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形態分布表徵及生物炭對Hg(II)去除機理探究—基於同步輻射技術

2021-01-12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鐵改性生物炭是一種負載有鐵礦物的生物炭複合材料,在重金屬汙染修復和有機汙染物降解中有廣泛研究。鐵改性生物炭上鐵的形態和分布影響著生物炭的物理化學性質,進而控制著鐵改性生物炭在環境汙染修復中的效果。前人在鐵改性生物炭中鐵形態及分布表徵方面還有待提升和完善。因此,本研究運用同步輻射技術對鐵進行表徵,並探究生物炭在重金屬汙染修復中的應用。

運用鐵試劑(FeCl3或FeSO4)浸泡楊木木塊,濾出烘乾後分別在不同溫度下(300、600、900℃)高溫熱裂解製備出不同的生物炭。X射線近邊吸收光譜技術(XANES)和拓展邊X射線精細結構(EXAFS)分析擬合出不同類型的生物炭中鐵以不同的形態存在(圖1)。高溫時有零價鐵存在;氯化鐵改性生物炭中溫度越高氯化鐵佔比越小;硫酸亞鐵改性生物炭中,溫度越高Fe與S的結合方式發生變化。SEM-EDX和共聚焦微區X射線螢光成像技術表明,Fe在生物炭中的分布受到溫度變化影響,溫度越高,鐵越向生物炭表面匯聚。

圖1 FeCl3或FeSO4改性生物炭中Fe形態及分布隨著熱裂解溫度升高的變化情況

選取FeCl3BC900和BC900分別用於As(III)、As(V)、Cr(VI)、Hg(II)汙染修復(圖2),鐵改性顯著提升了生物炭對這些重金屬的修復效率,且將各種汙染物以更加穩定、低毒性的形態固定下來,是一種潛力的生物炭改性方式。

圖2 BC900和FeCl3BC900對As(III)、As(V)、Cr(VI)、Hg(II)汙染修復效率對比;FeCl3BC900固定的As、Cr XANES圖譜及Hg EXAFS圖譜R邊擬合圖

將上述六種鐵改性生物炭及300、600、900℃條件下高溫熱裂解製備的不改性生物炭用於模擬地下水中Hg(II)的汙染修復。溫度越高,去除效率越高;600、900℃製備的鐵改性生物炭對Hg(II)去除率較不改性顯著提升;300℃製備的鐵改性生物炭對Hg(II)去除率較不改性降低或者基本不變(圖3)。表明鐵改性生物炭用於Hg(II)汙染修復不一定在所有溫度下都適用,600、900℃效果較好。

Hg EXAFS擬合表明,Hg與BC900、FeCl3BC900、FeSO4BC600、FeSO4BC900以Hg-S形式固定;Hg在BC300、BC600上以Hg-O形式存在;Hg與FeCl3BC300、FeCl3BC600、FeSO4BC300以Hg-Cl配位結合。綜合S2p XPS數據、水化學模擬結果等,分析得出,當生物炭上分布較多硫化物、巰基時,Hg與S結合;其他情況下,Hg在生物炭上的固定形式受到液相中Hg的存在形態影響。和共聚焦微區X射線螢光成像技術圖像分析得到生物炭上Hg的分布在Hg-S形成時受到S分布的影響;其他情況下Hg的分布主要受到生物炭孔隙性質的影響。

圖3 不改性、FeCl3改性、FeSO4改性生物炭對Hg(II)去除效果及反應前後溶液中總Hg濃度變化情況;不同類型生物炭對Hg(II)汙染修復的機理

本研究表徵了不同熱解溫度、不同改性試劑條件下製備的鐵改性生物炭中鐵的形態及分布情況,為鐵改性生物炭的應用提供基礎;探究了鐵改性在生物炭應用中的廣闊前景,可以將多種重金屬汙染物以毒性低、遷移性弱的形式固定;將不改性和鐵改性的生物炭用於Hg(II)汙染模擬地下水修復,表面600或900℃製備的鐵改性生物炭顯著提升了Hg(II)的汙染修復效率;不同生物炭對Hg(II)的去除機理差異,主要受到生物炭上是否含有金屬硫化物、巰基等組分,液相中Hg的主要存在形態等因素影響;Hg在生物炭上的分布情況主要受到金屬硫化物、巰基的分布情況,生物炭的孔隙性質影響;篩選出三種對Hg(II)去除率>99%的生物炭,為後續實驗及場地應用提供理論基礎。

本研究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劉鵬老師課題組,近期分別以「Distribution and speciation of iron in Fe-modified bio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moval of As(V), As(III), Cr(VI), and Hg(II): An X-ray absorption study」在線發表於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以「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of Mercury Removal by Unmodified and Fe-modified Bios Based on Synotron-based Methods」在線發表於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論文第一作者為博士生馮宇,通訊作者為劉鵬教授。該研究工作受到水汙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2018ZX07110),自然科學基金(41521001、41877478)等項目資助。

