克。由雌鴨孵卵,孵化期2426天,雛鳥出殼後不久即能跟隨親鳥活動、覓食。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野鴨的繁殖特點主要表現為:一是性成熟早,150日齡左右即可產蛋;二是產蛋率高,年產蛋量可達150200枚;三是季節性產蛋,一年有兩個產蛋期,36月和9~11月。季節性產蛋說明綠頭鴨人工培育的時間短,全年的產蛋量偏低。野鴨可以和家鴨雜交,這為新品種的選育提供了更多的機會。野鴨的交配主要在水中進行,交配頻率最高的時間是早、晚,尤以早上出籠到10時最高。野鴨的產蛋時間集中在凌晨34時,早上8時產蛋基本結束,因此,放牧和飼餵應安排在8時以後。野鴨的人工繁殖技術可參照大雁、黑天鵝的人工繁殖。

綠頭鴨

五、飼養管理

1.鴨舍:建造野鴨舍必須符合野鴨的習性,一半搭棚作休息室,一半作露天活動場地,活動場地應是池塘或人工水池。活動場邊上可栽些樹木、草叢,池塘中培植些藻類植物,如採用養放結合的飼養方式,飼養場必須建在河道、湖泊旁等水域開闊、草木茂盛的地方,同時要建圍網和天網,天網距水面或地面約2米高,四周加圍網至水底,與天網聯成一個封閉的空間,以防野鴨飛逃。天網與圍網孔眼為3釐米x3釐米,用尼龍網或繩網均可。一般每100隻野鴨飼養面積為:130日齡,鴨舍面積為57平方米,運動場、水面面積各20平方米;70日齡以上,鴨舍面積為1520平方米,運動場20平方米,水面積15平方米。

2.飼料與飼養:綠頭野鴨的飼料應按綠頭野鴨的營養要求配製,可參考以下飼料配方。130日齡:玉米47.3%,小麥15%,麥麩10%,豆餅22%,魚粉4%,貝殼粉1.5%,食鹽0.2%。31~70日齡:玉米40.8%,小麥14.5%,米糠17.5%,稻子8%,豆餅14%,魚粉4%,骨粉1%,食鹽0.2%。綠頭鴨耐粗飼料,可減少穀類飼料和動物性飼料,適當增加糠、麩類、水草和青綠飼料,以保持其野生狀態時的習性,但不能缺少礦物質和維生素。對培育作種用的綠頭鴨要限制飼餵量,不能使其過肥。

綠頭鴨

3.各階段的飼養管理:(1)1~30日齡雛鴨的飼養管理:飼養雛鴨要掌握適宜的溫度,13日齡為3027;46日齡2724:;7~10日齡24:~21;1115日齡18;1620日齡1816;21日齡以後16。一般在平地育雛,地面上要鋪鬆軟稻草,並分隔小欄,每欄2平方米左右,各欄安裝紅外線燈加溫,7日內每小欄養雛鴨5070隻。由於雛鴨有扎堆睡覺的習慣,每隔1小時用手輕輕撥弄一次,防止擠成一堆壓死或悶死,一周後疏散調整密度。先飲水後開食,飲水中加入適量複合維生素B製劑,要備足涼開水讓雛鴨自由飲用,千萬不能斷水。餵料次數一般10日齡內每天7次,10日齡後每天45次,每次餵配合飼料時要適量加人切細的嫩草、菜葉等青綠飼料和小魚蝦、田螺肉、蚌肉、蚯蚓等鮮活食物,以利雛鴨生長。(2)624周齡青年鴨飼養管理:育雛期結束後,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鴨群,將鴨群按體質強弱分群飼養。70日齡時按1:6配種比例留種,此時的青年鴨開始學習起飛,須嚴格防逃。飼養員要穿素色衣服,杜絕外人進入場舍,以免驚擾鴨群。青年鴨的飼養密度:5周齡15~18隻/平方米,以後每周每平方米疏散2~3隻,直到510隻/平方米為宜。青年鴨的消化能力強,耐粗飼,要及時更換青年鴨的飼料,每天飼餵3次,以青飼料、粗飼料為主,合理搭配精料,適時過渡到限制飼養。對青年鴨進行適當限飼,飼料中增加15%20%的粗飼料,限制青年鴨體重過快增長,為產蛋提供一個適宜的體重和體況。

綠頭鴨

4.種鴨飼養管理:按1:51:8的配種比例留種鴨。雄鴨要選體格健壯、行動活潑、反應敏捷的做種用;雌鴨選頭小、頸長、眼大、背寬、胸廓的做種用。飼料可用蛋鴨或種鴨全價飼料,並在飼料中添加6%8%的海帶精粉。產蛋高峰期要增加餵料次數,以利達到高產穩產。整個產蛋期可在地上造些人工淺窩,墊些鬆軟稻草,以利母鴨產蛋。2324周齡起每周增加1小時光照,直至每天光照達1819小時。

