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廢棄物的逆襲之路

2021-01-07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日常生活的便捷化和農業生產技術的自動化把人類從原始的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與高水準的生活生產方式相伴而生的,是廢棄物益發膨脹的產量;廢棄物處理處置技術的日臻成熟改變不了這個過程消耗能源、汙染環境的事實,而以資源化的眼光看待這些秸稈、糞便、生活垃圾,卻可以為它們謀一條低耗高效的新出路。

廢物變身——生物炭的製備與特性

生活、生產活動中絕大部分廢棄物是生物有機材料,即生物質,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養分,具有可再生性。將生物質置於缺氧或絕氧環境中,在相對較低的高溫下(<700℃)熱裂解後生成的固態產物就是生物炭,也被科學家冠以「黑色黃金」的美譽。生物炭以高度富碳為標誌,主要含有C、H、O、S、N等元素及灰分物質,此外還保留了原料中的Ca、Mg、K、Si、Fe、Mn、Cu、Zn等元素,元素組成受原材料和熱解溫度影響。

生物炭呈鹼性,表面含較多羧基、羰基、酚羥基、內酯基等含氧官能團;表面電荷密度高,陽離子交換量高(CEC);生物惰性和化學穩定性強,不易降解;具有多孔結構,孔隙可按大小分為大孔隙(>50 nm)、小孔隙(<0.9nm)和微孔隙(<2nm)。

不同功率水平和生物質負荷下製備的木屑生物炭的掃描電鏡圖片1

生物炭的孔隙結構、大比表面積和高表面電荷密度決定了其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尤其對陽離子吸附能力強,其吸附機理主要包括表面吸附機制、分配作用機制、聯合作用機制以及其他微觀機制2,其中最主要的是表面吸附機制,指通過化學鍵結合(如生物炭表面MgO晶體吸附磷酸根生成磷酸鐵,沉澱於生物炭表面和孔隙內3,不可逆吸附)或靜電吸引結合(表面負電荷高,具有較高的陽離子交換量和吸附容量)進行吸附。另外,生物炭的小孔隙結構(<0.9nm)能夠降低土壤養分的滲漏速度,延緩水溶性離子的溶解遷移時間,加強對移動性強、易淋溶流失養分的吸附,在離子吸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廢物利用——生物炭的功能

生物炭雖「出身」於廢棄物,但由於其性能強大,在水質淨化、土壤改良、促進植物生長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

水質淨化

控制水體富營養化的關鍵在於控制氮磷,常用手段中,吸附法是一種快速、高效、無二次汙染、低成本、可回收的方法,而生物炭可以作為吸附劑吸附氮磷:生物炭通過靜電吸引結合來吸附氨氮,對磷的吸附則通過化學鍵結合機制。研究表明3,以小麥秸稈為原材料的生物炭對水中氨氮的去除率隨溫度的升高和投加量的增加而上升,最適pH在8左右;對磷的去除率隨溫度的升高而下降,隨投加量的增加而上升,最適pH在7左右。

土壤修復

生物炭對土壤的理化性質和微生物群落都會產生影響:1)提高土壤pH,作為改良劑中和酸性土壤4;2)加深土壤顏色,降低土壤表面反射率,促進土壤升溫5;3)調控土壤水分分布狀況,提高土壤持水能力;4)提高土壤孔隙度,促進土壤轉化為團聚體結構,增加對氮磷的吸附,減少養分流失,持留重金屬、農藥等有毒複合物,控制農業面源汙染6;5)提高土壤有機質、全氮、全磷、有效氮、速效磷的含量,直接、快速補充土壤有機碳,保持土壤肥力;6)對地表徑流的產流時間起到微弱的延遲作用,提高土壤的抗蝕性2。

生物炭的多孔結構及吸附的營養物質為土壤微生物群落提供了合適的棲息環境,修復土壤生態系統健康,提高了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尤其是與氮循環相關的微生物。生物炭吸附土壤中可溶的自由態酚類化合物,減輕其對硝化細菌的抑制作用,促進硝化過程,增加土壤中固氮微生物數量,減少氮的反硝化作用,減少氮素流失;此外,生物炭還能促進土壤中與氮利用相關的酶活性2。

