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知識之綠頭鴨的養殖詳解
文/大美養萌寵
綠頭鴨,別名:大麻鴨、對鴨、大綠頭、大紅腿鴨、官鴨、綠頭野鴨。
一、形態特徵
綠頭鴨體長47~62釐米,體重約1.2千克,外形與家鴨相似。雄鳥頭、頸部綠色,具有金屬光澤,頸上部有一道白環。上體和兩肩褐色,有白色細斑,腰和尾上部黑色。兩對中央尾羽黑色,並向上捲曲呈鉤狀,頦近黑色,胸慄色,兩脅和腹灰白色,兩翅灰褐色,翼鏡紫藍色帶金屬光澤,有寬的白邊。嘴黃綠色,跗蹠紅色。雌鳥嘴黑褐色,腳橙黃色,翅膀與雄鳥相似。與雄鳥的區別是,頭頸部黑棕黃色,體羽黑褐色,尾羽不上卷。幼鳥與雌鳥相似,但喉部顏色較淡,下體偏白色。
二、生活習性
綠頭鴨分布很廣,遍布我國各地。綠頭鴨的適應性很強,耐寒冷,在零下40T的氣溫下照常生活。綠頭鴨喜群居,總是成群結隊地在一起,特別是遷徙和越冬期間,常集成數十、數百甚至上千隻的大群,或遊泳於水面,或柄息於水邊沙洲和岸上。野鴨生性好動,活動時常發出「鴨——鴨」的叫聲,聲音響亮清脆,很遠便可聽到。在人工養殖下大多以一雄數雌的家庭方式活動。野生野鴨具有的遷徙性、單配偶性和抱窩性在人工飼養下逐漸失去,個別野鴨在產一階段蛋以後有抱窩習性,這既是延續祖先的繁殖特性,也說明此鴨是低產鴨,不能留作種用。野鴨是水禽,腳趾間有蹼,通常成群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等水生植物豐盛的水域,在此覓食、戲水和求偶交配,很少潛水,遊泳時尾部露出水面。野鴨喜乾淨,常在水中和陸地上精心梳理羽毛,它們團結合作,睡覺或休息時互相照看。綠頭鴨食性雜,主要以野生植物的葉、芽、莖、水藻和種子為食,也吃軟體動物、甲殼類、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秋季遷徙和越冬期間常到收割後的農田覓食散落在地上的穀物,覓食多在清晨和黃昏時進行。野鴨在人工養殖下仍保持一定的飛翔能力,、母鴨產蛋後性情變得溫順,可利用野鴨的這些行為特點,使其適應野外放牧飼養和圈養管理。
三、觀賞價值
綠頭鴨是溼地和公園裡的寵物鳥,綠頭鴨雌雄有不同的羽色,正因為雌鴨樸素無華,更顯出雄鴨的富麗。雌雄鴨出雙入對,在平靜的水面上緩緩遊動,帶給人們無窮的樂趣。綠頭鴨不畏遊人,當人們慢慢走來時它們熟視無睹,只有走到近前時它們才受驚起飛,從你頭頂掠過,帶著一陣風而去,當人們遠去,它們又盤旋迴來落到原地,這不正是人類所渴望的人與自然的和諧嗎?