好了,這次大美養萌寵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創內容,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綠頭鴨養殖前景
    綠頭鴨養殖怎麼樣?綠頭鴨是中國重要的經濟水禽,肉味鮮美,無腥味,營養豐富,脂肪少,蛋白質含量高,因而在國內外市場上非常暢銷。
  • 綠頭鴨養殖技術與疾病防控
    概述:綠頭鴨屬遊禽,大型鴨類。鴨腳趾間有蹼,但很少潛水,遊泳時尾露出水面,善於在水中覓食,目前在我國廣泛養殖。但養殖綠頭鴨,需要做好每個階段的飼養管理工作,以及疾病防控,才能更好的養好鴨,達到樂觀的效益。
  • 玉人家——綠頭鴨
    每年冬天,都可以在湖面上看著三三兩兩漂浮著的鴨子,種類很多,其中最顯眼的是頭為綠色的綠頭鴨,遠遠的就可以認出來,通常它的身邊還跟著一隻通體麻色的鴨子,那是它的配偶,是雌鳥。說起來,綠頭鴨是家鴨的野型,很久以前家鴨就是由綠頭鴨馴化雜交而來的。
  • 山珍本色|天然野生綠頭鴨
    綠頭鴨飲食對於食材的「野性」追求,涉及多個方面。譬如,品種方面的天然及保持情況,生長的環境與條件,種植方式或養殖方式,飼料的品種與結構,等等,都會影響到 「野性」。社會發展進入到細可以至納米,遠可以達天穹,信息化、自動化普遍,工廠化遍及的現代,飲食的發展看似停滯不前,其實是因為人們更願意保持那份自然之「野」。
  • 小小綠頭鴨 賺頭可不小
    一般麻鴨成熟期在80天左右,而綠頭鴨只需要40天左右就成熟了。成熟的綠頭鴨,基本體重都在1.3公斤左右。此外,綠頭鴨不怕生、適應環境的能力強,尤其是在3-10月期間養殖綠頭鴨,不蓋鴨棚都可以。  目前,老葛的公司主要靠繁育種鴨賺錢。「這6000多隻綠頭種鴨產蛋孵化出來的小鴨,在市場上可是很搶手的。我這帳上最遠的幾筆買賣都做到了安徽。」
  • 綠頭鴨
    今天大年正月初六,連續幾天天氣都很好,閒來沒事,到大凌河邊隨便走走,順便拍了幾張綠頭鴨.供大家分享,
  • 蘇仙區:五蓋山綠頭鴨滯銷 貧困戶求助分擔「鴨」力
    家住五蓋山鎮獅子山村連下江組貧困戶陳志勇此時正在發愁,已經過了出欄期的800多隻綠頭鴨,正面臨著銷售難的問題。「今年的鴨賣不動。」連下江組貧困戶陳志勇說:「現在養了已經有140天的鴨了,還沒有什麼客戶上門來跟我們做預訂。」
  • 綠頭鴨與斑嘴鴨
    野生的綠頭鴨與斑嘴鴨拍攝於:天津水上公園背景的聲音:一群遊泳的老年人,津音比較純正:)
  • 三步帶你分清綠頭鴨的雌雄
    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養綠頭鴨作為寵物呢?綠頭鴨從字面意思上講就是頭是綠色的鴨子。實際上也就是野鴨,平時大家吃的家鴨就是由野鴨馴化而來。但是小編還是要說一句:鴨鴨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鴨鴨?吶,大家看,綠頭鴨是不是還挺可愛的?
  • 綠頭鴨進畜禽目錄?它是人獸共染病毒的危險宿主
    包括綠頭鴨在內的野生水禽,是各種甲型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和最終來源。農業農村部擬將綠頭鴨等野生動物列入「特種畜禽」目錄,按照畜禽進行特殊管理,令人不禁對可能給公共健康造成的隱患感到擔憂。(上圖:綠頭鴨。來源:新華社)在我國,一些地方的人喜愛吃綠頭鴨,為此催生出野外捕捉的利益鏈條。(拓展閱讀:野生冒充養殖?
  • 綠頭鴨的那點事
    綠頭鴨是我們最熟悉的野鴨,家鴨即是起源於野生綠頭鴨,遺傳分析表明,家鴨中的北京鴨,與綠頭鴨關係密切。
  • 關於綠頭野鴨的養殖技術,這幾點,你一定要知道
    關於綠頭野鴨的養殖技術,這幾點,你一定要知道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一個鴨子新品種,那就是綠頭野鴨。因為它們抗病性比較強,生長速度快,而且它們對吃的飼料要求也比較低。它們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肉質鮮美,所以現在農戶們都選擇養殖這類新型品種的鴨子,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更好的養殖它們呢?