作物提質

施入農田後的生物炭吸收並保留了營養物質,通過陽離子交換來緩慢釋放並被植物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施加生物炭後,土壤的抗張力強度和容重會顯著下降,孔隙度隨之增大,土壤中水分、空氣和養分增多,有利於植物根系的生長與延伸,促進作物養分吸收2;施入生物炭的土壤中作物根部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增強,微生物群落結構發生變化,對作物生理生化過程均產生重要影響7,促進種子萌發和苗期生長,增大作物的株高和莖粗8,與肥料同施可提高作物產量9;促進植物根系增長及植物激素的產生,提高抗冷和抗旱能力。

肥料增效

除了直接使用,還可以以生物炭為基質,添加不同有機和無機成分製備生物炭基肥。生物炭基肥含豐富的腐植酸、蛋白質、核酸等有機質(>40%),氮、磷、鉀養分(N>6%,P2O5>2.3%,K2O>2.5%),以及Ca、Mg、S、Fe、Mn、Cu、Zn、B等中、微量元素,營養全面,一次施肥可以滿足作物對多種元素的需求,彌補長期施用無機肥的不足。

生物炭基肥適用於各種農作物土壤,可用作基肥、追肥,或與其它化肥配合使用。施用300kg/ha生物炭基肥,小麥可增產10%左右,玉米可增產12%左右,水稻可增產8-12%,並節約氮肥30%-50%,農業減排明顯;生物炭還能有效防治病害,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例如對菸草的黑脛病、根黑腐病、根結線蟲病等防治效果達到70%以上,可少施或不施農藥。

逆襲的「黑金」——生物炭的未來

生活、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生物性廢棄物都具有製備生物炭的潛能,在以資源化為導向的廢棄物綜合處理過程中,生物炭的生產和使用可以作為非常重要的一環,既能解決生活、生產垃圾的無害化處置問題,還能通過農業種植實現最終的消納,打通鄉村生活生產物質能量的循環路徑,對於鄉村生活衛生條件和農業生產技術的改善都具有重要意義。

但生物炭的實際應用仍存在一些現實問題:1)生物炭的土壤添加比重雖小,但密度小、體積大,實際添加量仍十分客觀,需驗證其經濟可行性,探討應用的必要性;2)生物炭顆粒細小,應用後難以與水或土壤有效分離,易隨水遷移導致二次汙染;3)生物炭的土壤改良作用機理研究仍然存在盲區,其正面影響可能是添加過程對土壤造成的擾動導致的土壤密度、結構、孔隙度、保水性的改變;4)不同原料及製備條件與生物炭結構和性能的相關性尚不明確;5)長期受雨水淋洗和酸雨浸泡後生物炭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老化和酸化,其對土壤或作物的有利影響是否具有持續性尚不清楚;6)多數農業從業者只在意短期利益,不關心土壤質量和生產發展的可持續性,導致化肥、農藥用量不減,另一方面,人們對生物炭、活性炭以及植物灰分的概念易混淆,對新事物接受度較低。

針對現存問題,關於生物炭的進一步研究可以從以下方面加強:1)推進功能化生物炭複合材料的研發,通過生物炭改性技術解決顆粒小、易遷移的問題,提升吸附性能;2)利用電鏡掃描、X射線衍射等微觀分析技術研究不同種類生物炭的吸附特徵和機理,篩選具有高效吸附能力的生物炭種類和規格;3)加深對生物炭肥用機理的了解,確定其最佳用量和頻率,考察田間尺度的長期影響。

考古學家在亞馬遜河流域發現,雨林中最肥沃的地塊往往是古人類曾聚居的地方,農作物殘餘和食物殘渣沒有造成嚴重的破壞,反而被製成生物炭滋養了原本貧瘠的土壤。這說明,人類的介入並不一定給大自然帶來破壞,充分挖掘廢棄物潛在的回用價值反而能化「幹戈」為「玉帛」,讓「黑土」逆襲變成「黑金」。

參考文獻

1.Nhuchhen, D. R.; Afzal, M. T.; Dreise, T.; Salema, A. A., Characteristics of bio and bio-oil produced from wood pellets pyrolysis using a bench scale fixed bed, microwave reactor.Biomass & Bioenergy2018,119, (DEC.), 293-303.