四、繁殖技術
綠頭鴨2月初表現出求偶行為,繁殖期為36月。在其越冬地配對繁殖,在湖泊、河流、水庫、池塘等岸邊草叢中、蒲草和蘆葦灘上、河岸巖石上、大樹的樹洞中築巢,巢用乾草莖、蒲草和苔蘚築成。每窩產卵10枚左右,卵乳白色或綠灰色,卵長徑約5.8釐米,短徑約4.2釐米,卵重約54克。由雌鴨孵卵,孵化期2426天,雛鳥出殼後不久即能跟隨親鳥活動、覓食。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野鴨的繁殖特點主要表現為:一是性成熟早,150日齡左右即可產蛋;二是產蛋率高,年產蛋量可達150200枚;三是季節性產蛋,一年有兩個產蛋期,36月和9~11月。季節性產蛋說明綠頭鴨人工培育的時間短,全年的產蛋量偏低。野鴨可以和家鴨雜交,這為新品種的選育提供了更多的機會。野鴨的交配主要在水中進行,交配頻率最高的時間是早、晚,尤以早上出籠到10時最高。野鴨的產蛋時間集中在凌晨34時,早上8時產蛋基本結束,因此,放牧和飼餵應安排在8時以後。野鴨的人工繁殖技術可參照大雁、黑天鵝的人工繁殖。
五、飼養管理
1.鴨舍:建造野鴨舍必須符合野鴨的習性,一半搭棚作休息室,一半作露天活動場地,活動場地應是池塘或人工水池。活動場邊上可栽些樹木、草叢,池塘中培植些藻類植物,如採用養放結合的飼養方式,飼養場必須建在河道、湖泊旁等水域開闊、草木茂盛的地方,同時要建圍網和天網,天網距水面或地面約2米高,四周加圍網至水底,與天網聯成一個封閉的空間,以防野鴨飛逃。天網與圍網孔眼為3釐米x3釐米,用尼龍網或繩網均可。一般每100隻野鴨飼養面積為:130日齡,鴨舍面積為57平方米,運動場、水面面積各20平方米;70日齡以上,鴨舍面積為1520平方米,運動場20平方米,水面積15平方米。
2.飼料與飼養:綠頭野鴨的飼料應按綠頭野鴨的營養要求配製,可參考以下飼料配方。130日齡:玉米47.3%,小麥15%,麥麩10%,豆餅22%,魚粉4%,貝殼粉1.5%,食鹽0.2%。31~70日齡:玉米40.8%,小麥14.5%,米糠17.5%,稻子8%,豆餅14%,魚粉4%,骨粉1%,食鹽0.2%。綠頭鴨耐粗飼料,可減少穀類飼料和動物性飼料,適當增加糠、麩類、水草和青綠飼料,以保持其野生狀態時的習性,但不能缺少礦物質和維生素。對培育作種用的綠頭鴨要限制飼餵量,不能使其過肥。
3.各階段的飼養管理:(1)1~30日齡雛鴨的飼養管理:飼養雛鴨要掌握適宜的溫度,13日齡為3027;46日齡2724:;7~10日齡24:~21;1115日齡18;1620日齡1816;21日齡以後16。一般在平地育雛,地面上要鋪鬆軟稻草,並分隔小欄,每欄2平方米左右,各欄安裝紅外線燈加溫,7日內每小欄養雛鴨5070隻。由於雛鴨有扎堆睡覺的習慣,每隔1小時用手輕輕撥弄一次,防止擠成一堆壓死或悶死,一周後疏散調整密度。先飲水後開食,飲水中加入適量複合維生素B製劑,要備足涼開水讓雛鴨自由飲用,千萬不能斷水。餵料次數一般10日齡內每天7次,10日齡後每天45次,每次餵配合飼料時要適量加人切細的嫩草、菜葉等青綠飼料和小魚蝦、田螺肉、蚌肉、蚯蚓等鮮活食物,以利雛鴨生長。(2)624周齡青年鴨飼養管理:育雛期結束後,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鴨群,將鴨群按體質強弱分群飼養。70日齡時按1:6配種比例留種,此時的青年鴨開始學習起飛,須嚴格防逃。飼養員要穿素色衣服,杜絕外人進入場舍,以免驚擾鴨群。青年鴨的飼養密度:5周齡15~18隻/平方米,以後每周每平方米疏散2~3隻,直到510隻/平方米為宜。青年鴨的消化能力強,耐粗飼,要及時更換青年鴨的飼料,每天飼餵3次,以青飼料、粗飼料為主,合理搭配精料,適時過渡到限制飼養。對青年鴨進行適當限飼,飼料中增加15%20%的粗飼料,限制青年鴨體重過快增長,為產蛋提供一個適宜的體重和體況。
4.種鴨飼養管理:按1:51:8的配種比例留種鴨。雄鴨要選體格健壯、行動活潑、反應敏捷的做種用;雌鴨選頭小、頸長、眼大、背寬、胸廓的做種用。飼料可用蛋鴨或種鴨全價飼料,並在飼料中添加6%8%的海帶精粉。產蛋高峰期要增加餵料次數,以利達到高產穩產。整個產蛋期可在地上造些人工淺窩,墊些鬆軟稻草,以利母鴨產蛋。2324周齡起每周增加1小時光照,直至每天光照達1819小時。
好了,這次大美養萌寵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創內容,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