原標題:鐵改性生物炭上鐵的形態分布表徵及生物炭對Hg(II)去除機理探究—基於同步輻射技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鐵改性生物炭上鐵的形態分布表徵及生物炭對Hg(II)去除機理探究...
    前人在鐵改性生物炭中鐵形態及分布表徵方面還有待提升和完善。因此,本研究運用同步輻射技術對鐵進行表徵,並探究生物炭在重金屬汙染修復中的應用。運用鐵試劑(FeCl3或FeSO4)浸泡楊木木塊,濾出烘乾後分別在不同溫度下(300、600、900℃)高溫熱裂解製備出不同的生物炭。
  • 農業土壤中鉈的汙染及其利用生物炭的潛在修復
    農業土壤中鉈的汙染及其利用生物炭的潛在修復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鉈(TI)是一種分布較廣、毒性極高的有害重金屬,可通過土壤汙染沿食物鏈來威脅人類健康。利用生物炭修復農業土壤重金屬汙染具有巨大應用前景。本文總結了世界上土壤鉈汙染的來源、遷移轉化、水平、生物可利用性及其健康風險等信息,回顧了生物炭的製備技術、改性技術及其重金屬修復機理,比較了生物質、活性炭與生物炭等相關材料對土壤鉈汙染修復的性能與效益,在此基礎上預期生物炭修復鉈汙染的農業土壤將具有良好性能,呈現廣闊的應用前景。
  • 國立臺灣大學WR:MnO2 /生物炭複合材料可有效去除As(III)
    研究結果發現, MBC可以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砷,砷去除率是BC的十倍。MBC中的MnO2可以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將As(III)轉化成As(V),從而從水中去除。此外,pH是可能影響MBC對As(III)去除能力的重要因素。在鹼性條件下,由於靜電排斥的負面影響,MBC的As(III,V)去除能力明顯低於酸性和中性條件。在中性條件下,溶液中僅殘留5.9%的As(III)。
  • 看同步輻射如何「解密」鈣鈦礦、鋰電、電催化、OFET、OPV
    答案是帶電粒子將會發出電磁輻射,這一現象在同步輻射加速器上被首次發現,便又被稱為「同步輻射」,而這一重大發現被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中。接近光速的作變速運動的電子會輻射電磁波就是同步輻射X射線源,X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多種產物,這些相互作用和產物是各種X射線方法的工作基礎,各種X射線方法就是對這些產物的分析。
  • 生物炭——廢棄物的逆襲之路
    北極星固廢網訊:日常生活的便捷化和農業生產技術的自動化把人類從原始的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與高水準的生活生產方式相伴而生的,是廢棄物益發膨脹的產量;廢棄物處理處置技術的日臻成熟改變不了這個過程消耗能源、汙染環境的事實,而以資源化的眼光看待這些秸稈、糞便、生活垃圾,卻可以為它們謀一條低耗高效的新出路。
  • 二氧化釩金屬-絕緣體相變機理同步輻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二氧化釩金屬-絕緣體相變機理同步輻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智能節能機敏材料二氧化釩(VO2)具有對外界紅外線進行感知和調控的特性
  • 物炭淨化廢水中重金屬的機理
    基於此,本文對生物炭的基本結構性質以及固定重金屬的機理做出概述,討論複合生物炭的設計及其對重金屬固定強化效果,並對生物炭用以淨化廢水重金屬的未來研究與挑戰進行展望。Part 2 生物炭去除不同重金屬的效果及機制生物炭去除水中重金屬往往存在多種耦合的去除機理,包括共沉澱、官能團絡合、靜電吸附以及離子交換等(圖2)。生物炭的內源含氧陰離子可以通過沉澱作用固定重金屬,此外,生物炭表面的負電荷以及官能團可以通過靜電吸附以及絡合作用吸附固定重金屬。
  • 矽改性油茶殼生物炭具有高吸附力
    近日,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劉孝利、杜輝輝團隊製備了矽酸鹽改性油茶殼生物炭,並對其Cd去除吸附能力進行了表徵。相關成果發表於《清潔生產雜誌》。該研究在矽酸鹽存在的條件下,採用500℃熱解法製備油茶殼生物炭,並考察其對Cd去除的吸附能力。SEM表徵表明,矽(Si)以細小顆粒的形式附著在生物炭表面,經X射線衍射鑑定為石英(SiO2)、矽酸鹽和C-Si的混合物。
  • 【表徵】一文快速掌握同步輻射XAFS數據分析與經典案例
    k空間二次加權信號c(k)(a)與R空間信號(b)(3)傅立葉變換:將加權後的k 空間數據c(k )轉換得到徑向分布函數,即R 空間曲線,不同的峰代表了不同位置的配位原子。該研究證明能源轉換過程中材料的電子結構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XAFS 結合DFT計算可以給出活性中心的特定價態,對理解能源轉換機理有著重要的作用。
  • 生物炭影響土壤重金屬生物有效性的研究進展