2.褚軍;薛建輝;金梅娟;吳永波,生物炭對農業面源汙染氮、磷流失的影響研究進展.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14,30, (04), 409-415.

3.蔣旭濤.生物炭對水中氨氮和磷酸鹽吸附性能研究.碩士,天津大學, 2013.

4.Cao, X.; Harris, W., Properties of dairy-manure-derived bio pertinent to its potential use in remediation.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0,101, (14), 5222-5228.

5.尹秀玲;張璐;賈麗;徐聰瓏;張文卿;謝忠雷,玉米秸稈生物炭對暗棕壤性質和氮磷吸附特性的影響.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16,38, (04), 439-445.

6.Shaaban, M.; Van Zwieten, L.; Bashir, S.; Younas, A.; Nunez-Delgado, A.; Chhajro, M. A.; Kubar, K. A.; Ali, U.; Rana, M. S.; Mehmood, M. A.; Hu, R., A concise review of bio application to agricultural soils to improve soil conditions and fight pollution.J Environ Manage2018,228, 429-440.

7.Steinbeiss, S.; Gleixner, G.; Antonietti, M., Effect of bio amendment on soil carbon balance and soil microbial activity.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9,41, (6), 1301-1310.

8.Solaiman Z M, M. D. V., Abbott L K., Bios influence seed germination and early growth of seedlings.Plant & Soil(1-2)2012, 273-287.

