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局勢動蕩的背後,往往有美國勢力興風作浪。最近的利比亞局勢,令全世界非常關注,截至目前,根本沒有停止混亂的徵兆。
俄羅斯衛星網近日報導了一則消息,在利比亞被擊落的伊爾76飛機,從阿聯運輸武器。這架飛機是被烏克蘭一家私人公司包租,並為利比亞衝突的一方完成運輸工作,,這架飛機烏克蘭飛行員駕駛,飛機被擊落後飛行員死亡。
令人費解的是,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衝突依然沒有完全解決,但烏克蘭卻參與了利比亞的衝突局勢。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還要插手中東事務,烏克蘭將陷入大麻煩。
烏克蘭之所以敢與俄羅斯進行對抗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美國在背後的支持,給了烏克蘭很大的膽子。美國甚至拉著整個北約組織,前往黑海地區進行多次大規模軍事演習,皆是因為烏克蘭引狼入室造成的。
儘管俄羅斯對此表示強烈反對,並對北約組織的演習進行了監視,不過,美國力量開始挺進黑海地區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美國除了控制北約之外,已經開始利用烏克蘭對世界局勢產生重大影響。其實每一個北約國家都是美國利用的對象,只不過這次輪到烏克蘭而已。
美軍一直在謀求中東地區的更大控制能力,這從波斯灣城的緊張局勢,以及在敘利亞的衝突中都可以看出來。在利比亞局勢的背後,依然是美國在進行運作,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扶持一個聽命於自己的政府,最終在利比亞獲取石油和黃金利益,是美軍早就謀劃好的。
按照烏克蘭的實力來說,烏克蘭本身是不可能直接向利比亞衝突方進行武器運輸,背後還是應該由美國來進行指使,才會造成這種結果。因為美國希望在全世界發揮自己世界警察的作用,但美國更希望自己在背後進行運作,而不是在前臺拋頭露面,以免受到不利的影響。
由於利比亞的前領導人卡扎菲並不聽話,美國對他進行了窮追猛打,最終將他消滅。不過,美國的做法受到了全世界的譴責。面對利比亞境內的各方勢力,美軍本次選擇躲在背後進行支持,扶持更有利於自己的一方。等到把雙方勢力或者多方勢力都消耗殆盡之後,美軍再來收取勝利果實,坐享其成。
至於為什麼選擇烏克蘭,是因為現在烏克蘭極力想加入北約組織,已經吆喝了很多年。美軍可以趁此機會考驗烏克蘭的忠誠度,這個可能性是很大的。畢竟作為前蘇聯的加盟國之一,要加入西方組織,烏克蘭必須接受考驗,讓美軍感受到烏克蘭真實的想法,才能最終放行。本次美國考驗烏克蘭應該已經過關,但損失伊爾76運輸機卻要打掉牙往肚子裡吞了。
因為烏克蘭經濟實力有限,空軍戰機數量已經不夠用。而伊爾76價值巨大,自己又造不出來,損失一架就少一架。待到將來想用時,烏克蘭恐怕在關鍵時刻將受制於人,烏克蘭總統恐怕又要愁眉苦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