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物炭改良土壤、固碳減排,有哪些生態和健康風險?

2021-01-18 中國數字科技館

在缺氧狀態下對木材、稻草、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進行熱解,可以得到「生物炭」。近年來,國內外許多研究者都在探索生物炭在環境領域中的應用:

改良土壤。生物炭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較高的孔隙度和豐富的表面官能團,可以作為吸附劑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和有機汙染物;同時,生物炭保留並富集了生物質中大量的N、P、K、Ca等營養物質,可以作為土壤改良劑,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植物生長。

固碳減排。生物炭可以在土壤中存留數百年到千年不等,從而將生物質中不穩定的有機碳轉化為穩定生物炭,實現土壤中有效的「碳封存」,達到固碳、減排的目的。

但是與此同時,在生物炭的生產和應用過程中,也存在許多生態和健康風險。最近,廣東工業大學環境健康與汙染控制研究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安太成教授團隊博士後秦雅鑫在《科學通報》上發表了題目為「生物炭環境應用過程中的生態和健康風險研究進展」的綜述論文。該文系統綜述了生物炭在環境領域的應用前景,並綜合分析了生物炭生產和應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來源和成因。

生物炭的生態風險和健康風險

首先,生物炭的合成原料中可能存在重金屬等汙染物,在生物炭的製備過程中,這些汙染物會富集在生物炭中。

其次,生物炭的製備過程中還會生成多種汙染物,包括多環芳烴、二惡英等有機汙染物,也包括環境持久性自由基等新型汙染物。這些汙染物會在生物炭的生產使用過程中進入自然環境,可能會危害環境健康。

第三,生物炭施用過程中還會與自然界中的汙染物相互作用,造成一定的潛在危害。

最後,本文還詳細闡述了生物炭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可能造成的生態風險和健康風險:

隨著生物炭進入土壤和水生生態系統的重金屬、多環芳烴和環境持久性自由基等汙染物可能會對土壤和水生生物造成一定的危害。這些汙染物可能會降低土壤微生物的豐度,抑制藻類生長,種子發芽,植物根系生長,降低農作物產量,甚至造成植物死亡等。

添加大量的生物炭還可能會導致土壤pH升高、高濃度銨化或者過度鹽鹼化,也可以造成蚯蚓體重下降甚至死亡。

生物炭中的汙染物還可能會通過呼吸吸入、皮膚接觸和飲食暴露等途徑進入從事生產和運輸生物炭的人體中,從而增加癌症的發病率。

本論文旨在探究生物炭安全有效綜合利用的同時,為全面評估生物炭的應用與環境效應評估提供更加有效的環境健康評估信息,為規避潛在的環境風險提供系統的理論基礎,並為其安全有效綜合利用提供科學參考。