9.Hale, S. E.; Alling, V.; Martinsen, V.; Mulder, J.; Breedveld, G. D.; Cornelissen, G., The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phosphate-P, ammonium-N and nitrate-N in cacao shell and corn cob bios.Chemosphere2013,91, (11), 1612-1619.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矽改性油茶殼生物炭具有高吸附力
    本報訊 油茶殼是我國南方一種常見的農業廢棄物,其資源化利用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近日,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劉孝利、杜輝輝團隊製備了矽酸鹽改性油茶殼生物炭,並對其Cd去除吸附能力進行了表徵。相關成果發表於《清潔生產雜誌》。該研究在矽酸鹽存在的條件下,採用500℃熱解法製備油茶殼生物炭,並考察其對Cd去除的吸附能力。
  • 【原創】生物炭的「吸金大法」
    陽離子–π作用強度受生物炭表面芳香化程度的影響,π共軛芳香結構越豐富,電子供給能力越強。生物炭的芳香程度隨裂解溫度的升高而增強,當裂解溫度>500 ℃時,生物炭的π共軛芳香結構更為豐富。  離子交換  生物炭表面存在大量羥基、羧基等酸性官能團,這些官能團可提供H+與重金屬離子進行離子交換。離子交換的本質為生物炭表面帶負電荷基團與帶正電荷的金屬離子發生靜電作用,屬於非專性吸附,吸附能力較低。
  • 李國學教授:園林廢棄物不同處理方式的環境影響
    園林綠化廢棄物主要成分包括枯枝、枯草和落葉,將3種廢棄物混合物人工剪為1~2cm,置於55°C的烘箱內烘乾8h後分類稱質量,測得其幹質量比例為2∶2∶1,廢棄物混合物的主要元素含量及碳氮比如表1所示。1.2 試驗設計園林綠化廢棄物設置直接焚燒、好氧堆肥和熱解碳化3種處理方式。
  • 生物炭應用新突破 助力水環境科學邁向新階段
    獲獎成果是2019年發表在《水環境研究》(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期刊上的一篇學術論文,研究的初衷是為了解決農林廢棄物製備的普通生物炭對於水中氟離子吸附能力較弱的問題。我們從餐廚廢棄物中收集了大量牛骨頭,將其製備成骨炭和磁性骨炭,成功去除了地下水中的氟和鉻,在水汙染修複方面極具應用潛力。
  • 生物炭影響土壤重金屬生物有效性的研究進展
    生物炭可以通過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及微生物群落結構來影響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本文主要綜述了生物炭修復土壤重金屬汙染的研究進展,闡述了不同材料以及不同裂解溫度下生物炭對重金屬生物有效性的影響,歸納總結了溫度以及不同原材料對生物炭吸附行為的影響,探討了生物炭對土壤重金屬生物有效性的影響,並對今後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
  • 「原創」生物炭的「吸金大法」 - 中國數字科技館
    生物炭是生物質能原料(包括植物根莖、作物秸稈、木屑、動物骨頭、動物糞便等有機垃圾)經熱裂解之後得到的一種富碳物質,具有比表面積大、陽離子交換量高、官能團豐富、化學和生物學穩定性高等特點,能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屬的遷移性和生物有效性,是當前土壤重金屬修復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 加快生物炭行業發展:我們可以從顆粒行業借鑑什麼?
    生物炭看似取得成功。全球需要改良土壤和更好的肥料,為未來提供足夠的食物。它還能夠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以緩解氣候問題加重。生物炭可以在應對這些全球性挑戰上產生積極的影響。生物炭是環保模範,它甚至被吹捧為「地球工程」解決方案。
  • 生物炭應用新突破 水環境科學進入新時代-專訪國際水環境聯盟(WEF)McKee獎獲得者陳家瑋
    關於獲獎成果,是我們在2019年發表在水環境研究(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期刊上的一篇學術論文,這個工作的初衷是為了克服農林廢棄物製備的生物炭對於水中氟離子吸附能力較弱,在經濟型開發生物炭的基礎上,經過大量對比研究,探索製備出骨炭和磁性骨質生物炭,對於氟離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並能夠同時去除水中氟離子與六價鉻,技術上具有廉價、高效和可持續利用等特點,對於修復氟汙染地下水具有應用發展潛力
  • 生物炭應用新突破 水環境科學進入新時代-專訪國際水環境聯盟(WEF)McKee獎獲得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委員、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家瑋
    關於獲獎成果,是我們在2019年發表在水環境研究(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期刊上的一篇學術論文,這個工作的初衷是為了克服農林廢棄物製備的生物炭對於水中氟離子吸附能力較弱,在經濟型開發生物炭的基礎上,經過大量對比研究,探索製備出骨炭和磁性骨質生物炭,對於氟離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並能夠同時去除水中氟離子與六價鉻,技術上具有廉價、高效和可持續利用等特點,對於修復氟汙染地下水具有應用發展潛力
  • 國立臺灣大學WR:MnO2 /生物炭複合材料可有效去除As(III)