  • 寵物知識之黃雀的養殖詳解
    寵物知識之黃雀的養殖詳解文/愛萌寵之大偉黃雀,別名:黃鳥、金雀、蘆花黃雀、瓦雀、黃鳥瓦雀、黃雀兒、黃獎、金獎等。黃雀辨別方向的能力極強,這是其他寵物鳥無法與之相比的。平時,黃雀多在山區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中,或在平原雜木林和河漫灘的叢林中,有時也到公園和苗圃中活動。黃雀喜成群結隊,除繁殖期成對生活外,常集成幾十隻、上百隻的鳥群,春秋季遷徙時集成大群。黃雀性情溫順,膽大,不多疑,築巢時佔地行為不強,彼此之間相處融洽。平常遊蕩時喜落於茂密的樹頂上,常一鳥先飛,而後群體跟著飛。
  • 兩隻野鴨是綠頭鴨
    據專家介紹,這兩隻野鴨叫綠頭鴨。頭部呈深綠色並有光澤的是雄鴨,頸基部有一白環與慄色的胸部相連,上背、肩和脅部為棕色,腹、翅為灰色,外側尾羽為白色,喙黃綠色,腳橘黃色。雌鴨通體褐色斑駁,頭部有黑褐色的貫眼紋,羽毛具棕黃或白色的「V」形邊緣;喙深褐色。綠頭鴨在我國是較常見的一種候鳥。冬天多見於長江流域的水域內,夏天大群遷移到北方,成對或以家庭為群。
  • 投入同樣的錢,綠頭野鴨的個頭比普通鴨子大一倍,養殖技術是關鍵
    綠頭野鴨嬉戲很多農民看了綠頭野鴨的市場之後,紛紛想開始養著它們,但是也需要掌握正確的飼養技術,否則的話,可能未必有那麼好的收益效果,看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養殖方法,這樣養出來的野鴨個頭更大,味道更好,所以也更容易賣個好價錢
  • 《一隻綠頭鴨高清》活閻羅-協助拍攝
    綠頭鴨(學名:Anas platyrhynchos)屬遊禽,大型鴨類。體長47-62釐米,體重大約1千克,外形大小和家鴨相似。雄鳥嘴黃綠色,腳橙黃色,頭和頸輝綠色,頸部有一明顯的白色領環。上體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黑色,兩對中央尾羽亦為黑色,且向上捲曲成鉤狀;外側尾羽白色。胸慄色。
  • 紅嘴鴨,黃嘴鴨,綠頭鴨……它們在議論什麼呢?
    紅嘴鴨、黃嘴鴨、綠頭鴨、灰鴨、黑鴨,它們躺的躺,坐的坐,吃的吃,走的走,遊的遊。還有三位不速之客——黃母雞。紅嘴鴨看見黃母雞來了,扯開嗓子說道:「你們怎麼來這裡湊熱鬧?不怕突然間發大水了?」黃母雞很淡定:「能有什麼辦法?走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嗝呱嗝呱嗝呱……鴨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綠頭鴨突然好有興致:「呃、呃、呃,曲項向天歌,綠毛浮綠水,黃掌撥清波。」
  • 綠頭鴨「迷上」天津衛
    但溼地中心的萬畝荷塘,仍有數千隻綠頭鴨棲息、嬉戲,"拒不南遷",極為罕見。天津北方網訊:近日,津城氣溫持續走低,薊州區青甸窪溼地結冰厚度超過了10釐米。但溼地中心的萬畝荷塘,仍有數千隻綠頭鴨棲息、嬉戲,"拒不南遷",極為罕見。林業人員分析,綠頭鴨留下的原因可能與當地大面積水稻,食物豐富,同時,隱蔽和保暖性好有關。
  • 愛寵物之昊東:萌寵之綠頭鴨和斑嘴鴨,你知道多少呢
    愛寵物之昊東:萌寵之綠頭鴨和斑嘴鴨,你知道多少呢文/愛寵物之昊東哈嘍,小夥伴們,這裡是你們的朋友小編愛寵物之昊東,如果你是第一次見到我,記得一定要點擊關注哦,這樣可以賜給小編愛寵物之昊東更多的力量哦。好了,閒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吧。
  • 大荔黃河溼地綠頭鴨和斑嘴鴨鬧冬圖
    (李世居)入冬以來,在陝西最大的大荔縣黃河溼地蘆葦蕩,綠頭鴨和斑嘴鴨「拖兒帶女」和睦共處歇息黃河溼地成為一景。 據溼地工作人員介紹,都屬於野鴨的綠頭鴨和斑嘴鴨,區別在於綠頭鴨雌雄毛色差別較大,雄鴨一眼就能看出來,難區別的是斑嘴鴨和綠頭鴨母鴨的區分,綠頭鴨雌性沒有明顯的眉斑,嘴呈青色或大面積淡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