    Lamba 等通過分析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認為,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不僅與總量有關,還與各形態之間分布密切相關。故學者們通過研究不同形態的重金屬對生物吸收的貢獻程度,可以確定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土壤重金屬總量、土壤pH 值和土壤有機質含量等是影響農田土壤重金屬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目前對土壤重金屬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多從土壤pH 值、有機質含量、土壤重金屬總量及其形態分布等著手。
  • 生物炭應用新突破 助力水環境科學邁向新階段
    據了解,陳家瑋團隊獲獎的項目研發了骨炭和磁性生物炭用於去除地下水中的氟和鉻,系統表徵了生物炭吸附能力,並揭示了高效除氟機理,在水汙染修複方面極具應用潛力。日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就此專訪了陳家瑋教授。中國經濟導報:請您介紹一下此次獲獎項目的情況。陳家瑋:這次獲得McKee獎是國際同行對我們中國科研工作的一個認可,消息傳來對我們團隊是很大的鼓舞。
  • 應用同步輻射納米分辨譜學成像技術揭示氧化還原反應的相變過程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多學科中心X射線成像實驗站袁清習副研究員和國內外課題組合作,建立了基於同步輻射納米分辨譜學成像技術追蹤氧化還原反應相變過程的方法,並成功應用於鋰離子電池電料相變過程的的研究。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 【光明日報】我國科學家用同步輻射光源追尋水解氫最優方案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同步輻射光源發展出先進的表徵技術,在國際上率先探明催化材料在水解氫過程中的真實結構。這項科研成果為揭示催化過程秘密、提高能源轉化效率提供了有力方案。  尋求高效豐富綠色的新型能源是全世界都關注的問題。從水中分解出清潔無汙染且可再生的能源——氫氣,是一個廣受期待的方案,其中催化材料的參與必不可少。
  • 改性生物炭對水中鎘離子的吸附:動力學、等溫模型、機理
    經CaCl2改性可增加生物炭的比表面積,經H2O2改性可增加表面官能團含量或生成羧酸鹽,增加了生物炭的化學吸附能力,且改性後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混合改性方法為生物炭在環境領域的應用提供技術支撐。改性生物炭主要以離子交換的方式對水中Cd2+進行去除,少量Cd2+在生物炭或生成的CaCO3表面進行物理吸附。
  • 對基於拼接幹涉術的同步輻射鏡測量技術的研究
    研究背景隨著同步輻射光源和自由電子雷射器等大科學裝置的發展,為避免引入額外的波前誤差,對用於光束傳遞與聚焦的X光反射鏡提出了更為苛刻的指標要求。目前,X光反射鏡的鏡面高度誤差的均方值已逼近至亞納米量級。這樣嚴苛的要求給X光反射鏡的加工和檢測都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 生物炭應用新突破 水環境科學進入新時代-專訪國際水環境聯盟(WEF)McKee獎獲得者陳家瑋
    評獎委員會認為該成果研發了骨炭和磁性生物炭用於去除地下水中氟和鉻,系統表徵了生物炭吸附能力,並揭示了高效除氟機理,在水汙染修複方面極具應用潛力。據悉,陳家瑋教授近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以及企事業單位委託項目支持下,率領團隊致力於生物炭和納米鐵技術開展水土汙染修復研究及應用,近5年發表國際SCI論文30篇,SCI他引400餘次,ESI 高被引論文2篇。
  • 「球差+同步輻射+計算」厲害了,簡單構建原子分散鐵電催化
    【研究背景】氧還原反應(ORR)作為燃料電池等能量轉換技術中重要的陰極反應,由於其催化反應動力學緩慢,使得這些有前途的能源技術的效率和商業可行性面臨巨大的阻礙。儘管Pt基催化劑在酸性條件下表現出較高的催化性能,但其成本高、原料稀缺。
  • 中國科大在同步輻射揭示能量轉化過程研究中取得進展
    高亮度的先進同步輻射光源為研究這一亟待突破的電催化能量轉化機制問題提供了契機,高度靈敏的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譜學(XAFS)技術就能夠在工作服役條件下對上述科學問題進行原位實時的在線探測。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教授韋世強、姚濤課題組與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楊金龍課題組合作,發展了原位同步輻射XAFS技術結合理論計算,精確鑑別出鈷基催化劑在電催化析氫反應過程中活性位點的真實結構和動態演化過程,研究成果於2019年1月1日在線發表在《自然-催化》期刊上(Nature Catalysis DOI:10.1038/s41929-018-0203-5)。
  • 同步輻射GIWAXS/GISAXS,從晶體信號理論...
    Mater.等頂刊文章截圖和連結,這些文章裡的同步輻射數據全部來自測試狗的服務。  作為專業的GIWAXS/GISAXS測試及數據分析服務團隊,測試狗接觸到了大量的基於不同體系的薄膜樣品,能夠熟練應用GIWAXS/GISAXS技術探測樣品的晶體結構及生長取向,並且通過調整入射角度來探測不同膜層處組分材料的結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