    國立臺灣大學論文DOI:10.1016/j.watres.2020.116495本文製備了活性MnO2 /稻殼生物炭稻殼是一種農業廢棄物生物質,是制粉工業的副產品,在水處理中具有很大潛力。稻殼生物炭(BC)含有豐富的官能團,例如羧基(COOH)和羥基(OH),它們在砷吸附的絡合機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此外,有研究表明,BC表面的氧化還原活性位點也有利於As(III)的氧化。但是,純BC多孔性和活性差,限制了其做吸附劑的使用。
  • 【視點】生物炭和希瓦氏菌共運移研究
    本研究首先考察了生物炭(BC)和MR-1野生株細胞(wild-type)在不同離子強度條件下的共運移行為,發現兩者在共運移時會發生異團聚,導致共運移能力顯著低於單獨運移能力。較高的離子強度會減弱細胞、生物炭和石英砂介質間的靜電斥力,有利於細胞和生物炭的異團聚和兩者在石英砂表面的沉積。
  • 石墨烯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種回收塑料廢棄物的方法
    打開APP 石墨烯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種回收塑料廢棄物的方法 DeepTech深科技 發表於 2020-11-20 15:56:29
  • 農業土壤中鉈的汙染及其利用生物炭的潛在修復
    本文總結了世界上土壤鉈汙染的來源、遷移轉化、水平、生物可利用性及其健康風險等信息,回顧了生物炭的製備技術、改性技術及其重金屬修復機理,比較了生物質、活性炭與生物炭等相關材料對土壤鉈汙染修復的性能與效益,在此基礎上預期生物炭修復鉈汙染的農業土壤將具有良好性能,呈現廣闊的應用前景。
  • 穿越重生逆襲文:重回及笄之年入宮,且看狂霸拽的寵妃逆襲之路!
    穿越重生逆襲文:重回及笄之年入宮,且看狂霸拽的寵妃逆襲之路!大家好,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點開這篇文章。最近大家都在看一些什麼類型的小說呢?還是在為書荒發愁。當然,在大家點開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是解決你們書荒的時候了。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Articles:生物炭表面負電荷形成...
    【歡迎您關注--農業環境科學】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譚中欣教授團隊探討了熱解溫度對生物炭表面電荷其對土壤Cd固定效果的影響,相關成果發表於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用生物炭改良土壤、固碳減排,有哪些生態和健康風險?
    在缺氧狀態下對木材、稻草、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進行熱解,可以得到「生物炭」。近年來,國內外許多研究者都在探索生物炭在環境領域中的應用:改良土壤。生物炭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較高的孔隙度和豐富的表面官能團,可以作為吸附劑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和有機汙染物;同時,生物炭保留並富集了生物質中大量的N、P、K、Ca等營養物質,可以作為土壤改良劑,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植物生長。固碳減排。生物炭可以在土壤中存留數百年到千年不等,從而將生物質中不穩定的有機碳轉化為穩定生物炭,實現土壤中有效的「碳封存」,達到固碳、減排的目的。
  • 年產黑水虻蟲幹1000噸,無兩生科的有機廢棄物掘金之路
    但數百年之後,人類才更清晰地認識到:曾經丟棄的有機廢棄物從另一種角度看,也是大自然的又一重寶貴財富,而尋找打開大自然寶箱的鑰匙,更多地將有機廢棄物轉化成可利用資源,是胡文鋒博士堅持了20多年的事業。以微生物+黑水虻資源昆蟲作為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手段正是胡文鋒博士的成果之一。
  • 研究顯示:生物炭能保水固碳,有助於改善氣候,但就是太貴
    《生物炭能保持水、固碳,有助於改善氣候,但就是太貴》2020年12月24日—生物炭是一種類似木炭的物質,在低氧或零氧環境中燃燒有機材料,可以改善土壤質量,並將二氧化碳困在地球上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但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它可能還有另一個好處:它可以降低農民的灌溉成本,這是因為它具有高滲透性和吸水性。
  • 「廢棄物」變身「熱銷貨」 準旗引進高新技術企業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這是公司繼陶瓷纖維針刺毯和莫來石之後的又一新品,主要原材料便是電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廢棄物粉煤灰。 公司總經理高翠介紹,內蒙古佳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固廢棄物的研發和生產。過去利用煤矸石生產的莫來石和陶瓷纖維針刺毯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而此次研發出來的研磨球和填料球,依舊是利用了大量的工業固廢。
  • ...的形態分布表徵及生物炭對Hg(II)去除機理探究—基於同步輻射技術
    因此,本研究運用同步輻射技術對鐵進行表徵,並探究生物炭在重金屬汙染修復中的應用。運用鐵試劑(FeCl3或FeSO4)浸泡楊木木塊,濾出烘乾後分別在不同溫度下(300、600、900℃)高溫熱裂解製備出不同的生物炭。X射線近邊吸收光譜技術(XANES)和拓展邊X射線精細結構(EXAFS)分析擬合出不同類型的生物炭中鐵以不同的形態存在(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