文/秦雅鑫,李桂英,安太成

本文來自《科學通報》

相關焦點

  • 生物炭影響土壤重金屬生物有效性的研究進展
    由於生物炭豐富的多孔結構,含有較高濃度的碳和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以及良好的理化性質和結構特性,因此可以作為一種很好的農業固水、保肥材料。周勁松等在東北水稻苗期添加生物炭,結果表明,當添加外源生物炭的含量為10%~15%(生物炭質量佔稻田土質量的比例)時,生物炭對水稻幼苗的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尤其可以促進水稻對礦質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 生物質炭的固碳減排與合理施用
    研究表明生物質炭能增加土壤碳庫,但對作物產量、CH4 和N2O 排放的影響受生物質炭性質和土壤類型影響。生物質炭用在酸性土壤上比中性或鹼性土壤上更能提高作物產量。草本或木本炭能減少N2O 排放,但畜禽糞便炭不能減少N2O 排放。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物質炭施用對N2O 的減排作用小於溫帶地區。
  • 農業土壤中鉈的汙染及其利用生物炭的潛在修復
    農業土壤中鉈的汙染及其利用生物炭的潛在修復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鉈(TI)是一種分布較廣、毒性極高的有害重金屬,可通過土壤汙染沿食物鏈來威脅人類健康。利用生物炭修復農業土壤重金屬汙染具有巨大應用前景。本文總結了世界上土壤鉈汙染的來源、遷移轉化、水平、生物可利用性及其健康風險等信息,回顧了生物炭的製備技術、改性技術及其重金屬修復機理,比較了生物質、活性炭與生物炭等相關材料對土壤鉈汙染修復的性能與效益,在此基礎上預期生物炭修復鉈汙染的農業土壤將具有良好性能,呈現廣闊的應用前景。
  • 秸稈炭化還田對酸性土壤的改良這麼強!
    針對土壤酸化,用秸稈炭化還田的方式進行改良是行之有效,長期利好的一種方式。何謂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是指土壤的酸度逐漸變高的過程,目前最主要的土地酸化原因就是酸性氣體的排放和化肥農藥的不合理利用。土壤酸化的危害?
  • 生物炭應用新突破 助力水環境科學邁向新階段
    將這些廢棄物製備成生物炭進行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則有望一舉多得。首先,從改良土壤性質角度來說,生物炭作為一種土壤肥料,在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性、增加作物產量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全球人口已經超過70億,為了支撐龐大的人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最關鍵問題。
  • 生物炭——廢棄物的逆襲之路
    另外,生物炭的小孔隙結構(<0.9nm)能夠降低土壤養分的滲漏速度,延緩水溶性離子的溶解遷移時間,加強對移動性強、易淋溶流失養分的吸附,在離子吸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廢物利用——生物炭的功能生物炭雖「出身」於廢棄物,但由於其性能強大,在水質淨化、土壤改良、促進植物生長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
  • 「技術交流」生物炭對土壤酶活和細菌群落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生物炭因其獨特的理化性質能夠提高土壤碳氮礦化速率及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因此探索生物炭調控土壤微生態環境與土壤酶活及其作用機制對改善土壤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對於生物炭影響土壤細菌的原因,Lehmann 等的研究認為土壤中添加生物炭能夠促進細菌與其他菌根形成共生體,改善土壤生態系統中的細菌多樣性;同時Ameloot 等的研究發現生物炭能夠為土壤細菌提供一個舒適的棲息環境,因此而刺激土壤細菌功能和群落多樣性發生變化;也有研究指出生物炭影響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群落結構是由於生物炭可以改變微生物定殖棲息地的理化性質。
  • 【兩會南開之聲】朱坦委員——推行生物固碳減排
    實行生物固碳減排應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大資金投入、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促進林業自身發展。二是強化林業機構建設,增加森林生態系統固碳能力。三是開展林業碳匯項目,促進節能減排。林業碳匯項目是企業以投資造林形式來購買碳匯額度的一種市場交易行為,也是遞減其排放量的一種方式。
  • 蔣高明:大力發展固碳型生態農業
    其實,農業和農村的碳減排貢獻也不能忽視。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對能源的需求量將急劇膨脹,存在著與城市爭能源的問題,溫室氣體排放潛力必將釋放出來。如果我們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則既可變廢為寶,促進農區畜牧業發展,又能將秸稈固定的太陽能轉化成沼氣和電能,滿足農民基本能源需求,並解決秸稈焚燒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充分發揮耕地土壤的固碳功能,將非常有利於中國政府碳減排目標的實現。
  • 利用土壤
    所謂再生型生態有機農業,指的是通過光合作用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利用土壤微生物與植物的共生作用來為作物提供營養,同時提供高產與健康的農產品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解決全球變暖與糧食安全最現實、最有效、最便宜的方法,在於恢復土壤的健康,通過再生型的生態有機農業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土壤之中,同時利用微生物與植物的共生來提供營養、提高作物產量,這樣不僅能固碳減排,而且能增產創收,對於經濟、農業和環境是一個多贏的策略。
  •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需要哪些材料與裝備?
    常用的有天然沸石、蛭石、珍珠巖、黏土、膨脹頁巖、石膏、煤矸石和粉煤灰等。煤矸石、粉煤灰和石膏等都是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中的重要材料。粉煤灰導水率低,可用於土地整治中水稻犁底層的構建;硫石膏和磷石膏具有低的pH值,是鹽鹼土改良的重要材料。因無機材料具有成本低、來源廣泛和吸附效果好等特點,其應用領域更加廣泛,並且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程領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 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發納米零價鐵-生物炭複合材料修復氯代烴汙染地下...
    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發納米零價鐵-生物炭複合材料修復氯代烴汙染地下水技術 2017-10-31 南京土壤研究所 ;應用三維空間地下水流動與溶質遷移數值模型,解析了汙染源特徵及其時空分布規律,並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健康與水環境風險評估,制定了基於風險的地下水修複目標值;通過實驗室材料反應性及遷移性測試,採用比表面積大、孔隙結構豐富的生物炭作為納米零價鐵載體,解決了納米零價鐵由於團聚效應降低其降解效率的瓶頸,提出了以納米零價鐵-生物炭複合材料原位注射(新型滲透式反應屏障)修復地下水氯代烴汙染的技術方案及關鍵技術指標
  • 加快生物炭行業發展:我們可以從顆粒行業借鑑什麼?
    生物炭看似取得成功。全球需要改良土壤和更好的肥料,為未來提供足夠的食物。它還能夠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以緩解氣候問題加重。生物炭可以在應對這些全球性挑戰上產生積極的影響。生物炭是環保模範,它甚至被吹捧為「地球工程」解決方案。
  • 生物炭應用新突破 水環境科學進入新時代-專訪國際水環境聯盟(WEF)McKee獎獲得者陳家瑋
    (1)從改良土壤性質角度來說,生物炭經過幾千年實地證明,其作為一種土壤肥料,在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性、增加作物產量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全球的人口已經超過70億,為了支撐龐大的人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顯然是制約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最關鍵問題。對於中國這一人口和農業大國,由於城市化進程加劇,農田耕地面積持續減少,長期高密度耕作也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因此生物炭的應用潛力更是巨大的。
  • 土壤為什麼能滿足植物需要?土壤改良的重要性有哪些?
    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把從土壤上拿走的有機物還回土壤,按照自然規律進行合理的農業種植,就能維持土壤的健康並不斷地提升土壤環境,就能夠滿足人類的需要。  肥沃的土壤  表層土的養分來自腐爛的動植物的遺體,他們被稱為腐殖質。 腐殖質腐殖質是植物生長的必需肥料。腐殖質越多土壤越肥沃。 不是所有的表層土都是肥沃的。
  • 果園土壤劣質化,怎樣改良土壤,具體有哪些好方法?
    果園土壤改良方法有哪些?果園因為種植原因,長期使用化肥,土壤酸性化程度嚴重,果樹種植時間久長,土壤缺素嚴重,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現象,還有果園地質原因,土壤劣質化現象等等的不良性果園土壤,只有通過改良,才能有效地改善果實的品質和提高產量。
  • 蚯蚓在土壤裡到底有什麼用?改良土壤的「功臣!
    蚯蚓在土壤裡到底有什麼用?改良土壤的「功臣!有菜農反映:菜苗根部一大半都咬爛了,不是得病的爛法,像是蚯蚓咬的。真相蚯蚓雖然食性雜,但主要以腐植質為食,不會直接去咬植物的根。如果植物根被地老虎、地蠶等地下害蟲咬掉,並發生腐爛,蚯蚓才會去咬食。蚯蚓對生態的大作用蚯蚓通過取食、消化、排洩蚯蚓糞、分泌粘液和掘穴等活動對土壤過程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傳遞作貢獻。
  • 【視點】生物炭和希瓦氏菌共運移研究
    」導讀近年來,生物炭在土壤改良和汙染修復等領域的應用愈發廣泛。生物炭顆粒的運移行為是影響其在土壤含水層中的分布和應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儘管目前對生物炭等膠體顆粒在飽和多孔介質中的單運移行為已有研究,但除pH和離子強度等理化因素外,有關生物作用對膠體顆粒運移行為的影響還少見報導。以往關於膠體運移行為的研究中往往將生物細胞簡單視為一種膠體顆粒而忽略其生物活性作用。廣泛存在於土壤環境中的胞外呼吸微生物能夠與生物炭發生氧化還原作用。
  • 改性生物炭對土壤重金屬汙染修復研究進展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土壤中金屬汙染導致食用林產品、農產品中重金屬高富集,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生物炭作為簡單易得,來源廣泛的吸附材料,可用於土壤重金屬汙染物修復。本文主要綜述了生物炭的製備、改性劑的選擇與功能、改性方法及改性生物炭的特性。
  • 生物炭應用新突破 水環境科學進入新時代-專訪國際水環境聯盟(WEF)McKee獎獲得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委員、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家瑋
    (1)從改良土壤性質角度來說,生物炭經過幾千年實地證明,其作為一種土壤肥料,在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性、增加作物產量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全球的人口已經超過70億,為了支撐龐大的人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顯然是制約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最關鍵問題。對於中國這一人口和農業大國,由於城市化進程加劇,農田耕地面積持續減少,長期高密度耕作也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因此生物炭的應用潛力更是巨大的。